登陆注册
15376500000037

第37章 《他乡明月》的真实性和性格美

李天平

真实价更高

柯岩在扉页上写道:“天堂在哪里。有人说是美国,为那个扑朔迷离的梦幻世界,十多年来多少中国青年背井离乡。故国万里,大洋阻隔,传来的信息也是扑朔迷离的,他们‘洋插队’的生活情况究竟如何呢?”这一段话,在书末的“内容提要”上又重复说了一遍。这几句灼人又富诗意的提示,把读者都撩急了。是呀,美国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洋插队”的人究竟是发了,还是糟了?是事业有成,还是无所斩获、白白虚掷了青春?

读完全书,掩卷沉思:作者的回答不是海外奇谈,而是诚实的、真实的。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对这一命题,最近有人提出质疑。但我仍然认为,这仍然是我们欣赏、评判文学艺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虚假和蒙骗的东西,历史已经一再证明不能进入文学艺术的殿堂。古代希腊罗马的先哲并提“真、善、美”时,也总是把“真”放在第一位,我国古代的诗评家也非常强调和重视艺术境界的真实、真切、逼真。《他乡明月》比之同类题材的作品具有更高价值的一个因素,就是它的真实性。

我们为什么特别重视《他乡明月》的真实性问题呢?除了上述理论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我们这些国人对“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多年得来的信息似乎失之偏颇、极端。闻一多在本世纪之初,说美国是一只“鸷悍的鹰”,在名诗《洗衣歌》中描绘美国是洗衣女工的地狱;而林语堂先生的意思又是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近年有些作品描写到美国“洋插队”的人走了一段炼狱般的艰苦路程之后,最终又到达了天堂,给人的印象是梦幻的,可信度不高。由于这种片面观念的多年灌输与积淀,逐渐形成对描写域外小说的阅读的逆反心理,唉,又是“海客谈瀛洲”!在这种背景和阅读心态之下,接触到真实性、可信度较高的《他乡明月》,产生较强烈的反响则是必然的。

这里所讲的真实性,除了人和物的细节描写的真实之外,更重要的是符合艺术规律与法则的艺术真实。当然我们论证《他乡明月》所具有的真实的品格,仅仅是欣赏、评判的第一步,还要同时进而探究它何以如此真实,才能触摸到艺术之精妙和作者非凡的匠心与艺术魅力之所在。

《他乡明月》的真实品格高,首先在于把握美国生活特征之准而又实事求是,是好讲好,是坏讲坏,或褒或贬,掌握分寸,使读者在总体上感受到当今美国之现实,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或者说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或者说就是多样、杂色的美国,仍然可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并不是万事都那么美好。

其次还在多方面、多角度、全面地描绘美国社会人生独特的多样性。如果只有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观察、描写的真实,虽然也是真实,但并不是全真,未能认识美国社会人生的全貌。《他乡明月》的真实品格高尽体现在“全真”二字上面。家庭,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社会的最小组织细胞,也就是说国家和社会是由无数的小家庭组成的,那么家庭状况如何最能折射出整个社会本质之状况如何。作品就是握住这个问题,把美国当今所有家庭,富人区、穷人区、华人区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大家庭、小家庭的状况囊括在笔触之下展开淋漓尽致的描写,再现美国生活方式的斑斑驳驳的、复杂多样的完整图画和历史。正常家庭生活方式有之,如汽车推销员之家是温馨的,林达夫妇之家是欢乐的、和谐的,小商表哥之家是平和的,但这仅是美国的家庭生活多棱角中的一角。还有大卫?卢一家的尔虞我诈,在场面上夫妻和谐融洽,在场面下大打出手,近乎你死我活、势不两立;就是活跃在上流社会的专栏作家伊丽莎白夫人一家,她三个儿女三种人生追求,构成一家之百态。至于非正常的家庭生活方式也有之,富人区的那个年轻美貌的女主人与被奸而疯了的女儿同住着,她拥有数也数不清的情夫,夜夜歌舞,天天淫乐;莎丽妲的丈夫当年则有无数的情妇也是歌舞淫乐无度,如今她过着怪异的日子。两个家庭都是情夫、情妇的,可见这问题在美国是非正常又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一个是现在时,一个是过去时,连缀成这些家庭生活方式的历史。总之有常态的、非常态的家庭生活方式,也有一家多种形态的生活方式,这种多样化,才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全真”,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特色才是美国这个特殊杂色社会的真实写照!

第三,还在于作品的描写不满足于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各种生活方式的杂陈与展现,而是深入到美国社会生活的内核,揭示其实质与特征。这里,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各个领域都罗织着美国独特的竞争关系和金钱关系;一是由于这两种关系又形成了美国人独特的人文观念和道德伦理观念。作品所写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方式等外观形态,是这些内核的东西,即这些关系和观念等内部形态的载体,两者水乳交融,统一形成美国社会的特质。美国人维系家庭除了亲情之外,主要就是金钱关系。金钱关系体现在家庭内部的各个方面,更体现在社会上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面。表哥一家在自己的餐馆做事,以时计资,分毫无差,人人平等,在金钱上没有亲情可言;大卫?卢为何屈服于妻子奎恩的威淫?说到底还是大卫?卢未能跳出金钱关系之铁网的反映。在这种无处不有的金钱关系、竞争关系之下,富者升天,穷者入地,强者生,弱者死,人间冷酷无情,人性被扭曲。这些是不是美国现实的真实呢?应该说是的。但这仅仅是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是片面的真实。作品没有到此为止,它还描写美国的另一方面,就是尚有人性美好的一面,强者助弱,富者济贫,慷慨大方,弥漫爱意。正是由于存在这似是水火不容的两面,建构成美国社会光怪陆离的矛盾的统一整体。而这些饱含着金钱、竞争要素的人际关系又沉淀成美国的文化和伦理观念的特征。事业上有竞争,爱情上也充满竞争,这种竞争一般为和平方式但也是当仁不让的,竞争中没有谦谦君子。最有趣的是舒尔茨教授公开声明与汤亦新这个留学生公平竞争朵拉,而汤亦新这个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学子,与自己的朋友吴天亮却未采用美国人的公平竞争方式,而是典型的中国方式,一等二让,甘心做个“肩膀人”,两相对照,显示中美文化之差别性,舒汤两人性格之不同特质。作者的落笔固然褒扬汤亦新,但亦不贬损舒尔茨,相反同时赞赏这两种风格有别的性格、两种差异不同的美行。如果抑扬不当,褒此贬彼,就失却了或削弱了真实性。因此,我们惊服作者的眼力、功力和匠心之老到,连这些微妙的关系也描写得毫厘不差,恰如其分地传神。爱情上的竞争,亲兄弟也不相让,弟弟可以夺兄长之所爱,这与中华文化之传统观念是不协调的,匪夷所思的!但在美国却是一种现实的真实,而且被认为符合伦理道德观念的。美国的文化观念还有个奇特的现象,这么一个强调公开性的国度,却到处讲隐私权,私人之秘密不容公开,隐私之权益不许侵犯,而且又像东方文化特征一样爱面子,讲究家丑不外扬,有中国血统的大卫?卢夫妇固然是这样,而真正纯洋血统的伊丽莎白夫人何曾不是这样?美国人也具有人类相通的天然共性,率直的美国人为了遮掩丑陋有时也不得不做假,另造假象,以掩真情。总之,全真展现了美国形形色色的家庭生活百态,也全真剖析了充满竞争、金钱因素的人际关系及文化、观念上的特质,从而使作品的真实品位较高。

第四,作品的真实品格还在于高度的真实性与强烈的倾向性的统一,既加强了真实性又深化了主题思想性。这与自然主义有鲜明的不同,不会只是一味追求所谓客观事实的真实。但又与客观主义相区别,不会为真实而真实,摒弃作品的倾向性。当然,真实永远是作品成败的基础,因而决不能为了倾向性而牺牲作品的真实性,倘若如此,最终连倾向性也一并牺牲了,更谈不上有什么思想意义,这种教训何其多也!《他乡明月》的倾向性是完全寓于真实性的描绘之中的。有一条无形的情结贯串整部作品的始终:他乡明月虽好,但毕竟是凄清的,正如老话所说,“梁园”虽好,但毕竟不是终老之地。因此,小说的浓墨重彩写美国,但全书的文心、文眼却在落笔不多的中国:爱我中华。这就是作品强烈的倾向性之所在。但倾向性不能靠赤裸裸的宣示,而要艺术地隐寓于真实的描绘之中。隐喻不是隐晦,隐之过头谓之晦也,因此如何隐喻,分寸如何把握,这对作家的艺术匠心和功力,都是严峻的考验。《他乡明月》在这一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既要写美国,又要写中国,两个国家如何写,历来是比较敏感的问题。过去有些作品为了宣扬爱我中华的精神,隐恶扬善,把我国说成天上人间,而对美国则着意贬损为人间地狱。这就是典型的为了倾向性而不惜牺牲真实性的作品。这种作品最终变成货真价实的假、瞒、骗的东西。显然,作者坚决摒弃这种简单、幼稚思维模式,代之以实事求是的辩证法,严格按照真实性的原则,不故意贬损美国,也不故意吹捧中国,准确把握住当今两国各自特点与实质而展开客观、冷静的描绘。

作者笔下之美国,如一只“露重飞难进”的秋蝉,但毕竟尚在“飞”且尚可“进”的,到美国“洋插队”或闯荡的各色人等,有些至今尚在底层挣扎,有些已经沉沦,受到歧视,但也有不少人得到了发展的机会,朵拉已经踏上了事业成功的第一个台阶,留学生吴天亮、汤亦新们在美国也有自己的事业,并展现出有较广阔的前景;而中国呢,虽然着墨不多,但改革开放之清新气息却扑面而来,国内的米拉和周峻们也事业有成,前程无量。也就是说,作者笔下之中美两国,各有所长,各有奔头,就看事在人为及各人之机遇了。不过,在这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巧妙而恰到好处地描写朵拉对米拉、周峻的成功寄以无限的钦羡与赞赏;吴天亮在美国车祸遇上困难也要回到北京——自己的故国故土去治疗,这些似是随手拈来的、无关宏旨的真实细节,但都无不显示出:祖国仍是海外游子的可靠的精神支柱!倾向性就是在如此这般的描写过程中得到了微妙的表现,倾向性任何时候都不是节外生枝的外加物,这是一。

其次,也是倾向性最明显、有力的一点,在展开真实图画的描绘中自然而然地渲染、强化炎黄子孙那种魂系中华之情。这个情,在作者的笔下是由友情、亲情、恋情、乡情、故国情以致对事业的眷恋之情总汇、交织而成的,林林总总、深深浅浅、软软硬硬,思念悠悠,哀愁切切,绵绵而没有穷期。这个情,通过各色人等、各色心态、各种方式和各种品味强化出来。有老华侨,也有“洋插队”的青年;有靠本事出国留学或进修的学生,也有国内各种各样的原因“逼”出去的人员;有在美国事业有所发展的,也有变“黑”以致沉沦的人员,他(她)们感受各不尽相同,甜的、酸的、苦的……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情结:魂系我中华。作者还善于把这个情在多侧面,多种情境之下的不同状态加以描摹和表现,使读者也回肠百转,不能自已。这样,作品的倾向性得到了自然的流露而且是异常强烈的。以情动人,以情拨动人之心弦,比任何说教更有力量。事实证明:把魂系中华之情描绘得愈真实愈浓烈,作品之倾向性则愈鲜明、有力。这就是艺术的辩证法。

再次,作者在忠于生活真实的描写过程中,善于营造一种爱我中华的氛围。这个氛围随着故事的发展愈到后来愈浓烈。最后一曲《母亲的河》及送朵拉回国前之气氛渲染,把魂系中华之情推到了极致,倾向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真实性与倾向性得到完美的统一。

有了这一条,全书的真实性就有了灵魂,全书的文心、文眼就有了着落而且鲜明,两者相统一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具有感人的力量和现实的意义!这就是我们既讲作品的真实性,又讲它的倾向性的原因!

第五,作品在写作方法上,采用选取典型法、串珠法、人物耳闻目睹法,以增强真实感,达成真实的品格。显然,面对两国,两个大千世界,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选取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典型精神,才能达到以少胜多、以个别表现一般之艺术效果。这本属文学常识范围内的问题。但懂得是一回事,做到或至善至美地做到又是一回事,关键在于所选取的是不是真正具有典型性的东西。作者的智力、眼力、艺术素养和思想素养使她不负所望,达到了艺术目的。写旧金山之景点与风物,只选取最有典型性的海滨风景、渔人码头、怪店鬼节、娱乐赌城等著名景观,而旧金山的自然环境、文化娱乐、风土人情则尽在其中了。又如选取中华文化传统的典型意象之物月亮,来抒写游子的千种风情,切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倍觉动人、亲切而真实。再如,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之下如何写出真实中国,这在全书的结构之中属略写的部分。作者选取了改革开放及其进程这一件事情,且又采用近乎速写的笔法,然而当今之中国精神尽现,写出了中国充满活力的真实现实。因为改革开放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事件,把握住它就把握了当代中国典型精神,就能准确描写与传达出中国之本质与真实。

前面所述美国家庭生活方式之长幅画卷,则主要运用串珠法,把过去与现在的分散的生活细节经过筛选之后连缀起来的,因为连缀起来才能窥见全豹,才能更加真实。而这个串珠法不是作者外加上去的主观的撮合,而是通过书中的人物,主要是通过朵拉与紫薇的经历,而亲身耳闻目睹去写出来的。这种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乡明月》的真实品格。一方面由于它所描写的生活如亲临其境一样的逼真,这是客观的存在;另一方面也由于它采用了这个方法而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和可信度,用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眼见还不真么?就是这么个阅读心理惯性。因而,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靓女紫薇与才女朵拉的形象

《他乡明月》全书笔墨集中描写了紫薇与朵拉这么两个天真、莽撞的女孩子变成两个饱经沧桑的成熟的女人。对于这两个女性的描写成功与否,可以说是决定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命运。作者描写她们两人“变”的故事,贯串全书,几乎平行发展,采用“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映衬、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两人相辅相成、相反相衬的美好品格。不过,对紫薇则着重描写其貌之美,对朵拉则着重展示其才华出众。在同与不同之中,不同又相似、相近之间,相反相映之微妙处,多侧面地刻画出靓女紫薇、才女朵拉的活脱的形象。

紫薇留给我们的第一个最鲜明的印象就是个大美人,是现代中国第一美人,世界第一美人,举世无双的美人。由于她的“天生丽质再加上艺术冶炼”,更加“美得出众,美得惊人,美得令人心战目眩”,因此她所在的歌舞团内除“才能的圈子之外”,又出现“一个美丽为中心的圈子”。

作者描写紫薇之美,直接描写肖像的功夫不多,只有脸部的轮廓:大眼睛、双眼皮儿,尖尖的下巴颏,一笑两个酒窝,腼腆娇柔。后来,刁钻、挑剔的奎恩见到她,也只是说她“小腿略短了那么丫眼眼(一丁点儿)”,这更显得紫薇是无与伦比的美人。如果过多的、冗长的肖像描写,可能吃力不讨好,或者会弄巧成拙,像现在这样笔墨又省又好,适可而止,留下读者再想象、创造的空间。当然到此为止,紫薇形象还够不上当代大美人的称号,还需要进一步描画。这里作者采用的还是中国传统的老办法,不过老法新用,尚自然、贴切、新颖,盎然启人于淡远的香感、美感和遐思!

老法之一是以花相喻。据说以花比喻美人的,第一个是天才,第一个之后不是庸才就是蠢才。而现在的作者又以花喻紫薇,又该怎算呢?这里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作者并不是简单重复的照搬套用以花喻人之法,而是通过“改名儿”自然带出,顺理成章,而且根据紫薇的特征“双颊红艳艳的,有点黑里俏”改名为紫薇使名与人貌相匹配,脱俗又俏丽。这样自然天成的艺术美,又准确地描画出紫薇与众花不同之美的特点,用得有创意。

老法之二是夸张。大体是沿用古诗《陌上桑》写罗敷之美而使行者驻足、耕者忘犁之夸张法。不过这仅仅是手法相同,内容已不大相同。紫薇之美“招人儿”,在学生时代就开始“长尾巴”,到歌舞团之后追求的、献殷勤的,排着长队如过江之鲫等等描写都是夸张法,但已有鲜明的新时代的内涵,这些夸张的描写,极力的渲染,达到了创造紫薇美人形象之艺术目的。

紫薇之美的塑造,固然是为突出紫薇这一重要的性格特征,同时更主要的还是紫薇性格发展的需要,全书情节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她的美是全书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是孤立于整体之外的游离的附加物。如果是那样,肯定会失去其深刻感人的魅力和存在的意义了。紫薇外形之美,具有强烈的美感和很高的审美价值,使人产生亲切、欣赏、赞美等等崇高的情绪。正因为具有这种情绪在先,便有对紫薇到美国后的一连串的际遇与不幸,生发出异常强烈的同情、惋惜、保护的感情。事实上把她描写得越美,越能激起人们这种爱美、护美的感情,越有感染力量。这应是万古不变的艺术法则。

诚然,有外在美还需有内在美,两者相统一于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美。否则,光有外在美,那只是一具徒有漂亮外壳的木乃伊。所谓内在美,并不是指完美无缺,不能因此而要求作者把紫薇塑造成“完人”,但应该是写出其内心世界与其外形之美相配对的、相统一的真实的“全人”。作者的细腻的笔触,基本上满足了这一艺术要求,因而较好塑造了紫薇这一外在美与内在美相统一的形象。

其实,紫薇的内在美,简言之就是悲剧美,是她的际遇与不幸涂抹了浓浓的、厚厚的悲剧色彩,谱写出动人无限的悲剧的哀婉旋律,塑造了她那天真善良的、柔弱如水的悲剧性格。

紫薇之悲剧,不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那种制度冲突所造成的悲剧,而是她自己一连串的过错酿成的,由于她天真、幼稚、无知、善良和软弱,一而再、再而三铸成了过错,而这一连串的过错更铸成了她的悲剧性格。事实上她的悲剧性格又必然演出她人生道路过错的悲剧来,正如作品所言的,她做了她“性格的奴隶”。她的悲剧历史,是由三个错误构成的。一错是贸然割爱外嫁。自己的婚姻大事,竟然交由朋友朵拉“代理”,这是何等的荒唐与幼稚啊!二错是“红杏出墙”与表哥离婚。这一错较以前之错更为复杂,一方面仍是出于她自己的幼稚、无知与天真的秉性,一方面也由于她与所处之丈夫家庭环境的不协调,与丈夫的志趣、性格的不相投,日积月累,精神空虚,这空虚的结果便产生对往昔爱恋的追忆。追忆会获得心灵的暂时满足,但暂时满足的消散便会百倍地加深原有的空虚。这时的空虚,再依靠追忆往昔是无法填充的,必然寻求现实的出路、现实的刺激与满足。作品非常精确地把握和描绘了紫薇这一悲剧的心理的历程。这一历程显示:“一错”带有某种偶然性,“二错”则具有合乎逻辑的必然性。“三错”是陷入大卫?卢的圈套以及在与卢家兄弟的纠葛中不能自拔。这是“二错”之因,结出来的“三错”之果。这个果的成熟,固然是由于大卫?卢的心计极深,手段极高,但不是也反衬出紫薇的仍然无知与天真么?发现骗局,只自寻毁灭,自我封闭,自我回避,没有任何抗争,反而还为大卫?卢兄弟着想,寄以同情,这时紫薇的善良可掬而可笑、天真加无知近乎愚蠢!但这就是真实的紫薇,这就是她的历史塑造了她的性格,而她的性格又决定了她人生道路的航向。

我们觉得作品动人之处,还不在于揭示悲剧的成因,而在于通过“三错”为主线而展现紫薇梦幻般、波澜起伏的、复杂丰富的悲剧感情。这是构成有血有肉的紫薇形象最重要的部分。如果缺少这部分,紫薇形象仍然是苍白无力的,或者说仍然是徒具漂亮外壳的木乃伊。正是作者着力做好了这部分的文章,才使紫薇形象具有这样丰富多彩的内在美、悲剧美。

作品善于营造一种悲剧的环境和悲剧的氛围。这个环境与氛围,与紫薇的命运紧密相连,是刻画她的性格的重要内容,也是她性格生成的重要根据;同时,也是紫薇悲剧感情顺利导流的排泄渠道,使其悲剧感情流泻,如渠之流水那么自然,不留下任何斧凿和造作的痕迹,而且又更加动人。事实上,紫薇的历史从头到尾都是悲剧的环境,都笼罩着悲剧氛围。不过,每转换一个场面,便又突出那个特定场面的特殊的悲剧氛围。这样衔接起来的各个场面的独具的悲剧氛围,同中有异,一个有一个的新鲜感,层出不穷之新便有无穷无尽的动人魅力。例如机场送别的悲剧氛围,营造得别具一格,一面是送别大队伍的热闹,一面是站在秋风、秋雨、秋草的荒原里,打着一把小青伞的恋人周峻孤孤单单。秋,就是愁,是离愁的伴随物,而且又连用三个秋,加深了离愁的浓度,而且又用热闹与孤单对比、大场面与荒原对比,离别的悲剧氛围顿时强烈形成。这时我们惊叹作家艺术修养之到家和艺术经验之丰富,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与氛围,才让紫薇倾泻那大江大河一样的悲剧感情,这样的感情导出,自然天成,震撼的力量就特别巨大。

描述紫薇的悲剧感情,多彩、细腻、鞭辟入里,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典型性。譬如他们初恋的悲剧式的感情,除了临别时是用倾泻式表达之外,都是“绵绵无绝期”的追思。思念之切,随时随地随景随物都会生发,触景生情,由景入情。她到海滨散步本为消愁反添愁。作者善于捕捉目前之景步步深入地揭示其内心相思之苦愁。先由海鸟及人,又由他人亲子之情、夫妻之情及己之悬空无着之情,再转到永生难忘的在那具有特别意义的长城脚下、在那深秋季节与周峻诀别的痛忆。这样逐步深入揭示之写法,把紫薇初恋的悲剧感情步步向前推进,达到“动人无限愁如织”的至高美感境界,同时又有线索可寻的具体性和可感的实在性。日之思,夜而梦,有人之常情的必然性。但作者笔下之梦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的心态,又不落俗套,不是白天思念的另一形式的重复。如第四章关于风筝梦境的描摹,不是直叙,而用寓言式,又有隽永的象征意味,折射出天真、圣洁的哀伤的紫薇形象。我们认为作者用日之思夜之梦来描写昔日爱恋的绵绵无期之相思悔恨是符合人物心灵历程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至于与大卫?卢兄弟关系纠葛而迸发的现实性的悲剧感情,则根据情境之特点采用不同的描写表达方法。一是采用莎翁式的内心独白来表达的。为什么说是“莎士比亚式的内心独白”呢?因为第十七章紫薇那一大段的内心独白,与《哈姆雷特》那段犹豫、矛盾、懦弱的内心独白所显示的心态相似;紫薇独白所用的虽不是哈姆雷特所用的韵文,但却是精炼化的诗的语言,特别富于诗化的抒情性。根据“神似”而做这个类比式的论断不为过吧。这时的紫薇虽然被大卫?卢一步步的俘虏过去,但还身为人妇,内心常处于矛盾之中。这种矛盾情怀,是属于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秘密,作者唯一的选择,就是采用这种独白式来表达。是这个独白,我们听到了一个优柔、软弱、善良而又被情火烤焦了的灵魂在颤叫!二是借眼前特有的事物来抒发空虚、寂寞之情。紫薇做了笼中鸟式的情妇之后,与外界一切联系被切断,尤其是与朵拉也无法联系了,陷入日甚一日的极度的寂寞空虚之中,此时紫薇借唱歌、借赏月、借喝酒来消愁,谁知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把她的悲剧情绪推上了高潮。三是采用近似魔幻的写法来描叙紫薇混沌状态的悲剧感情。大卫?卢之妻奎恩打散“露水夫妻”,紫薇由情妇变成一只可怜的小狗!这时的紫薇整个精神支柱如大厦倒塌,进入了极度哀伤的混沌状态。由极悲而混沌、朦胧,具有极大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但如果再采用条分缕析的逻辑写法,写得越有条理,越明晰可辨,则离真实性越远。现在的写法,既表现了紫薇的混沌情绪,又利于理解。

紫薇这出悲剧,悲而不壮。她的悲剧感情,同中国女性传统的或可称为李清照式、朱淑贞式的那种“愁”一脉相承。在“愁”的覆盖面下是婉约无限的哀思与斑斑点点的伤痕。但我们仍然把紫薇这种悲剧感情称为悲剧美。因为紫薇的悲剧感情能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惋惜、同情,从而产生富有魅力的快感与美感。这种悲剧感情的内在美与其外在美的美人外观构成相辅相成的统一艺术形象。悲剧与美人对立的“统一”、“对称”,所激发的美感更加强烈,具有更高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因此,紫薇的悲剧美,从完整意义上说,就是外在美(美人)与内在美(悲剧内容)相统一的艺术形象。

紫薇与朵拉这两个心地善良的女性到美国之后,一个演出了一幕悲剧,一个则演出了一幕正剧。天真的紫薇到她的故事结束之时,仍然是那样的天真、无主,仍然是那样的一事无成,在爱情的旋涡中浮沉,在事业的边缘上徘徊。才华出众的朵拉,爱情的甜果虽未到手,但播种的爱情种子,正在发芽、生长;事业上也打下了成功的坚实基础,并在爱情的追求中,在为事业的闯荡中,也由鲁莽变得成熟,是个事业有成的形象。紫薇形象撒向人间的是一连串的惋惜、同情的“唉唉”之声;而朵拉形象则给人以奋发向前、钦敬与崇高的感情。

紫薇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但由于她的人生追求的档次太低,仅仅比“玩偶”形象高出一点点,因此在紫薇形象所概括的到美国“洋插队”的青年的共性和普遍性,似还不够深刻。而由于朵拉形象的存在与成功,反映了“洋插队”青年中的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有更大的气度与气魄,有如昆仑出世一般。这样,两个形象的互衬,就更有典型性和普遍性。

紫薇与朵拉形象在作者的笔下不是正与反、美与丑的对比,而是同属正面的、美的形象中的递进式、梯次式的映衬与对比,即前面所述的“照花前后镜”的衬托,使两者互相辉映,更光彩夺目,不过作者描写朵拉的篇幅比例,显然要比紫薇多得多,这样两个主人公显然也有了些微的主次之分。既然朵拉是主花之主,她的形象刻画得如何就更为重要了。

作者着重描写了朵拉的婚姻、爱情和友情以及为了学业而打工、拼搏等方面的情节,这两个方面的交错发展,把她的经历编织成一匹沾满心酸血泪而又绚丽多彩的锦缎。这样的选材,具有“洋插队”青年生活的极大的普遍性特点,能否避免雷同、千篇一律,关键是要把握住和描写出普遍性中的特殊性。这里所讲特殊性,可以说是决定朵拉这一形象的一个标尺。

朵拉婚姻的特殊性。朵拉外嫁的婚姻是不幸的、荒唐的。如果说,她“代理”紫薇的外嫁婚姻是荒唐的,那么她自己草率处理自己的婚姻,而且是瞒着父母秘密出走式的外嫁,更是双料的超级的荒唐。作者正是利用这个荒唐刻画她那异想天开的天真,处事干脆快捷又不顾任何后果的莽撞的幼稚性格。作者对这个“荒唐”做了合情合理的描写,透露出朵拉这个偶然荒唐行为所具有的必然性。她到美国“洋插队”的原因书中做了明确的交代和具体的描写,除了受出国潮的影响之外,与“老狼”的关系是直接的诱因,为求一时痛快之“报复”,便不考虑一切后果与代价,同时也为了对朋友紫薇践诺,于是才有那样荒唐的想法、荒唐的决定和荒唐的行为。这个荒唐正是符合当时朵拉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心理实际的。因此,作者描写的真实性也是无可争辩。如果这时朵拉的感情能规范在理智的围墙内,当然不会有这种荒唐发生,但那已不是幼稚的朵拉而是饱经沧桑之后而成熟了的朵拉。后来朵拉面对荒唐丈夫的荒唐行为,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果断、快速的办法解决离婚问题,排除了灵与肉所受的压抑与摧残。这样闪电式的结婚,又闪电式的离婚,朵拉那具有鲜明个性的不拖拉、不含糊、智慧果敢的形象也闪电式地出现于读者的面前。这一段情节推进快,行文的节奏快,着重刻画朵拉处事之快,以一“快”字统摄,配搭有致。

朵拉对爱情、友情的追求与处理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她与留学生吴天亮、汤亦新以及教授舒尔茨的关系上。她与吴天亮双方真心相爱,但中间的波折,曾使她精神恍惚,茶饭不思。不过,很快就摆正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这是她成熟的标志之一;之二是吴天亮车祸之后并被同居的女朋友巧莉抛弃之时,朵拉不计前嫌,宽容大度,与天亮重归于好;之三是明知汤亦新爱着自己,而自己也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对方,自己也有爱慕之情,但同样明白地告诉对方,暂时还不能答应对方的追求。回答激动人心的情话,她却好像解答数学方程式那样的冷静;之四是对她的恩师和合作者舒尔茨教授的求爱,也能冷静的权衡和处理。从功利上于酷爱的音乐事业成功有利,从心心相印的感情体验上,由于两国文化上之差异、隔阂,尚有许多难以沟通的微妙的东西。但她谢绝的方式方法却十分考究、得体,以不伤害对方的身份与自尊为度。这时的朵拉真正做到把自己的感情规范在理智的藩篱之内,才是成熟、老练的朵拉。一个女人面对三个男人的追求,她能理智地按现代文明之方式分别做出如此恰当的处理。如果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则失去了友谊;如果友谊与爱情区分不清楚,就会变成三角恋爱,纠缠不清,因为友谊往前跨进便是爱情。然而作者在这些方面的把握和描写都很准确,尺度掌握得很好。在褒扬他们共同具有的现代文明精神和现代的崇高情操的同时,突出朵拉对友情的高度珍惜,对爱情万分的严肃与专一,使朵拉的形象涌动一种崇高美。

朵拉的崇高,还表现在对朋友紫薇、对前夫吉米的关系上。真诚加负债感,使她对朋友关怀备至,能“为朋友两肋插刀”,使她能为挽救吉米竭尽全力,成为这两个沉沦者的“救世主”。特别是对挽救吉米过程的细致描写,十分逼真感人。在她功课那么紧的情况下,花去这么多宝贵的时间;在她经济那么拮据的困难中,花钱给吉米住院,花钱“买”吉米之妹为吉米办理入院的手续,并为吉米清理肮脏不堪的住室等等行为细节,集中表现了朵拉无私、舍己的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爱情、友情的描写,赋予朵拉崇高的品格,这对于丰富朵拉形象是不可缺少的。但这样的安排、写法,真实吗?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闪电式的结婚和离婚是幼稚的、错误的,然而是合理的;对爱情、友情尤其对离婚后吉米的行为是美好的、也是合理的。作者充分展示了这个过程的合理性。因为符合朵拉见义勇为的品格特点以及“还债”的善良心理的发展逻辑。

当然,朵拉的重头戏不在婚姻、爱情方面,而在为了达成事业的目标而孜孜不倦的拼搏的奋斗之中。这正是紫薇所欠缺的、与朵拉形象层次上的鲜明区别所在,也是朵拉形象能否达到更高境界,能否丰满、立体的关键。

朵拉人生追求的目标非常明确、坚定,成为她的鲜明性格特征之一。她的目标追求是音乐上的更高造诣,和在音乐上作出更多的贡献。这个目标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育形成的。一经形成则属于她人生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从其家庭教养到后来的种种经历,都对这一点做过着力的描写。

为了实现目标,描写她在前进的道路上洒满辛酸的血泪、标满拼搏的艰辛。但痛苦的磨炼是她最好的老师,使她变得更坚强、更成熟,终于踏上事业成功的第一个台阶。描写这一漫长的过程,固然是从更多方面去刻画、丰富朵拉感情、精神上的崇高,但也不能忽略其所展现的出众的才华和智慧。这也是紫薇所欠缺的。崇高美与智慧、才华美结合,就是朵拉的完整形象。

作者笔下所描写的朵拉之智慧与才华,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是处事之才华,一是音乐专业之才华。当“小家长”的超常能力、结婚离婚的心计与快捷、打工生涯的各种难题的应付与善处,以及演出的排练与组织和中美文化交流中心创办的成功……等等,无不表现朵拉的干练、精明、智慧;至于在歌舞团的比赛获奖、渔人码头和大使馆演出的成功、报考音乐学院的巧答,以及重谱、演出《母亲的河》而名声大噪……等等,都极其细致地表现了她所禀赋的音乐天才。这些描写,实现了朵拉的才女形象。因为是才女形象,才有鲜明的独特性。

我们认为给作品的人物鉴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主要是看对作品人物的描写是否具有合理性,合理性就是客观现实存在的必然性。既要符合生活的发展,又要符合性格的发展,不能违背艺术规律的辩证法。应该说,作品对紫薇和朵拉的描写,这些方面是把握得很好的。所以,我们认为《他乡明月》具有很高真实性的品格。但我们又认为仅仅看到这一条还不够。因为如果这样,很可能会忽略作品的概念化、简单化这一作品过早夭折的痼疾。还需具备有丰富的特征,作品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增强它的生命力。

朵拉形象的丰富性,除了前述爱情、友情表现感情的丰富性之外,还有行为情节的丰富性,这有两点尤为突出。一是行为的出其不意性,朵拉闪电式的结婚离婚,又那样善待离婚后的前夫吉米,这都是人们始料不及的超常行为,因而给人的振荡频率强烈而复杂;二是一波三折,这里面还包含有出其不意之成分,但主要是由于波折所产生的丰富情绪,打工生涯、事业追求的波折、爱情追求的波折等等所形成多重交响式的感情曲线,便有无比的丰富性。由于情节的丰富性,又形成其性格的多层次性和多彩性,善良与天真、莽撞与快捷、智慧与才能、优美与崇高……等等梯进式构成性格的多种形态美。

紫薇与朵拉形象是两美相映,光彩熠熠。但由于朵拉涉猎的生活面更广阔,内心世界也得到更多方面的揭示。因此,她的形象更加丰满。

同类推荐
  •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同名小说,以女主角王小灯为中心,小灯本名叫小登,七岁那年,无情的唐山大地震把她本该天真无忧的童年残酷地震碎,也把她此后30年的人生震得支离破碎。此后30年,小灯一直处于逃跑状态,最终只能一次次把自己逼向死亡、把身边人逼向绝望。小灯是一张网,将她跟母亲、女儿、丈夫、弟弟、弟媳、养父、医生的关系全部缠绕起来。作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事件,对人物心理探索更加深入,对灾难与人性的思索更有力度、更加广阔,使作品有一种化蛹为蝶式的飞跃。
  • 灰之预言

    灰之预言

    十六世纪的法国知名预言家诺查·丹玛斯在1555年著有预言诗《诸世纪》。1566年诺查·丹玛斯在法国逝世,后人在其家中发现了一本并不是他亲手所著的书,诡异的书面让人不由引起好奇。多年后,此书销迹于世,当时知道真相的人在不久后也已先后离奇死去,于是,关于预言的传说,永远地被尘封在十六世纪的某个黑夜。而此书的名字便是——《灰之预言》。
  •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

    50亿年的壮丽生涯已成为飘逝的梦幻,太阳死了。幸运的是,还有人活着。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轨道,航出了太阳系,在寒冷广漠的外太空继续着它孤独的航程。地球在航行2400年后到达比邻星,再过100年时间,它将泊入这颗恒星的轨道,成为它的一颗卫星。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
  • 李文戈升官记

    李文戈升官记

    《李文戈升官记:一个大学生的从政心经》内容简介:阅读揭示:虽写官场,但没有以往官场的剑拔弩张,没有双方那种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把官场当职场,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中,把做人、做事、做官有机结合在一起。小说深刻地告诉人们:在当今的官场中,不考背景、不靠钱财、不靠美色一样可以当官,可以荣升。而要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一个人的品德和智慧。智者为官,这就是《李文戈升官记:一个大学生的从政心经》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启示。
  • 任务:活着再见1

    任务:活着再见1

    任务,听起来那么的简单。“把一个人带回来,把你的同事安全地带回来”,但做起来多么多么的难。你不能光顾自己要痛痛快快地阵前杀敌,就忘了你是来干吗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你要想很多,忍很多,舍很多,这是责任,这是重担,这是残酷的生死考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特殊的工具,为了维系国家安宁,不惜折磨自己肉体、忘记自己感受的工具。你可以用任何方式理解或解构我们,哪怕是辱骂和唾弃。相比而言,我们更在乎的是,没有人能在这片国土上随便剥夺你的生命,如果有,我们将为你出征。
热门推荐
  • 万年界

    万年界

    老僧会接无根树,能续海底无油灯—《北斗七星延命经》。杨飚一个现代高中生,身患绝症却幸运得到一个邮件,这个邮件带给他生命的转机。炼功意外失败,百年难得一见的七星连珠光顾了他,于是他穿越了,穿越后成为已死的废人,遇上了神秘老者玄悟子,拜其为师。传言玄修颠峰,灵道极致,便能灵化肉身,投生到万年界。为亲情,为红颜,不受命运摆布,杨飚从废人一步步踏上了强者之路,创下了又一个万年神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花忆雨剑

    云花忆雨剑

    在大势的浪潮中,谁能武史留名?俗人俗语,话说一个不太美丽的江湖。
  • 王俊凯不晚不忘

    王俊凯不晚不忘

    〖旧文《王俊凯笙笙不息》已完结,谢谢大家的喜欢和支持〗 “下辈子,你娶我吧。”–你相信,轮回吗? 穿越千年的爱恋,何其幸运,千年之前,我就遇见你。 如果我们擦肩而过,希望你会回头看看我。 “苏迟,我来兑现承诺,来娶你了。”–前生今世,辗转轮回,我遇见你,一直都是。 〖结局HE,入坑不亏哦〗
  • 夕阳无限好

    夕阳无限好

    逐鹿中原,问鼎华夏;风云再起,群雄争霸。上承“射雕”、“神雕”,下接“倚天屠龙”;人物挣扎于生死之际,故事发生在宋元之间。面对家仇国恨,君臣反目;为了江山美人,兄弟相残。金戈铁马,九州狼烟顺势而起;沧海桑田,谁知“天下”二字之真谛?前世今生,画里画外,皇室帝胄到底何去何从?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巾帼红颜不知孰胜孰败?熙来攘往,且看当代风流;是非对错,自有后世评说。
  • 终身护卫之问鼎天下

    终身护卫之问鼎天下

    “但闻苍穹响,惊醒月下人。”这是方云第一次走进沈新月的世界。“我喜欢自由翱翔,但我更想靠在你的臂膀。”这是沈新月对方云最美的告白。“什么问鼎天下于我无关,我只愿做你的终身保镖,护你一世之颜,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这是方云对沈新月永恒的诺言。
  • 瓷年
  • 三界同行

    三界同行

    有人向往超凡,是因为他们过惯了平凡的日子。有人向往平凡,是因为他们已经太过不平凡。
  • 我弄丢了我的松果体

    我弄丢了我的松果体

    平民备胎萧亮,18岁高三,被女神前男友一拳击中眉心,醒来松果体开始觉醒,一年后世界巨变。
  • 守护之蜀山仙侠

    守护之蜀山仙侠

    这一世,她待君归来;下一世,他宁死守护。是宿命?是因果?她驱他下山独自面对死亡;他立于巅峰守护那片桑林。魔教大举来攻之时他们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