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7900000009

第9章 做官仅有能力是不够的(1)

在清朝的官场,能够见到形形色色的官儿。

这些人中,有的胸襟博大,有的满腹经纶,有的一帆风顺,有的道路崎岖……他们的人生中,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做官不仅需要能力,而且需要运气,有时运气比能力更重要。

他们中间,有的人是值得赞美的,有的人是需要鄙视的,有的人手段聪明而机巧,有的人心机毒辣而阴险……看他们的做人和行事,当然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可借鉴的东西。

正面的,有正面的经验;反面的,有反面的教训。

官场如果是一片海,那官员就是游泳的人。从这群游泳的人中间穿行,即使自己原来是一个“旱鸭子”,也应该学到一些游泳的技巧了。

他们是我们这些后人的老师。

多尔衮的雅量

大凡成大事者,皆有容人之量。这个世界上,人才无数,身份、性格、气质也迥异。只有容人之人,才能纳天下之才,助自己成事。多尔衮显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从满清入关到顺治治国,睿亲王多尔衮居功至伟。他能建立如此功勋,与他能容人、善用人有着紧密关联。《朝鲜实录》载其举动,“在满州中独为温雅得体,固其资质之美,即天之所以启女真,生才非意想所及也”。此段评价,足见多尔衮之才,亦足见其对满清的重要性。

善纳贤言

多尔衮的雅量,最为明显的标志是善纳贤言。顺治即位时,多尔衮率军队入关伐明。当时在满清较为有识见的谋士是范文程。范文程不是满人,但多尔衮对他极度信任。顺治元年(1644)四月初四那天,范文程上书摄政诸王:“正摄政诸王建功立业之会,成丕业以垂休万祀者此时,失机会而贻悔将来者亦此时。”当时,满清尚无争霸中原、雄霸天下之志,平时在边境作些骚扰,不过干些劫掠财物的勾当,目光短视胸无大志。

范文程在进言中分析道:“中原百姓蹇离丧乱,备极荼毒,思择令主,以图乐业。曩者弃遵化,屠永平,两次深入而复返。彼必以我为无大志,惟金帛子女是图,因怀疑贰。今当申严纪律,秋毫勿犯,宣谕进取中原之意: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贤能,恤无告。大河以北,可传檄定也。”(《清史稿》)这段话大意是说,中原百姓经过明末李自成等战乱,不堪辛苦,只想找一个好的皇帝,安居乐业。而我们前面放弃遵化,屠杀永平,两次都打到关内又跑回来,中原百姓肯定以为我们没有大志,只是想抢些金银财宝罢了。现在,我们一定要严肃纪律,把进攻中原的宏图大志给老百姓讲清楚:(那些被李自成革掉的)官仍复原职,老百姓仍旧干自己的活,录取贤能之士,安抚无依无靠之人。那黄河以北,很快就可以定下来。范文程的这个言论,体现了一种远见卓识。更难能可贵的是,多尔衮能接受他的建议。这时,摄政王并非仅多尔衮一人,但多尔衮力排众议,听纳良言,作出关键性的决定。自此以后,满清的战略便由短视变为长远,由“意在财宝”变为“志在中原”了。这种方向性的转变,是后来夺取全面胜利不可或缺的基础。

敢用降臣

范文程早年入满,是多尔衮赏识之人,听取的他的建议也许不足为怪。但对于作为降臣的洪承畴,多尔衮也颇为重视。这是要一点容人之量的。因为洪是汉人,且与多尔衮在边境多次交兵,无形中是有些疏隔的。再者,他是从大明那边投降过来的,既然今日能投降我,焉知他日不会投靠他人?可多尔衮不管这些,他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顺治元年四月十三日,在伐明途中,多尔衮已知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多尔衮立即以进攻之事咨询洪承畴。这种紧要关头,多尔衮拿如此重大的事情来向一个投降的人咨询,足见其度量过人。

洪承畴确实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曾作为明将在西北与农民军作战十年,有着与农民军战斗的丰富经验。就是多尔衮自己,也多次在战斗中领教过洪的厉害。洪承畴感念知遇之恩,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这次进言,与范文程所论大体相当,他详细分析了进军北京的利害关系,以及战胜李自成的具体办法。更为重要的是,他给多尔衮提出了明确的军纪要求:“宜先遣官宣布王令:此行特扫除逆乱,期于灭贼。抗拒者诛。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降者官则加升,军民则秋毫无犯;不服者,城下之日,诛其官吏,百姓仍予安全。”总的是要善待百姓,以换得民心永久的支持。这实在是攻打北京的“金玉良言”。多尔衮是识货之人,当然全盘接纳。入关后,他郑重交代诸将领:“此行除暴救民,灭贼(李自成)安天下,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违者罪之。”结果大大赢得了民心。这全是善纳范文程、洪承畴之言的功用。

清初开国之时,本没有多少人才。史学家孟森在《清史讲义》里说:“其时能持论者,实无几人,旧人中惟文程,降臣中惟洪承畴,为有见地。而多尔衮皆能虚受其言。”他称赞多尔衮能听受这些“为清有天下之大关键”的言论,这是老天照顾清朝而生下这么一个人才啊!

事实确实如此,如果没有多尔衮的雅量,满清入关只怕不会那么顺利吧。

不可不说的范文程

清代之所以能取明朝而代之,除了游猎民族本身的剽悍之外,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得力于汉人的辅佐。——这是我读清史时一个最大的感受。

满清刚开始与明朝战斗之时,往往缺乏长远眼光,只是掠些财物、抓些奴隶而已。不可否认,满清子弟中确有才略过人者,比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就可称一时之豪杰。但这些豪杰如果缺少了汉人的帮助,最终很可能只是驰驱于原野的草莽英雄罢了。

范文程就是这样一个汉人。与和珅、纪晓岚等人比起来,他的名气要小得多。但没有这个汉人,满清顺利入关的历史情形可能会改写。翻一下那段历史,我们甚至会兴起“没有范文程,便没有满清”的感慨。

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据称是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孙。21岁前,他一直生活在明朝的汉人社会里,家世显赫,曾祖、祖父都是朝廷重要官员。他才智过人,十分聪明,十八岁时就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生员(秀才)。三年后,努尔哈赤带兵南下,攻克明属的抚顺等地,大肆掳掠,并将所抢得的三十万口人畜分别赏赐给有功官兵,二十一岁的范文程身在被掳之列。这次被掳,成为了范文程政治生涯的起点。据《清史稿》记载,努尔哈赤见到范文程的时候,十分器重他,交代众贝勒说:“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从此,范文程踏入了满清的政治圈,历仕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成为满清开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劝降洪承畴是范文程的得意之作。洪承畴是福建泉州府人,晚明重臣。他自幼家境贫寒,靠走街串巷卖豆干为生,但天赋聪颖,被村学先生洪启胤看中,得以入村学,遍读《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书,有经世报国之志。1642年松山之战战败后,洪承畴被满清俘获,满清使出各种手段劝降,均无功而返。关键时刻,皇太极派出了范文程,看洪是否真的抱有宁死不屈之心。范文程到了狱里,洪承畴大骂不止,但范不提招降之事,只是与他谈天说话。谈论间,梁上的一块燕泥掉落在洪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将其轻轻擦去。范文程据此回奏皇太极:“洪承畴不想死。他对自己的衣服尚且那样爱惜,何况性命呢?”皇太极于是接受范文程的建议,对洪承畴备加恩遇,洪终被感动,投降了满清,为满清的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计除袁崇焕是范文程献给满清的又一重要礼物。1629年,皇太极伐明,但在宁远、锦州一带遇到了极其强悍的明臣袁崇焕。好在明帝昏愦,不采纳袁崇焕的建议。皇太极很快兵临北京城下,看到情况危急,袁崇焕赶紧摆脱范文程的兵力牵扯,挥师来救北京。与清兵一相遇,即激战六小时,皇太极见袁崇焕的阵坚难破,无法力取。便接纳了范文程的“施反间计”的建议,下令撤兵。

原来,这次战争中,皇太极抓到两名明朝太监,皇太极故意派人在太监前面议论:“这次撤兵,实际上是皇上(指皇太极)设下的圈套。前不久,皇上跟袁巡抚(崇焕)谈了好长时间。袁巡抚与我们有约,明朝眼看就要灭亡了。”然后,依计让一名太监逃脱,太监逃回北京,立即把他听到的“重大机密”禀报给崇祯帝。崇祯帝独断多疑,对袁崇焕本就有疑心,便不分青红皂白,把袁崇焕关进监狱。第二年,袁崇焕竟被凌迟处死。明朝这一“自毁长城”的行为,进一步扫清了满清入主中原的障碍。

除此之外,对于满清,范文程还积极进言,择定了进攻中原的良好时机;制定了恤民的政策,使清兵在进入中原之后能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改革了明朝的弊政,使人们在战火之后能迅速进入休养生息的日子……应该说,范文程之于满清,就如同诸葛亮之于蜀汉,刘伯温之于大明,如果没有这个谋士,满清的开国历史也许是另外一个样子。

当然,我们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对范文程进行“汉奸”的批判。但站在清王朝的角度,他的历史功绩是不能抹杀的。《清史稿》为范文程作传达五千多字,可以看出对这个汉人的器重。

一个“准皇帝”的悲喜剧

在历史的政治风潮中,很多人起来,又落下去;很多人落下去,又起来了。这样起起落落的事情一多,就见怪不怪了。但是像康熙朝的太子允礽那样立了又废,废了又立,最后还是被废的经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并不多见。

原是一个幸运儿

允礽其实是个幸运儿。他本是康熙的第七子,但因为有几个哥哥幼年夭折,他按序升为第二子。与皇长子允禔相比,他是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亲生儿子,生下他之后,母亲就死了。于是,康熙将一腔爱妻之情全部转移到这个儿子身上。康熙十四年(1675)十二月,刚一岁七个月大的允礽就被康熙借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命立为太子,成为大清帝国的“储君”,也就是“准皇帝”。

幼时的允礽确实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清史稿》说他“通满、汉文字,娴骑射,从上行幸,赓咏斐然”,显见是一个知识渊博、文武双全的少年人。康熙对允礽是溺爱的。他请来了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大学者当这个儿子的老师,教他中国传统文化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术。但不幸的是,“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虽有良师,允礽也没有逃出纨绔子弟的宿命,他最终还是落到了悲剧命运的圈子里。

错误接二连三

允礽第一次被废太子时,年届三十五岁,头顶太子光环已达三十多年光阴。这三十多年里,他陆续犯下了大大小小的错误。其中,侍父病不诚、待兄弟不爱、飞扬跋扈等行为是最让康熙痛心的。

二十九年(1690)七月,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没想在行宫里病倒了。他把允礽和三儿子允祉叫到行宫。允祉的表现如何,史书未见记载。倒是太子允礽的表现叫人费解,《清史稿》说他“侍疾无忧色”。自己的老爸病了,居然一点没有担忧的样子。康熙心里自然很不高兴,在印象上打了个低分。

允礽为康熙所不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兄弟漠不关心。四十七年(1708)八月,康熙在外打猎。时皇十八子允祄发病,康熙焦急,回驾查看允祄病情。作为兄长的允礽,表现淡漠、态度冷淡。康熙非常恼怒:“皇十八子抱病,诸臣以朕年高,无不为朕忧,允礽乃亲兄,绝无友爱之意。朕加以责让,忿然发怒。”自己的弟弟病了,外人都怕老父忧伤过度,你作为亲兄长,对弟弟却没有丝毫关爱之意,我说你几句,你还发怒,这样的太子还要他做什么?

说到允礽的骄横跋扈,一事可以证明,就是他的胆子居然大到了敢窥视康熙起居的地步,这无疑是很有些嚣张的。康熙自己对此很惶惧。因为允礽和索额图关系很好,而索额图又被康熙以叛逆之罪诛杀了,所以康熙以为允礽一天到晚都想给索额图报仇。“朕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整天提心吊胆,睡觉都不安宁。这大概算是最为“飞扬跋扈”的事件了。至于结党营私、殴打大臣、抢劫贡马,对于允礽来说,只是经常做一做的小儿科了。正因了这种种缘故,四十七年(1708)九月,允礽被废去太子之位,康熙的理由是:“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缔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

再立再废

然而,在内心里,康熙是不愿意这样做的。看着自己钟爱的儿子如此毁掉,多年来的寄托付之东流,康熙心痛不已。连续六个夜晚,康熙都不能安眠。他不甘心。此时,他下意识地给自己心爱的儿子留了一个翻身的机会。他这样对大臣们说:“看允礽行事,和普通人大不一样,如同得了疯癫病,大约是魔鬼附身吧。”历史总是具有某种戏剧性。就在太子刚被废一个多月后,皇三子允祉就告发老大允禔陷害允礽的事,说允禔请了喇嘛巴汉格隆放了一些“魇胜”之物在允礽的居所,这些物品施了法术,足可以让允礽“疯狂”。

同类推荐
  • 不一样的商朝历史

    不一样的商朝历史

    他是历史书上的暴君,在这里却不是。这里是与历史书上描写的完全不同的“景色”。更不同的是什么呢?看了你就知道了……
  • 史上第一不正经

    史上第一不正经

    一场穿越,却带了系统,这系统还有些不正经,看我如何在爆笑中搞定九州。
  • 高平作家丛书:高平之战

    高平作家丛书:高平之战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二流谋士

    二流谋士

    一枚奇怪的竹简,一个奇怪的梦,彻底颠覆了郑纶的命运,他被卷入了历史长河,来到了纷繁复杂的三国时代。关于三国:那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时代,无数谋臣猛将都在充满机变混乱的时代格局中展现自己的才华。郑纶想做一名谋士借以立足,好运气总会在他身边发生,也会在不经意间溜走,对于不能把握机会的人来说,他只能算是二流。关于猛将:郑纶想巴结一些最顶尖最有名的将军,但是身份低微的他,鲜能引起别人足够的重视;退而求其次,即便是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了不起的人物,一旦利益和立场发生转变,能经得起考验的又有几人?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本书把视角放在鲁迅和胡适的不同上面,分别截取了北平与上海、留美与留日、西装与小脚、神坛与祭坛四个方面,描写胡适与鲁迅的学术理想和人生道路。
热门推荐
  • 大漠歌飞

    大漠歌飞

    战鼓隆隆,烽烟再起!天朝虽是泱泱大国,却有强敌环伺左右,边境动荡,社稷不安,稍有差池,将引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年幼的女官陪同公主出塞和亲,踏上了漫漫征途,等待她的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不见刀剑的厮杀,在这个错综复杂,勾心斗角的历史舞台上,看她将如何演绎一段可歌可泣的纵横驰骋!
  • 剑气乾坤

    剑气乾坤

    战斗的意外让他身化剑魂,转世重生后,变成了人剑魂三位一体。父亲离奇的失踪,自己的离奇身世。是怎样的坎坷让他走上修炼一途。前世今生多少恨,他又怎么走上的复仇之路。修炼一途坎坷异常,复仇之路艰辛且长。诡异的身世令我迷茫,神秘的老师让我彷徨。谁能助我?谁能在黑暗中给我方向!
  • 斗罗之我的王者武魂

    斗罗之我的王者武魂

    (新书斗罗之一刀砍翻斗罗)【热血搞笑爽文】叶小年被系统选中,横穿斗罗大陆,别人武魂是什么蓝银皇蓝电霸王龙邪火凤凰,老子武魂是王者农药里所有英雄!惹毛我,反手大招二技能啪叽一下A不死你!本人半级魂力照样吊打斗罗,如有不服,请上来送一血!不搞笑不爽来打作者,作者家在斗罗大陆武魂殿教皇殿最高建筑,第二层。
  • 折枝尽

    折枝尽

    在很早以前冬雅就知道她和张青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果然一语成谶。其实不怪他的,冬雅说最起码我知道他一直爱我,从未改变。
  • 外星人未解之谜

    外星人未解之谜

    在浩淼广阔的宇宙中,地球就像沙粒般渺小。自古以来,人们就发出了寻找宇宙生命的呼唤。外星球有没有真正的类似于人的生命存在,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这个谜题本身包含了很多的推测和猜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上仍然有一些无法用人类掌握的知识解释的事情,人们有时只能把它归结于外界“神秘力量”的操控和干预。自从1541年,哥白尼发表“日心说”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浩瀚的宇宙不只地球一个存在,地球只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小行星而已,这让人们开始把眼光从地球上移开,投向了广阔的银河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冷情女

    穿越之冷情女

    她,是个冷情的人,却因看到丈夫和别的女人厮混,冲出房外,不想却发生车祸,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年代,前世经历了这么多,这一世她只想平平淡淡的过自己的田园生活。
  • 废字永流传

    废字永流传

    我出生在一个几乎被人遗忘,就算偶然想起,也会一脸嫌弃之色的废地;我拥有几乎可以称之为史上之最,简直无底线的废物体质;我被一群他们眼中的废物嘲笑为废物,简直是废中之废!至于我的父母?我不知,也无从得知。都不要来烦我了,反正我只是个废物,让我自生自灭!
  • 穿越之玉面神医哪里逃

    穿越之玉面神医哪里逃

    她敢保证自己是穿越史上最苦逼的人没有之一,为什么?你见过有人穿越成叫花子么?
  • 谎言的天空

    谎言的天空

    一个女学生为救人出了一场车祸,灵魂穿到了一个即将成为老师的女孩身上,认识了各种各样性格的人……“喂!这一刻我要保证你的安全。”“快跑……跑啊!不要回头!”“我爱你……这是我……最后一次……说了……”两个女孩即将被卷入一场黑暗之中,幕后的操控者是何意……注:此小说无主角,但被分为几个大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