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脯大概还可以直接作干粮吃,武侠名家还珠楼主《蛮荒侠隐》中对鹿脯有段生动描述:“雷行捷便取了一块鹿脯与他。那风干鹿肉乃金花娘特制美味,与寻常制法不同,味绝鲜美,小孩子虽小,食量却大,又是第一次吃到这等美味,斤来重一块鹿脯吃完,不住点头,笑容满面,又向雷行捷索讨。”此种鹿脯的做法,应该是煮熟后才腌制风干的,其味道不用多说,从字里行间就可以感受出来了。
鹿脯味美,但并非普通之物。尤其在人工养殖业还不算发达的古代,要弄一点鹿脯,只能打猎获取。因此,鹿脯就显得非常珍贵。
《三国演义》里有个故事,说是当时平原地方有个农家子赵颜,才十九岁。一天,他经过著名相学家管辂摆的算卦摊子。管辂看了他的气色,断定他三日后必死。赵颜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苦苦哀求延长生命的方法。管辂就叫赵颜带上鹿脯、美酒前往终南山,向两位老人求情。赵颜按照管辂所说,到了终南山,果然看到两位老人在松树下下棋,于是把鹿脯和美酒献上去。那两位老人原来是南斗、北斗星君。吃了鹿脯、喝了美酒,就把赵颜的寿数改为九十九岁。
这故事自然当不得真,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鹿脯这东西肯定很难得。不然,它怎么能让神仙都动心呢?
鹿脯这一山珍历史悠久,时间长了,就会打上文化的烙印。
唐朝的书法名家颜真卿曾写下有名的《鹿脯帖》。据称,当时颜真卿的老婆得了病,需要吃“鹿肉干脯”。颜真卿自己没有鹿脯,只得给朋友李光弼写信,请他送点鹿脯过来。等朋友的鹿脯送到之后,他又写了封信答谢。这两封信,就是《鹿脯帖》的前帖、后帖。这一段书法史上的佳话,是以鹿脯为由头而发生的。颜真卿写下这些信的时候,可能只是抱着写普通信的态度,并没有当成字帖来写。但客观上却是,他漂亮的书法使鹿脯这种美食得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文化包装,获得了更为久远的声名。
另外,有些地名,也与鹿脯有关。歌手罗大佑吟唱过的台湾“鹿港小镇”,就是由于在荷兰占据台湾的时代,这里有不少从事鹿皮、鹿脯买卖者,由此得名“鹿港”。
鱼翅的“奢侈”
人的口腹之欲是很难满足的。只要活着,每天吃饭饮食必不可少。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宁肯饿死的人毕竟是少数。吃有很多种,胡乱把肚皮塞饱是吃;食不厌精、味不厌细也是吃。通常,在满足了温饱要求之后,人们往往追求更高的美味和享受。有些山珍海味的吃法,只怕是我们平常人难以想象得到的。
这里说一说鱼翅吧。
鱼翅作为食品盛行,大概开始于明朝。
刘若愚《明宫史》记载:“先帝最喜用鲨鱼筋。”这鲨鱼筋,便是鱼翅。从当时的记载看,鱼翅大多时候是宫廷食品,珍贵难得。
到清朝,鱼翅开始流行。乾隆年代,鱼翅在“酒筵间以为上肴”(郝懿行《记海错》),成为贪图口福之人追逐的对象。加之鱼翅不易得,有时能吃到鱼翅便成了身份的象征。于是,宴会主人常常不惜重金,购买鱼翅宴飨宾客。《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粤东筵席之肴,最重者为清炖荷包鱼翅,价昂,每碗至十数金。”一碗鱼翅要十几两银子,抵得上庄户人家一年的收入了。
《水窗春呓》载,主管治理黄河的河厅官员每日大摆筵席,“鱼翅之费则更乃万矣,其肴馔则客至自辰至夜半不罢不止”。这样吃鱼翅的确实不多见,看来不管什么时代,有些人钱多了总是烧得慌。
鱼翅成为人们竞相追求的美味之后,对于烹调的精细化要求随之提升,对厨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顾禄《桐桥倚棹录》曾描述了苏州菜馆推出的鱼翅系列菜品,有鱼翅三丝、鱼翅蟹粉、鱼翅肉丝、清汤鱼翅、烩鱼翅、黄焖鱼翅、拌鱼翅、炒鱼翅等,足见当时对这一产品的开发也是费尽心思。
袁枚《随园食单》记载:“吴道士家做鱼翅,不用下鳞,单用上半原根,亦有风味。”看来,江南有钱人家自己也能研制鱼翅的做法和美味。
晚清报人汪康年对鱼翅的烹饪有过极细致的描述。他认为,擅长做鱼翅的厨师,应该是福建、广东的最好,其次则是河南人。
在他的笔记里,曾记载了四位福建籍京官吃鱼翅的故事,“其法以一百六十金购上等鱼翅,复剔选再四,而平铺于蒸笼,蒸之极烂。又以火腿四肘、鸡四只亦精选,火腿去爪,去滴油,去骨,鸡鸭去腹中物,去爪翼,煮极融化,再漉取其汁。则又以火腿、鸡、鸭各四,再以前汁煮之,并撤去其油,使极清腴,乃以蒸烂之鱼翅入之,味之鲜美盖平常所无。闻所费并各物赏犒疱丁,人计之约用三百余金,是亦古今食谱中之豪举矣”。
这一场宴席,有三个特点:一是烹调之细,花了许多工序,始得美味到口;二是用料之精,不管是鱼翅,还是辅料,都是上上之选;三是费用之巨,三百多两银子,绝对是奢侈已极,就是现在也不是个小数目。(《汪穰卿笔记》)由此可见,要真正吃一顿上品鱼翅,是何等之繁琐。
这等精细的宴会,自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机会享受。
前几日读《儒林外史》,里面有写乡邻宴请刚到的村学老师周进一段,“每桌摆上八九个碗,乃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之类。叫一声‘请!’一齐举筷,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这样我们寻常能吃到的菜品、能见到的场景,与吃鱼翅的奢华和精细相比,自然不能以道里计。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乡野之人的快活与自在,只怕是那些吃鱼翅的人也没法体会的。
绝味小炒肉
现在去饭馆吃饭,一般都会在菜谱上看到一道菜,叫做“小炒肉”。这道菜做法简单,不同的馆子做起来大同小异,大多是用新鲜猪肉,放了姜末、蒜瓣、青椒等,一番炝炒,火候到了便可。
与山珍海味比起来,这菜的珍贵程度简直上不了台面。但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不少人也是吃“小炒肉”上瘾的。
清朝乾隆乙卯年(1795)夏天,名臣梁章钜在京城度夏,住在御史游彤卣家,当时住游家的还有好几个人。有一天,大家闲聊,谈到了各自最喜欢吃的菜。其中,游御史毫不掩饰地谈到:我最爱吃小炒肉。大家大笑,可能是觉得这个嗜好太简单了吧。但据梁章钜回忆,游家的小炒肉确实美味可口,令人回味。
与游彤卣同时代的学者林樾亭对美味的要求则更加简单。用他的话说,“游彤卣爱讲究,我则只要是肉就行了。平生行经,无论是天涯地角,我只要有酒可喝,有肉可饱,便很高兴了。酒不管精粗,肉也不论什么煮法。”显然,他是不大讲究小炒肉的做法和味道的。——或许,他没有碰到过真正好吃的小炒肉吧!
小炒肉的味道究竟可以绝妙到何种程度?
话说年羹尧由大将军贬为杭州将军时,家里的姬妾风流云散、四处流落。杭州一位秀才机缘巧合,娶了其中一位。这位女士在年府是操持厨房的,因为分工很细,她不做其它菜,专管小炒肉。这味小炒肉与市面上流传的当然不同,要忙活半日才做得出来。
秀才听了,食指大动,问道:“何不为我一试之?”
那女士笑道:“酸秀才,谈何容易。年府中一盘小炒肉,用的是一头肥猪,任由我选择其中最好的一块肉作材料。现在我们家每次买肉,都按斤计算,你讲从哪里下手?”秀才听了,懊丧不已。
一天,秀才十分高兴地回来告诉女士:“村里每年办赛神会,每次要杀一头猪。今年刚好是我值守,这头猪由我处理,你可以给我做一味小炒肉了。”
到了那天,秀才果然叫人抬了一头猪回来,女士惊道:“我在年府中做小炒肉用的是活猪,如果是死了的,味道肯定要大减。现在没办法,姑且试一下吧。”
于是勉强割了一块,拿进厨房,叫秀才先在房中煮了酒等着。过了许久,捧了一碟小炒肉进来,叫秀才先尝尝看,自己仍然去厨房收拾。不一会,又进房来,只见秀才委顿在地,仅余一口气,奄奄待毙。
细细察看,只见小炒肉已经进了秀才的喉咙,且连舌头都已经吞下去了。
呵呵,这位女士做的小炒肉可谓绝味矣!
只是,能享受这种绝味的,不过年羹尧等数人而已。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前面提到的那位“不讲究”吃法的林樾亭先生吃到这味小炒肉,还能否保持过去那种“肉不论煮法”的见解呢?
此事见梁章钜《归田琐记》,讲得有鼻子有眼,喜欢美味的人读之,只怕又要垂涎了。
有一道好菜叫豆腐
清代乾隆皇帝有句话:“蔬食殊可口,胜鹿脯熊掌万万矣!”搞不清楚他何以得出这个结论。但我是有切身体验的。——举豆腐为例吧。记得小时候住在山村,当时总有人挑了豆腐担子,走村串户地叫卖。家里偶尔买一块,由母亲先在锅里煎成焦黄色,然后放些葱、姜和辣椒炒了,味道鲜美,难以言喻。
那种感觉,大概确如乾隆皇帝所说,是“殊可口”的。但是不是“胜鹿脯熊掌万万矣”,因为没吃过鹿脯和熊掌,就不得而知了。
豆腐自然是用豆子做的。是谁最先把豆子变成了豆腐?无疑,这个人对素食行业的贡献是巨大而不可磨灭的。如果是现在,他应该可以向每个豆腐店收取专利使用费。以豆腐食用范围之广,他应该早就是亿万富翁了吧。
据说,此人生在汉代,叫刘安,后来被封为淮南王。作为王爷,活得有钱有势、有滋有味,就舍不得死。于是,找了一帮江湖术士来炼仙丹。炼丹的时候,要用豆汁作原料,结果在豆汁与卤水的化合过程中,仙丹没有出来,却出现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白白嫩嫩的东西。有人胆子大,拿起来一尝,发现味道还很好。不用说,这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豆腐。淮南王刘安也就成为了豆腐的发明人。
豆腐既然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依照国人“食不厌精”的美食思维,几千年来,不用说会炮制出许多新奇的吃法来。煨、煮、煎、炸、溜、炒等等做法,都可施诸豆腐身上,且做出来味道一定不差。
除了平常烹调之法,比较特殊的应该是臭豆腐。我在浙江绍兴和湖南长沙吃到过风味不同的臭豆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臭味远扬,闻之即想远避。但正如一些人所说,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有许多人是很偏好的。传说明代朱元璋对臭豆腐情有独钟,打了胜仗后,曾命令全军吃臭豆腐庆祝。慈禧太后也有吃绍兴臭豆腐的嗜好,将其列为御膳小菜。
豆腐成为家常菜后,可能就有人会想,这菜算不上宝贝的。然而,事实总是出乎人的意料,还真有人把这东西当宝贝。相传康熙南巡江苏时,赐给巡抚宋荦的可不是什么古董金银,而是一道叫人回味和垂涎的八宝豆腐。当时康熙说了一段话:“朕有自用豆腐一品,与常不同。因巡抚是有年纪的人,可令御厨传授与巡抚厨子。为后半世受用。”意思是说我这味豆腐可不同寻常,制作之法也不外传的。因巡抚是个上了年纪的人,才把做法传给他的厨师,以让他后半生可享此美味。这菜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这巡抚宋荦十分保守,得了做法,也是当作至宝,绝不外传。但这八宝豆腐的做法,最终还是传到了民间。谁干的?是刑部尚书徐乾学。他也是因为得到赏识,康熙把这味豆腐的做法传给了他。有趣的是,据大才子袁枚《随园食单》记载,徐尚书奉旨去御膳房取做下豆腐的配方时,还被御膳房的太监敲诈了一千两银子。这事不知真假,但蛮好玩的,如果是真的,其代价还是比较贵的。徐尚书为人开明些,得了方法后,便传给了弟子。于是,这豆腐在民间逐渐传播开来。
那到底是何做法?袁才子是这样记载的:“用(豆腐)嫩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如浓鸡汁中炒滚起锅。用腐脑亦可。用瓢不用箸。”估计做起来不容易,有兴趣者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