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2700000015

第15章 科学法则(2)

27.令社会深受其难的不是收支不平衡,也不是国家之间不和睦,罪魁祸首是不正确的思想模式。许多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过程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制度,就如马丁所说,正是这些制度导致了顽固不化的社会习俗。结果人们思考的模式成了制造正确或错误,明智或与愚蠢的制度的元凶。而有些思维模式错得离谱,却不妨碍其作为有历史权威的制度,正是这样的模式成为了人们为满足新的需求而让内心汲取更多养分的拦路虎,成为了人们在心灵的早晨吸取新鲜空气,以让科学照亮世界的绊脚石。

28.这些思维习惯还不能被称为恶魔,因为它们离我们周边常规的恶魔太远了,我们甚至都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它们并不引人注目,永远上不了报纸的头版头条。陪审团和调查委员会从不把它们列入导致社会运转不灵的嫌疑犯之列,因为陪审团和调查委员会自身就染有此恶习,是顽固制度的牺牲品之一。所以只有将这些劣习恶俗大曝于天下,且加以匡正,这个社会才能得以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只有天下太平了,人们才能活得舒舒心心,自由快活。

29.威廉·艾尔斯沃斯·赫曼斯持有一个对本性认识的非正统观点,他认为,我们被迫把事情分成两个层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单一的原子是非物质,属于精神领域,给出的解释是它只不过是一定的能量,而能量毋庸置疑是非物质的。

30.我们所说原子是可知的跟我们说物质是可知的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概念。无机组合的原子在物质层面只能理解为是不可知的。

31.物质主义犯下的错误之一是号称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在大脑中,是有感知能力的。物质主义者假设说,既然我们人类是有感知能力的,那么一定是我们体内的某部分物质在发挥着感知功能。根据一元论思想,这种感知能力是生命外在活动的结果,或者是人们做出的行为结果而一些物质主义者持有的观点是,感知能力是物质进行特定排列组合的物理产品。事实是这两种观点都是凭空设想,毫无真凭实据。

32.持有“生命体的外在活动首先应该追溯到分子和原子层面”的观点是否就与逻辑背道而驰、不可理喻呢?如果确实应该这样,那么感知能力的确就应该理解为存在于原子或者是生命个体里面。

33.建立起一个军队要比召集可以组成一个军队的人要困难得多。黑帮里一个个流氓混混和军队里的军人或许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他们的差异在于组织形式的不同。

34.我的假说是宇宙力量是有意识而且是聪睿的,它的每一部分也都如此,但是由于局部无法与整体匹敌,所以没有一个原子或者个体的智慧足以与宇宙相抗衡。另外我还相信如果宇宙所有的小部分有机统一地联合起来,力量相较于整体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一个小部分对整体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相应成比例的,整体对于部分来说也至关重要。

35.我从不假设原子密度这个问题。密度是相对于物质属性的概念,而一个原子并非物质,它是精神,怎么会有物质的属性呢?这是我的观点和物质主义者的观点之间一个典型的不同点。如果氢原子不像氧原子那样能够快速地渗透进牛皮纸,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氧原子比较小吗?显然不是,那原因在哪呢?

36.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有机生命体里,除了物理作用力和属性固定的化合物以外,一定存在着某种和生命共存亡的东西。在某种关键的情形下,分子具备一定的能量,形成了具有孕育能力的组织,这组织与无机物的属性截然不同,或说比无机物高了一个层次。

37.这是一股进化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我们不仅要对化学作用歌功颂德,同时也要感谢这股力量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组织、物种,又让我们继承了祖先的优良特质,而缘何继承了这些特质令成熟的物质主义理论却不明所以。

38.奥格斯特·孔德说道,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应该是一个人和两种威胁保持适当的距离——通灵主义和经验主义。通灵主义让他领教到了何为无可查证的解释以及想象超凡的假说。人们可以在通灵主义里尽情畅享想象的快乐,但是我们要有能力将所有通灵主义“真实”的理论回归到大体或者特定的事实。因此,有建设意义的科学应该是尾随跟踪所研究的对象,仔细观察其过程,缜密剖析其结果,之后方能收获研究成果。通灵主义关注的只是事情的表象以及它们的关联物。

39.通过观察和推论,奥格斯特·孔德掌握了两种主义的规律,总算没有枉费心机。利用掌握的规律,在某些情况下他可以对事情发生的现象进行干预,根据需要人为地打乱这些现象的自然秩序,让它们跟着自己的要求走。所以现在机械现象、天文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乃至生物现象对他来说都只是相对性的客体,不过他同时又可以好好利用它们,发挥它们的正面功能。

40.一旦这个问题成为类如人们良心衍生出的东西,或者和社会生活和历史相关的事实之一,那么这个问题的负面效应将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大脑不仅仅是要探索出现象里面的规律,更有强烈的欲望想要解释发现的规律。大脑的目的是找出本质和原因。

41.让这个世界麻烦不断以及让人们兴风作浪的是混沌不清、惟恐天下不乱的暴动、起义,它们的起因不仅仅是政治方面的。只有理性的和谐最终得以建立,暴动起义才会销声匿迹。道德混乱是暴动产生的温床,人们走上歧途的知识意识错误更让它们如虎添翼。换句话说,暴动盛行也是由于社会上能够召唤启迪心灵的共同准则遗失了,人们缺乏通行的观念和信仰。

42.为了让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人们一定程度上情感的和谐,甚至让社会成员之间享有共同的利益都是杯水车薪。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建立知识和谐,能在公众信仰体系中具有发言权的知识和谐。

43.时间空闲,而且具备足够文化内涵可以去检验这些结论,寻找出证据的人总是寥寥无几。其他人持有的态度必然是作为一个无力反抗者的屈从,或者作为一个追随者对权威的敬畏。但是在这点上,与宗教教理不同的是,“人性”直到今日才意识到,新的信仰迟早是要接受检验的。

44.人性若非建立在科学之上,并用科学方法治理,它不过是泛泛之谈,似是而非之物,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被相信权威检验的人群所接受。

45.“信仰”的这种形式在相当多的已发现的科学真相中已经崭露头角。因此,今天所有的人都相信“太阳系”理论,对此我们对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都心存感激。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某种理论的检验过程呢?对他们而言,这只是科学家给出一个理论后信与不信的问题,其他的是科学家的事,与他们无关。他们相信某个科研结果也就意味着他们相信经过他们亲自动手研究之后所得到的正确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46.知识的力量给人带来的信仰遵循的是永生的规律,永不停歇地给世界带来变化,在无尽的空间里永久流传。而相比较而言,宇宙能量则交替着体现在潜能时期和显性时期。

47.神和宇宙绝非单一的事物,而是精神与物质的并存,内涵和外延的统一,这是“神”为凡人所了解的惟一特质。

48.虽然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在遥远的宇宙中存在更加高级的生物,由于他们只是进化到了较高层次的常规生物,所以毫无疑问,他们在智能方面和地球人应该是雷同的。而在整个宇宙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智慧,可以想象的有且只有一种——就是令一切物理规律与智能规律相一致的大智慧。

49.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教授亚历山大·托马斯·奥曼德说:“世界上有一种流行甚广的知识,它不是科学,就像每个凡人展示出的那样,它也有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知识很快走到了尽头。整体而言,它变得缺乏说服力,人们充其量也不过是勉强相信它。后来科学和精确的科学技术的冉冉升起更是给这些经验之谈带来巨大的威胁和阻力,并导致其彻底崩盘。

50.“不管古代出现过何种风靡一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的知识,当今社会若没有科学的帮助是寸步难行的。科学以前发挥的不仅仅是实用层面的作用,比如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现在也是如此。

51.“现代科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崭新的天堂和焕然一新的世界,它拓宽了我们的思维,令我们的生产方式改弦更张,让我们大开眼界,对现实世界看得更加仔细透彻。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即便不是古代人那不可企及的梦想,对他们来说也是奢侈之极的事情。

52.“事实是,当我们开始担忧在戏剧般神奇先进的现代生活中发挥着广泛作用的现代科学的时候,我们所担心的不是科学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肯定,而是科学可能居功自伟,占据垄断地位。想要阻止这样的趋势,只有将公众在哲学系统对科学占据的地位的认可同对另外存在的一种视点(即以主观意识为首,主观意识所涉及的是另外一套概念和处事方法原则)的认知结合起来。哲学系统以科学为起点,却以形而上学为归宿。

53.“试想我们有真凭实据可以断言世界上绝对体的存在,那么我们的经验能力能否足以让我们感知到这个绝对体呢,无论是通过视觉、听觉,或是触觉等。

54.“如果上帝的能力是以协调并统一生活中真实的利益和理想冲突来衡量的话,我们显然就陷进了进退维谷的境地文化让我们往东走,科学指的却是北方,而宗教的方向是朝南的。

55.“如果一个人碰见了这样跋前踬后的混乱局面,实事求是地说,上帝也爱莫能助。我们设想一下,文化和科学统一了战线,代表着真理,而我们的政治理想也团结一致,站在了利益这一边。那么如果我们对上帝的理解是他有能力调和真理和利益之间的矛盾,让它们相安无事,我们信仰的宗教便成了某种准则,他可以化解万物之间的矛盾,上帝这个概念成了支撑我们思想的中流砥柱。

56.“现在清晰的结论是,上帝发挥的基本作用是统一万物,上帝完美地实现了我们神往的一切理想。他就是心灵的保证书,上面的字体并不大,可却字字珠玑,力透纸背。上帝的思想完美地诠释充实了生活的细枝末节。

57.“自然而然地,上帝的思想应该向我们的生活以及一切生活元素展示他让我们奉若神明的准则与我们的生活究竟存在多大的联系。上帝的思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取决于他有多少和生活是相关的。如果他只是脱离人类生活的抽象概念,那么他可以不给予现实任何承诺。但这偏偏是对现实最残忍的剥夺,因为他不仅对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至关重要,作为人们现实中崇敬的理性和原则他也是必不可缺的。”

58.我们在当世伟大科学家的言论中发现,纯粹的科学和纯粹的宗教是绝对和谐的。英国著名的科学家J·S·霍登教授继续说道:“只有教条主义的科学才会否认精神现实的存在。但是,在伟大的科学人士的著作中出现教条主义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教条主义只能在毫无生气的教科书和说明文里大行其道。”

与时间无关,而是深埋在人类的思想里;

任何的美好或者邪恶都是壮观的;

他的话便是金科玉律,他的想法决定了命运;

时间只是他的仆人,随时恭候其大驾;

一切听其发落,

每个凡夫俗子可获得“掌握一切的钥匙”,

超越时间、天数和命运。

——亨利·维克特·摩根

同类推荐
  • 自我修身的清单

    自我修身的清单

    本书包括“目标的力量”、“自信就是成功的一半”、“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生就是搏斗”等9辑。
  • 气场修成手册

    气场修成手册

    如今,气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法则,更是最直接呈现一个人气质、学识、修养、品位的综合魅力指数。它还是每个人提升自我、成就事业、得到幸福、改变命运的人生必修课!如何让气场全面提升,如何运用气场获得幸福、健康、爱情……本书将为你打开这个隐藏了千年的秘密之门!
  • 怎样为自己赢得深刻的第1印象

    怎样为自己赢得深刻的第1印象

    本书分为“印象力是成功的阶梯”、“印象力来自个人素质的磨练”以及“印象力是获取机会的关键”三部分,阐释了有关影响力的方方面面。
  •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三十六计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三十六计故事

    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从故事中,我们能够熟悉历史,认识人物,懂得道理,明白人生。故事教育我们,我们听着故事成长;故事鞭策我们。我们看着故事奋斗,故事也在提醒我们,我们讲着故事自察。
  • 小故事大哲理

    小故事大哲理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
热门推荐
  • 参见母亲大人

    参见母亲大人

    “这二十年来,我什么也没干。只是在等你。”“因为你,我会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那个刻毒冷血无情残忍恶毒的女人居然变了!她变得充满爱心,扶老奶奶过小街;她变得十分慈祥,给小孩缝补衣物;她变得不再大悲大喜,所有事情于她都漫不经心、白云过隙。于是……——————————没心机成长型女主??傲娇深情人设男主第一次写文,紧张害羞中。)
  • 我真没想逆天啊

    我真没想逆天啊

    “恭喜你,达成‘利欲熏心’成就,解锁欲望魔窟。”温行身为一名正能量青年,莫名其妙解锁这个成就后,从此走上了一条巅峰道路。一众大佬都希望抱着他的大腿,一起征服世界。他不但要被大佬们各种花式操作闪到腰,还每次都被打乱板上钉钉的赚钱计划。各位大佬,别秀了。他只是一个正在努力赚钱、为生活奔命的人儿啊。真没想逆天啊!
  • 女县令的捕快

    女县令的捕快

    前世的商场沉浮,张君已经厌倦了,这一世,穿越而来被人所救,还是个美女,不错不错。不过一个女人当县令是不是有点不对啊?算了算了,人情债最难还,既然如此,那我就当你手下那个小小的捕头吧,替你遮风挡雨。什么?你说还人情债?成了一家人了不就不用还了吗?
  • 地理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地理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本书系统阐述了地球地表形态的特点及其变化、陆地和海洋、水及水循环、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地球资源和世界人口概况。在这个生动的地理王国里,读者将近距离认识地球,不仅从自然科学,而且从社会科学角度深入理解地理的完整含义,从而有效地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 鬼魅灯

    鬼魅灯

    传说每年鬼节七月十五,鬼门关会再度开启,鬼魅灯也跟着来到了人间,它挑选一个审判者来惩罚罪大恶极的人,让它们永世不得超生,并把人的灵魂锁进鬼魅灯之中,让它们世世代代都不能投胎做人,定将永世不入轮回。
  • 我们也在找你

    我们也在找你

    一个平凡的21世纪小女生经历了大多数女孩子经历和没有经历过的事……“你是谁?为什么做梦老是梦到你?”我没有什么远大志向,真的只是想平平淡淡的过一生的……难道我不应该在这里吗?我到底是谁?我的“爱”到底在何方呢?
  • 小小与野兽

    小小与野兽

    夏末:又名小坏。祖籍河南,现居广东深圳。
  • 无限挑战强者之心

    无限挑战强者之心

    活下去……用奖励点数去兑换一切想要的物品吧!不!兑换而来的强大并非真正的强大,那只是强大的伪装罢了,真正的强大,是一颗亘古长存的强者之心!是来自于人体本身的强大!力量,才是一切!…………
  • 幕后操控

    幕后操控

    本书纯属虚幻!虚幻的世界,被模拟的人生。发生质的改变,层层迷雾,一一被揭晓。由于作者原因,更新慢请见谅。QQ群:475681933
  • 传说收藏家

    传说收藏家

    “海上的那只大章鱼?这跟触手就是它的。”“沙漠里不会熄灭的火焰?这只断手是它的。”“你还想看不会融化的冰?我给你找找啊,哦,在这。”“什么?你说那座全是死亡气息的岛屿出现了?等我去拿件藏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