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600000041

第41章 余论

法眼宗的形成不仅是禅宗发展与演化的结果,而且与社会历史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江南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生境,为法眼宗的生根、发芽和抽枝,提供了良好的宗教环境。法眼宗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与江南区域性政权的大力扶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文益及其门徒的共同弘法传道实践密不可分,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正是由于南唐、吴越地方区域性政权对法眼宗的大力扶植,又加上有文益禅师、德韶、延寿等法门一代龙象及其门徒的共同努力,从而推动了法眼宗在南方的创立和发展,并使其成为声名显赫的宗派,门徒遍及江南之地。

法眼宗在思想理论的建设上,创始人清凉文益禅师在继承禅宗心性思想和理论的同时,坚持“禅教一致”立场,不仅吸取唯识宗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思想,而且引入华严宗的“理事圆融”思想,不断丰富了法眼宗的思想内容,同时也显示了文益禅师海纳百川的宽大胸怀与广阔开放的思想视域。法眼宗思想发展到了延寿时期,延寿提出“禅净合流”思想,又将净土念佛的修行方法引入禅宗的修持之中,提倡“唯心净土”的修行方法,并将文益和德韶所主张的“禅教一致”具体落实为“禅净合流”,而促使法眼宗的思想理论又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然而在法眼宗禅学思想内容中,无论是“三界唯心”、“理事不二”或是“禅教一致”、“禅净合流”,都是建立在禅宗“心性论”基础之上的,以“心”为中心是法眼宗发展演化内在固有的思想主线或理论脉络。

然而,法眼宗在发展兴盛之际却孕育着潜在的危机。由于法眼宗在发展中受禅诤、离宗、合流等因素影响,从而加深了法眼宗自身的内在思想危机,尤其是在“禅净合流”中,法眼宗自身的思想特色被其他教派、宗派消解或削弱。与此同时,在唐宋思想文化转型中,思想界不仅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而且也出现了儒学复兴和理学建立的思想发展趋向,均对法眼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在“三教合一”的趋势中,禅宗逐渐丧失了思想领域中的话语权,而主动向儒学靠拢,这无疑也会融销法眼宗的思想和影响力;二是儒学的复兴与理学的创建,使儒学获得了理论上与佛教交锋论战的有利条件,加之宋代理学自身的魅力而吸引了更多的信众,成为遏制禅宗思想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法眼宗以及其他禅宗宗派正是在禅净教“合流”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整体趋势以及儒学复兴的影响下而最终走向衰落的。法眼宗在走向衰落之路的过程中,既在法脉传承上没有宗门法匠出现而能担当起振兴宗门的历史重任,且在入宋之后又未获得宋代政治势力的强有力支持,即宋代政治上层不像南唐、吴越政权在政治上给予法眼宗特别的支持,故法眼宗入宋之后即走向了“中绝”。

值得提出来思考的问题是,因为禅宗宗派都是因个人悟法的途径和提倡自身独特的教法而形成派别的,这样就很难后继有人,因为佛法本是法无定法,故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的方便之说。然而宗派若过于强调自己所形成的教育方法、修持方法,要修持人来适应宗派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应人根器随缘说法给予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违背了佛法教育的随机性和随缘性。从宗派衰亡的历史来看,基本上都是在于后继无人所致,故宗派的衰落显然与此因素有莫大的关联。佛法的最大方便就是应缘施教,是“以人施教”,而不是“以法施教”,如果过于强调使用一种方法或固定模式去应化施教,又何以能持续发展?而更为关键的是法眼宗三代祖师均重视思想理论问题,尤其是永明延寿则更强调以“一心”思想来对佛教理论进行统合与建构,他们的做法实有倾向于“法”的建立之主观意向,而重视的是“以法施教”,把禅宗自性自悟、顿悟成佛和单刀直入的简单易行方法引向繁琐的理论建设之方向。故禅遂成为上层政治精英与知识分子精英所玩味的时尚,法眼宗注重思想追求的偏好在客观上造成了它与一般民众生活世界的隔膜,且有丧失群众基础之可能。而且法眼宗的三代祖师均是文才飞扬的“学者型”僧人,他们的处事风格与禅宗“不立文字”、“自性自悟”的风格似有不同,相反因为他们具有文人的气质和思想家的风度而为后世留存下了大量的诗文和著述,显然这一做法有违于禅宗单刀直入、不立文字的禅门之风气,而这一影响使得法眼禅宗在发展中逐渐偏离了原有的朴素精神,禅风也随之出现了由朴实的“平民禅”禅风有向“文人禅”禅风转向的趋势,一般的修学之人如何能接续此宗法脉?这或许就是法眼宗宗派必衰的根本性结症之一。在禅法的实际教学中,由于宗派之教法因人不同,故有教学方法之不同。长时段这样一来,禅师的教学之法就会淹没宗门祖师之教法。而且法眼宗的教学方法与其他禅门派别相比,禅风不够明显,这就更加容易在发展中消解掉本宗之宗风,或易融于其他禅派之中,而为其他禅派所消融或取代。此外,宗派的法脉延续主要依赖于人来实现,法眼宗入宋后由于不断衰落,加上后继无人,故其走向衰落和断灭也就不难理解。对于上述所提到的这一问题,笔者将在以后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同类推荐
  • 佛·法·僧

    佛·法·僧

    本书介绍佛教三宝——佛、法、僧的意义、内容,历代高僧大德如何成就菩萨等。
  • 尘世佛心

    尘世佛心

    唐朝通慧禅师30岁出家,不蓄粮食,饥则吃草果,渴则饮水,树下住,终日禅思,经过五年,因木头打到土块上,块破形销,豁然大悟。晚年一裙一衲,一双麻鞋穿了20年,布衲缝缝补补,冬夏不易。唐朝智则禅师总是披着破衲,裙子垂到膝上,房间仅有单床、瓦钵、木匙,房门从不关闭。他说出家远离世俗了,不修道业,专为衣食奔忙,浪费时间,扰乱内心宁静,这样怎么能行?
  •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佛教经典。而大愿法师著作此书,除了是对金刚经的剖析和简易化,更是让读者们能证空性智慧,让我们一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速速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同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点亮心灯的善缘

    点亮心灯的善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冷漠,本书作者星云大师以朴实无华的笔法,讲述了人生在世和善与幸福的关系,以此温暖这个社会。
热门推荐
  • 像第一天那样去工作

    像第一天那样去工作

    本书内容包括:保持第一天的精神面貌、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永葆第一天的工作热情、坚持第一天的责任意识、每天都是新的开始以及创造卓越的自我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气场话语操纵术

    气场话语操纵术

    自古以来,话语之术就深受人们重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群以话语之术谋生的人——辩士。他们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傲视群雄,游走于各国之间,谈笑间就使强敌灰飞烟灭。三国时期的著名智者诸葛亮更是用三言两语羞死了投靠曹魏的汉室重臣王朗,不费一兵一卒杀得魏军大败。晚清名臣曾纪泽也正是通过谈判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他们的成功为话语之术的魅力做出了形象而生动的诠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也依然对以话语为载体的口才之术推崇有加。“发生在成功人士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 天才小宗师

    天才小宗师

    吴迪很冤枉的,他做人一向崇尚低调,可就是因为天才了点,妖孽了点,为什么就遇到这么多事?难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惹火小娇妻:BOSS,轻轻宠

    惹火小娇妻:BOSS,轻轻宠

    酒吧买醉,他睡在了她床上!找人相亲,他坐在了她对面!既然这么有缘,那不如结婚好了!可是,谁能告诉她,都以为她嫁了个三无男人,这个男人却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狂拽酷炫吊炸天的大财团继承人!“混蛋,你给我好好解释清楚!”“亲爱的,睡我的人是你,拉我结婚的也是你,为啥解释的人是我!”“混蛋,我要离婚!”“一经售出,概不退换!既然睡了,就得睡到底!”“警察蜀黍,这里有流氓!”“夫妻情趣,警察蜀黍管不着!”(读者群:480222757,欢迎加入哟~~~)
  • 末霊

    末霊

    我们存在于各自的世界,诉说着不同的命运,哪怕如此,我们.......
  • 金膝盖

    金膝盖

    科技不断发展,文明不断进步,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跨时代改变,天外有天,域外与域,什么才是真理?由自奉上帝掌控的世界,你的努力一切难道都将成为徒劳?金膝盖是跪着屈服,还是打破现有桎梏牢笼,让未来永往前进!
  • 实习土地爷

    实习土地爷

    土地爷是神职中等级最低的一位,也是最接地气的一位,同样也是劳苦大众最信任和尊敬的一位。别看他的神职不高,但却坚守着一份巨大的责任,守护一方百姓,劝诫孤魂野鬼。人、鬼、神,无不敬重。卫平安因从八达岭长城上意外被人推倒滚下以致命断于此,机缘下与土地奶奶李香茅结下了师徒情缘,从此他的身边围绕着不再是人类,而是阴魂鬼魅、阴阳术法。
  • 誓言哲学虚幻

    誓言哲学虚幻

    重新开始我的军团我说了算,名字,呵呵,只是个称号,我的军团未知疯狂。接受我的狂风暴雨吧!
  • 吴越咒2:祖先的记忆

    吴越咒2:祖先的记忆

    监护病房里,生命垂危的赵晓夕情绪激动,讲述着自己的三个愿望。蔡子安、王琼、胡成作为朋友守护着她,并答应替她完成心愿。春秋吴国所铸的名剑——鱼肠剑很快成为蔡子安他们的追逐目标,但是此剑被赵晓夕的爷爷带去了日本,为了将鱼肠剑完璧归赵,他们在日本开始了艰苦的追寻。而赵晓夕的梦境与蔡子安等人的现实遭遇及其相似,加上赵靖日记里的内容,他们更觉得此事并非寻找鱼肠剑那么简单。为了探寻真相,他们准备开进夫概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命运,而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