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3500000089

第89章 亚里士多德(1)

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希腊公元前384~公元前323年)

从师柏拉图

希腊的北方,气候比较严酷。苍蓝的天空,深沉得近乎阴郁。北爱琴海的冷风徐徐吹来,夕阳渐渐黯淡了。在枝桠舒展的橄榄树下,一位少年一动不动地端坐着。他好像沉醉了,又好像在思索什么。他手中拿着一卷柏拉图对话录的手抄本,正摊开在膝盖上。他这样痴迷地诵读已经有好几天了。这时,他自言自语道:“我一定要去寻找他……”

这位少年叫亚里士多德。他以后的卓越成就使他和他的老师柏拉图、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齐名,被称为古希腊三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后来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有极深远影响,因而被认为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方的小城斯达吉拉。当时希腊北方在马其顿的统治下。亚里士多德的父亲尼各马可斯是马其顿国王阿敏塔斯的宫廷医生,与国王有较深友情。母亲家族在优卑亚岛的卡尔基斯城广有财产。亚里士多德的家庭不光富有,而且还很有地位。亚里士多德幼年丧父,由他的叔父普罗克塞米抚养长大。

亚里士多德身材颀长,有一双聪慧睿智的眼睛。像当时希腊最流行的风尚一样,他非常注重体育锻炼。尽管由于肠胃消化不良,他的身体显得比较瘦削,但总的来说,还比较强壮。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开始接触到医学、解剖学、生物学和文学。这对他后来从事科学研究在知识和方法上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对于任何事情都有一种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又非常注重实际的观察和研究,因此,培养成了一种头脑清楚、思维敏捷的思考习惯。

最近,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卷柏拉图对话录。这是从雅典柏拉图学园传出来的讲稿。他看得津津有味。柏拉图所演说的人生哲理,所讲述的关于苏格拉底的灵魂不朽的学说,都是他闻所未闻的。这对他来说,既新鲜,又深刻。他的心被鼓荡得不能自持,他的热血好像在沸腾。

于是,他来到叔父那里,激动地说:

“亲爱的叔叔啊!我想到雅典去。我想到柏拉图学园去学习。”

普罗克塞米看见侄儿那么兴奋的样子,笑着安慰说:

“学习是件好事情,我当然应该支持你。不过你现在才17岁,还小了一点,出远门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不够,是不是过一二年以后再去。”

“叔叔,您老人家不知道,我读了柏拉图老师的作品以后,恨不得马上就能见到他,向他请教学问。我甚至愿意舍弃一切财产,将我整个灵魂和生命投入到柏拉图式的生活中去。希望您能理解我的这种强烈愿望,请您答应我吧!”

普罗克塞米看到亚里士多德这样坚决,也就同意了。他深深知道这位侄儿不同寻常的禀赋和智慧,他的思想如同长了翅膀的鸟儿正想翱翔飞舞,斯达吉拉小城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如果能到希腊的中心城邦雅典去学习,前途将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他还是叮嘱自己的侄儿,不要忘记家乡和马其顿。

公元前367年,刚刚17岁,求知欲极强的亚里士多德告别姐姐、姐夫,离开故乡,负笈游学,到了当时的文化中心雅典,投入正处在鼎盛时期的阿加德米学园,师从柏拉图。当时的雅典,虽然在政治、经济方面已不是繁荣地区,但在文化上仍然是全希腊的中心。这是每一个期望受到最高文化熏陶,以期在政治上一鸣惊人的希腊青年所向往的地方。

亚里士多德到来之时,雅典有两所著名的学校:一所是由著名演说家伊苏格拉底所创办的修辞学校,另一所是柏拉图所创办的哲学学校。这两所学校相互竞争着,但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全希腊各个城邦培养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的人才。只不过两个学校的教育方法不一样。伊苏格拉底偏重实用,向学生讲授修辞方法,训练论辩技术;柏拉图则注重理论培养,他全部哲学的核心,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想“使哲学家成为君主,或者使这个世界上的君主王公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但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阿加德米也开设修辞、论辩之类的课程。不过柏拉图更重视的还是理论问题的探讨,培养人们自我反思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辨能力。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的学生。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和英国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都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列入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中。柏拉图出身于贵族世系、经济富裕的家庭。富裕的生活没使他沦入纨绔子弟追逐声色犬马的恶行之中。在少年时,就表现出了聪颖的禀赋和多方面的才能。他风流倜傥,气度不凡,严肃深思,勤于探索,才学兼优。哲学问题、政治伦理、科学进展、战争风云,无一不是他深感兴趣的领域。因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后来成了哲学家。他的名言是“哲学家是那些喜欢洞见真理的人”,“哲学家在任何时候都热爱真理”。他本想从事政治活动,但看到雅典贵族政治堕落为寡头政治,民主政治也是江河日下,特别是他所敬重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处死,这使他痛心疾首,感到政治生活里到处都充斥着不义、罪恶和丑行。于是他重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放弃了仕途,走上学者之路,要用哲学理想来改造社会。

柏拉图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创立学园,开办教育;二是弘扬理性,推崇哲学。柏拉图有如中国的孔丘,二人有某些相似之处。孔丘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首创学园教育的教育家;孔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柏拉图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发展上占有崇高地位。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了学园。他办的这所学园位于雅典城外西北方,取名为“阿加德米”(意为学园)。这所学园历经沧桑,久盛不衰,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前后持续长达916年之久。这所学园可以称得上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固定的学校,为晚期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抚育了不少在西方文化史上占有卓越地位的学者,甚至对近代欧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院和大学都有影响。当年,这所学园主要是讲授哲学,对数学也很重视,据说在讲堂的门前写着这样的话:“未学几何学者不得入内”。学园没有教学大纲和课程表留下来,亚里士多德说,他的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准备好的讲稿,他从来没有写过一本教科书,也一再拒绝为他的哲学建立一个体系。他认为,整个世界太复杂了,难以压缩到一个预先想好的书本模式里面去。所以学生们在学园学习了哪些课程,后人无从知晓。如果把柏拉图在《国家篇》第7卷中提出的培养哲学生的教学规划看作是学园所实施的课程的话,可以推断,学生们要学习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声学等(按柏拉图的说法,数学由于其抽象性和普遍性,能把人的心灵拖离可感世界去思考永恒存在),此外还要学习社会、政治、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些课程只是为学习辩证法奠定基础,是学习哲学的前奏曲。在柏拉图看来,最高深、最高尚、最根本的学科是哲学。

亚里士多德初入学园时,柏拉图正在西西里岛访问。据传,柏拉图返园后,见到这位文雅、英俊的青年,已有几分喜爱,攀谈后就更加喜欢了。亚里士多德衣冠楚楚,举止文雅,风度翩翩,长于口才,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喜好争论,谈话时富于说服力,机智锋利,妙趣横生,来学园不久就显示出惊人的多方面的才能。大约在公元前360年,学园与伊苏格拉底学校进行了一场论战。伊苏格拉底学派批评柏拉图学园崇尚虚谈,徒托空言,无益于政治和法律这类实际事务。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学园的代表,在论战中崭露头角,有力地批驳了伊苏格拉底学校过分注重实用的观念,指出对方在理论上思想贫乏,强词夺理,以唇舌争一时之胜负,难登学术大雅之堂,从而为柏拉图学园争得了荣誉。他勤奋好学,学业精湛,才华横溢,超群拔萃,是一个思想深刻、抽象思维能力极强的人。他的头脑容纳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知识,对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逻辑学、历史、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医学、天文学、自然史、戏剧、诗歌等都有研究,且有成就。柏拉图很赏识亚里士多德的才学,誉为“学园之精英”,并在他的住处题上“读书人之屋”,后来提他为学园的教师,讲授修辞学。不过对他奔放不羁的思想也不放心,对其要用“缰绳”加以驯服。

柏拉图学园设在雅典近郊凯菲索区的阿卡德米体育场。这里的环境优美怡人,树木葱茏,溪流潺潺。阿卡德米原是一位希腊传奇英雄,后人为了纪念他,才将体育场、学园用他的名字命名。因此柏拉图学园又被称为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是在40岁之后,有感于以往坎坷的生活,没有能够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故而仿照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做法,在雅典创办学园,广收门徒,试图通过教育,传播自己的学说。

柏拉图学园的学生大多是贵族子弟。主要课程是数学和哲学。教学方式是讲演、对话和考问等等。这个学园在柏拉图的主持之下,盛名远播,成为当时希腊文化的中心。

亚里士多德刚到雅典,一下子便感到这里的生活与北方完全不一样。这里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地中海的热风暖雨使这里的大麦、小麦、橄榄、柠檬、棕榈都能得到茂盛的成长。雅典地区好像没有冬天,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景色。湛蓝透明的天空,明净纯真的空气,还有那终年柔和的阳光,浓绿覆盖的山峦,这一切总是那么清新怡人。亚里士多德常和同伴到海边去看日出日落,领略那幻而灿烂的光照,水晶似的浪花,宝蓝色的海水,这里的山山水水使他心醉神迷,仿佛置身在仙境。

美好的自然环境使希腊人感到这好像是神明特别的钟爱和恩赐。古希腊人所崇尚的自由的学术空气,使得他们在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所以诗人欧里庇得斯就说:“你们从古代起就是幸福的,极乐的神明把你们当作亲爱的孩子……你们从乡土得到的果实就是光辉灿烂的智慧;你们走在阳光底下永远感到心满意足……”

柏拉图学园的课目内容和教学方式,是使学生在听课之外有相当时间独立进行研究和思考,同时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经常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希腊人本来就喜欢探幽索微,讲玄论道。他们把那种热心探索研究哲学的精神看作人和野兽的区别之一,希腊人与别的落后民族的区别之一。他们对于学问的研究就像一个喜欢打猎的人并不在乎猎获,喜欢旅行的人并不在乎明确的目的地一样。更何况雅典人还习惯于把公众的事情交给公众自由讨论,人们经常聚合在广场上听那些哲人学者的演说和舌战。这种普遍关心社会生活的管理就形成了希腊早期的民主政治。

亚里士多德在这样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学术环境中学习、研究。亚里士多德禀赋很高,智力过人,思维敏捷,谈话机智雄辩,用词清晰明畅,虽然有点口吃,但平时讨论问题时,他总有一种很强的说明力。他的求知欲特别强,学习非常刻苦用功。在柏拉图学园期间,他就已开始独立研究各种学问,并且卓有成就。

亚里士多德常常和同伴们在练身场上,在廊屋下,在林间小道上,三三两两讨论问题,孜孜不倦。那些在智力和学识上远逊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中间,有的因为在讨论中输了理,有的因为嫉恨,就攻击他是个夜郎自大的家伙,傲慢而蛮横。但是更多的朋友赞赏他,理解他,因此他也拥有更多的友情,并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

亚里士多德因为家庭富裕,平常很讲究衣著打扮,注意仪表修饰,因此在生活上也很惹人注意。当时一般希腊人的穿着很简单,男人们平时光着头,赤着脚,穿一件单袖的短褂,或披上一件长袍。据说以前的苏格拉底也只有赴宴时才穿便鞋。而亚里士多德却是另一副模样,他蓄着一头卷曲的短发,这是当时最流行的新潮发型,戴着戒指首饰,穿着华丽的衣服,英俊聪慧,风度翩翩,一派贵族子弟的气派,在学园里招摇而过。虽说他是一个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人,但有人却把他看成是花花公子,惹得他的老师柏拉图也很不满意,批评他说:

“你呀!太注意衣饰打扮了,都超过你对智慧学识的爱好了。”

但是柏拉图又特别欣赏他的这位高足的不凡才华,因此又幽默地说:

“看来,我的学园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我的学生的身体,一部分是亚里士多德的头脑。”

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园的研究工作,渐渐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感。齐诺克拉特斯和从小亚细亚的阿塔尼斯来的赫米亚斯都是他在这个学园里结识的至交,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

求知是人的本性

我们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并不是说他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科学体系,宣示了几条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因为他把希腊哲学爱智慧、尚思辨的精神,也就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充实了,具体化了,发扬光大达到高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尊重经验,跟随现象,最后归于理智和思维。他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正是他这一思想,使他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大思想家。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更名玄瑛。出家,自取法号“曼殊”。原籍广东香山县沥溪乡。父苏杰生有一妻三妾。与大妾何合仙之胞妹何合若私通,生下曼殊。满月,母子被赶出苏家。后因苏家男丁不旺,六岁时又被父亲从日本带回交何合仙抚养。不容于族,屡遭其父之正妻陈氏等欺侮。十一岁大病被扔柴房等死,十二岁被六榕寺赞初大师带走,十三岁随姑母至上海寄养,始学画,并从西班牙人庄湘博士习英文。十五岁随表兄林紫垣赴日本横滨大同中学读书,继入日本陆军学校。归国后在苏州教书。1905年在广东惠州慧龙寺削发为僧。1918年5月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三十五岁。临终留下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本书作者集成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新史料,鸟瞰曼殊的诗国,追寻其行迹,为读者勾画出一个富于生气的苏曼殊。
  •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

    李开复亲自联系,深度访谈苹果公司最早的风险投资者、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前副总裁、高级经理、资深工程师,以及熟悉乔布斯的其他朋友。这些“独家爆料”式的第一手素材经过细致整理、考据和武侠小说样精彩的叙事文笔打磨,成为一部真正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书。毫无疑问,这本书是目前最有料也最好读的一本乔布斯评传。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 黄兴自述(上下)

    黄兴自述(上下)

    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黄兴自述(套装上下册)》以黄兴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黄兴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黄兴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黄兴形象。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堕仙要逆天

    堕仙要逆天

    寒轻歌本是天界第一修道门派浩然派的弟子,却因维护一颗化生的兰草得罪了鼠精,被师门降罪,一气之下自种黑莲,沦为堕仙,被囚禁于仙人改造院。在仙人改造院中遇到各种怪人怪事,还遇到一位自称是她夫君的俊美男子,居亦然。她不好美色却挡不住美色主动上前,又好看又能打还比她护短,留在身边或许也不错?
  • 无双药妃

    无双药妃

    以药处世,以音为剑。天下纷争,红颜有情。引来的究竟是禽兽还是霸主,灯火阑珊处,一道佳人的倩影模糊中仿佛越发清晰......
  • 莲华传

    莲华传

    莲华:愿天下太平!君离:只要是你想做的,即便是粉身碎骨我也会答应!孟哲:如果可以,我愿来世还做你的哥哥,一辈子替你遮风挡雨!孟子煜:如有来生,我再也不愿生在帝王家。孟浩宇:心儿,如果连你也走了,我要这天下还有何意义?墨亦寒: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错过你。墨凡:大师兄,消消气!墨轩:谁说天下太平了,剑就不必出鞘了?熙嬅:我终究,嫁给了爱我的人。庭落:原来,心比天高命如纸薄的人竟是我。北羽:陛下,您嘱托我的事情,臣没有忘。林柯:对不起,国和家我只能选一个!
  • 云行记

    云行记

    乘云飞去空万里,看沐风雪雨迷蒙。阴阳轮转日月明,却道庸人山间梦。劫数席卷而来,时百家分崩,神道殒灭,天地混乱失序,人间事是苍茫,万载之后,风云再起,劫数再现,谁才是应劫之人?
  • 淘汰清单

    淘汰清单

    宋岩从地上爬起来之后,他感觉世界都变了……异人出没,冰川中走出了史前巨兽,两极地区有不知名的炼气士出现,东海崖畔有外星人尸体被发现,……一个占山为王的时代,科技与修真并存,谁会被列入淘汰清单,这是一个问题……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 绝世盛宠傲世狂妃

    绝世盛宠傲世狂妃

    她,有着绝代风华的容颜,却,一朝惨死,她,21世纪王牌特工杀手,当“她”变成了她七年后带着大路上江湖上人人害怕的身份,报仇雪恨,却不料自己并非凤家血脉,而真实身份……,她清冷腹黑狡诈无人能够驾驭,却不料遇见了他,君冥墨“我只想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守护在你身旁不离不弃”风逸宸“虽然我穿梭在花丛中,却只倾心于你一人”帝洛轩“哪怕你不曾看我一眼,我也只想守护在你身旁”他声音嘶哑中带着点急迫“小凝儿,你这是在玩火”她“……”且看她如何在这异世创造一世辉煌…………
  • 只为途中与你相遇

    只为途中与你相遇

    希望有人能够产生共鸣!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愿你能经过,再一次看到你!我愿做你悟了的那颗菩提树!从此不再相离!希望共鸣!
  • 九灵界之追梦旅途

    九灵界之追梦旅途

    无父无母的陈雪,从小到大都是爷爷照顾她的,但陈雪却白血病,死后无缘无辜被强行送到了一个叫九灵界的世界,开始了寻找繁星花海的地方和自己的身世,开始了一段不知道终点的旅途。作品有问题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出,作者会尽量最快时间改正能改的。本作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因为本作漏洞太多,所以作者又稍作调整,写了本新书《九灵界之万物》。
  • 画囚凰

    画囚凰

    她是千金小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清秀的外表,善良的性子,谁会想到,一夜醒来旧人不在,杀伐果断,美艳绝冷。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数?让她彻底颠覆。某位王爷悔不当初:本来以为可以瞒她一世,没想到她竟如此精明,本王错了.......某阁主悲恸叹息:她疯了!却不是为我。某公子冷语相逼:“你不过是他眼里的一粒沙子。”她明知自己恨意笃然,却难下狠手,哭笑不得道:“我杀不了你,却可以让你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