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3500000227

第227章 罗丹(4)

可这炽烈的爱情依然无法把罗丹从雕塑创作中拉回到一般意义的现实生活中。让克劳岱尔无法忍受的是,罗丹常常因为忘情地工作而无视她的存在,而且常常忘记他们之间的约会。一次,在克劳岱尔又为罗丹答应好的约会而空等了一场之后,她怒气冲冲地走进罗丹的工作室,而罗丹却兴致勃勃地给她讲正在塑的两果缘,克劳岱尔气愤地说:“我真想把它们砸掉!”又有一次,当罗丹陶醉于《吻》中克劳岱尔美丽的脊背时,克劳岱尔悲哀地想:“他热爱雕塑中的肌体多于热爱我的。”

克劳岱尔不仅仅是罗丹的学生、模特和情人,而且也是一位天资聪颖的雕塑家。她博学多才,没有传统的偏见,雕塑的作品不落俗套,艺术才能丝毫不让须眉,是罗丹的学生中最有前途的雕塑家之一。她雕塑的罗丹的头像就是一件杰作。在这里,罗丹的特征和性格都被有力地刻划出来了:“强有力的额头、寻索的鼻子、稚趣而坚定的目光”。她认识他比任何人都更深。在这座雕像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她对罗丹如痴如醉的爱。克劳岱尔似乎就为了塑出这一件优秀的作品而献出了一生,就为了爱而且歌颂这一个情人而烧毁了自己。

克劳岱尔追随罗丹整整15年,给过罗丹无数的创作灵感。而最终,他们的爱情以悲剧告终。作为一个美丽的女艺术家,克劳岱尔有一颗完整专一的心,要求绝对,而这种绝对是罗丹无法给予她的。他们之间还有罗斯,她曾坚强地和罗丹分担过穷困、忍耐和遥远的希望,罗丹无法抛弃她。于罗丹来说,罗斯是一泓温柔沉静的潭水,而克劳岱尔则是一条急湍奔腾的小河;罗斯是值得信赖的女人,而克劳岱尔则是值得珍爱的女人;罗斯给他温和无言的等待,而克劳岱尔则给他无尽的激情和灵感。在这二者之间,罗丹无法做出取舍的选择。敏感而自尊的克劳岱尔终于选择了离去,而罗丹也坠入痛苦的深渊。

与罗丹分手后,克劳岱尔隐居到巴黎塞纳河中央圣路易岛的一所古屋里去,初期她还在继续雕刻,但过了不久,这一个热烈而敏感的心灵就完全崩溃了,她把手边的作品全部捣毁,陷入神经错乱的状态。1913年被送入疯人院,1943年死于疯人院。克劳岱尔的变故给罗丹以巨大的打击,她的死更是使老年的罗丹变得沉郁。

这两位雕塑天才的爱情是一场悲剧,然而这段爱情留给后人的却是永恒的青春的雕像。

在罗丹的工作室里,有一座法国政论家亨利·罗歇福尔的胸像。他突出的头额像是一个好斗的、常和同伴打架的孩子的额头,火焰似的头发好像发出起义的信号,因讥笑而弯着的嘴,愤怒的须,表现出一种不断的反抗,人们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副暴动者的面孔。罗丹认为批评和战斗的精神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赞美的形象。这个形象反映出19世纪70年代一大批法国人的精神状态。

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对法国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这次起义很快就被残酷地镇压了,然而它为反抗****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却给欧洲乃至世界的无产阶级的革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罗丹一向不太关心政治,也不懂巴黎公社革命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然而,当1883年他重新遇到刚刚被大赦从英国回来的老友达鲁时,他深深地为达鲁那因革命和流亡而饱含忧患的面孔所打动了。

达鲁是罗丹在工艺美术学校的同学,同罗丹一样,是位天才的优秀雕塑家,他也曾和罗丹一样,为开创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不为官派艺术所接受,他们同当时的印象派画家们一起经历贫困但仍不屈不挠地进行抗争。1871年,达鲁积极地投身于如火如荼又悲壮惨烈的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他被判处流亡,饱经沧桑与苦难。

罗丹激动地为达鲁塑了一个胸像,胸像是以裸露的上身、倔强地昂扬起的脖子的形象来展现达鲁悲愤与忧患的气质的。雕像上有高傲的挑战似的面孔、郊区瘦弱儿童露出青筋的脖子、手工艺人凌乱的胡须、紧皱的眉头和当年巴黎公社社员的粗眉毛及深隐憔悴却充满力量的眼。这是一个饱经沧桑而又高贵的头颅,它充分显露了革命者高傲的不屈的品质。

这个完美地体现了人物性格特征的作品,因其对象是流亡的革命者而遭至官方严厉的批判与无端的攻击。他被诬为“红色政治的工具”,一度受到当局的监视。

后来达鲁因投机而成了官方所宠爱的雕塑家,成了罗丹的对立派。然而,罗丹在其《艺术论》中还是评价达鲁是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许多雕像有着壮丽的图案意味,这使得他这些作品能和17世纪最美的作品放在一起。如果他没有贪图官位的弱点,那么他所做的,也许都是些杰作。”

罗丹认为,同时做两种事业,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不可能的。费尽心力地去拉拢有利益的关系,以及想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于艺术是无补于事的。艺术需要虔诚,需要专注。执著、专注、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追求探索,这也许就是罗丹成为一代雕塑大师的原因。

思想的体现

1880年,罗丹在夏庞蒂埃夫人的沙龙里,认识了维克多·雨果。他在法国,不仅是一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而且是一位政界领袖。他为了抗议第二帝国的拿破仑三世,流亡到格思西岛。他是反对第二帝国的精神领袖,也是共和体制的象征。他在许多法国人的心目中,已经被神化了。

当年,当罗丹远远地看到这位老人时,被他那丰满的嘴唇、充满激情的双眼和那布满皱纹的面容迷住了,他欣喜地想着:“这是一个多么值得雕塑的脑袋啊!”

1883年春天,在亲友的劝说下,雨果同意给他雕塑头像。一个叫维林的平庸的雕塑家接受了这个任务。雨果每天都要一动不动地坐上几个小时,为了塑这个头像,他整整坐了8次,害得这位83岁的老人腰酸背痛,头昏眼花,他发誓不再搞塑像了。当罗丹畏怯地表示给他做塑像时,雨果皱起眉头说:“我不能阻止你的工作,但是我告诉你,叫我再一动不动地坐着可不行!你不能干涉我的行动,你要怎么处理都可以。”同时,他还提出,工具和粘土也不能弄到屋里来,以免影响他的工作。这些要求,对已经塑过他头像的罗丹来说,是不困难的。于是他痛快地允诺了。

工作开始后,罗丹每天都要到雨果家里来。雨果或在书房伏案写作,或在花园散步,或在客厅会客,罗丹都在一边默默地细心观察,或用铅笔从不同角度画下多幅草图,并试着将雨果的形象牢记心中,然后赶快跑到放着粘土和工具的凉台上,把刚才一刹那得到的印象、感受,固定在黏土上。但是,往往有这种情况,他一走开,印象便模糊了。他不得不又回到雨果身边,再次观察。就这样,来回往返了不知多少次。

凭着训练有素的默记能力,凭着艺术家的敏锐眼光和对雨果的崇敬,罗丹终于完成了《雨果》胸像的雕塑任务。《雨果》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思索着,好像在吟哦一首诗歌。他双眉紧皱,头发如同白色的火焰。他双肩耸起,前胸凹陷,肌肉起伏,那茂密的大胡子,突出了充沛的生命力。

当胸像送给雨果过目时,老人看看胸像,再望望镜中的自己,不禁向罗丹投以惊异的目光。他为罗丹特殊的塑造方式,为他这样直率的雕塑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所深深感动。

罗丹用了两年时间,雕塑成雨果的海边坐像。可是,巴黎市政府没有接受,说这尊坐像与雨果墓的宏伟建筑不相称,不协调。

罗丹出于对伟大诗人雨果的崇敬,又以1882年所做的胸像为基础,创作了雨果的立像,可是仍没有结果。

罗丹没有因为官方拒绝而停止工作,为了完成《雨果》雕塑,他又创作了十几个变体稿,简直成了《雨果》的系列雕塑集成。

1888年,罗丹和莫奈联合举行艺术展。雨果的各种雕像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这次联展获得了很大成功,罗丹第一次获得了荣誉勋章。

1890年,罗丹获得荣誉勋章。

1900年,罗丹个人展览会又获得了好评,《雨果》塑像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赞扬。

但后来,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巴黎市政府将《雨果》的坐像安置在卢森堡博物馆里,并为此举行了盛大的揭幕典礼。

《巴尔扎克》——美学原理的集中体现

1891年法国文学家协会委托他雕塑该协会创始人巴尔扎克的雕像纪念碑。早在1883年,巴尔扎克逝世33周年纪念时,法国文学家协会就提出了要为他建立纪念碑。最早承担这个任务的是一位学院派老雕刻家夏彼。可惜纪念碑尚未完成,夏彼就去世了。1891年文学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左拉建议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当代最优秀的雕塑家罗丹。左拉一向支持勇于创新的艺术家,过去他曾为遭受排斥和打击的印象派画家大声疾呼,如今他也深刻理解罗丹雕塑的生命力。虽然文学家协会内部有人反对左拉的提名,但是投票表决的结果,罗丹还是中选了。

罗丹十分激动地接受了为巴尔扎克雕塑纪念碑的任务,并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

经过7年的努力,《巴尔扎克》纪念碑终于完成了。

同类推荐
  • 曹锟传

    曹锟传

    他是北洋军阀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虽出身贫寒,却因缘际会成为袁世凯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后又成为手握重兵并占有大量地盘的一方军阀:因其在军阀争斗中左右逢源,在冯国璋死后,终于成为直系的新首领。后又通过贿选当上了中华民国的总统,但其合法性却遭到了各界普遍质疑。不久,在全国的一致反对下,其势力日益削弱,直系内部也四分五裂,终于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下台,结束了其政治军事生涯。称雄中原的直系也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 范钦评传

    范钦评传

    范钦出生于一个寒儒之家,没有门第光环和荫袭,也没有受业于什么名师,只有曾任县学训导、教谕的祖父、叔父在学业上给予过有限的帮助,因此,他青少年时期获得的初步成就,主要是靠他本身超越常人的勤奋努力所获取的。二十七岁青年中了进士,成了一个州的地方长官——知州,并且能关心民瘼、公正执法,初见政绩。
  •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NightingaleF1820~1910)英国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家境优裕,受过高等教育,博览了许多文学名著,通晓历史、哲学、数学、信仰宗教,擅长音乐与绘画,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年青时代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力,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积极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1850年在她30岁时去德国学习护理,33岁时又去巴黎学习护理组织工作。回国后任伦敦一家医院的护理主任。
  • 三千年来跌宕人心的英雄史与悲剧史

    三千年来跌宕人心的英雄史与悲剧史

    作者博文以丰富学识、扎实的专业功底解读历史人物,以生动的笔触描绘权谋与人性,详尽而真实地讲述了三千年来那些悲剧英雄传奇的一生。本书没有受困于历史的羁绊,去刻意拔高或者贬损其中的某一个历史人物,而是以崭新的视角,深刻揭示了那些英雄从崛起到覆灭的过程。尽管因篇幅所限,选择的都是吉光片羽,但却折射出了他们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悲壮人生。希望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有气吞山河的荡气豪迈,也有扼腕长叹的幽怨凄美,还有对英雄人物再度品味的盘点斟酌。当然,《三千年来跌宕人心的英雄史与悲剧史》不会误导读者的评判和思维,因为涉及本书的所有历史人物,都是在参阅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而被客观还原的。
  • 泰戈尔莫泊桑

    泰戈尔莫泊桑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和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开着外挂再活一回

    开着外挂再活一回

    一个游戏代练工作室的小老板,触电穿越了。用来挂机的外挂竟然也跟着过来了。从此,人生就像开启了外挂。朋友创了个扣扣群:121671971,想加请用咒语:开着外挂再活一回。
  • 九令书

    九令书

    上古年间,黄帝登极,天赐道剑,九书。妖族作乱,帝以道剑斩其身,九书封其魂。万年以降,妖族余孽再出,九书现世。乱局再起。
  • 幻溪沙

    幻溪沙

    浣曦看着眼前眼神冰冷的男人,抽噎着说道:“湳溪,我没有骗你”高大俊朗的男人看着趴在地上的女子,一瞬间眼中溢满了心疼,他闭了闭眼“将这妖孽打入大牢”,转身,向外走去,曦儿,你要坚持住。
  •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是什么在引导着我们的步伐,又是什么在顽强地支持和维系着中华这古老的文明?文明有意志,决定了未来全球的天下大势与何去何从,以及谁将是“带头大哥”。中国人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看清世界格局,找到中华的位置。《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易中天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作品,让你更透彻理解《易中天中华史》,是打开我们的命运和选择之门最好的钥匙。
  • 诛神小队

    诛神小队

    没有那么多光环加身的他们本是不起眼的人物,他们从事着不起眼的职业,有着不幸的人生,可就是这些人也慢慢的组成了上可诛神的模样。
  • 绝世霸天神尊

    绝世霸天神尊

    天骄李云昊被红颜沐雪所杀,一千两百年后,灵魂附体于一个同名的年轻人身上,开启了自己修炼复仇之路
  • 安家公主恋上校草王子

    安家公主恋上校草王子

    三位公主出身豪门拥有着美若天仙的面孔。在圣樱学院中与三位王子相识,相知,相恋,虽然在恋爱中有些坎坷和曲折,但最后还是手牵手走向婚姻的殿堂......
  • 异能是为了更好的搞事情

    异能是为了更好的搞事情

    姓名:御容身份:异能者年纪:(无人敢问特长:专业凑热闹人生目标:当最大的反派boss。人生理想:当一名记者座右铭:世上有凑不尽的热闹,如果没有,那就去创造热闹其实这就是前期唯恐天下不乱的女主和她哥斗智斗勇,中期被迫改造的故事后期?这以后再说
  • TFBOYS之等风亦等凯

    TFBOYS之等风亦等凯

    [喜留厌走]沐筱溪一脸花痴的样子:“男神,都说男生身高和小弟弟成正比!你这么高,小弟弟肯定……”王俊凯听的满脸黑线看着她! “沐筱溪,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花痴?” “男神,我只在你面前花痴!”“如果再次遇到你,我不敢喊你,我怕你一回眸,我又会心动!喜欢你没有理由,我去过你所有去过的地方,看过你所有看过的事物,听过你所有喜欢的歌,你的演唱会我每一场都不会缺席,你的歌我每一首都会唱。但天地之间的距离就好像我们之间的距离,当我发现时,却已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你了,如流水般的邂逅,到头来,却抵不过你的从未动情!”
  • 晚婉有点冷

    晚婉有点冷

    天地分离之际,世间分三界为神界、妖界、人界,魔界不属三界之内,被三界所排斥,人妖有界,神界统领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