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3500000129

第129章 尼采(2)

跟随他而去的学生尼采,离开波恩的深层原因同样是人际关系问题。他来这里整整一年,竟没有结交上一个知心朋友。在小学有宾德和克鲁格,在中学有杜森和戈斯多夫,而在波恩什么人都没有。越是离群索居的人,越是需要一两个知心密友。尼采在大学的第一年感受的是一片友谊的沙漠。

尼采坐船离开了生活一年的波恩。这是他临离开时的心境:“一切都干涉我,我无法有效地主宰周围的一切。我觉得自己对于科学无所作为,对于生活无所事事,只是以各种谬误充塞自己,想到这些,我感到心情沉重。轮船驶来,载我离去。在潮湿阴暗的夜色中,我一直站在驾驶台上,注视着那些勾勒出波恩城河岸的小灯渐渐消失,一切都给我一种逃亡的感觉。”

尼采一来到莱比锡就马上去莱比锡大学注册。他来的这天正好是学校的校庆日,校长正在向学生们训话,他告诉学生们,在一百年前的今天,歌德曾经和他们的前辈们一起在这里注过册。“天才自有其各自的道路,”这位谨慎的校长随即补充说:“沿着这些道路走是危险的。歌德不是一个好学生,在读书时代,你们不要以他为榜样。”“嗬!嗬!”青年人欢快地高呼,被人群淹没了的尼采恰好在这样一个纪念日到达莱比锡,这种巧合使他感到十分快活。

他烧掉了一些夹在作业本里的诗,重新投入学习,并训练自己以极其严密的方法研究语言学。可是,唉,厌倦不久就卷土重来。他害怕波恩那一年的情形重演,他的书信和笔记里又写满了大段大段相同的抱怨。好在过了不长时间发生了一件解救他灵魂的大事,从而结束了这些抱怨。他在书摊上偶而看到一本书,这是当时对他来说还很陌生的亚瑟·叔本华所写的一部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看了几页,就被那文章的风格、美妙的词句所感染。他写道:“我不知道是什么精灵在对我悄悄耳语:‘带上那本书回家去吧。’刚跨进房门我就打开这本这样得来的宝贝,并渐渐感受到那种充满激情而又极其忧郁的天才之强大力量。”

这本书的序异常丰富,其中包括那位被忽视的作者在间隔较长的时间里分别为1818年、1844年和1859年三个版本所写的三篇序。这些序文傲慢而尖刻,但是没有丝毫焦虑不安,它们富于深刻的思想和辛辣的讽刺,呈现出歌德诗歌的抒情风格与俾斯麦敏锐的写实主义相结合的倾向,它们具有那种在德国文学中罕见的典雅而富于韵律的美。尼采被书中的高尚气质、艺术情感以及纯粹的自由精神打动了。

在其后的两个星期中,他一直陷于对叔本华哲学的反复阅读和思考。这个狂傲而不幸的人,这个被家庭、学院抛弃而又以更激烈的语言和更彻底的方式疏离社会的人,这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却不放过任何机会抨击德国,他的一切都如磁石般吸引着尼采。

叔本华是这悲惨世界的代言人,而尼采在他的书中也观照出内心忧郁的本质,在一段时间内,他与要好的朋友一起研读叔本华哲学,并放弃了生活中的享乐,节衣缩食,律己甚严,以至于不许自己每天睡眠超过四个小时。

其实叔本华这种阴沉的基调一直存在于尼采心中,即便他以后否定了叔本华的隐忍放弃,而把悲观主义宏扬为悲剧英雄主义,但是哲学家的平静心绪始终与他无缘。也同叔本华一样,尼采始终认为音乐是最有哲学深度的艺术门类,音乐解放精神,为思想添上双翼,“抽象概念的灰色苍穹如同被闪电划破;电光明亮足以使万物纤毫毕露;伟大的问题伸手可触;宛如凌绝顶而世界一览无遗”。

尼采是个天生的布道者。在他的宣传下,妹妹伊丽莎白,好友戈斯多夫、杜森都成了叔本华哲学的信仰者。这位叔本华迷几乎可以在一切地方看到他所敬仰的大师的踪迹。当朗格的《唯物主义史》出版时,尼采十分兴奋,认为它是为叔本华哲学张目的,在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实朗格在这书中宣扬的是康德哲学,一种新康德主义,同叔本华的东西区别很大。

这一年复活节尼采回到瑙姆堡,他的心中充满欢乐。在给戈斯多夫的信中他描述了自己的心境:“有三件事成了我的安慰,多么难得的安慰啊!这就是叔本华、舒曼的音乐以及孤独的散步。”

尼采从叔本华的哲学中获得一种类似佛教的顿悟。虽然在大约十年以后,他开始与叔本华彻底分手和决裂,把叔本华视为最大的颓废者,但直到他有理智生活的最后两年,在谈到叔本华时,他仍然承认叔本华是自己的先驱,自已是他的继承者:“我的先驱是叔本华。我深化了悲观主义,并通过发现悲观主义的最高对立物才使悲观主义完全进入我的感觉。”当然,他同时又是彻底的批判者。他对于叔本华的批判是一种扬弃,而不是简单的抛弃。原因就是,在骨子里,他和这位悲观主义大师有着无法分割的同一性。

由于叔本华,原先枯燥单调的语言学课程再也不是不可忍受的了。尼采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这种专门的研究活动之中。

李奇尔教授向他的学生提出一个建议:成立一个由爱好语言学的学生组成的语言学研究会,以此来推动这一方面的学术活动的开展。尼采积极响应导师的号召,参加了筹备工作。

1866年初,语言学研究会成立,共有11名成员。在尼采的感觉中,这个组织有些类似他在中学自发建立的“日耳曼尼亚”,是可以视为由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进行自由精神活动的场所。

尼采的书斋生活在语言学与哲学之中消磨,他是李奇尔教授非常赏识的一个学生,然而又像被叔本华勾走了魂一样迷恋他的哲学。当他准备攻读博士课程时,来自军方的一纸命令将这个文弱书生招入军队。

由于尼采骑马出了事故,军训提前结束了。他前胸受伤,痊愈很慢。因此,直到服役期满,尼采都在休病假。现存一帧摄于那时的照片,他满身戎装,手握一柄出鞘的军刀,这模样可能很适合当时的照像习俗。这是一位乔装打扮的学者的留影。尼采可以利用他的病假去学习紧张的语文学专业。1868年秋,他胸有成竹地又回到莱比锡度过了最后一个学期。他的学业已近结束,然而李奇尔的嘉许仍然惠顾于他,他展望将来有一个教学生涯。正如他对罗德所承认的,他对此没有任何“奢望”。当然,他视在大学授课的前程为一种能使自己有闲暇进行研究的生活,也会在政治上、社会上得到保障。

尼采不仅理所当然地抱有这种希望,而且比他预期的时间来得更加迅速。1868年至1869年的冬季,当他计划同罗德一起到巴黎旅行的当儿,在李奇尔的倡导下,他被推荐到巴塞尔大学担任古典语文学副教授。

1869年2月,在尚未取得博士头衔之时,他就接到了去巴塞尔大学就职的正式聘书。于是,莱比锡大学据尼采已发表的著述,未经其他考试就授予他博士头衔,同时还免去了去巴塞尔大学任教资格的种种手续。这样,尼采以34岁半的年龄,在大学学习过后未经任何过渡就出任了副教授之职,一年之后转为正教授。

初识瓦格纳

1869年4月,尼采来到巴塞尔大学,就任语言学副教授之职。巴塞尔是瑞士的城市,尼采很自然地加入了瑞士国籍,成为一个瑞士公民,他对于此点没有什么不安。在他的印象中,他既属于德国,也属于整个世界。他的先祖就是一个斯拉夫民族的波兰人。

正像以前每到一个新环境一样,开始时尼采努力适应新情况,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宴请、舞会、拜访同事,但不久他就感到厌烦,满目所见都是无聊和庸俗。他对同事的态度渐渐冷淡了下来,别人自然对他也热乎不起来。于是他又把自己放在一个孤独的境况之中。

到巴塞尔不久,在给罗德的信中反映出他此时的心绪:“除了您以外我再没有更亲近的人可以谈心了,我生活在一片孤独的灰云里,特别是在聚会的时候,我无法拒绝人情应酬的压力,不得已在会场上和形形色色的手拉在一起。在这样的聚会里,我总是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而找不到自己的知音。这些人称呼我教授,他们自己也被这头衔冲昏了,他们以为我是太阳底下最快乐的人。”

为了排遣心中的烦闷,尼采常常一个人去附近的峡谷和森林散步,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他的心情稍稍感到好一些。童年在乡村度过的那一段美好幸福的时光浮现在回忆中,成为对孤寂生活的一种抚慰。

5月2日,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博物馆主厅作了就职演讲,题目是《荷马与古典语言学》。在这里,他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以后一直坚持和努力深入的基本学术思想:语言学不是一门纯科学,而是与艺术紧密交织重叠在一起的。它的新颖性给听众留下了印象,反响是热烈的,这次演讲奠定了他在巴塞尔大学的教师地位。尼采每星期有六次课,关于古希腊文,但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并不特别多。

作为教师,尼采在巴塞尔大学是受到欢迎和尊重的。一年后他被提升为正教授,以后又给他加了薪水。1872年由于他拒绝受聘到另一所大学,作为回报,巴塞尔大学又把他的薪水提高到四千法郎。

年轻的尼采教授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人们通常会羡慕的地位和前程。如果他安于现状,循此渐进,就会有一个安稳、舒适、受人尊敬的生活条件,在学术界也会像他的恩师那样成为这个专业的权威——李奇尔教授在给巴塞尔大学的推荐信中所预言的那样。

但尼采没有顺应这个预言,他的天性使他注定要走另一条道路,那是充满孤独、坎坷、困苦的道路。他从来不是一个肯安分的人。

对尼采来说,这期间比较重要的友谊是同比他年长31岁的理查·瓦格纳的交往。当时瓦格纳住在卢塞恩·的特里普森,1869年,尼采到瓦格纳家中做客,当时为瓦格纳操持这个非同寻常家务的是考西玛。考西玛·冯·比洛夫是李斯特的女儿,是瓦格纳一个任乐队指挥的朋友之妻,尚未与瓦格纳成亲。1866年,瓦格纳的前妻去世,为躲避经济、政治及社会诸方面的困境(这种情形曾发生过多次)由慕尼黑迁居瑞士。紧随其后,考西玛带着她的孩子达尼拉和布兰迪内·冯·比洛夫,又带上她与瓦格纳所生的伊佐尔德来到瑞士。1867年,他们二人又生下了女儿埃娃,两年之后又生下儿子齐格弗里德。

理查·瓦格纳和考西玛对这位年轻的学者颇有好感,双方很快密切起来。没有多久,尼采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而且可以长期使用两个房间,随时随地进进出出,留居悉听尊便。在这里,他不只是接近了这位备受尊敬的音乐天才,而且也在这个非小市民家庭气氛中感到十分惬意。早在学生时代,尼采就崇拜瓦格纳的音乐作品,这时则对瓦格纳的为人也很醉心。

尼采被这种友谊弄得着了迷。他自童年到现在第一次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他陶醉了。瓦格纳的性格有着阴暗的一面:专横跋扈,自私自利,肆无忌惮,挥金如土,可尼采则没有觉察。

这种宾至如归的幸运,对尼采来说持续到了1872年的4月,也就是说将近三年时光。后来,瓦格纳迁居拜罗伊特。尼采于同年5月22日为参加音乐节大剧场的奠基仪式才又在那里拜访了瓦格纳,这种相处在1870年8月至10月才告中断。这短短几年却是尼采生命中弥足珍贵的记忆,他分享瓦格纳儿子出生的喜悦,还应邀在瓦格纳家度过了他在巴塞尔的第一个圣诞节,参加了拜律特剧院的奠基仪式,在音乐与哲学的欣赏中共同探讨艺术与人生,愉快的时光,可爱的人们,这样的快乐为什么总是不长久呢?

思想的凝聚

在对希腊文化和瓦格纳越来越深厚的情感中,尼采构思着他的第一部著作,关于悲剧艺术的古代辉煌与现代重生。对古籍的分析加深了他对现代文化的做作虚伪的反感,而他选择的领域是德国人相当熟稔的希腊文化。18世纪以来,相继出土的古代遗址备受关注,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开启了哲学家与艺术家研究美学问题的新视野,歌德、席勒均以人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的和谐来解说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尼采则另辟蹊径,指出希腊人看清了人生的悲剧意义,其内心的矛盾冲突激荡不已,方才产生了作为调和的艺术。

艺术的持续发展是同日神与酒神的二元性相关的。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是一切造型力量之神,同时是预言之神,支配着内心幻想世界的美丽外观。酒神狄奥尼素斯的精神体现在春日照临、万物欣欣向荣的激情之中,物我两忘、沉醉狂欢的境界。日神如梦,酒神如醉,梦与醉的艺术世界结合起来,产生了阿提卡的悲剧作品。

同类推荐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盛宣怀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止叟,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他生于1844年11月4日,正是鸦片战争后《中英汇宁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之时。他死在1916年4月27日,终年73岁。这时民国成立,清朝已被推翻。他的一生十分矛盾:一方面是清朝腐败封建统治的支持和维护者,反对革命,曾做到邮传部尚书;另一方面,他又积极主张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成为我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开创者之一。
  • 品中国文人.2

    品中国文人.2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苏曼殊》、《汉刘邦》、《暖昧》、《色醉》、《老夫少妻》。主要论著:《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 摄政王载沣:大清王朝最后的掌舵人

    摄政王载沣:大清王朝最后的掌舵人

    载沣,慈禧太后的接班人,也是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掌舵人。本书作者站在大历史的维度,立足于载沣掌权时中国处于转型期的历史拐点,以改革窗口期各阶层不同诉求为背景,抓住载沣以维护政权为宗旨,却以丢失政权收场这条主线,探究了载沣治国执政之得失,揭开了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秘密,比如,慈禧为何选择载沣为接班人?政治强人慈禧去世后最高权力平稳交接背后有何惊天秘密?载沣何以甫上台就罢黜袁世凯?这背后有何巨大阴谋?压力骤增,暗杀和政变的密谋涌动,载沣又如何应对?本书以载沣为切入视角,对晚清最后几年的历史给予了新鲜犀利的观察与解构,对中国近代史演进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了思考,可谓一部对晚清史研究的上乘之作。
  •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这是一本当代华语艺术名家谈艺录,由作者近年来的亲身采访与资料收集而成,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叙了当代二十余位华人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以及他们心中对艺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的看法。全书共分二十六个章节,汇集众多一手材料,配以独家图片,内容真实可信,情感真挚感人,全面展现了当代华人艺术名家的风采神韵,为读者了解艺术、深入艺术打开了另一扇窗。书中所涉及人物均为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濮存昕、杨立新、袁泉、冯远征、陈建斌等热心公益的演员,具有广泛的业内好评度和社会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净兮瓷世

    快穿之净兮瓷世

    【快穿】净浅有个秘密,他看上兮瓷了。 无奈,兮瓷就是不开窍。 于是,温润如玉的净浅设了一个套…… 修仙世界,兮瓷强行被绑,记忆全消,她莫名其妙地成为呆瓜师父的徒弟…… 兮瓷:“为什么呆瓜师父总是缠着我?” 现代世界,清冷孤僻的少年偏执地望着她,薄唇轻启:“你逃不掉了。” 兮瓷:“告非!这人怎么突然变了个样?明明前天不是这样的!” 魔王殿下,三千墨发垂下,嫣红的唇沾着晶莹的酒,妖孽至极:“小东西,到本王身边来。” 兮瓷:“你让我去我就去?不去!” 兮瓷觉得,她被坑了,这都是糟老头的错! 净世系统义正言辞:老头砸都是为了孩砸!【1V1甜宠】
  • 伏杀

    伏杀

    少年遭弃,习得秘技,助养育之人达成霸业。此时战乱,世人难免彷徨,修行之路亦是。云谲波诡亦是,得道者亦是,失道者亦是。只问世道何时不同。这个世界永远都是不公平的。你只能靠自己,好好活着。你活成什么样,是你自己的事。
  • 射天狼:折剑情缘

    射天狼:折剑情缘

    久居天山从未踏足世事的剑歌奉师父之命,前往苗疆救自幼被当做人质的苍狼国质子蒙戈尔赤炎,正与大祭司厮杀,千钧一发之际,师父用自己的护心珠救了她,并发现两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但就在此时,师父竟与大祭司成亲,他们之间那扭转天下大势的奇特交易剑歌并不知晓。万念俱灰的她决定执行完师父交代的任务,便前往大将军府邸,刺杀前去为将军贺寿的二殿下,但武艺高强的她却在见到大将军何二殿下时出了神,刺杀失败。本以为在劫难逃,二殿下却要带这个刺客回宫,还达成约定,半年不离开。本以为他只是个残疾皇子,可熟料深宫内院,她看到的太简单。他们历经劫难,暗生情愫,可苍狼国王子却在战乱中前往汉宫提亲,以三座城池换一个人,这个人正是剑歌……
  • 妖还

    妖还

    在那个人与妖共存的年代,流传着一个有关于妖的传说。每过个几十年,妖就会回到他们修炼的地方一段时间,然后再重归人间。但这次,离人们最后一次见到妖已逾百年。妖究竟去了哪里?是死了,还是活着?
  • 轮回道之缘定十生

    轮回道之缘定十生

    她本是无忧无虑在家人百般呵护下成长的富家小姐,有点小嚣张小霸道小腹黑小腐小黄还有些小温柔。她一生所求不过是能够上好大学独立自主守护好家人以回报养父母的恩情。然而阴差阳错外加某人有计划的预谋,她撞上一个神棍老头还被他迷糊的小兽宠弄进了轮回,从此开始了不断的穿越。在一个个设定奇葩的异世界里,寻找所谓的前世记忆,揭开所谓的前尘冤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唐农圣

    大唐农圣

    小农思想带动小农经济的故事。这是一种先完本,再不断修改上传的写作方法。新书《初唐大农枭》已经发布,群号:246226030
  • 网游之方舟计划

    网游之方舟计划

    地球危机转瞬到来,人类即将移民新的星球,为了决定新世界的势力范围,世界大战即将在地球爆发,关键时刻一位年轻人挺身而出,提出了一个名叫方舟的计划。没有人会想到,一款虚拟网游中争夺的竟是新世界的真实领土,作为方舟计划构想者的弟弟,方泽雨背负着整个世界的希望。PS(本书网游味很重,不毒不水)
  • 往来最强兔子是我的符灵

    往来最强兔子是我的符灵

    大道万千,星符为基。天朝沈醇然意外穿越至星灵大陆,刚刚穿越后的他就被拉入了生死幻域进行生死历练,符灵兔子献祭几身为他续命。接下来的漫漫旅途又该何去何从?神灵归来,大能尤存,漫漫天道,其威难测。联邦时代,看似一切和平昌盛,实则危机暗伏,未来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转生人、转世者皆要入生死幻域,其内又会怎样的波澜壮阔。一个少年,一只兔子,带你演绎玄幻天下。这是青春,亦是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让我到你心里去

    快让我到你心里去

    要是问桑果的室友,这个姑娘怎么样吧,哪儿都好就是对感情太胆小了!桑果在后面撇了撇嘴,委屈巴巴的说:“哪里是我胆小了,就是没碰到喜欢的咩。"三张无语的脸齐刷刷转过来:”你闭嘴!““真的,要是我喜欢的人,我就是。。就是。。撞也要撞到他心里去!!”后来遇到了顾应临,发现桑果这丫头确实是莽的。。令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