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3500000029

第29章 投资谋略之借鸡生蛋,以小搏大(2)

怡和系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拥有中区黄金地段的大厦物业,包括国际一流酒店、百余家超级市场及精品连锁店等。论控股地位,以怡和最显;若论资产,以置地最大。故而,怡和系又称怡置系,怡和集团主席理所当然地成为置地公司的主席。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香港地产大幅度增值,伴随而来的是华人资本的迅速膨胀,资产成倍、甚至是几十倍地增长。怡和这个商界巨人越来越显得暮气沉沉,渐渐不敌这批虎气十足的华人财团。

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先后落入华人财团之手后,香港商业界便盛传,华人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置地。因为这些华人财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地产建筑商,谁不垂涎置地在中区的豪楼名厦?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时,怡和高层就已对华资财团有了防备。纽必坚为防意外,重新调整了全系控股结构,其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与怡和证券控制置地的四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权。证券分析家将此结构称为“连环船结构”。

怡和置地互控,大大强化了抵御外敌的能力。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很大的弊病。敌手若控得一“船”,另一只“船”也难以幸免,可谓唇亡齿寒,一损俱损。

1984年间,怡和置地双双陷入低谷,债务累累,使投资者大大丧失了信心,股价迅速滑落。其中怡和最惨,市值仅剩下30亿港元左右;置地情况稍好些,尚有100亿港元。俗话说:“柿子先拣软的捏。”此时市场又一改原有的传闻,说华资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怡和,进而控得置地。

有一些股评家认为,这种连环互控的股权结构,就像两只大闸蟹,各用一只钳子把对方控制住,然后又各腾出一只钳子来抵御外敌。两者虽然同系,同一位大班,但两者的股东利益并不一致,因而彼此间各伸出的一只钳子难以协调作战。

但也有人认为,并非纽必坚设计的互控结构不好,而是怡和大势已去。若在过去,即便怡和这头雄狮酣睡不醒,也没人敢打扰其美梦,更不要说斗胆拽其一根毛了。

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便发现了连锁互控结构的弱点,于是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专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包伟士到来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1986年10月,置地宣布将其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然后又宣布将另一家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

1987年2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怡策)。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的股权,怡策握有26%的怡控股权。怡控、怡策分别控有置地11%和15%的股权,分别控有牛奶国际9%和27%的股权,怡策控有文华东方35%的股权。据传,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在10%—15%之间。

这样,凯瑟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便如铜墙铁壁一般,因此击碎了意欲收购者借收购怡和达到控制置地的美梦。但也有人说这种结构是凯瑟克家族“保帅舍车”之举。凯瑟克家族通过这种结构削弱了对置地的控制,这就使得外敌入侵置地的可能性相应增大。分析家认为,已将怡和迁至海外的凯瑟克家族,有意将置地这块大肥肉,置于垂涎已久的华南虎面前,以便待价而沾,卷资远走高飞。

李嘉诚一直对置地拥有中区豪楼名厦羡慕不已。现在,置地被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如此大好时机,岂可错过?

于是,李嘉诚在以广生行董事的身份出席该公司股东会时,首次向舆论透露了长实持有置地股份是做长期投资,并无意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天机泄露”,华南虎吞并垂暮狮子的传言愈发不可收拾。

4月底,华资财团持有的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于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新财团致函置地,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的议案。此事被炒得沸沸扬扬,使置地股价如同被阳光直射的温度计一般,急窜到8.9港元。这是股灾之后,置地股升幅最大的一天。

这一回合,李嘉诚瞄准对手的致命弱点,因而占据了极其有利的地位,是商战中一经典的战役。

4.分拆集资,连锁包销

只需要一年存1.4万元,如果他每年存的钱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因而获得平均每年20%的投资回报率,那么40年后,他的财富就会成为1亿零281万元。

——李嘉诚投资箴言

1986年9月,长实通过其全资附属的长江实业财务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发行港币10亿元浮动利率票据认购权证的合约,同时发行认购权证1000份,持证人可于1986年10月1日起9个月内认购另外港币5亿元的相反浮动利率的票据,均于1989年1月19日到期。其目的是作为海外及香港拓展业务。这款由传统浮动利率票据、认购证及相反浮动利率票据组成的商业票据发行,标志着香港金融市场的一项新的发展。长实将成为香港第一家商业机构,以低于银行拆息的利率筹集资金而载入史册。

10月,李嘉诚宣布长江实业与香港电灯达成协议,港灯发行新股1.03亿元,每股作价10元,集资10.3亿元,收购长江实业拥有的希尔顿酒店。这是长实系公司进行的一次资产大转移。长实在70年代初期购入希尔顿酒店,面值2.5亿元,因此这次将希尔顿以10.3亿元出售,可获7.8亿元非经常性盈利。李嘉诚表示,出售希尔顿酒店所套现的10亿元,长实将用在本港进行再投资。

11月,李嘉诚宣布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联合组成一家公司,委托银行团在欧洲发行总值7.8亿元港币的可兑换国泰航空公司股份债券,该等值券持有人可以每股约5.75元的价格换取和黄及长实现时手上持有的国泰的5%股权。该等价券每张面额为50万港元,5年期满,固定年息5厘,每半年付息一次,已于1987年1月发行并随即全部售罄,实际发行额为港币7.62亿元,扣除买入价5.1亿元,和黄和长实这次变相批售国泰股份,在短短半年内获利2.5亿多元。

长江实业通过发行巨额商业票据、批售可换国泰股份债券,以及出售希尔顿酒店等不同途径,获得以10亿元计的资金回流。市场纷传,长实坐拥巨资,有庞大的收购计划在酝酿,地产业可能又掀起一场收购合并活动。

长实出售资产(例如希尔顿酒店)及配售股票(港灯发行1亿新股购入希尔顿酒店,同时将新股配售于海外基金,变相地高价出售)等一系列行动,就是把握股价偏高,借机高价出售的生动例子,这是一种典型的分析集资的手法。

1987年3月,香港电灯宣布该集团进行重组,一分为二。将原来集团的电力业务仍归香港电灯集团持有,而其余非电力业务分拆交由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嘉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嘉宏国际将于当年6月独立上市,市值达港币100亿元。消息传来,市场轰动。

根据重组协议,嘉宏未来的总发行股数约为24.61亿股,嘉宏将以每10股港灯股份换28股嘉宏股份的方式向和黄购入其持港灯的23.5%股权。而和黄在完成这次分拆建议后共持嘉宏约13亿股,相当于嘉宏53.8%股权。连同其以一股换一股方式获配嘉宏股份,和黄未来将控制嘉宏股权52.9%至53.8%之间。嘉宏余下的46.2%股权则由原来港灯股东持有。分拆后,和黄将从原来直接控制港灯53.5%股权,改变为不再直接控制港灯,而只是透过持嘉宏控制性股权持港灯同等股数,而嘉宏则变为港灯集团最大股东。

这次港灯集团趁股市大旺时机进行分拆,是个扩展业务、增强公司活力的好办法。一方面给予投资者更多选择投资的机会,港灯股东如不愿投资地产风险的便可出售嘉宏的股票,保留或转向港灯的投资;另外一方面将业务分拆后各自进行独立经营,使组织更为科学,管理更为有效,发展更具弹性。

这样,无论是原来的港灯还是新成立的嘉宏,都将给股民以新的形象,分拆出的业务更具专业性,可获注入新资金、新活力,提高集团股票市值,增强社会吸引力。正如该集团主席马世民在记者会上宣布该项建议时指出:由于电力及非电力业务各自所涉的风险不同,将其业务分由两家上市公司经营,将可使股东按各自需要改变对公用事业及投资业务的投资组合,而分拆后也令股东更容易评估两类业务的优缺点。

9月14日,李嘉诚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其控制下的四家公司(长实及其名下三家公司和黄、嘉宏、港灯)将集资103亿港元,其中29亿港元用于收购英国大东电报局(Cable and Wirelesspie)4.9%股权。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集资行动,对市场影响极大,引起全港轰动。李嘉诚亲自向各报记者及证券界解释这次供股计划,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李嘉诚起先一律以粤语作答,然后才由公关做即时翻译。当谈到“103亿”时,翻译因数目过于庞大,以为听错而犹豫了一下,李嘉诚迫不及待地用英文讲出,反映其得意的心情,对事业充满信心。

这次庞大的集资计划,长实承担金额约为一半,余下由包销商及股东负责。其办法是按当日市价二成折让,具体分配是:长实以十供一,每股供价10.4元的形式集资20.78亿元;和黄以八供一,每股供价11.2元的形式集资37.53亿元;嘉宏以五供一,每股供价4.3元的形式集资27.78亿元;港灯以五供一,每股供价8元的形式集资24.18亿元。这次供股计划的特点,采用“连锁包销”形式,即大股东或控股公司除了按所持股权接纳供股外,还会再多包销一部分新股,使得他们承担了其中一半的包销责任。

至于其余一半的新股,则由万国宝通国际、获多利、新鸿基、加拿大伯东融资及百利达亚洲负责包销。如所有股东接纳供股,长实系公司将在市场吸纳资金65.06亿元;但当时市况逆转,长实系除需按所持股权承担本身供股责任外,还需履行其包销承诺金额,约为14亿元,其他包销商所负担的供股金额为51.06亿元。

这个数字对于香港这五家包销商来说,理应不会构成什么困难。但由于适逢全球性股市大灾难,香港股市由牛转熊,每家公司所拟定的供股价都较市价高达三成以上,因此出现了大幅度不足额认购,四家公司接获股东认购只占总股数0.1%—0.4%,接近五成的股份均由五大包销商承担,供股总值达50余亿元。

值此市况不景气之时,各信托基金的经营已十分艰苦,若要他们承担50多亿元的供股额,只会迫使他们按其股份抛售套现,对市场所构成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因此,许多人认为长实系应该取消供股计划,以缓和市场压力。为此,获多利曾与多家金融机构游说李嘉诚放弃供股集资计划,但没有成功。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站在长实系的立场上,取消供股计划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无论是长实、和黄、嘉宏还是港灯,这四大公司都是香港举足轻重的财团,向来信誉卓著。一旦将集资计划取消,就会予人以话柄,认为长实系终于要受到市况逆转的冲击而低头。

再说,李嘉诚在公布供股计划前,已对未来的发展大计做了部署,如果集资计划失败,数项大的发展计划将会胎死腹中,这对于一向具有进取心的长实系集团来说,并非是其所愿意看见的。另外,该包销商都是香港鼎鼎有名的大银行和财务公司,宁愿艰苦地挨过这次难关,也不愿意贸然开罪长期与之密切合作的老主顾。况且,除了公司与包销商签有协约之外,公司彼此之间也做了不可撤消的承诺,承购其所控公司供股权的50%。五大包销商又与一百多个分包销商签订合同,彼此都有明文规定的条款所制约,造成取消集资计划难乎其难矣。

李嘉诚的做事风格是说到就做到,一承诺就兑现。他在回答记者关于“这次股市大跌,(百亿)集资计划是否会有改变或暂时取消”的提问时指出:“这次集资,其中50%是由我认购包销的,和其余包销商的正式合同尚未签署,如果要暂时取消,在法律上是可以的。但我不想给人批评为不守信用,因为股价跌落就取消包销,以避免损失。所以我个人承担的责任一定照数兑现。我希望维持长实系的合理股价,老实说,原因之一也是在巩固长实系各公司的信誉。”

事实上,李嘉诚本人按协议规定包销长实一半的新股,共99888920股,现金10.3851亿元。仅是包销长实新股数,李嘉诚的账面损失就达3.5亿元。他负责包销有关股票,也未收取分文包销佣金。

同类推荐
  • 雪球专刊第045期:武大郎无敌财技

    雪球专刊第045期:武大郎无敌财技

    假设上市公司武大郎饮食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武大饮食,大股东兼CEO武大郎,持股50%,主要产品为炊饼,每1个炊饼售价1块,净赚5毛。说第一年,上市公司卖掉了10个炊饼,记营业收入10块,净利润5块,投资者认为行业同质化严重只能给10倍市盈率,市值50块,此时公司净资产刚好也是50块,PB=1;第二年,上市公司又卖掉了10个炊饼,但是公司说,王婆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预订了10个炊饼,所以记营业收入20块,其中应收账款10块,确认净利润10块。
  • 成为你这一代人的1%(财蜜eMook)

    成为你这一代人的1%(财蜜eMook)

    这期周刊分两个部分,一是她理财的财蜜们对自己年代的回顾,属于带着自我色彩的年代秀;二是她理财近期对70后、80后、90后调查问卷之后的深入访谈,属于比较偏报道类的年代探索。 你以为70后的偶像是居里夫人就很可笑,其实真有人脚踏实地去做;你以为80后夹缝生存各种苦逼就悲观了,其实逆风飞翔的人早就不在乎你给的“独生子女”标签了;你以为90后是脑残一代不可理喻,其实人家也许早把你这种“老人家”哄得团团转了。
  • 不理财,30年后你怎么养活自己

    不理财,30年后你怎么养活自己

    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如还像工业时代那样仅靠工资、公司的养老保险,而不进行理财的话,未来的日子会很艰难,这就需要大家从现在开始理财。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理财这个概念,但是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理财和不理财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有多大,因此迟迟没有行动。本书第一部分就是要先唤醒读者的危机意识,激发读者理财的决心和行动力,让读者从现在开始就毫不犹豫地进入理财的大军,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作者还向读者介绍理财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读者能够娴熟地掌握理财方法和各类有效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黄金、房产、保险,让自己更加轻松地打理好自己的资产,在理财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更加长远。
  • 快乐小财女的理财必修课

    快乐小财女的理财必修课

    “财女”杨澜说:“我觉得财富带来最大的好处,是让你有不做自己不喜欢事情的权利,从这一点来说,财富是非常值得拥有的。”没错,如果不想被束缚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不差钱”。想要不差钱,就要学会理财。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财女”,就要从现在开始拿起理财的武器,通过对收入、消费、存储、投资以及财富心态的学习和掌握,合理安排自己的收入、完成财富的积累,为轻松、自在、无忧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摆脱“月光”,不要“穷忙”!本书会告诉你“财”貌双全的女人是如何炼成的。
  • 雪球专刊第037期:那些让你惊呆的投资真相

    雪球专刊第037期:那些让你惊呆的投资真相

    诺贝尔奖没有股票投资奖,只有经济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医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其实如果真有股票投资奖的话,得这个奖的人比诺贝尔委员会还要有钱。在经济领域全球顶尖水平的人物,对股市也很有可能非常无知。
热门推荐
  • 不灭鸿蒙

    不灭鸿蒙

    苍穹一怒,群雄逐鹿;神灵一怒,天地翻覆;至尊一怒,摘星换宿。大道三千,位面十万,各种天骄争帝路。百万年前,孟玄第一分身成就仙王果位,尊称落宝天尊,而后分离出第二分身,成就佛国释迦天尊,但帝路无望。这一世,他本体落入这个世界,修炼号称可让天道解体的寻缺术。到最后,他才发现最难解体的,不是天道,而是自身枷锁。
  • 星辰的天空

    星辰的天空

    爱情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无所觉的,等到发现时,那个刻在心上的身影早已变成生命里最重要的存在。一开始,沈星辰只是想利用容天赚点小钱的,他不爱和任何人扯上关系,他只是想按照约定过完这一生,只是那个人不断的出现在他的生命里,不知有何目的对他好,让他陷入这种习惯里,让他忍不住想去接近想去侵占,想死死的抓住这个人,哪怕不择手段。。。。一开始,容天只是想,与其自己动手拔掉刺猬身上的刺,不如让刺猬自己为了向温暖靠近而一根根拔掉自己身上的刺,于是,他一点点的把刺猬引入其中,只是,为何在这过程中自己也产生了变化,可是,不该也不能啊,但,可是终究只是可是。。。
  • 85号典当行

    85号典当行

    不愿向命运低头么?不甘于别人比你强么?想得到更多么?来吧,在我的当铺里,你将会得到想要的一切!
  • 你是我的星光十里

    你是我的星光十里

    “说!你在打什么主意?”民政局门口,黎月弱弱地举着户口本:“听说今天结婚打九折,不然……”“好。”婚前,黎月以为季司深温润随和又节俭,轻轻松松就能骗上贼船;婚后,男人宛如变了个人,满满的套路看的黎月眼花缭乱!“这个,这个,我太太不喜欢,别的都给我包起来!”“那条街不错,收了,放到我太太的名下!”黎月慌张地攥着男人衣服,看到男人把堪比模特的手指向几个漂亮小孩儿,连忙拼命摇头。“老公,老公!这个不能买……”男人咧嘴一笑,收紧臂弯里的细腰:“懂,咱自己有!”
  • 万代一尊

    万代一尊

    不管在那个世界,不管是怎么活着,只要我还是我,就够了。-何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错穿之游闯天下

    错穿之游闯天下

    林青时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穿越了,更更更没想到的事…她怎么穿到一个男的身上了?!好吧,这男的样子长得倒挺帅的,重点是人家可是个王爷!不仅家缠万贯,娇妻如云,个个貌美如花,秀色可餐。俏皮可爱的丫鬟,温柔体贴的青梅竹马,冷酷衷心的贴身侍卫……等一下!我可是个女的!!我也想享受王爷啊!!再这样下去,我要w啦!不小心发生事故竟然在梦里见到月老?月老竟然还告诉我其实我是位神仙,还是…男神仙?! 搞什么?错穿之错了再错?!
  • 虎啸三国

    虎啸三国

    一朝穿越,两世为人,命运的罗盘将他匆匆赶入三国乱世。智才的谋划,武将的搏杀,人性的抉择,时运的无奈,这一切才是真正的三国。时者,命也!天者,斗也!且看吕布温候如何搅乱三国,书写属于自己的一段传奇。
  • 秋禾话书(《花园丛书》)

    秋禾话书(《花园丛书》)

    说来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应邀为《中国编辑》杂志开设一个栏目,便想到了“秋禾话书”四个字,写了有一年的样子吧,就无疾而终了,想来是因为有个别人看不下去的缘故了。过的坏日子比好日子要多得多的中华民族先贤,所总结出来的众多社会人类学原理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就叫做“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没有坚持多久,为《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所设的一个栏目也停了,这样陆续陆续发表的篇章,顿时溃不成军,无以整编啦。
  • 约好一起走

    约好一起走

    和黎栎炀扯上关系以后,楚燚发现——颜值高,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都是可以被原谅的。他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还要用实力征服全世界,真是闲的胃疼。事实证明,黎某人是喜马拉雅山顶一朵万年不腐的奇葩。深入剖析楚燚以后,黎栎炀发现——他当初怎么会因为一碗泡面就认定她是一个居家贤惠温柔如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