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7300000048

第48章 爱是一门哲学(2)

同一时期的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点,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既有肉体(物质)的存在,又有灵魂(精神)的存在。人们批评他的哲学是“二元论”。然而,在西方哲学史上,他第一个将物质和精神并列出来,是有重要贡献的。

18世纪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如拉美特里、狄德罗等,包括19世纪的费尔巴哈,他们就是马克思所称的“旧唯物论”者,他们在坚持唯物论方面是有贡献的,但是他们一般忽视精神的能动作用。

18世纪时,贝克莱突出地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这是他在本体论上的重要贡献。

18—19世纪时,黑格尔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中最重要的唯心论者。他提出:世界上的事物都只是“绝对理念”的表现。

19世纪时,马克思提出了他关于本体论的著名论断,他认为,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将主体(精神)和客体(物质)综合起来。他既肯定客体(物质)的基础作用,又肯定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

他这个论断,将旧唯物论和唯心论两者的优点综合起来,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本体论学说。

马克思以后,20世纪的西方哲学在本体论上有两个基本趋势。

一是分析哲学与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他们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也们用语言的逻辑分析的方法企图证明:本体论是没有意义的问题,但是他们并不是很成功。到分析主义的后期,蒯因的逻辑实用主义,对本体论又给予承认;他认为,如果采用不同的约束条件,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成立。

另一个趋势是人本主义,叔本华提出“意志”为本体;尼采提出“强力意志”为本体;柏格森提出“生命冲动”为本体。

存在主义的海德格尔提出此在”(人的存在)是世界的本体。存在主义者的观点,总体来说,就是以“人”作为世界的本体。

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反对任何的“中心”与“非中心”之分。在本体论方面,既不赞成以“物质”为中心,也不赞成以“精神”为中心。这种观点与马克思的将主体和客体综合起来的观点有所接近。

当然,西方哲学还在前进,本体论的讨论今后必然还会有更新的阐述。

三、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差别,在古代就显现出来。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物质(如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等)。而《易传》中却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阴阳”是世界的根本(道)。固然阴阳”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但是“阴阳”表达了对于世界本体的一种综合思想。

宋代张载说:“天性,乾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正蒙·乾称篇》)说明了这种综合本体论。

宋代理学家程颢说人与天地一物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他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传统的本体论思想。它既说明人来源于天洞时也说明,世界是“天”与“人”共同创造的。这也是一种综合的本体论。

“以理为本”是宋代二程和朱熹的本体论观点;‘以气为本”是宋代张载的本体论观点。用现代语言来说气”和“物质及其运动”的意思相接近;‘理”和“物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意思相接近。

明末罗钦顺和黄宗羲提出“理气合一”的观点。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世界的本体是物质和运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统一。这个观点比单纯地讲“世界的本体是物质”更深刻,并且符合于现代自然科学。由此可以认为,宋明两代的“理气合一”论,达到本体论的一个很高的水平。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说:

宇宙实体,是复杂性,非单纯性。

唯心论者认为实体只是精神性。唯物论者认为实体只是物质性。

心物二宗之争,其骨子里,都是坚执宇宙实体的单纯性。

乾为生命和心灵,坤为质和能。”“同是宇宙实体内部的复杂性。(《乾坤衍》)

熊十力在这里讲的“实体”,就是“本体”的意思。他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乾代表精神;坤代表物质;世界的本体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

当代新儒学的代表牟宗三提出中国文化是‘综和的尽理之精神’下的文化系统,西方文化是‘分解的尽理之精神’下的文化系统。”(《道德的理想主义》)。他讲的“综和”就是“综合”的意思。

总之,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以“综合”为主要思想;主要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也是“天人合一”的综合,即自然与人的综合。

由此可知,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或强调物质,或强调精神;或强调自然,或强调人。而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强调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强调人与自然的综合。两种思想体系,各有特色。

四、两个世界的不同本体

下面叙述笔者在《综合哲学随笔》一书中所论述的本体论观点。

我认为,探讨世界的本体,不能不对“世界”的概念有所追究。

人所面对的世界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世界与人为世界。当然,这两类世界是互相联系的。马克思说的“人化的自然”,就是受到人类改造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这一部分,既然已经受到人力的改造,应当列人人为世界。

关于两个世界的问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手稿中就说过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是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吴倬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2002)中,专门有一节,谈“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本书所述的“自然世界”就是他所说的“自在世界”;而这里的“人为世界”就是他所说的“人类世界”。

人类的历史已经有500多万年,由于人类的高度智慧与能力,人类早已是地球的主宰。人类发展到当代,应该说:整个地球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工业中煤与石油的燃烧,现代生活(汽车、空调等)排放的废气,严重地污染了地球大气。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已经改变了全球气候。由于气候的变化,海洋、冰川、沙漠等,全都受到人类的影响。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生态系统,也不可能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在今天,即使是浩瀚的海洋、高山的冰川、茫茫的沙漠,无数种类的生物等,已经不再是脱离人类影响的自然世界了,它们都属于受到人类影响的人为世界的范围之内。

是的,我们仰望的宇宙星空(除了在极小的范围外),还没有受到人类的影响,是属于自然世界。而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一切,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全都属于人为世界。

关于本体论的讨论,不能不从两种不同世界来思考。

(一)自然世界:对于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世界来说,按现代科学的认识,世界是由物质与能量所构成,其运行是依据物质与能量的运行规律所支配。在自然世界的范围内,唯物论的观点是正确的。

所谓“精神”,只是亿万颗星球中的一颗(地球)上的一种高等动物(人类)头脑所产生的特殊现象。除了专门的学科(如心理学、人类学、医学等)外,其他多数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化学等)对于“精神”,都可以不予考虑。

(二)人为世界:它是人类所影响或所创造的世界,可以包括:

1.人为自然世界。包括人类活动所影响的自然界,如大气、土壤、地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人为物质世界。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用于衣、食、住、行、通讯、研究等方面的各种物质。

3.人为社会世界。包括人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家庭、国家等。

4.人为文化世界。包括人的宗教、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书刊等。

现在要问的是:究竟人为世界的本体,或本原是什么?

唯物论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是在人为世界中,无论是物质世界、社会世界还是文化世界,很明显,都离不开人类精神的创造作用。没有人类的智慧,可能有一年四季的衣服吗?可能有大米或面粉吗?可能有汽车、火车吗?可能有国家吗?可能有小说吗?

即使是人为自然世界,地球的大气温度的增高,是人类工业化的结果,而工业化又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今天要控制地球大气的升温,也必须依靠人类的智慧与科学的进步。

当然,人为世界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恩施。

人为自然世界(地球上的大气、土壤、生物等)是大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产物。

人为物质世界(衣、食、住、行、电脑、通讯、科学仪器、医疗设备等),当然要依靠人类智慧,而又需要有自然所恩施的自然物质。例如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农作物,而农作物都是由自然界的植物培育而成。工业当然要依靠人类智慧所创造的科学技术,但是也不能离开大自然所提供的煤、石油、水力等能源。

即使是人类的文学,当然首先要有文学家的灵感;而文学家所用的笔、墨、纸张,也需要以大自然所恩施的物质为原料。

总之,人为世界的本体或本原,既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单纯的精神,而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这就是综合的本体论,是地球上的人为世界的本体论,这是对人为世界的本体(或本原)的合理而科学的理解。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张继与熊十力等哲学家的“乾坤合一”的思想,以古老而抽象语言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在同一文章中,将他自己的思想称为新唯物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又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p.48)。

我的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主要论点是:

1.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人的实践的产物,都是客体与主体的综合。

2.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从客体来理解,也必须从人的实践来理解。

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在于:旧唯物主义只将事物看成单纯的、直观的客体;而新唯物主义将事物看成在实践基础上的客体与主体的综合。

国内有些哲学教科书虽然对马克思的这一段论述是重视的,但一般并不将它作为马克思的本体论的论述,而作为马克思的“实践论”。

笔者的认识是:马克思的实践论是他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两者是不能分的。马克思在这一段论述中所说的,是对世界事物的根本性的理解,并且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区分开来,难道还不属于本体论的论述吗?

马克思在这个论述中所讨论的是与人的实践有关的世界,应该说,就是人为世界。

因此,根据马克思的新唯物论(或称实践唯物论),应当承认,人为世界的本体,就是客体与主观,或物质与精神,在实践中的综合。

有的唯物论者驳斥唯心论的一个论点是:精神是人类大脑的产物,因此精神也是物质创造的。这个论点,在恩格斯看来,是属于19世纪旧唯物论的一种肤浅、庸俗的观点。(《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其实,精神既是大脑的产物,也是精神本身的产物。试想,一个小学生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当然是他自己大脑所产生,难道不也是各种小学教科书中包含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所产生的吗?因此,精神本身,并不只是大脑这种物质所产生的,而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作用所产生的。

人为世界的本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在综合之中,是物质还是精神占主导地位呢?

在地球上,万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自然物质层面,变化是被动的、十分缓慢的;而人的实践与精神层面,变化是主动的、日新月异的,并且具有人的主观创造性。

例如自然界的植物演变,都非常缓慢,可能需要几千、几万年,才形成一个新物种;而人类通过植物育种而产生各种农作物,要快得多,十几年就能育成一个新品种,并且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而形成新品种的特性(如水果的口味、形状、耐储性等)。

因此,客观而科学地分析,应该承认,在人为世界,万物的形成与发展中,人的实践与精神因素占了主导地位。当然,自然物质也有其基础性作用。

******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事实上是总结了19一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而科学技术,就是人的实践与精神(智慧、意志、创新)的产物。所谓“第一生产力”,就有主导性的含义。

有人批评上述观点是唯心论,是否定唯物论;那么批评者本身实际上就陷人了马克思所说的旧唯物论的境地。

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在唯物论的宣传中,在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的同时,忽视“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作用”。似乎谁强调了精神的作用,谁就是唯心论。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荀子

    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荀子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集中记录了荀子的言论,对于研究荀子及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世界哲学史

    世界哲学史

    古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是哲学的三大王国,古希腊哲学衍生出欧美哲学和伊斯兰思想,中国哲学自成一体地持续发展,印度哲学体现在佛学思想和印度教思想。《世界哲学史》鸟瞰整个人类思想的流变与发展,梳理世界哲学脉络,辨析各大思想源流。
热门推荐
  • 电竞大神他的蜜糖

    电竞大神他的蜜糖

    A大的校草和网瘾少女之间的甜蜜时光,从学校到婚礼殿堂
  • 老爸无双

    老爸无双

    突然多了一个女儿是什么样的体验?徐泽眯着眼睛,假装严肃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
  • 执念一世:高冷男神好难追

    执念一世:高冷男神好难追

    七岁的初见,对于苏陌来说很重要:苏陌在一场宴会上第一次认识了那个天之骄子,优雅,疏离的他,让她执念了一生。那个男孩像个种子一样不经意间在她心底里生根发芽。一眼万年,那一刻苏陌的心里只装的下南御寒,她眼里的风景也只有他。此后苏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十八岁那年两人以高分直接跳级,考进了大学。殊不知,这一年他们竟分别了,而那个习惯了被苏陌追随的少年,再回首,已不见她。二十二岁的苏陌,二十三岁的南御寒再次相见已是四年后。苏陌和南御寒就像两条相交线,相遇后,他们会背道而驰继而越走越远吗?
  • 弃女成凰

    弃女成凰

    “二小姐患的可是心疾,需得亲人以心头血肉做药引,方能救治……”因为庸医大夫的一句话,她被生身父亲亲手剜了心头肉。她带着心口的大坑去见心爱的男子,却撞见他与继妹苟且;这个时候的她已是最绝望了,可是他们却还不肯放过她。他们诬陷他偷了继妹与妹夫的订婚玉簪,他们让她忍受着彻骨的鞭挞之痛,他们把她扔去野狗横行的荒庙,被野狗……你以为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便是人世最苦?那么,你错了。她趴在大雨滂沱的泥泞之中,粘稠的泥土灌进她的嘴中,鼻中,眼中……心中发誓:若她能侥幸不死,那么定要叫那些伤害背叛她的人,生不如死!
  • 新还珠格格燕飞翔

    新还珠格格燕飞翔

    故事从新还珠格格永琪和欣荣结婚写起,永琪母为让子圆房,用带毒的迷情酒使欣荣怀孕,但永琪却因此死去。小燕子苦练并迷恋小提琴,天才的她不久随班杰明去大不列颠国剑桥大学留学,学小提琴专业。在异国他乡大受追捧。东方大清的公主,美倾剑桥,誉满剑桥,被乔治三世认作干女儿。与班杰明结婚生子,学成回国。自我创业办燕儿西式学校。故事浪漫深情,遥远思念。
  • 主宰大魔神

    主宰大魔神

    人,魔,神,谁才是主宰?什么是人?什么是魔?何而为神?实力,在这个以实力说话的世界里,巅峰的实力,就是主宰。
  • 蒲鸿诗集

    蒲鸿诗集

    集蒲鸿2018-2018末所作诗歌散文于一本,文学创作尽在生活中。
  • 星星消失在青春路上

    星星消失在青春路上

    青春是就像晚上的星空,有时光耀夺人,有时暗淡消退!亲情是青春路上的枷锁,同样也是保护伞!友情是青春路上的动力,同样也是沟沟壑壑!而那爱情则是青春路是最迷茫的产物!
  • 死神驾到之风流二少

    死神驾到之风流二少

    她无父无母,从小看尽人间百态世态炎涼。缺失的亲情,虛假勢利的友情,让她也从不奢望唯美的愛情。人前她活泼开朗,背後她虛情假意。調戏帥哥,欣賞美女。却从沒有人察覺她笑脸上美眸中隱藏深意。沒心沒肺的日子还在繼續。怎料一只鞋子引發了悲劇。是魂穿異世?還是魂归故裡?“他”是將軍府的二少爺,天生异瞳,被传天神转世。却因廢物草包,花心痴傻。兄長不喜,父親嫌棄。姐妹欺辱。嫡母設計命喪沙漠裡。当她变成了“他”,一切終將改變。父母不愛?亲生父母捧在手心裡。沒有朋友?怎麼可能?品种多多,出生入死。最後当她遇到了他。終於明白,何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且看女主如何揽尽無數財富,造就死神傳說!
  • 灵魂的游戏

    灵魂的游戏

    作者仅能保证这不是一本主角带着软妹子到处放闪光弹引的一群死死团前来群殴然后虎驱一震散发一阵王八之气将其全部暴菊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