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预期总是有两个方面,不同的预期会对事情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期待能取得好的结果,相反,消极的期待也一定会使事情朝着坏的方向发展,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
200多年前,一位名叫霍雷斯·瓦尔坡的作家写了一个名叫《不虞国三王记》的故事。它描述了锡兰岛上一个名叫不虞的小国发生的故事,据说在那里,你本来不找什么,可偏偏就会碰上什么;你想要什么,但就是找不到什么。于是后人便用“不虞效应”来表示原来根本不想追求,而又偏偏得到的结果。
事实上,“不虞效应”的哲学本质是:任何一种行动,如果控制不当,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可以想象,当一家银行仅仅出现了一笔坏账,但是媒体和舆论对此进行了夸张的报道,于是银行门前出现了大批要求提款的群众,结果银行真的面临了信用危机和挤兑风险。
如果个人和企业都预期将会出现通货膨胀,那么他们就可能在现实中通过抢先要求提高工资和物价而力图避免通货膨胀。但是不幸的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那么很快就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
货币交易者预期美元将贬值,从而争相大规模出售美元,那么,不用多久,美元就会因为他们的出售行为而真的贬值。
在实体经济中,这样的反向乘数效应更加明显。如果企业管理者作为一个群体,突然对未来的需求变得悲观了,那么他们的悲观情绪将自我实现。他们可能会通过取消投资项目和裁员来为“不景气”作准备,因而导致总需求的下降。就这一点而言,凯恩斯的收入乘数以相反的方式发挥了作用。当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进一步的削减消费和投资来对需求的下降做出反应时,他们的行为竟会潜移默化地引起灾难性的恶性循环。
并且,很多真实的经济结果就是由于人们的非理性预期所导致的。当人们预期石油价格上涨的时候,那些拥有大量石油存货的企业就会减少当前的销售,囤积到价格高的时候再出售,这样,现在的供给量就会下降,而计划买进的人就会加速采购进程,以便先于预期完成采购,这样,现在的需求就会上升。当供给量下降并且需求上升的时候,油价就会上涨。也就是说预期未来价格上升会立刻导致价格的上升。
同样,如果存款人预计一家银行会倒闭,心怀恐惧的存款人会大规模地提取现金,而预期的情况就极有可能真的发生。同样,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真实通货膨胀的发生;而当多数人预计经济会停滞不前时,经济就会真的陷入衰退。事实上,一家很正常的企业,如果出现了谣言,那么企业的股票也会下降。
当然,如果预期完全偏离了现实的轨迹,它最终也必将破灭。
20世纪90年代,美国投资者预计互联网的业绩会空前高涨,它们争相购买这类公司股票,股价也一路攀升。然而最终,当最初的预期过于乐观这一点变得昭然若揭时,互联网股价一泻千里,许多互联网投资者都品尝了这剂苦药。
宏观经济也是如此,积极的预期可能有助于使衰退的经济恢复到潜在的水平,但是,一旦已经达到了潜在水平,各个行业会重新回到无闲置资源状态。事实上,积极和乐观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而不是实际增长的进一步加速,因为预期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无所不能。最终,经济预期不可能游离经济现实而存活太久,正如同长期看来经济现实受到生产技术限制的束缚一样。
当市场受到负面消息冲击时,个体投资者会根据这些信息形成对未来经济下滑的预期,从而采取最有利于自身的投资决策。而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会使个人预期通过“蝴蝶效应”放大为集体的行为。集体性的恐慌抛售形成了单边的市场,即只有卖方没有买方,市场的价格急剧下跌,流动性骤然消失,最终促成金融危机的生成。
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性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信心危机,是一种自我实现性的恐慌。要使金融体系恢复正常,避免或降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影响,就必须正确引导公众预期,重建市场信心。稳定的预期和稳定的市场信心,是市场维持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正因如此,温家宝总理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信心,本质上也源自我们的“动物精神”。在股票市场,当经济好的时候,大家的信心都很高涨,认为股票会一直涨下去,大家都愿意进行购买,于是推动着股票强劲上升。但如果信心丧失,大家对未来抱悲观情绪,都不敢买,不去消费,结果,市场很快就进入萧条。
因此,当金融危机这个“潘多拉魔盒”被打开时,在释放了令人恐慌的灾难后,我们不应忘记,盒子里一定还保留着希望的种子:信心!
皮格马利翁
皮格马利翁是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据说这位性格孤僻的国王喜欢独居,擅长雕刻,他曾经用象牙雕刻了一座理想中的女神,并命名为加勒提亚。这位痴心的国王和雕像日夜相伴,把全部的感情投入到了自己雕刻的少女身上,他的这种真挚的爱情终于打动了爱神维纳斯。有一次,当皮格马利翁亲吻象牙雕像时,加勒提亚珍真的拥有了生命,皮格马力翁的梦想成了现实。人们由此创造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用来表示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期待转化为现实的情形,换句话说,也就是预言的自我证实。
下面就是一个真实的皮格马利翁故事。
皮格马利翁
1929年,埃克尔斯还只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个银行行长,当时美国正被大萧条笼罩着,每天都有数十家的银行倒闭,经济恐慌的梦魇似乎要吃掉整个美国经济。每天汹涌而来的人将银行围得水泄不通,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把钱提走。埃克尔斯所在的银行也不例外,他每天都呆呆地坐在那里,看着排着长队来取钱的人们,他的心中充满了酸楚,他明白必须想出一个办法让银行活下来。
有一天,他命令银行的工作人员1美元、1美元地给顾客数他们的钞票,并且反复核对金额的正确性。渐渐地天黑了,还是有很多人等在银行外面,这时,现金押运车到了,埃克尔斯打开押运车的门,高喊着:“大家好,现金这么多,这说明我们的银行是安全的。”
顾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逐渐散开了。聪明的埃克尔斯让大家重新对银行树立了信心,让心存疑云的顾客稳定了下来,这样的做法也让他的银行活了下来,而他自己日后也成了美联储的主席。
美联储前主席马里纳·埃克尔斯
在今天,在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理性预期理论已经被政府整合到经济计量模型之中。比方说,中央银行会努力设法通过公布通货膨胀目标来影响人们的预期,或者像经济学家所说的“锚定”,因为这样的预期更加有利于央行实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因此,无论政府想要达成什么目标,如果人们认为能够实现的话,那么政策成功的可能性就较高。
凯恩斯死了
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共同演化发展而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场力量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就可以解决失业、衰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新宏观经济学的基石是理性预期,它建立了一整套完全不同于凯恩斯学说的宏观理论。新古典主义强调“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相信基本经济单位能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对未来的经济环境进行预测,从而做出经济决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学界的主流,卢卡斯曾就当时一种颇为有趣的看法说:“如果一个人被视为凯恩斯主义者,他就把这个看做是对他的冒犯。在各种研讨会上,人们不再认真对待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一听到凯恩斯主义,人们就窃窃私语,哧哧发笑。”
甚至有人曾经统计说,到1980年左右,在50岁以下的美国宏观经济学家中,已经难以找到一个自认为是凯恩斯主义者的人了。似乎,凯恩斯已经死了。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凯恩斯主义似乎神奇地复活了。1988年,当有人问萨缪尔森凯恩斯主义是否已经不存在时,他回答:“是的,凯恩斯死了。正如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
在这期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主流学派。这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市场的不完整性,是否承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的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对未来具有理性预期并据此行动。他们主张,政府对经济的一切干预都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效的。如果政府采取超越人们预期的突如其来的政策干预行动,尽管短期内可能使经济偏离均衡,取得某种小均衡,但只会使经济走向更大的非均衡,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都是利少弊多。不管他们的理论论述多么精致、完善,其精神实质始终是一句话:彻底的经济自由。
事实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理论之争还在于更深的一个层级:通论与特例之争。
凯恩斯强调他的理论是通论,适合于一般情况,新古典则是特例,因为市场机制有局限性,因此新古典只适合于充分就业时期;然而,新古典主义者的看法恰恰相反,认为凯恩斯说明的情况是特例,而一般均衡才是常态,因此新古典理论更加具有一般性。争论的实质不仅仅是市场机制是否有局限性,要不要国家干预,更在于,我们究竟是应该以市场机制为主还是以国家干预为主,国家干预要不要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有趣的经济学
经济学不是物理学,物理学中的定律几乎不会改变,比方说,光在真空里的传播速度,一万年前和今天是一样的,可是经济学里从来没有这样一万年不变的定律。
因此,物理学家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只需要从外部观察他们研究的对象,无论观察多少次下落的石头,所得到的结果总是与自由落体定理一致,而他们绝对不会考虑石头其“灵魂”内所发生的一切。但经济学家所要描述的事情必定比复杂的进行过程要真实得多,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一块块冰冷的石头。
理性预期学派的努力使我们更加认识到,经济学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当现实经济发生变化时,我们的理论也必须改变。卢卡斯,这位宏观经济学新古典方法的发起人和核心人物,他沿袭了古典经济学家的衣钵,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了理性预期的假设,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
预期是对未来事态发展的预见,同时预期又是主观的。对经济行为人而言,是重要的,因为所有的经济决策都涉及对未来不确定的收益采取行动,因此对未来的预期将影响我们的行动。理性学派以此反对政府干预,他们比货币主义者更为激进地强调经济自由。
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说,凯恩斯主义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源于人们的不理性,似乎正是因为人们感到了“异常”,政策才会产生短时效应。换句话说,这些政策正是靠“欺骗”获取效果,理性预期学派却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一点。当然,这只是一种有趣的说法而已了。最后让我们用一句谚语来结束本章的话题:
你或许能永远地欺骗一些人,或许能一时地欺骗所有的人,但你却不能永远地欺骗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