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1800000064

第64章 上奏

巨变发生,就能看出人的城府和本事来。

张居正端坐不动,除了眉毛微皱了几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情绪的波动。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和权力,就算是皇帝突然驾崩了都没有什么,当年杨廷和做过的拥立皇帝的事他照做一次就是,肯定做的比当年杨廷和还要顺当的多。

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到有什么事,能叫他为之动容。

朱希忠亦是如此,在外间越来越吵闹的时候,老头子索性叫人送进两碗参汤来,他和张居正一人分了一碗,慢腾腾的喝着。

张惟功开始觉得,自己这一晚上呆在成国公府,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曾爷爷,是兵部派过的驿差!”

“是哪里来的塘报?”

“辽东!”

“哦?”朱希忠放下小碗,皱眉道:“是六百里加急么?”

“是的,分送通政司、兵部、内阁,还有咱们府中。”

“驿差我不见了,着人将塘报取来。”

所谓六百里加急,也是当时明朝最紧急的塘报里程,用这样的紧急驿差,只能说明是前方发生了最紧急的战事,否则的话,是不至于如此。

朱希忠现在还是提督京营兵马的总理戎政,国朝柱石武臣班首,这样的紧急军报,当然是得送给他一份。

很快的,染满了汗水,差点就浸湿透了的塘报被送了来,从外表上来看,已经是跑了有一些日子了。

朱希忠不敢怠慢,立刻着人打开,瞄了一眼之后,脸色就变的十分难看,当即再递给张居正去看。

“土蛮部犯边,众在二十万以上?”

张居正一看之后,也是悚然动容。

“除了辽镇总兵李成梁外,尚有辽东巡抚张学颜的奏报,说是虏势猖獗,前锋已经至大凌河一带。”

张居正看完之后,立刻拱手告辞:“老国公,学生要告辞了。”

“太岳请便,料来明早皇帝会派人垂询,老夫也要与人商量,如何回奏之事。”

“是的,学生也是如此。”

这几年,鞑靼各部渐渐消停下来,俺答汗垂垂老矣,其子黄台吉虽然雄才大略,但张居正等掌国者已经有分化之法,料来翻不起大浪来。

惟有靠近辽镇的土蛮各部,这些年因为明朝的主要针对方向是榆林到蓟镇沿边的蒙古诸部,对土蛮部关注不够,从嘉靖末年,土蛮各部对明朝的骚扰就远远超过了其余蒙古各部,渐渐成为明朝这个时期最大的边患。

李成梁能从世袭千户,短短时间升至总兵官,就是因为前两任辽东总兵都在与土蛮的战斗中不幸战死。

张居正匆匆起身,沿着来路往外行去,朱希忠长子朱时泰,长孙朱应桢,重孙朱鼎臣,一门男丁数十人相送,张居正勉强挤出几分笑容,与众人道别。

就在他上轿之时,又闻马蹄声响起,众人都是为之变色。俟众骑近时,才看到是乾清宫太监客用带着几个小内使,纵骑赶来。

一见张居正,客用便急声问道:“张先生,宫中已经接到辽东奏报,皇上十分着急,派奴婢来寻阁老,征询意见。二十万骑兵犯边,虏骑如此凶悍,究竟该如何应对?”

“此事刚刚接到消息,究竟如何,还要等一等再说。”张居正看看客用,问道:“宫门打开了么?”

“是的。”客用小心答道:“外间用告急变之法将奏报送到宫中,两宫太后和皇上都十分焦急,特旨下令开宫门,令奴婢前来寻张先生。”

“不妨的。”张居正皱眉道:“回奏两宫并皇上,纵使真是二十万胡骑犯边,京师也是无碍,臣星夜派人出城,令蓟镇总兵戚继光小心戒备,有戚帅在,京师安若泰山。”

虽然他这样说,不过眼前这个太监的脸色也并不曾变的好看几分,嘉靖年间京师戒严之事有点远了,可隆庆年间京师也戒严过,才隔几年,张居正再保证,这个太监都不会相信的。

虽然如此,客用也不敢和张居正顶嘴,诺诺几声,便欲告辞。

猛然间,他看到张惟功也在。

“张千户也在,这太好了。”客用释然道:“皇上亦命传你进宫,这很好,省得咱家多跑一次英国公府了。”

……

惟功换了一身戎装,抵达宫中的时候,已经是过了二更,也就是十点开外了。

往常这个时候,皇帝早就睡了,万历每天五点多就得起床,梳洗换衣,赶往文华殿举行日讲课程,如果是经筳的话,起的就更早了。

今晚情形特殊,半夜开宫门的事肯定是要在起居注上记上一笔了,但惊慌的内廷不派人询问一下张先生的意见,两宫太后和皇帝都无法安然入睡……几年前京师戒严,那种肃杀和紧张的气氛,到现在还叫人记忆犹新。

上次入寇的鞑虏还没有今天人数众多,如果真的是土蛮部大举杀过来,沿途守军都溃败的话,从边境杀到京师城下,算算也是没有多少日子的。

这就是天子守国门,北京这座城市,已经是多次成为前线了。

“惟功你来了,朕看到你便心安了。”

在乾清门外,看到全身束甲,手持长刀的惟功,穿着中单白袜,一脸惊慌的万历终于冷静下来,对着惟功深深一点头,道:“辛苦你了,今夜就由你任朕的坐更将军吧。”

“皇上请放心,臣必不负所托。”

尽管只有八岁,但惟功的脸色平静,显示出足可堪信任的沉稳模样来。

……

翌日清晨,虽然不是朝会的日子,但还是有很多官员涌到宫门处来,午门外的左右两侧朝房里都是脸色惶急的文武官员们。

消息已经传开,现在是官员们难以安心,最多到中午,整个京城都会传扬开来,到时候的场面,可想而知。

惟功穿着重甲,手持长刀在乾清门殿外守了一夜,但第二天清晨看到万历的脸色时,皇帝明显是没有睡好。

万历直接御文华殿,并且着人请张居正前来。

此是国政大事,惟功无有参加的权力,且辛苦一夜,万历便是命他回家休息了。

在出宫之时,遇到张惟贤等人少年亲从官,大家知道他持刀在乾清门外任坐更将军,都是投来异样的目光,张惟贤的眼神深处,更有掩饰不住的嫉妒色彩。

惟功无暇理会,一路急赶回家,见到张元芳后,便是问道:“七叔,你对土蛮寇边之事怎么看?”

“初时是不大相信,但李成梁是辽镇总兵,张学颜是巡抚,总不能无的放矢。再有,消息是兵部传出,谭尚书是知兵的,应该不会搞错。”

“我听说谭尚书最近生病,已经不大理事。”

“哦?”张元芳苦笑道:“这事情就更叫人觉得迷糊了。”

“不过,”他转颜笑道:“皇上在危急之时,着你进宫护卫,这种信任和情份,一般的臣子是比不了了。”

“这也不算什么。”惟功有些心不在焉,随口答道。

张元芳也是不以为意,笑道:“好了,这些事自有当道诸公把握,我们也不必过于忧心。”

……

到得晚间时候,惟功到得上房,对着七叔沉声道:“七叔,我要上折言事可以么?”

“你虽年幼,到底也是官员,本朝连士民上疏都是可以的,这是太祖高皇帝当年定下来的规矩,上折当然是可以。不过,你要奏什么事?”

“李成梁所奏的土蛮大举进兵是假的,根本不可能。”

张元芳深感震惊,下意识道:“这般大事,他不敢吧?”

“现在辽镇拥兵过十万,铁骑精锐数千,都是李家家丁,李成梁已经有桀骜不驯,不听指挥之势,他谎报军情,无非就是想以边境敌情压迫朝中政敌,以保自己的地位而已。”张惟功冷笑道:“这是武夫故伎,并不出奇。”

张元芳沉思半响,终道:“既然如此,要上奏得赶紧。你自己单独上奏吧,用小本,我帮你誊清了,明早送通政司。”

“多谢七叔!”

张惟功此举,固然是有不小的风险,但收益肯定是远远大过风险的。说不准,了不起被人说是小孩子不懂事,妄言军国大政,说对了,他就是神童,将门世家,果然不凡,名声将会比现在响亮的多,对他未来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

“呵呵,谢什么?”张元芳微微一笑,又道:“你奏折上去,我会上一折反对,说你言词荒唐,不足为信。”

“七叔……”

张元芳虽然绝步仕途,但真的是对官场和人心把握的炉火纯青了。惟功说的不准,人家嘲笑他小孩乱说,说的准了,肯定会有不少人会说是张元芳的教导,他一疏上去,将来人家便无法这样说了,但自己的名声就有不小损伤。

“我已经没有可能在仕途上有什么出息了。”看到惟功有些不安,张元芳笑道:“小五你现在就算叫我叔,我也是你父亲,将来宗谱之上,你有多大出息,我就有多大的脸面,你和我有什么好客气的……动手写奏折吧,此事要赶紧,要做就做第一,不能落在人后。”

同类推荐
  • 史上第一驸马爷

    史上第一驸马爷

    穿越平行时空,来到一个陌生的时代。这个时代变了,但这盛世之景也如同烟花般璀璨。英雄辈出,小人横行,光与火的交织,血与泪的挣扎。盲肠古道,有傲骨嶙峋者,悲鸣挽歌,负重前行;阳光大道,有策马扬蹄者,惩奸除恶,仗剑江湖。浪淘沙,英雄魂,千古愁,万代忧。惊雷过后,身为咸鱼驸马的他,如梦初醒,誓要撕裂这个时代,踏入滚滚洪流,重塑这个时代的英魂……(背景全架空,轻松,和谐~,喜欢的收藏一下)
  • 思归路

    思归路

    一片残垣断壁和冲天火光之中,一个目光呆滞的少年,抱着一具生机早已断绝的少女的尸体,四周围着他的人,有担忧的看着他的,有嘲讽的窃窃私语的,有漠然无视的...不过,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他轻轻放下少女的尸体,举起手中的长刀,在周围或惊愕,或呆愣,或愤怒的眼神和无数的制止叫喊声中,将长刀送入对面那个笑的歇斯底里,眼神却已染上几分惧意的少年胸膛里!温热的鲜血,在他脸上,手上,身上肆意流淌,落入他脚下已经被烧的焦黑的泥土之中,竟然散发出几缕诡异的红...
  • 历史现况指南

    历史现况指南

    光怪陆离的梦境中作家笔下的真实,历史功课自习指南。同理想主义,铁与血的硝烟,浪漫与幻想。族群,国家,欲望,时代,鲜血,金钱。没有光明照耀的路上,历史未远离就是关于一个记录者的传说。
  • 大唐新手

    大唐新手

    穿越界的新手,重生的流放犯官之后,开国县伯宁家的独苗,却身在岭南这不毛之地,好在有京城几大国公的照顾,日子虽苦也还能过得去。平反了,终于能回到长安了,一干纨绔子弟,驰骋与长安的朱雀大街,这是何等的畅快,何等的飞扬跋扈。有人眼红,有人嫉妒,当然也有人暗地里做手脚,一桩桩,一件件的祸事都落在了宁文头上,没办法,也不能就这么丢了穿越人士的脸面,于是振作精神,见招拆招,总算躲过了这些暗算。入朝当官,还是算了,这朝堂上都是一个个的大腕儿,哪里有宁文立足的地方,还是不趟这谭混水吧。挣大钱,修院子,圈土地,咱们直接到太平洋那边去,阿拉斯加的鳕鱼,哈哈,咱们建祠堂,修碑林,总之要让美洲人民知道,咱们才是正统。
  • 明末金书生奇事

    明末金书生奇事

    满清该入关就得入关,大明该亡就得亡,不魔改历史,不意淫逆天,不龙傲天不种马……(那他么还有什么看点)以真实历史人物为原型,以崇祯二年、崇祯十七年、顺治十八年为节点,书写一个小人物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犹抱琵琶半遮面

    犹抱琵琶半遮面

    她是浣灵阁乃至整个王朝最有名的美人儿。一度倾人城。再度倾人国。多少达官贵人不惜重金,只为看一眼她的花容月貌。她有一把琵琶,可从未有人听过她弹奏。“这琵琶是弹给我爱的人听的。”她轻抚琴弦,像是自言自语般。。。。。。。“青鸾只想每天快快乐乐的,和最爱的爱人一起简简单单的生活,就已经非常满足了。”“我最怕打雷和虫子。”。。。。。。神,人,魔,三界大战,生灵涂炭。她的琵琶使她成为了救世主。“这是神物,只有你才能救天下苍生啊!”这是命中注定的。祭台上,她一袭白衣白裙,抱着琵琶轻轻拨弄着琴弦,步步生莲。。。。。。。犹抱琵琶半遮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罗刹夫人

    罗刹夫人

    本书以僻远的滇西南高山峡谷和瘴气荒烟作背景,讲述了西南边远地区苗族同胞与汉族武侠、官兵携手平定匪乱的故事。小说围绕极具神秘气息和传奇色彩的“罗刹夫人”这一武坛女杰,塑造了出身名门的少年英才沐天澜、生长于匪帮却灵慧未泯的侠女罗幽兰等众多形象,以颇富悬念的生动笔法,描写了三位主角在武林前辈的帮助下,历经险乱、平定匪患的曲折历程,以及三人之间展开的一段纠葛缠绵的恋情。
  • 渡苏

    渡苏

    爷爷的离奇失踪,留下的黑匣子?究竟掩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灵武降世

    灵武降世

    有的人出生就带有印记,生而不凡,一步一步追求更高的领域。
  • 这个大佬超无敌

    这个大佬超无敌

    竽茯,时空管理局的金牌管理者,好不容易退了休了。工作了几百年,芋茯申请一份超值豪华一条龙套餐。让她不仅在快穿的途中感到虐渣的爽快,还能顺利解决事务。奈何…每个世界谈了一个恋爱。没想到回来之后竟被局长缠上身。某清冷局长面无表情说:“你要对我负责。”竽茯:“…”瑟瑟发抖。(娇艳动人女主ⅤS清冷面瘫男主)1ⅴ1,男主全是一个人。
  • 闪星迷途

    闪星迷途

    女主是开始是除了其他两个女主都不接近的,自从当了明星之后,认识了很多当红偶像······
  • 印阵师

    印阵师

    印阵大陆,世人修印布阵,于天地争造化之职。其中,数阴阳印为最强。自上任阴阳印阵师项擎天去世,已经七年了。如今,阴阳印再次现世,他又将在印阵大陆上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呢?
  • 且将相思付明月

    且将相思付明月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腹黑穿越女在替皇帝解决内忧外患的同时遇到真爱的故事。正经版简介:一将功成万骨枯,袖手闲看花落处。她不是君子,一诺却比千金重;她不是谋士,所谋远比谋士更多。为着一句承诺,她可以上对奸臣,下安黎民;为着一个信念,她亦可不顾生死,全力相护。萧氏女子重回京都,平静的京都波澜四起,奸臣叛逆、前朝皇子纷纷登场,京都之危如何化解?一场江湖之行,引来旧时恩怨,如何平定?姐妹亲情面临危局,忠诚信任面临背叛,如何来解?剧场版:客栈里,萧明月看着坐在一旁喝茶的穆云铮微微一叹,“你跟着我干什么?”穆云铮放下茶杯,神色不变,声音一如既往的冷,“谁跟着你了?顺道而已。”“顺道?”萧明月挑挑眉,“你这顺道也顺得久了点。”*官道上,萧明月朝跟在后面骑马的穆云铮招招手,一脸笑意。“怎么了?”穆云铮道。“你看,太阳那么大,上来遮遮罢。”萧明月一脸关切。穆云铮不疑有他,跃上马车。萧明月捧出一碗水来,笑意不改,“喝罢。”穆云铮伸手接过,仰头喝下,一阵晕眩感袭来,他疑惑地看着她。她笑眯眯地伸出脚来,一脚将他踹下马车,溅起尘土无数。她又踹他?!他不敢置信,全身却动弹不得,只闻她的笑声渐渐远去。“好好躺着罢,当心野狼哦……”
  • 墨瞳戏妃

    墨瞳戏妃

    “受了这么重的伤,竟没死,王妃命好大。”她晦气的穿越,前身,竟是被风之夜打死的怨妃,他来“看”她,说的却是这样的话。深夜,他史无前例的去她的房间,将她摁在床上,以为已将她魅惑,却被她狠狠咬住舌根,弄昏在床。“一纸休书?你生是本王的人,死是本王的鬼。”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