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1800000626

第626章 隶籍

夏家的庄园,镇子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镇子原本就不是要道,只是依族而居,后来大半散去,多半被屯堡重新规划了新住地。

旧屋原本多半是草房和少数瓦屋,多半拆除了,只有小部份人留了下来,但亦是给辽阳镇做工,房舍也改成了流行的四合院,内里的配置,也是和屯堡里的一样。

外在环境,亦是受辽阳镇的影响,以清洁干净为主,方便和安全为次,没有人天生就喜欢肮脏,特别是在有法律约束的前提之下。

这些年,辽阳控制的地方就已经几乎没有大规模疫病流传的记录,相比较而言,辽西,辽东两路,仍然时不时的爆发伤寒瘟疫,一加比较,人人都知道总爷说的原是事实,当然是赶紧依从,绝不敢违犯。

然后夏家的佃户,多半脱佃,到屯堡或是别的地方给辽阳镇做工,赚的银子,大约是当佃户的十倍为基数,这样一来,还有哪一家能留的住佃户?

佃户走光,生员荫庇民户的特权在辽阳没有得到恢复,夏之臣家和胡省三家对普通民户和族人的影响,亦几乎归零……按规定,他们还能荫庇八人免除力役,但以张居正的新规定,徭役原本就改为佥募,官府拿钱来雇人,荫庇免除的力役在辽阳原本就免了,这样的荫庇,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惟一的特权,便是田亩有一定的免税,这一点来说辽阳镇也没有故意为难,只是零散的民户和生员们的土地都零散了,这些年天时不好,他们的人力又远远不足,眼看屯堡的地一亩收五六石,甚至七八石的麦子,而自己的地一直在减产,因为没有水利工程,肥料亦不足,加上天时不好,他们的地虽然是好地,收成却只有一两石,比起屯堡的地来,简直天差地远。

他们还并不知道,这还不是最坏的年头,到最坏的年头,就是天启到崇祯年间时,辽东全境农作物大量减产,持续的大雪和干旱使得农作物几乎绝收,全辽境内饥民不知道饿死多少,后金控制的沈阳地区一石粮卖到十两二十两,还仍然有价无市,光是那几年就不知道饿死多少人。

现在的天气只是在持续的灾害之中,未来的趋势是愈演愈烈,单干的民户和抱着自己田地不放的官绅生员阶层的未来绝对是一片黑暗,在几年之后,灾荒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并且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万历这样的守财奴都不得不加以表示的地步,到那时候,个人的力量在天地的伟力面前是毫无抵抗能力的,只是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未来局面的残酷而已。

眼前这两位,算是早早认识到了。

几家的土地,哪怕是免赋的,留下来的也是不多,最多是保有田骨,田皮是肯定出让了。

辽阳镇的胃口越来越大,人力和土地被统筹使用了起来,效率明显在增高,想保有自己土地的,也会渐渐放弃成见,最终选择与辽阳合作。

“好家伙,这样说,各位算是脚无立锥之地?”

“倒不能这么说。”杜礼原本是攻讦辽阳镇的骁将,此时倒是禁不住反驳道:“我等出让田皮,仍然有田租收入,算算帐的话,其实比我们自己租种还合算的多。另外,确实如兄所言,生员秀才在内,所有向学的人,在辽阳各地,都有不同的补贴,这倒也是事实。”

“可是自己这地,究竟还是握在手中来的放心啊,看着地被别人拿去,难道不心疼?”

雒于仁其实倒不是守财奴样的人,为人尚直使气,豪爽大方,只是其父做过吏科都给事中,家中当然也有几百亩薄田,在陕西那样地方,也就保有小康生活罢了。地虽不多,却是他能继续读书一直到中举的基础,每当走在自己家的土地上,看着佃农们对自己百般恭谨,雒于仁心中不能没有感觉。

他很难想象,自己的土地全被人用各种手段收走,那感觉必定很难受。

李甲叹道:“每到收获季节,屯堡的地都是有沉甸甸的麦穗挂在麦杆之上,象我等受过穷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竟也是安稳下来了。”

“况且论利并没有受损啊。”“贵地的地,怕是都被卫所当道军官和辽阳镇武官收去了吧?”

“倒是没有。”杜礼提起这个最为在行,苦笑道:“这个我们查过,他们武官都入了一个商行的股,给他们分股息,但土地是没有分给他们,要有地,也得自己买去。可辽阳附近的地要么是屯堡的,要么孤零零的,人手不足,水利不修,这样的地买来做什么?”

这一下雒于仁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嘿”了一声。

“有空了,倒还真想去辽阳瞧瞧。”

“我等虽然未必都敬服我们辽阳总兵,但如果雒兄要去辽阳的话,我们只能说应该去,足矣增长见闻。”

“这话我亦是听人说过。”听到李甲的话之后,雒于仁笑道:“今日谈的起兴,天还不算太晚,我看这里的酒菜真是吃不得,小弟做东,我们出去找家酒楼,叫桌酒菜细谈如何?”

雒家也是世家了,虽不豪富,也算小康,雒于仁平时很俭省,今日与这四个辽东来的举子相谈甚欢,四个人并不是那种普通的读八股读迷糊了,见面只谈举业,只说“承题”和“破题”等举业之事的呆鸟,倒不妨出去,边饮边谈。

李甲呵呵一笑,道:“我们是四人在此,怎好叫雒兄做东?当然是小弟来请。”

雒于仁还要争,其余三人都道:“李兄虽然少贫,但现在其兄在镇军已经做到千总,一年数千金的入帐,李兄一年也有几百金可得,这是一个大财东,我们不要和他客气了。”

一年数百两白银的收入,雒家虽有几百亩地,一年也就三四百两的收入,还得刨去各种开销支出,所剩下的不过数十两而已,李甲还很年轻,又没有什么拖累,一年几百两的纯收入,倒确实是一个大财东了。

“辽阳一个千总一年数千金可得?”雒于仁倒是发现众人话语中的特殊之处,当下只觉十分惊异。

“就是适才说的入股股息,千总数千金算什么,辽阳镇一个普通的炮兵伍长,一月四十两,夏天发西瓜细布凉鞋,冬天发厚布棉花炭火,一年五百两以上总是有的。”

“我的天,”雒于仁惊道:“这得多少银子!”

李甲很自豪的道:“本镇财力,恐怕是甲于天下了。”

“人都说英少国公长袖善舞,是天下第一善于理财赚钱的人,今日听闻,果不其然。”

此时邻桌一个青年举子也忍不住接了话,并且往这一桌走过来。

此人长身玉立,面容白皙,两眼炯炯有神,鼻梁高挺,眉目疏阔,两腮和下马上几缕胡须,虽不长,却也有十分飘逸之感。

当时的士大夫,均以飘逸出尘为荣,宽袍大袖犹有不足,家居时每常喜欢穿着道袍,眼前这位穿着的是一袭青袍,但飘逸之态,却是多年修习的道人一般。

“在下方从哲,”走过来的青年指一指身后另外一个中等身材,板着脸十分拘谨的青年,笑道:“那位是叶向高叶兄。”

“方兄,叶兄。”

都是赶考的举子,大家相见如故,当下约定还是李甲做东,一起往外走。

边走边行,方从哲风度极佳,也很健谈,对辽东众人笑道:“在下是隶籍锦衣卫,叶兄是福宁卫,说起来大家都是军户,今日倒是巧了。”

军户每年考进士的人数不定,多时有三成,少时只有一成两成,今日这店中一共才七人,倒有六个军户出身的举人,倒是真的难得一见的奇景。

众人闻言都笑,雒于仁也笑道:“偏偏在下是一个外人了,还望诸兄莫要排挤啊。”

这个陕西佬脾气倒是有趣,十分耿直,也很健谈,众人都很喜欢,一边说笑,一边商量定了,往一座大酒楼的方向步行而去。

杜礼对叶向高和方从哲都很好奇,这两人,叶向高沉稳大度,方从哲满脸灵秀之气,一看就知道是一等的聪明人,而且,谈话时也是能感受到两人都是言语不俗,博闻强记,这样的人才,在辽阳一地是见不着的,特别是两人其实都是官宦之后,叶向高的祖父辈就是官员,军户其实只是一种身份,不象杜礼等人,真是从最下层挣扎上来的。他不觉有些好奇,问道:“二兄是寄居在京,多考一科,还是今科刚至?”

“其实我们该去年正科来考,不过,都因为一些小事耽搁了,又想着今春还有恩科,索性就是年后赶了过来。”

方从哲虽然是隶籍锦衣卫,但是和锦衣卫真是两码子事。锦衣卫中办事的人,可能就是喇虎帮闲,穿着校尉服也没有锦衣卫的卫籍,真正有卫籍的,几百年下来了,干什么的都有,倒不一定在锦衣卫中效力。

锦衣卫从成立开初到现在,极盛时十六万人,少时也有万八千人,哪能都是校尉力士?多半是如方家这样,各自营生,做什么的都有了。

同类推荐
  • 龙佑三国

    龙佑三国

    当毁灭出现的时候,就会有创造横空出世……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夏之愉悦

    夏之愉悦

    普通的宅男穿越,没有漫画,没有小说,没有网络,不得不去找点事干,当然,越干越大了!
  • 孤青绝

    孤青绝

    叶孤帆不堪忍受乡村里的无聊生活,决意出去闯荡江湖。然而事与愿违,处处碰壁…
  • 南北朝那些事儿(叁)——乱世枭雄卷

    南北朝那些事儿(叁)——乱世枭雄卷

    本书讲述了南北朝大历史。北魏孝文帝不惜毁灭自己的民族迁都汉化,为统一天下发动南征。萧衍从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镇诸侯,建立萧梁王朝。南北朝再度展开大会战,韦睿决胜钟离,陈庆之一路高歌书写战争神话。
热门推荐
  • 噬剑万古

    噬剑万古

    本为天生灵体,却不料被人觊觎而夺去。所幸少年从未放弃,得断剑而知天下功法若干,武学万千。所谓武道一途,不过是淬体为始,开五行而知天地,涵养旋丹。成太一之道,而悟玄关之妙。知命而后可御天,从龙而入圣。诸天大道我为峰,噬剑万古,念化九天。迎风心高百尺浪,一念热血称少年。
  • 深秋夜

    深秋夜

    世界有那么多个生命,每个人又想自己变得与众不同,那需要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一样。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本书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敬梓所作),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 灭世星座

    灭世星座

    六岁小男孩叶羽,天生极品神脉,修炼速度无可匹敌,但却因为需搜集十二星座玄冰而费尽心机,几次险死。后做了一名功法师,极品神脉震惊于世!(此小说是作者第一次写,如有不满之处,还请海纳)
  • 肆虐诸天

    肆虐诸天

    身如浮萍逐水流,命如草芥随风飘人生在世,有诸多不如意,有诸多悲苦,有诸多不可得……且放开手脚,大闹一场!喝最烈的酒,上最野的女人!
  • 跨越时空的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没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就不可能有社会的任何进步。李华平的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就是“批判一切”,“批判一切”就是“怀疑一切”。思想界要想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只有“怀疑一切”和“批判一切”。作者通过与27位已故名人的对话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讨和理论思考,要想和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进行对话,必须了解他们时代的背景、著作精华和社会评价,可以想见作者读书之广、思考之深。与其说这本书是作者与已故名人的思想交流,不如说这是作者以超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超越时空对话主题的自己的价值判断。“政治”和“思想”,在作者身上已经和“生命”高度融洽在一起了。
  • 将云临

    将云临

    天下太大,苦乐太多,要平静,不能平凡,以身为船,以意为帆,凌云在天下之上,游走在炎凉之间,我信我,这一天终将到来。
  • 霸行三国

    霸行三国

    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三国,柔情与侠骨的世界,智谋和武力的天下。当再一次得到守护最爱的人的机会,谁愿意放弃,就看主人公如何在三国这铁血世界中守护自己的柔情与信念。
  • 女儿经

    女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生处处有奖励

    人生处处有奖励

    叮咚,检测到宿主为高考复习这么长时间都毫无进展,强烈渴望考上大学,奖励学霸复习攻略一套!叮咚,检测到宿主身体素质远低于平均水平,想要拥有完美的体魄,奖励强身健体计划一份!叮咚,检测到宿主为父母所做的晚餐难以下咽,奖励简易食谱一篇!……人生处处有惊喜,人生处处有奖励!请放心阅读,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