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5300000008

第8章 指向自我的积极:自我接纳(2)

怀着这种心态做事情是很危险的,因为它损害了人们做事的乐趣,功利式的态度对于我们做事的情绪是一种损害,因为人们做事时是被一种痛苦的焦虑心情所笼罩,所以即便是出于逃避这种痛苦情绪,人们也会回避困难的事情,回避重要的事情。有时,人们特别不情愿地做某一件事情,与其说是回避做事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不如说是在逃避以往经验中的痛苦的压力,是不愿意体验做事过程中的消极情绪感受。有时不是事情不值得做,人才不采取行动,而是出于对痛苦情绪的感受令人不行动。做事情太令人焦虑,人才不去做。

一个画家如果出于喜欢画画儿,爱画画儿,就会高兴地投入,在绘画中体验幸福的时光。但是,如果他取得了一些成绩后,心态变了,强求自己必须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一个留芳千占的著名画家,否则就是白活一辈子了,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他就会陷入危险的情绪之中,他会担忧万一自己一事无成怎么办?万一自己的画不被人喜欢怎么办?他不会在像从前那样怀着萧洒的心情挥墨自如了。他会变得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也会十分敏感。

三、我在故我好

如果你一定要评价你自己,非要搞清自身的价值,你非要明辨自尊的分量,你最好采用一个较为稳妥的标准,即你有价值.你有自尊,只是因为你正在活着,只是因为你存在了。

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出色-并不是因为我把事情做好了,或者表现出色,也不是因为某些人欣赏我,而是因为我活着,因为我存在着”。瞧,这就是无条件接纳自我的意思。当一个人说“我好是因为我存在”,他就准备在一生中的任何处境下都如实地接纳自我,不多也不少。只要有一口气,我就是好的,就是有价值的。从这个标准来看,只有当一个人生命不复存在了,他才是不好的。

记得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这里的思有评价的意思,这个思可以用于评价外界事物,也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唯独不能用于评价一个完整的自我。本质L,自我不能够被评价,因为自我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不是你选择的。正如黑格尔所说,“每一个人都足未经过自己的同意而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样,也会未经过自己同意就离开这个世界。”你不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和选择才出生的,你是被决定的,不是决定者。所以,自我一经出现,也就是说自我一开始存在,就注定足好的,既然是好的,任何评价就都是多余的、无意义的。所以,可以将认知治疗的这个哲学命题演绎为“我在故我好”。

从“我在故我好’’的角度评价自我,为解决自我价值问题提供了逻辑上的解决途径。但是,在心理咨询或治疗中一些聪明的来访者并不能认同这个哲学命题,他们对这个立场不买账。他们反驳说:“你说一个人因为活着就是好的,他不需要别人的赞同而就具有了自我价值。是的,当人们这样想的时候,即便是行为失败,也不那么过分地自责了,即便是他的某一事情办得很不好,他也不自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但是,你如何证明“我好是因为我活着”这个命题?为什么它是正确的?为什么“因为我活着所以我坏”这个命题是不正确的?因为我活着所以我好或者因为我活着所以我坏,都是不可证明的,都是假设。

如何证明“活着=有价值”这一命题呢?这一问题像证明“活着=无价值”一样,是很困难的。对于这个问题,著名心理治疗专家艾利斯是这样回答的,“我的价值是什么?”“我如何证明我是一个好人?”之类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一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无意义的。如果我们问:“我做了什么?”“我的特点是什么?”“我的这个行为的价值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样问的是行为特点和行为表现。

行为是可以评价的,因为(1)一个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2)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测量的和评估的。比如,我踢足球,我踢前锋这个位置不错,今天在球场上赢得了比赛。我踢进了两个球。但是如果你问:“我是谁?”“我的生命价值是什么?”这类问题就是不可回答的。除非根据行为表现,否则我们无法评价一个人。

“我”是不可观察和测量的,只要我们说“我是……”只要用了动词“是”,就是在以偏概全子。“我是一个网球运动员”,是说你有时打网球,还是说你具备,一些打网球的技能,你的击球速度快一些,更有力一些?同样,你更不能说“我是一个伟人的球员”,因为你只能是今大的表现不错,把所有对手都赢了,但明天你就不一定赢。如果硬要给我定性,我只能说,我是复杂的主体,包含的内容很多,而不能用运动员、教师、心理学家等名称来概括。

“我是什么”也许只有当一个人离开人世,才能盖棺定论,但是既然生命消亡了,这种定论对于死者又有什么用?

如果我们来到墓地,去观看墓志铭,或者从墓志铭的比较巾来看待个体的竞争和追逐,将有助于我们消除根深蒂同的功利主义思想。墓志铭上对一个人评价是各式各样的,有的精彩,有的平淡,有的夸张,有的含蓄,但无论言辞如何表达,对于生者而言,再也不会有什么意义。旁观者一般不会去比较两种评价的差别,或者评判哪个人的墓志铭表明了更精彩的人生和更为有价值的人生,“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因为癌症而去世,结束了年仅50岁的生命,他的葬礼上没有任何仪式,也没有一句语言,只有无言的告别、悲壮的音乐和柔情的电视画面。电视画面上出现的是,得知病情后夫妻间的无言以对,相拥而泣和对生命的留恋。在遗体告别的时刻,我深深感到,此时此刻,任何对死者的评价都是那样苍白,甚至这个评价的企图都觉得多余和无用。此时,只有怀念和回忆是真实的,而评价或者试图评价已经毫无意义。

既然去世后的评价是无意义的,我想,生前我们也真的不必在意对自我评价。尤其是总体上对自己的抽象的评价,更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除了具有令自己自责外,恐怕很少有积极的意义。

四、区分积极的人格与行为

那么我们为什么在生活中容易感觉到消极行为和情绪呢?这可能与人的语言有关。当我们的行为引起别人的不满意时,别人可能对我们的行为进行批评与指责,如你怎么这么懒,你怎么这么不专心,一点进取心都没有。其实,大人在批评孩子时,并没有发自内心地说孩子的整个人格和人的品性就是坏的,就是消极的,而只是说你今天早晨7:00还不起床这个行为;只是因为你昨天晚上8:30分了,你还在玩游戏机的举动。大人说你懒时,仅仅指7:00那会儿那么懒,说你贪玩,也只是说你8:30还在玩游戏机这一事实,而不是指别的什么。你也许早晨不起床,是懒惰的,但在课堂上却是一个勤奋的人;你在家从来不做家务,而在学校则是一个争着做值日的同学。所以当别人指责你时,仅仅表明了对你的某日某时某场合下的某一行为的不满,并无他意。然而,语言是抽象的,具有概括性,这种概括性令你听上去,觉得自己的整个人都坏的,都是有罪恶的。

大人对孩子的责备永远是你怎么怎么样,这个人是如何,他们不会说你这个行为不好,尽管你这个人足好的。这样,弱小的我就会充满犯罪感和内疚感,觉得自己坏,对不起爱自己的父母。

长期处于我不好的环境中,后来当你因为好的行为而受到表扬时,由于你事先具有了犯罪感,并且觉得自己整个人格都不好,就倾向于贬低良好的行为的积极意义。你不认为你的行为好说明你的这个人是好的,是积极的,而是倾向于认为自己只是偶尔做了一点好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根本不值得一提。人们做了好事后,经常说,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你看,人对于自己的美德是多么谦虚,这种谦虚难道不是对自己认知的歪曲吗?难道不是有意识地忽视自己的积极性吗?其实,当你将失到的巨款交给失主时,不是换了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是你的积极性和你的崇高性令你产生了这一不平凡的、有勇气的行为。你应当为自己自豪一辈子的。不要觉得它不值一提,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这种可能性而无视你自己的积极性。其实,其他人虽有这种积极性,但可能并没有勇气将它实现出来,而有可能因为消极的贪欲而选择了恶的行为。

行为与人性、人格不是一回事。行为是你所做的某一个事情,是你的某一个活动,而你的人格是发出这个行为的机构。这个发出行为的机构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有这样几个意思:

第一,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是对自己行为的了解,包括你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和你的自我意识;人是有意识的,人不仅在行动,而日.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因此,人类与动物不同,一个马在奔跑,可它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奔跑,它不知道自己奔跑的原因,而人不仅行动着,而且能意识到自己在行动。这种自我意识也就是评价和了解自己的过程。所以,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与自我了解都有相同的意思。

第二,人格的内核足你的积极性,是指你的积极向上的愿望和善良的意愿,无论你的行为受到什么样的指责,你的这个进取和积极的内核都是不变的;这个核心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无论一个能力和表现如何,他原本都是想赶上别人的,至少不想落后。即使看上去一无是处的人,也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第三,人格还是指你自己的独特性,包括我们独特的性格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品质,如有的人活泼外向,有的沉稳内向,有的人数学能力强,有的人语文能力强。这都是个人身上的特点,是别人所取代不了的。你独特的优点,也不会因为你受到的批评而有所变化。

你的人格是行为的发出者,但不等于行为本身,两者至少有如下区别:

第一,行为可能是不好的,而人格永远不会是不好的。人格永远是积极的,善良的。行为对别人有影响,所以有对错之分,而人格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只有成熟与幼稚之分,只有有无责任之分,而没有好坏之分。

第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而人格是不易改变的,是相对稳定的。你可以做错一件事,但你人格不会犯错误,只能承担错误的后果。

第三,人格对行为负责,但并不是说承担了不良的后果的人格是坏的,而承担了好的行为的后果的人格是好的,有时,承担了错误后果的人格要比承担好的结果的人格更加伟大,承担苦难的人比承担快乐的人更具有人格的魅力。对行为而言-有成功有失败,对于人性和人格而言,没有失败与成功,只有遭遇与承受。人格中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而消极的人格力量承受不了责任。正如托斯妥耶夫所说,“只有一件事让我感到可怕,那就是不配承受苦难”。

所以,积极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不会否定自己的人格和人性,从不对自己在整体上作一个消极的定论,因为他们知道,作为一个人是不能被否定的。他会认识到:自己的某一行为可能错了,但你整个人并没失败;你的某一行为可能被否定.但你的人格永远不能受到否定。“你是世界上唯一的,谁也取代不了你,也许你看上去没有一点长处,但你就是你。你的独特性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当面临别人对你的批评时,你不妨这样想,我虽然这件事情上做错了,但我这个人是好人,我是优秀的,积极的,我并不想犯错误,但有时犯错误是难免的。而当你做了.一件好事情时,你不妨这样想,我这样做是因为我本质上是一个优秀的人,我心中充满了积极的品质和善良的意愿,这是我内心的招唤。我只要按照我的本来面目生活,我就会一直做好事。

五、不要试图评价自我

一个人最好不要评价自我,不要喜欢也不要恨自己。如果你想更有效地做事情,如果你想保持好心情,我想告诉你,你最好不要试图评价自己。

难道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吗?不是只有善于自我评价的人才能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吗?孔子不是说“吾日三省吾身”吗?

这个不证自明的说法可能正是神经症的来源呢。经常反省自身和频繁的自我对话、自我指导恰恰是心理不健康者的特点。我发现强迫症病人经常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讲话,他们好像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检查,反省和评价自己的思维总是十分活跃。而一个办事效率高的心理健康者,很少思考或者反思自身,很少有自我对话,他们总是能将精力放在解决外界事物的思考上,经常想的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把事情处理好,而不是让自己心情好。

作为人类,我们实在足无能力将自己评价得正确与合理,周围的人也做不到。

首先,因为自我过于复杂,它是复合的,由无数个方面构成。什么是自我?自我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我们的形形色色的思想、多种多样的感受、丰富多彩的想像和无穷无尽的行为,我们数不清的躯体器官和外表,这些都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自我。而自我评价试图给这么复杂的事物作一个单一的评价,一个结论性的意见和盖棺定论式的鉴定,我看是不太可能准确的,也是不太可行的。正如心理学家毫克指出:“我们有可能评价一个人的自我的不同方面,但不可能对他给出一个单一的评价,因为一个人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无法做到前后一致地评价自我,不能准确地评价自己的每个方面,只能局部或者就某个特点来评价自己。如果我们不试图在总体上评价自我,而是就事论事地评价自己的某一个缺点,或者某一行为失误,在一些情况下,则是有利于改进这些缺点和不足的,这能促使一个人在不进行自我责备的前提下,让自己的某一行为接近所树立的标准。而自我评价则容易令人产生自责,而不关注具体的缺点了。

其次,人无完人,人是很脆弱的。一个人实在太容易犯错误,甚至是太容易犯严重的错误,有时会重复犯同一种错误,而我们又大都爱苛求,所以一旦评价自己的话,一定是责备的太多太多,而表扬的太少太少。所以,一涉及到自我评价,大概总会沦为批斗会和声讨会,对于我们的好心情不利。既然可以预测到这个不利后果,我们为什么还要非为之不可呢?

再次,人生是流变的,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环境在变,人的体验和价值观也在变,当一个人对自己进行价值评判时,一般以固定的语言和结论式的鉴定方式,这不符合流变的自我。

最后,人生短暂,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有许多新的经验要体验,而自我评价太耗费精力和能量,太浪费时间了,不如用这时间做些更有益的事情。

为了让自己不去评价自我,一个人应当完全相信自己的经验,不要超越经验作断言。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实践出真知——勇于实践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实践出真知——勇于实践

    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落空。——摩路瓦
  • 犹太人智慧全书

    犹太人智慧全书

    本书从历史分析的角度,采取幽默、诙谐、精炼的语言,从理论到实践,系统而深刻地展现了犹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博大精深的成功智慧、信仰智慧、生存智慧、处世智慧、财富智慧、教育智慧、幽默智慧、婚姻智慧等。
  • 巧言能善辩游刃皆有余

    巧言能善辩游刃皆有余

    一位诗人约翰·唐说过:“没有别人,你即是一座孤岛。”或许每一个人在广袤的地球上都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天地一定是相互联系、彼此依靠的。其中联系和依靠的纽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际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虽然有的人好像天生就具有交际能力,他们总能在事业上找到成功,在经济上找到财富,不过,大多数人并不是天生就有这种受人欢迎的个人魅力,他们需要付出许多努力来培养这种受人欢迎的品质。
  • 这样做女人最幸福

    这样做女人最幸福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世上的女人无不梦想拥仃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
  • 女人羊皮卷

    女人羊皮卷

    本书告诉你怎样面对人生,怎样确定目标,怎样把握人生的机遇,怎样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同时,也会使你了解自己的性格,抑制消极的思想,以便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战胜一切挫折的力量。本书是一本知识范围广泛,思想丰富的妇人励志书。通过阅读这本人生智慧经典,人必将获得非凡的感悟和无穷的力量。
热门推荐
  • 对于修仙我是认真的

    对于修仙我是认真的

    男主意外的得到了修仙的契机,踏入了在地球的修仙世界,这是男主一直期待的世界!摘星拿月!长寿无疆!拥有逆天气运的男主!在修仙界一路神挡杀神!佛挡便杀佛!
  • 长歌离

    长歌离

    将离五岁进宫,她一辈子都是为了皇室而活。她选择了保护那白月光般的少年——凌璟。将离以为只要自己愿意付出,总有一天会打动他的心。拼命护他登基,凌璟却一道圣旨把她送去和亲……
  • 丧尸都是我的宠物

    丧尸都是我的宠物

    开局一只丧尸?星宇凌幻想了很多遍自己成为小说主角的情景,但没想到自己末世的宠物竟是自己的“宠物”
  • 贫民窟的贵族

    贫民窟的贵族

    灰姑娘遇到高富帅,还只是遇到,至于能不能成就良缘、飞上枝头变凤凰,还不好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神魔之始

    网游之神魔之始

    好吧我承认第一次写书他是别人眼中的富三代,却鲜有人知他6岁习武8岁因天资不凡拜入华夏守护神门下,12岁入伍,18岁在长辈的干预下退伍,且看他如何纵横游戏,驰骋花丛
  • 有种你就站起来

    有种你就站起来

    人生难免有坎坷,跌倒了是坏事,但如果你能从跌倒中得到一些启发,从失败中学习制胜的道理,你的跌倒和失败就有了新的意义。跌倒没什么,只要站起来,吸取教训,以后的人生会更加美好。本书作者用孩提的眼光看待挫折、用智者的眼光审视挫折,指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但要记着站起来时不要空手,因为空手站起来的后果只能是失败”。你必须从那里得到通向成功的“礼物”,才能够真正地站起来,你可以发现所能得到的会比失去的更多。全书分上、下两篇,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没有人能避开挫折的袭击、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不要空手站起来、不断反省并诊断自己、继续往前走的人最有种、从失败中励炼出你的坚强、没有下一次、居安思危等。
  • 阙若清芷

    阙若清芷

    江南奚府嫡大小姐在一古寺莫名被杀,身上千刀万剐,场景惨不忍睹。是谁?重生后毒女归来,查出刺杀真相途中,却牵涉出一桩桩陈年往事............“你倾慕我?”“利用而已。”“即使我为了你遍体鳞伤,千刀万剐,也不曾。”“那又如何?”纵然他如何心如铁石,可逃不过她编织的专属罗网,绝情冷性双面刺客独宠你。
  • 这是一条渡我的河

    这是一条渡我的河

    主人公来自于一个地方小县城,一个五口之家,但是有着家庭不少的家庭矛盾。他性格温和又善解人意,曾是家里亲友们口中的那个乖乖子,而这样的性格却也成为他的负担。步入大学后有过曾经毫无保留的倾心过一个人,也曾遭遇到被人消遣感情。整个大学没有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有刻骨铭心的遗憾。步入职场,面对着职场中的勾心斗角,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家人的质疑还有不停的催婚,主人公表现出了迷茫。主人公坚持让自己思行合一,最终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考过了注册会计师。而自己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机,他遇到了一个和他一样遭遇的人,两人经历过一段甜蜜的时光后,却因为对方初恋的回归,经过一系列的事,两人也最终分开。主人公开始质疑爱情,而他自己去到了另一座城市,交流学习,也利用了这段时间走出了感情的阴影。重新回到生活的城市里,主人公在业内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这次他遇到了故事的女主。女主很纯粹,被主人公的经历,以及这些年一直保持的品质所吸引,而主人公却因为以前自己的经历在逃避,女主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主人公走过心里的那道坎。最后两人深拥在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
  • 一举一动皆为道

    一举一动皆为道

    发个呆,你说我在悟道!摘个叶子,你说我是拈仙人!没有办法,气质就是这么强大!…………也罢!为了对得起我这高贵的气质,《道德经》《周易》《华严经》的作者,对不起喽~~你说我凑齐几大神兽,开动物园,怎么样?和天道称个兄论个弟!指点指点别人眼里老祖级别的人物!在修仙界掀起斗地主狂潮!放个屁修仙界都要抖三抖!这逍遥这修仙界多好玩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