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在一片冷寂喧嚣糅杂中笼罩帝都,自墨凡出城,一连数日,墨色风云浮动在洛华上空,令人心中压抑难宣泄。
环城河中停着他国的商船,各地郡王及大秦、波斯等国使者陆陆续续聚在帝都,喧闹异常的帝都似仙人腾云驾雾泼墨绘成的画卷。
武川镇将金义天、怀川镇将金景带了两千精锐兵马进帝都,正值帝都晴日开展。大司徒府在金氏的操持下,一片欢腾之气。
金义天与金景所带兵士一半安置于大司徒府,一半安置于大司徒府在帝都城外的园林中。
府院里游走着威严肃穆的军镇精兵,金氏数月来的萎靡之气散去,愈加责难罗姬。许多年不见,阮重下了朝堂便与候在大司徒府、等着宣召的金义天父子聚在一处叙旧,无暇到湖夕轩去。
金氏借其兄的令牌派十几拨精兵来回在湖夕轩四周巡视,搅得罗姬日夜无法安寝。罗姬中毒一事,阮重虽未责怪自己,但金氏知晓,自己是阮重心中所怀疑之人。既然毒不是自己下的,那定是罗姬下毒,来栽赃给自己。这一口恶气,她一直存在心中,待着父兄回帝都为自己做主。
阮凌锡依旧被软禁在碾玉轩不得外出,他虽知金氏定会为难母亲,却无可奈何,此时若是他为母亲出头,金氏不知又要生出什么磨难给母亲受。
当阮重问及金义天六川军镇兵权之事时,金义天这几日也察觉出了帝都形势,亦看出了阮重野心。可女儿万般哭诉在府上的遭遇令他心生不悦,况且他的外孙已是阉人一个,那再帮阮重夺皇权于他而言无甚好处,不过是便宜了罗姬母子。
他不免出言警醒阮重道:“阮大司徒不要妄图借六川军镇兵马起事,六川军镇兵马加起来虽有数十万,但调遣的兵符自六川军镇建成之日便由先帝亲自保管。先帝驾崩时,只有墨凡一人在侧,兵符现应在当今皇上之手!且我武川与怀川之兵马加一起才敌得过夷川镇将薛沛手上的兵马。”
阮重心知定是金氏的一番哭诉令金义天如此,他赔笑道,“岳父多虑了,小婿此生只愿守着夫人,给她荣华富贵,安度一生。”
金义天淡然道:“阮大司徒此话甚为中听!”
夷川镇将薛沛在金义天与金景后两日到帝都,身侧只带了几个贴身兵士。一进帝都,他便瞧见了守城门的薛漪澜;终身一跳,来到薛漪澜身侧。兄妹一年之久未相见,互相用力的锤了一拳,朗声相视一笑,以表思念情深。
与薛漪澜一同守城门的官兵见她与自己的兄长这般行见面之礼,心中虽唏嘘着,面上却仍是对薛沛单膝跪地,拱手行礼,“属下等见过薛镇将!”
薛沛不在意的对几人挥了挥手,“起来罢!我们夷川可没有帝都这么多繁缛礼节!”
官兵们应声起来,却不见薛沛离去。
薛沛让自己的随身侍从先回府,自己与薛漪澜守起城门来了。因有六川军镇的镇将在此,守门官兵比平日里谨慎提神了数倍。
日暮时分,薛沛同交了值的薛漪澜返回薛家在帝都的老宅薛府。
早在薛漪澜祖父时期,薛家就举家迁徙到了塞北之地,薛府老宅早已荒芜下来。时日一长,府内杂草横生,府门破损,偌大的薛府成了那些乞讨难民的居所。加之薛漪澜回来先是住在皇城中,后遭贬出城守卫城门,也并无多少时日住在薛府,便没有修葺屋舍。偶尔回府之际,还会带些吃食分于乞丐们。薛漪澜闲暇之时,便教乞丐们一些拳脚功夫,以防他们乞讨时遭人欺凌。
守了一段时日的城门,薛漪澜与那些乞丐已相熟,更对帝都城内的小道消息了如指掌。
看到破败的自家府邸,薛沛也不甚在意,让侍从在薛漪澜住的院落旁修整出了一处院落,作为临时安寝之地。
墨天向本是墨家兵的总统领,如今墨家兵一遣散,他亦成了闲置之人。却更能游走于帝都各个街巷之中,暗中注意着帝都的形势。
翊辰虽听了墨凡的话没有当日离开随同流放队伍出帝都,但次日便不见人影,墨天向亦是无可奈何,翊辰的秉性向来是独断独决,唯有大司马的话还震得住他些,如今大司马离了帝都,帝都也再无人可束缚他了。
墨天向心中怅然着进了薛府,直直的朝薛漪澜居的院子里走去,墨凡临走前曾交代他与薛漪澜一同密切监视着陈赦府上的细作。
墨天向进院子之时,正值薛沛与薛漪澜兄妹叙旧畅饮。薛沛起身与墨天向拱手一礼,他已听薛漪澜说了墨凡遭贬一事,心中感慨万分。如今见了墨大司马昔日的随身将领,一腔愤慨之情便悉数倾洒了出来。
他令人添了一副酒盅碗筷,为墨天向斟酒一杯,叹气道:“我薛沛虽年少,未经过多少战事,但亦是跟在墨大司马与向叔身侧长大的。墨大司马在战场浴血杀敌,阮大司徒却在帝都坐享其成;若是他有篡位之心,兆泰王远在河昌,怕是帝都再无人能压制住他了。”
厢房内烛光昏黄,引人生出许多惆怅。墨天向饮下酒盅里的酒,酒水似刀子切断愁肠。他心中的愤懑被只有二十六年岁的薛沛牵扯出,重重叹道:“当今圣上年少且懦弱无能,大权旁落阮太后兄妹手中,墨大司马自胡尔战乱之后,为压制阮家势力,不得不在帝都镇守了近两年之久,没想到却遭了驱逐。墨大小姐尚年幼,墨夫人身体一直不好,如今不知到了何种境遇!”
薛漪澜盯看着面前的酒水,无心饮下,墨大司马遭贬那日,她趁帝都混乱去了陈赦府上,翻看了那两个江湖武士的屋子,却无线索。
待回城门之际,只遇到了下城楼的皇上。她瞧得出来,如往日般瘦弱的皇上心中亦是不好受。此事虽是皇上下得圣旨,但她念及皇上日前奋力救自己一事,心中如何也怨不起来皇上。
她看了墨天向与薛沛一眼,“墨大司马一事,并非我们所能挽回的,且此事怪不得皇上。毕竟是墨大司马违逆圣旨在先,纵使聚集我们武将之兵权请命也是无甚理由。眼下,还是办好墨大司马交代的事罢!”
墨天向虽不满薛漪澜前半话语,却开口应了她最后一句,“若陈赦手下真有大齐内奸,那公子假死一事多半是他们泄露了。待查清此事,我一定要亲手宰了这两个泄密之人!”
薛沛自小受的家训是忠于魏家,如今墨凡遭了此种不公之事,他猜测,墨凡手下将领必有劝墨凡反叛魏家的。虽他信任墨凡人品,但其下忠心将领少不得有代墨凡起事的。薛沛只垂首饮着酒,并不回应墨天向的愤慨。
当薛漪澜把话语转了他处,薛沛不知二人口中所言为何事,薛漪澜便把事情的原委告知了他一番。
那次薛沛亦在战场之上,他思忖了一番,“若真是大齐的武将,我应该认得,待我明天一探,咱们再作商议。”
三人又饮了几杯酒,墨天向便离去回了千金阁。
墨天向走后,只剩了薛家兄妹,薛沛重重的把酒盅放置于桌子上,对薛漪澜厉色道:“你虽是墨大司马带回帝都的,但不可忘了我薛家的祖训!我薛家世代只忠于魏家皇室血脉,不论旁人如何枉议皇上,我们都要誓死效忠皇上!”
薛漪澜起身,对着薛沛拱手道:“妹妹谨记兄长教诲!此生定誓死效忠守卫皇上!”
薛沛闻言,心中放下不少,询问了几句薛漪澜的近况便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歇息了。
次日,太尉石然奉旨于帝都城外迎接兆泰王进城。骠骑将军李飞于一侧随行,见石然与兆泰王热络,心中愈加愤懑墨凡遭贬一事。
一轮夏影转金光,斜斜照在闻政殿殿庭中的石头瑞兽上。
金辇、凤辇停在丹墀之下,煜煊扶着风姿日胜一日的阮太后步入朝堂,群臣已分列整齐候着,当煜煊及阮太后坐定。
赵忠尖起嗓音,把等候召见的郡王及使臣宣了进来。
殿门敞开,兆泰王、江阳王、世王子魏哲世、兆泰王、薛沛、金义天、金景、及大秦、波斯等国使臣前后进入殿内。
除不知大魏礼节的使臣外,唯独兆泰王、阮重不向煜煊行跪拜之礼。兆泰王斜睨了一眼阮重,冷声道:“阮大司徒好大的气势,连我魏家的天子之气都压不住你么!”
煜煊听闻兆泰王这番话语,心中生出有人替自己出头的快感,她不免拨开面前的白玉珠旒看了兆泰王一眼。面前立的这个身着华贵朝袍已年逾半百的男子便是他的亲王叔了么?儿时虽曾见过,却早已模糊了兆泰王的样子。
如今,兆泰王一脉是她在魏姓之中最亲的人了。虽知兆泰王对皇位野心勃勃,但煜煊心中仍是对他存了一份亲近。她曾看过自己父皇的画像,殿中所站立的兆泰王与她画像上的父皇有诸多相似之处。血浓于水,煜煊竟觉得兆泰王不似自己所想那般穷凶极恶。
殿中因兆泰王一语变得寂静起来,兆泰王毕竟是皇上叔父,与魏家皇室是同一血脉,纵使无阮重的权势大,却是皇家之人,且河昌地域之广,兵将众多,兆泰王如同河昌的皇上。
阮太后在珠帘后轻声咳嗽了一声,“阮大司徒的腿病还未好么?”
阮重听得立即道:“启禀太后,臣的腿疾尚未痊愈!”
兆泰王闻言冷哼了一声,不再理会一唱一和的兄妹二人。
下了朝后,兆泰王、江阳王、魏哲世在勤政殿与煜煊短叙,三人于龙案前对面而坐,却似水火般不相容。
夏光疏疏淡淡的从窗棂处投进,煜煊一身明黄常服坐于龙椅上,越发衬得她面容朱朱白白分明,嫣红娇小的唇瓣微微展着,冲三人浅笑着。
兆泰王捋了一把胡子朗声笑道:“想我十年前见煊儿时,煊儿还是孩童,那时瘦弱似女子。如今十余载过去了,怎么还似个女子,瘦瘦弱弱,一点没有你父皇当年的英勇神姿。”
煜煊额上因兆泰王的一番话冒出一层细汗,她不免捂上了自己的脖颈处,佯装嗓子不适。
江阳王不满兆泰王的猖獗,出言道:“兆泰王,皇上纵使再年少依旧是我等的君王,你怎可如此亲昵无礼!”
兆泰王大手一挥,不认同道:“哎,皇什么皇,这是我的亲侄儿!本王与皇上那是同宗血脉,不像你,虽也姓魏,却与我们不是同一宗。”
兆泰王所言属实,江阳王无言以对。
魏哲世抬眸看了一眼面露尴尬之色的煜煊,看向兆泰王淡淡开口道:“兆泰王叔是宗室内我等小辈儿敬仰典范,若是兆泰王叔如此逾越礼制,那我等是否可不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兆泰王斜睨了魏哲世一眼,正欲发作,煜煊出声拦住了他,“怎么不见朕的煜珩堂兄与煜澈堂弟一同前来?”
兆泰王坐回自己的椅子,双眼眯起,却无笑意,“河昌事务繁琐,他二人皆留在了河昌。”
煜煊应了一声,心中松下一口气。魏煜珩儿时便顽劣且一肚子坏水,上次来帝都仗着自己是兆泰王的儿子,连她这个皇帝都敢捉弄欺负,好在那时有同样顽劣的墨肃在,如今却是一切截然不同了,墨肃已被自己贬去了漠北之地。
兆泰王府因兆泰王来帝都显出了昔日的繁盛之景,来往官员络绎不绝。
江阳王府却终日的府门紧闭,魏哲世不明自己父王的做法,“父王多年不曾来帝都,怎可连那些与我江阳王府交情颇深的大臣们都拒了门外?郑太傅、刘太仆、何太保可是多次递了请帖。”
江阳王叹道:“皇上年少,皇权不在一人之手,今日是你的兵权势力多过我,明日便是我借用皇权夺你之权!墨凡不正是先例么,想先帝时,他便权倾朝野,如今还不到垂暮之年,便遭了流放。咱们只为皇上大婚才来帝都,待皇上成了大礼后,咱们即刻离开帝都。”
魏哲世闻言,颔首道:“父王所言极是,是孩儿愚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