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禅师训诫他的弟子说:“必须注意,切莫虚度时光。游览州县,横担拄杖,一千里二千里不停地游。这边过冬,那边度夏。好山好水随你心意,多斋供,又易得衣粮。苦恼委屈呀!苦恼委屈呀!受人一斗米,失却了半年粮,如此行脚有什么好处?诚心施主的一把菜一粒米,如何能消受呢?必须自己努力,没人可以替代。时光不会等待人,一朝死难临头,将用什么来抵挡?莫要像一个落入汤锅里的螃蟹手脚忙乱,没有说话的地方。切莫等闲,虚度了光阴。一旦失去了人身,将万劫不复。这不是小事,不要只顾目前。为了以后的修成正果,你必须立即做你该做的事。”
拖延,可以把自己拖垮,因为任何憧憬、理想和计划,都会在拖延中落空。把今天的事情拖到以后去做,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要比今天就做大得多。立即行动,便会使人感到简单而快乐;拖延执行,便会最终使人感到艰辛而痛苦。避免拖延的惟一方法,就是随时主动地行动。我们在做某项重要决定时,可能是困难和痛苦的,但正确的决定一经做出,就要立即行动决不拖延。
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样讲的:多年以来,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一直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以及其他的农具。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头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老农终于下决心了结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这时却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劲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锤打碎,便可清出地里,老农脑海里此时闪过多年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本可以更早些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禁不住一脸的苦笑。
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我们会领悟出这样的道理:遇到问题应立即弄清根源,有问题更须立即处理,决不可拖延。如果一再拖延,造成的损失就会日益增大。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这或那地存在着一种不良习惯——拖延。我们常常因为拖延时间而懊恼不已,然而下一次又会惯性一般地拖延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可以不时遇见,以至于我们不以为然,以为它就是人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本性了。
拖延时间,看似人的一种本性,实质上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的一种极其有害于工作和生活的恶习。几乎人人都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消除因拖延而产生的各种忧虑,但是,不少人却没有将自己的愿望付诸行动,不知道自己所推迟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是自己可以尽早完成的。我们不能够把自己拖延时间的这一毛病归咎于外界因素,因为拖延时间的是我们自己,由此受害的也是我们自己。
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的人,才会在“今天”创造成功事业的奠基石,孕育明天的希望。
拖延是吞噬生命的恶魔。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有位专家在经过多年研究后得出结论:“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你是一个办事拖拉的人吗?拖延是人性的弱点,在生活中不仅强大而且令人讨厌;如果每当遇到糟糕的情况,你总是说“我应该做它,但应付它现在已经太晚”,那么,你的“拖延”误区的形成则不能归咎于外在力量的影响,它完全是由你自己造成的。
很少有人能坦率地承认他的拖延,这种心态从长远来说是不健康的。拖延这一行为本身实际上是一种反映神经官能症的情绪副作用和固定的行为模式。如果你觉得你喜欢拖延并且没有负疚感、焦虑感或忐忑不安,那么,你就继续那样做下去好了。但是,你所期待已久的幸福却迟迟不会到来。
命运常常是奇特的,好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犹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善加利用,错过之后就后悔莫及。决断好了的事情拖延着不去做,往往还会对我们的品格产生不良影响。惟有按照既定计划去执行的人,才能增进自己的品格,才能使其人格受到他人敬仰。其实,人人都能下决心做大事,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一以贯之地去执行他的决心,而也只有这少数人是最后的成功者。
当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念突然闪耀在一个作家脑海里,他就会生出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要把那意念描写在白纸上。但如果他那时有些不便,无暇执笔,一拖再拖,那么,那意念就会变得模糊,最后,竟完全从他思想里消逝。
一个神奇美妙的幻想突然跃入一个艺术家的思想里,迅速得如同闪电一般,如果在那一刹那间他把幻想画在纸上,必定有意外收获,如果拖延着,不愿在当时动笔,那么过了许多日子,即使再想画,那留在他思想里的好作品或许早已消失了。灵感往往转瞬即逝,所以应该趁热打铁,立即行动,及时抓住。
佛说:“今天的一天,比明天的两天还要好。愚痴的人、懒惰的人,碰到做工,都要拖延下去:中午可以做好的,要拖到晚上;今天可以做好的,要拖到明天,有的要拖延到后天。这样,他的工作,一定就会衰退,因为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拖延。”
拖延不可救人,却可以害人,选择了拖延就等于选择了倒退。
6.以勤作桨
唐代百丈怀海禅师,继承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怀海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规范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因他所主持的丛林在百丈山的绝顶,故又号百丈禅师。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情,尤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地,百丈禅师年纪老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家恳请他老人家不要随众出坡(劳动服务),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
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他为何不饮不食?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哪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百丈禅师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勤为无价之宝,有益而辛勤的劳动总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古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一切术业的专精与实业的成就都在于勤奋地付出努力,名誉和光荣所构成的因素,就是辛劳所结的果实。
人性的偏失,最需注意防范的就是逸乐。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以其劳动不息也。”停蓄池水,因为不流动的缘故,遂生腐败的细菌。逸乐并非幸福,逸乐惯了的人,越逸乐越觉不足,致使机能皆废,无事可做。人世间就因怠惰而令人毁心销骨,一切恶事皆由此生。
一个人精神的怠惰,比起身体的怠惰更糟,好像有智慧而不使用,有思想而不知探索,不就是如同销毁无价值的废料一样?
勤劳精神在个人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古人云:“一生之计在于勤”。早在《易经》中就有这样的言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即君子白天辛勤不倦,自强不息,晚上谨慎小心,即使陷入危险境地,也可化险为夷。
佛说:“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的工作与职位,勤勉不怠,不粗心大意、不放逸,对于事件又能妥善办理,对于安身立命及生活职业亦安排得适当合理,那么资财对于他来说,未得者可得,既得者则能永远妥为保存,不致散失。”
中国历代对勤勉敬业褒扬有加。周文王的祖父留给周文王的训条是: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敬重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克服怠惰懒散的习惯就会得吉;让怠惰的心理占上风就要遭灭亡。孔子的先祖正考父是这样对待职务晋升的:《史记》记载他“一命而偻,二命而佝,三命而俯”。偻、佝、俯是表示背脊弯曲程度的字。俯已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官当得越大,他的腰弯得越厉害,危机感越重。三命是上卿之职。就凭孔子先人的这种敬业精神,鲁国大夫盂嫠子认为“圣人之后,必有达者”,临死时把儿子叫到身边,对儿子说:“我死后你要把孔子当老师,跟他学习。”汉武帝一次问社会贤达、八十多岁的申公如何治理国家,申公说:“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如何耳。”就看你身体力行得怎样。“德”这个字比较抽象,难以把握。古人提出“力行近乎德”。任何事情你只要力行就接近于有“德”了。南宋将领郦琼兵败投降了金国,继续带兵打仗,对两国将帅的作风深有体会:金军打仗,元帅、王爷都临阵督战,矢石交加战斗白热化时脱去盔甲指挥,各级将校意气自如,下面士兵没人敢怕死;南宋将帅出兵,身居数百里外,军令派侍从传递,而且这个军令也是参谋助手的主意,不是将帅自己深思熟虑的决定。郦琼认为金国军队所向无敌,而南宋军队像惊弓之鸟,听到金军拨拨弓弦发出点声响就败散而逃也是必然的。
《诗经·小雅》教导后人:“密尔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把你的事情做得密实些,不要说什么功劳苦劳。即使你无罪无错,还会有人到处说你不好。所以古贤勤小事,免大患。勤勉敬业的楷模是诸葛亮,人们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他。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里的句子,也是他出师前向扶不起的阿斗皇帝表明心迹的话。他也是如此实践的,53岁就过劳死了。他如果活到73岁,中国的这一段历史也许就要重写了。他留下的“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食未熟,将不言饥”,是他带兵的沥血之言。诸葛亮的勤勉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勤劳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是立身修德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在人生历程中不断前进的资本。以勤作桨。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7.向同一个方向前进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司马一生都很喜欢好剑,一位专为他造剑的工匠尽管八十多岁了,但打出的剑依然锋利无比,光芒照人。
“您老人家年事已高,剑仍旧造得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大司马赞叹老匠人高超的技艺。老工匠听了主人的夸奖,心中有些不自在,他告诉大司马说:“我20岁时就喜欢造剑,造了一辈子剑。除了剑,我对其他东西没有兴趣,不是剑就从不去细看,一晃就过了六十余年。”
大司马听了老工匠的自白,更是钦佩他的精神。虽然他没有谈造剑的窍门,但他揭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理:他专注于造剑技艺,几十年如一日,专一的追求使他掌握了造剑工艺,进而达到一种高妙的境界。有了这样的精神,哪有造剑不是又锋利又光亮的道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精湛的技艺,丰硕的收获,事业的成功,都是靠专心致志、终生追求而取得的。
佛说:“要做的事,一定要认真专心地做,不要一面做这事,一面又去做别样事;不要做这事未完,又去做别一件事;亦不要今天做,明天不做。决定要做就认真地做,一直做到成功。”
有位钓鱼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钓鱼技术与众不同:钓鱼线是一根蚕丝绳,钓鱼钩是用细针弯曲而成,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钓饵是用剖成两半的小米粒做成,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便可从湍急的百丈深渊中钓到一大车的鱼!而他的钓具呢,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了他的高超钓技,十分称奇,便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从前楚国有个射鸟能手,名叫蒲且子,他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着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黄鹂鸟。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5年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每当我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专注钓鱼,其他什么都不想,排除杂念。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我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让鱼儿上钩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才能发挥人最大的潜力。
梓庆是一位木匠,他擅长砍削木头制造一种乐器,那时人们称这种乐器为鐻。
他做的鐻,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认为是鬼斧神工。鲁国的君王闻听此事后,召见他便问道:“你是用什么方法制成鐻的?”梓庆回答说:“我是个工匠,谈不上什么技法。我在做鐻时,从来不分心,而且实行斋戒,洁身自好,摒除杂念。斋戒到第3天,不敢想到庆功、封官、俸禄;第5天,不把别人对自己的非议、褒贬放在心上;第7天,我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此时,心中早已不存在晋见君主的奢望,给朝廷制鐻,既不希求赏赐,也不惧怕惩罚。”
梓庆在把外界的干扰全部排除之后,进入山林中,观察树木的质地,精心选取自然形态合乎制鐻的材料,直至一个完整的鐻已经成竹在胸,这个时候才开始动手加工制作。“以上的方法就是用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结合,我的鐻制成后之所以能被人誉为鬼斧神工,大概就是这个缘故。”
是的,要想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专一、忘我,摒除名利情的杂念及羁绊,在精神专注、做而不求的情况下,才能完善每项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或把一件事情做成功。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封疆官吏,出任长梧的地方官。一日,他碰到孔子的学生子牢。三句话不离本行,他与子牢探讨治理地方、管理长梧的方法。
古时封建官吏被百姓尊称为封人。封人和子牢谈得很投机。他讲到自己的治理经验,认为处理政务绝不能鲁莽从事,管理百姓更不可简单粗暴。
从治理之道又谈到种田之道。封人说自己曾种过庄稼。那时,耕地马马虎虎,无所用心,果实结出来稀稀拉拉;锄草粗心大意,锄断了苗根和枝叶,一年干下来,到了收获季节收成无几。
听了封人的讲叙后,子牢很关心地打听他以后的状况。封人吃一堑长一智,总结自己种田的教训,第二年便改变了粗枝大叶的态度。他告诉子牢,从此开始深耕细作,认真除草,细心护理庄稼,想不到当年获得好收成,一年下来丰衣足食。
有了种田的失败和成功,封人悟出一条道理,做任何事都贵在认真。现在他出任地方官,便守住这条做人的准则。子牢常常拿封人的事教育他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庄稼是这样,干其他任何事都是这样。只有认真负责,通过艰苦细致的劳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认真是做好任何事情的保证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