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79800000008

第8章 出土文书中所见家庭成员结构统计分析(2)

播家世纯厚,并敦义让,昆季相事,有如父子。播刚毅。椿、津恭谦,与人言,自称名字。兄弟旦则聚于厅堂,终日相对,未曾入内。有一美味,不集不食。厅堂间,往往帏幔隔障,为寝息之所,时就休偃,还共谈笑。椿年老,曾他处醉归,津扶侍还室,仍假寐阁前,承候安否。椿、津年过六十,并登台鼎,而津尝旦暮参问,子侄罗列阶下,椿不命坐,津不敢坐。椿每近出,或日斜不至,津不先饭,椿还,然后共食。食则津亲授匙箸,味皆先尝。椿命食,然后食。一家之内,男女百口,缌服同爨,庭无间言,魏世以来,唯有卢渊兄弟及播昆季,当世莫逮焉。但时人所称的“当世莫逮”的“男女百口,缌服同爨”的杨氏杨播兄弟也仅此一世而已。杨播死后,杨椿已不再奢望其子孙长期同居共财下去,而只是“愿毕吾兄弟世,不异居、异财”。但就这一点也很难做到。史载,椿子昱:

第六叔舒妻,武昌王和之妹,和即叉之从祖父。舒早丧,有一男六女,及终丧而元氏频请别居。昱父椿乃集亲姻泣而谓曰:“我弟不幸早终,今男未婚,女未嫁,何匆匆便求离居?”不听。遂怀憾焉。经杨椿努力,同居关系暂时得以维系,但此时杨播子孙已是“时有别斋独食者”。而杨舒妻元氏与杨昱等矛盾越来越深,几致杨昱等于死地。

我们用动态的发展的视角去看上述为世人称道的典型同居共财大家庭的同居情况,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兄弟同居共财如果还能够真正实现,那么,三世、四世同居共财就很难维持下去,很多情况下是在同居的第二、三代开始出现分居异财。理性地分析一下统治者和社会舆论对三世同居、兄弟同居的情况大加赞扬或奖励,也恰可反映出这种现象在古代社会中的稀少,而见于史书记载的累世同居大家庭也只是统治者为了教化而将社会现象中存在的特殊典型事例大力宣扬的结果。

实际上,在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兄弟别居异财的具体事例更是俯首可拾、比比皆是。无论是在两汉,还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分居异财的现象都是大量存在的。例如:

西汉时河南人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至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东汉会稽阳羡人许武,“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武以二弟晏、普未显,欲令成名,乃请之曰:‘礼有分异之义,家有别居之道。’于是共割财产以为三分,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乡人皆称弟克让而鄙武贪婪,晏等以此并得选举。武乃会宗亲,泣曰:‘吾为兄不肖,盗声窃位,二弟年长,未豫荣禄,所以求得分财,自取大讥。今理产所增,三倍于前,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郡中翕然,远近称之。位至长乐少府”。可见,许武与兄弟分财合于礼,故并未遭到非议,只是其因分财不均而取大讥。足见分财异居已司空见惯,为社会所普遍承认。

汉安帝时汝南薛包,也是以不分异而著称,“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及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包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殴杖。不得已,庐于舍外,旦入而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后行六年服,丧过乎哀。既而弟子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弟子数破其产,辄复赈给”。尽管薛包极力维持子弟同居共财,但分居异财已为客观趋势,也只有听其中分其财而无可奈何。

东汉郑均,“好义笃实,养寡嫂孤儿,恩礼敦至”,注曰:“养孤儿兄子甚笃,已冠娶,出令别居,并门,尽推财与之,使得一尊其母,然后随护视赈给之”。可见,好义笃实的郑均,尽心抚养孤兄子而为世人所称,而在兄子冠娶后也是推财别居。

汉和帝时,许荆迁桂阳太守,“郡滨南州,风俗脆薄,不识学义。荆为设丧纪婚姻制度,使知礼禁。尝行春到耒阳,县人有蒋均者,兄弟争财,互相言讼。荆对之叹曰:‘吾荷国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乃顾使吏上书陈状,乞诣廷尉。均兄弟感悟,各求受罪。在事十二年,父老称歌”。注引《谢承书》曰:“郴人谢弘等不养父母,兄弟分析,因此皆还供养者千有余人”。又如何敞,迁汝南太守,“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案行属县,显孝悌有义行者。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许荆、何敞的宽和仁政,也恰好从另一角度说明父母兄弟别居异财的现象非常之普遍。而许荆、何敞的教化,也只是使不供养父母者还供养父母而已,并未能使之同居共财。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分居异财的现象仍极普遍,分居让财之例仍被特别推奖。例如:西晋渤海南皮人石苞,“临终,分财物与诸子”;高密淳于人徐苗,“其兄弟皆早亡,抚养孤遗,慈爱闻于州里,田宅奴婢尽推与之”,对其轻财贵义之举,“远近咸归其义,师其行焉”;北魏河东闻喜人裴修,“早孤,居丧以孝闻。二弟三妹并在幼弱,抚养训诲,甚有义方。次弟务早丧,修哀伤之,感于行路。爱育孤侄,同于己子。及将异居,奴婢田宅悉推与之,时人以此称焉”;北周于谨,“平江陵,所赠得军实,分给诸子”;宋琅邪临沂人王昙首,“兄弟分财”;南郡枝江人刘凝之,“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梁朝天水西县人杨公则,“为人敦厚慈爱,居家笃睦,视兄子过于其子,家财悉委焉”;夏侯亶,“父忧解职。居丧尽礼,庐于墓侧,遗财悉推诸弟”;陈朝长沙临湘人欧阳癇,“少质直有思理,以言行笃信著闻于岭表。父丧毁瘠甚至。家产累积,悉让诸兄”等等。说明分居异财在这一时期仍为社会的通常现象,社会舆论也未有薄议者,相反,对于父子兄弟间推产让财的行为还给予赞扬。可见,分居异财乃为礼俗、社会舆论所认可。

不过,这种分居异财的情况南北方有些差异。在南方多为父母在即已分居,史载南朝刘宋时中军府录事参军周朗上书言江南的情况,“今士大夫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庶人父子殊产,八家而五。凡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又疾谗害其间,不可称数。宜明其禁,以易其风”;《隋书·地理志》亦载川蜀一带,“小人薄于情理,父子率多异居”;岭南诸蛮,“父子别业,父贫,乃有质身于子”。而北方兄弟析产异居多在父母亡故之后,如《风俗通义》“过誉第四”载:“汝南戴幼起三年服竟,让财与兄,将妻子出客舍中住,官池田以耕种。”有些地方,父母亡故之后兄弟仍不分家,直到兄弟一方亡故后,才与侄辈分家。如前文所列薛包、徐苗、裴修等例即是;又如《风俗通义》“过誉第四”所载:“传称袁盎三兄子分而供其公家之费,此则然矣。”由此或可推知,北方比南方较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主干家庭或主干—联合家庭。因而,南方的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要少于北方。

但是北方也有父母在而分居者,史载:“蛮俗:婚娶之后,父母虽在,即与别居”,“蛮俗生子,长大多与父母别居”。北齐颜之推言:“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史称这种父母在而分居异财的情况是受南方风俗的影响。如《魏书》作者魏收说河东闻喜人裴植,自州送禄奉母及赡诸弟,“而各别资财,同居异爨,一门数灶,盖亦染江南之俗也”。北方这种父母在而分居异财的情况是否都是受南方风俗的影响,还很难说。不过,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分居异财的风俗大体一样,只是分居的早晚不同而已。

通过以上对文献记载中同居共财大家庭具体实例的分析,发现它们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即使同居也是短暂的,分家析产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官僚贵族,还是豪强大族,抑或平民百姓,他们的家庭结构基本上都还是以小家庭为主。持大家庭之说者误将历史上罕见的特例视为通相,或者以静态的眼光看待同居,因而误以为同居共财大家庭居社会多数。

同类推荐
  • 语文教学的趣味作文设计(上)

    语文教学的趣味作文设计(上)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 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本书结合当今教育规律与中学生特点,系统地阐述了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模式,成功教育的经验与发展,中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建构等。
  •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恩格斯说:“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不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读书对于弥补新闻从业人员的缺陷都是必要的。为鼓励读书,自2011年8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在《青年记者》主持“读新闻传播学书”栏目,形式为陈力丹导读按语+3篇学生的读书笔记,组织学生读了53本书,共发表读书笔记162篇。经过进一步筛选,《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将书目压缩至41部,新组织了2组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不熟悉的传播学格拉斯哥学派的两个系列书(共5本)的读书笔记(共5篇)。这样,本书共涉及关于46本书的128篇读书笔记,这些书的选择和关于这些书的读书笔记,对于在读的和未来的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研究生,在读书方面会有一定引导意义。本书所列,大部分是与新闻传播专业有关的书,按大的主题分为9个专题,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著到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涉及新闻生产与传播、传播主体、传播史、传播理论、传播政策、传播现象、电视批判等方面。
  • 社会常识全知道

    社会常识全知道

    什么是社会常识?“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曾说:“社会常识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世中必须掌握且行之有效的知识,对于一个人而言,社会常识往往比知识更重要。”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社会常识,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自然也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超市天王

    重生之超市天王

    他回来了,带着对过去的遗憾回来了。回到过去的他会有怎样的人生旅途呢?
  • 叫你单纯

    叫你单纯

    一个单纯的少女,盘旋在各种纷争中,仅一年,无父无母。她拥有着特殊的爱好,这个爱好让她自毁家园。再出现时,已为人父母,照顾两个奶娃子,在家相夫教子,在外贤妻良母。她最后一句话:宁天下人负我,我也不欠天下人。
  • 碎月岁岳

    碎月岁岳

    道,,是孤独的,我的道路,,便是孤道,无情岁月,千年已过,无尽的岁月,无尽的时空,无尽的开始与终结。(扣扣群,欢迎加入碎月岁岳,群号码:498166204)
  • 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今天还没暴富

    今天还没暴富

    所有人面前的总裁女强人,背后竟是爱财的小软妹,每天都是努力工作,争取暴富的一天
  • 嗜血王爷的绝世宠妃

    嗜血王爷的绝世宠妃

    身为前世杀手的她,因为伙伴的告密被杀。她不甘心,不料穿越却穿越到天赋极高的嫡女身上,她高兴呀!!!!!!!可是结局却不如她想,她空有天赋却不能修炼。“老天这是要杀我吗?她奔泪,,,,”她本身也受欺负,她不服她不信,再次测试才知自己中毒,她气,解毒后她一心修炼只为报仇殊不知确有更大的秘密等着她解开。。。本不喜爱情的她,面对追求之人只能冷漠对待本以如此那人便知难而退,可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别惹黑化女配

    别惹黑化女配

    穿书成文中女配,家世显赫,众星捧月,偏结局凄惨,个个不得善终。作为女配中唯一逆袭掌控命运的佼佼者,云娆死后被派去三千世界完成女逆袭任务。一张妖孽容颜,身带BUG降世,所谓改写命运的女主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 反派皆男神:病娇老公,要抱抱

    反派皆男神:病娇老公,要抱抱

    梁冉冉重生了,变成了娱乐圈人人喊打的著名花瓶。她那传闻中马上就要蹬腿升天的丈夫怎么摇身一变,从老男人变成了肤白貌美九头身。盛檀非垂眸看着自己的蠢萌小娇妻:“听说,你到处跟人说我快死了,你马上要继承我的巨额家产?”梁冉冉欲哭无泪:“不,我没有,我不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污点

    污点

    小说作者既是行动者,又是书写者,还是思想者。他一手用枪,一手用笔,集战士与诗人于一身。他把经验的亲历与人性的剖析结合在一起。他的长篇小说充满正义的激情、直观社会的勇气和法的尊严。小说讲述了一个文物失窃案如何历尽千辛终被破获的故事。其中有动人的爱情故事和感人至深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