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62500000005

第5章 高考失利对海泉是人生第一次成长(2)

比如,自编现代舞,并率领两名女同学表演,他领舞。这个他跳过的、他编导的舞蹈成为学校的一个保留节目。

海泉在毕业前夕,1996年的5月,代表学校参加第四届沈阳大中专学生文化节“美好年华”文艺表演比赛,海泉以一曲《爱要飞》获得最高分,拿到大专业余组校园歌曲比赛演唱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并获创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爱,

这般执着,又如此迷惑。

爱,

辗转反侧,却没有结果。

爱,

激烈如火,爱,忘却自我。

爱,

等待太久,只有沉默。

爱,

证明太少,诠释太多。

爱要飞,

还等什么……”

他的名字和比赛取得的优秀成绩,被刊登在《沈阳日报》的头版上,记者振明写道:“此次大学生校园歌曲表演赛突出的特点是,参赛歌手都演唱本校大学生自创曲目,大学生们通过歌声来抒发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所见、所做、所感。当日,参赛歌手共演出近20首具有浓厚北方大学校园气息的自创曲目。市广播电视大学选送的歌手胡海泉演唱了《爱要飞》,他用亮丽的歌喉歌咏了校园中大学生间深厚的同窗情,博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评委的赞誉,终以9,90分名列第一名,获一等奖。”他给学校带来了荣誉,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称赞。

海泉是安分的,也是不安分的。说他安分的,是说他从不惹事,每天放学后的时间,基本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度过,或写作业,或搞创作,或画画,或鼓捣乐器。说他不安分,是指他总是有自己追寻的目标,总是有自己想干的事,有时候异想天开。

大学时代对他来说是一段美妙的时光。有几个要好的伙伴,加上他共三个男生、三个女生,这6个人并不是同一个院校的,却因是高中同学,或因住在同一个大院,经常来往,彼此熟络,他们在一起经常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周末他们汇合在一起玩。比如去蹦迪,他们会错过开始需要落座消费的时间,进去就直接蹦跳,免得还要购买饮料什么的花“冤枉”钱。逢新年、春节、五一、十一,或是放寒假、暑假,他们就用做家教赚来的钱(海泉给一个孩子补课,补一次课给10元钱报酬),或跟家里要点钱,他们6个好友就一块出去旅游,去大连,去蓬莱,去……他们在山东看孔庙,爬泰山,游青岛,还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和渔民一道冒雨划船出海。他们尽量扩大自己生活的眼界,不满足学生在校园紧张而呆板的生活,他们快乐地寻找自由自在的日子。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完全忘记了性别。这几位伙伴一直默默地关注和支持海泉的音乐事业,给他鼓励。这3个女生现在都出国了,有的找到了英国人作为终生伴侣,他们回国探亲时还与海泉他们聚会呢!回忆这段美好的时光,海泉说,我当时真的没有把那三个女生当成女孩,但是我们玩的很开心,虽然是上了不同的大学,但只要有假期,大家就集资去进行AA制的旅行。那时候给我很多快乐,所以在那个下雪的夜里,我写了那首歌词,真的是记录了当时那么浪漫的一个心态。而且我觉得这种浪漫是可以持续的,在无论未来你遇到很多现实的波折,和面对选择、抉择的时候,心里这种浪漫会让你很勇敢。那首歌词我记得最喜欢的一句是:“我们都是爱浪漫的人,用瞬间的领悟驱赶一生的哀愁 ,用片刻的幻想筑起心灵的阁楼”,其实这是一种人生观的态度。我记得,那首歌我是在下雪的一个夜里得到灵感的,那时在沈阳的一个大学里面,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有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就是这三个男生、三个女生,六个人,没有那种爱慕的交织,只是友谊。

大约是读大二的时候吧,海泉也许是酝酿许久,也许是突发奇想,他想把沈阳高校中喜欢音乐的人,就是喜欢写歌、唱歌和演奏的人组织起来,搞一个音乐社团,让大家有机会彼此认识和交流。他身边的好朋友都支持他,给他出谋划策。

我在家里竟然找到了当初海泉起草的成立这个社团组织的一些文字。

海泉亲拟的章程,总则里,第一条:为了丰富沈阳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适应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第二条:以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爱人民爱集体为成立本组织的宗旨,坚决反对危害社会秩序和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活动和行为。第三条:本组织以促进高校间校园音乐交流,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为任务。第四条:本组织下设乐团、合唱团、宣传部,社会实践部、后勤部。第五条:本组织成员要求具有相应的能力。第六条:有权参与组织活动决策,对组织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第七条:要求成员守时守信,有较强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第八条:本章程于1995年10月29日通过,于11月2日开始执行。落款是海泉为这个组织起的名字“校园音乐公社”。

海泉还为这个公社草拟了成员的行为准则:第一,维护祖国的利益,不得参与任何有损祖国尊严和荣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害社会秩序的活动,反对破坏安定团结的行为。第二,遵守宪法和国家的各项法律规定,努力做维护民主和法制的典范。反对无政府主义。第三,互相尊重各自的音乐风格。第四,坚决反对个人主义,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第五,彼此间团结友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爱护集体财产。第六,遵守本组织的活动纪律。加入校园音乐公社的要写申请书,要写上姓名、性别、所在院校、所学专业、特长……

我看到他们当年热情地不辞辛苦地到各院校去张贴的一个通告:

“拥有自己的一片音乐天空,开拓青春与梦想的独属。

让我们系着对音乐的挚爱手牵手,走成自己的一块方阵。”

“一直期盼有这样一个本地校园流行音乐人才自己的组织,一直希望有更广泛的彼此间音乐创作与乐器演奏及演唱的交流和互补,现在有了‘校园音乐公社’这样的组织,给了我们用音乐耕种希望的田野,如果您有与我们同样的梦想,请加入我们。我们是沈阳本地区第一个高校间的非正规音乐组织——校园音乐公社,希望您会成为我们的一份子。”

“要求能力:乐器演奏、词曲创作、演唱、音乐活动策划及组织。”

下面写着联络人:胡海泉,沈阳电大经济系主楼308室。电话(略),另两位联络人是辽宁大学外语系的谢名一和沈阳财经学院财经系的何鑫。底下注明了联系时间是从1995年11至1996年1月。还有一句:“恳请各院校学生会给予支持与合作。”

海泉和几个热衷于音乐的伙伴,把油印好的“通告”张贴到沈阳各大院校的告示板里了,有的还张贴到学生宿舍楼外或楼里去了。

很快,就有许多人报名,这完全出乎海泉的意料。因为有太多像海泉一样喜爱音乐的年轻人,也像海泉一样有太多的困惑与彷徨,需要大家在一块切磋与交流。这些同学,对音乐的热爱超过一切,却不知自己该怎么办。

这个音乐公社,刚成立不久,就流产了。因为他们这个组织的名字里有“公社”两个字,过于敏感,当时有人将他们的通告交到了有关部门,然后,海泉等几个创办者就成了被调查对象。不是学校的人在查,是公安局的人来查。他们找海泉等几个参与“音乐公社”的筹划活动的人谈话。平时对海泉很好的学生部部长,突然很严肃地把他找了去,说:“你到这来一趟,有人找你谈话。”海泉不知是什么人找他,也不知是什么事情找他。去了之后,见到了一个公安局的人,虽然不是审问,但完全是质问的口气,一边问一边做笔录。他问:“你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的?你想干什么?其他几个人叫什么?在哪所学校?”后来海泉才知道,他们许多人在他之前就已经被质问过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有关部门发现这是个可笑的误会,说他们喜爱音乐的背后,并没有“阴谋”。没有“阴谋”也不能办下去了,因为海泉和另外几个主要创办者都是在念大学三年级了,要思考毕业后做什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经营这件事了。加上经过被“调查”,对这件事也心灰意冷了。

“校园音乐公社”应该是海泉的一个梦,是他一个美好的憧憬,是他内心的一个朦胧的有兴味的追求。

海泉读大学时,辅导员老师李庆燕曾在1994年12月16日写给海泉一篇祝福词:

我一直相信

你应该是二百七十六只雄鹰中飞得最高的一个

我一直相信

你应该是二百七十六颗星星中最夺目的一颗

谨祝

胡海泉新年快乐!

当夜深人静独坐台灯下辛勤笔耕的时候

千万别让每一个美好的明天从你身边悄然滑过

这位辅导员老师知道海泉的兴趣和爱好,一向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鼓励。据海泉的同学王三川讲,李老师对海泉特别好,课间休息时,教室里几个同学说笑过于吵闹,李老师来了,本来要厉声批评的,一看海泉也在其中,态度马上变得温和了。我和老伴对海泉的爱好和兴趣也始终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有一次,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在沈阳市文化宫举办大型文艺晚会。我们听说是海泉和一位女生联手主持,事先,我们找到文化宫的熟人,躲在剧场二楼的最后一排,从头到尾观看了海泉的主持,而海泉对此却一无所知。我们担心他事先知道会紧张,会分神。海泉参加“美好年华”大赛之前,我们领他到太原街几个大商店,帮助他选购一件打特价的100元的红色T恤衫作为演出服。我想我们能做的就尽力去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他前行的后盾。在《青春·理想·太阳》第四届沈阳大中专学生文化节闭幕式上,海泉独唱了自己作词、作曲的获奖歌曲《爱要飞》,而这首歌的伴奏带,就是他自己完成制作的。在这个闭幕式上,海泉还为伊朗国籍的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赖鑫演唱的《耶利亚女郎》钢琴伴奏,那天演出,他的多才多艺令许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特别是他的学校,因为他的好成绩而感到自豪。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康有为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康有为

    好学深思,立志救国、1858年,古老的中华帝国又一次蒙受了列强的羞辱,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攻入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俄、美、英、法等列强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天津条约》,致使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陷入更深的苦海。就在这年3月,一位在近代中国救辱图强的斗争中斩将搴旗的伟人诞生了。他就是几十年后在神州掀起洪波巨澜的康有为。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又名祖诒,戊戌政变后改号更生,晚年自号天游化人、游存叟、游存父等,因祖籍南海被尊称为南海先生,或康南海。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苏村敦仁里康氏老屋。南海康氏是南海县的大族,世代习文修礼,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
  • 忧国忧民:范仲淹

    忧国忧民:范仲淹

    本书讲述了范仲淹的一生: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严于自律。他生活清苦,却倾其所有帮助别人。作为官员,他以天下百姓的幸福为己任,一切以百姓利益为先;作为臣子,他不惧权贵,勇于直谏,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 奥黛丽·赫本传

    奥黛丽·赫本传

    她从罗马假日里款款而来,她是一抹浅笑。她在蒂凡尼的早餐上恬然而起,她是挥之不去的温柔。她在战争与和平中屡屡惊魂,她却是全世界眼中最窈窕的淑女,她是那个黑白年代的梦幻记忆,她是直到永远的谜中之谜。有人说,她是误落人间的天使,她的美丽,是那整个世纪。
  • 戴笠传

    戴笠传

    本书以专题研究论述的形式,从横剖面入手来写戴笠,通过对戴氏的家庭、成长、求学、创业、交友、特务经历、性格爱好及其与蒋介石及各方面的关系、对美合作乃至于暴死原因等的具体研究分析,来描述展现这位“一代枭雄”。
  • 读懂陈独秀

    读懂陈独秀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陈独秀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陈独秀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笑声更迷人

    笑声更迷人

    大大的世界,小小的人。本文感情发展慢。很慢。
  • 拐个妖怪做男友

    拐个妖怪做男友

    她,苏小璃,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原本在家准备着明天开学的她,偶然在自家门口救下了一只名为凛的狐狸男,他原本是狐族的一员,逃亡来到了这里,无处可去的凛只好住在苏小璃的家里,一只狐狸男和一个满脑子都是漫画的女生的同居故事就此展开。“喂,你是在cosplay吗?”苏小璃捏了捏凛的耳朵问道。“那是什么?”“诶,狐狸和狗差不多都是犬科动物那我给你吃狗粮应该也是可以的吧?”“我不是狗!”
  • 穿越顽徒诱神医

    穿越顽徒诱神医

    眼前这个疯医生也太神经了!自称是穿越而来的神医华佗不说,还四处追着她叫“夫人”!这不是摆明想敲碎顶在她头上的“四大校花”之一的耀眼光环,毁了她的市场吗?她欧阳灵明明才19岁,大一学生而已,尚未满法定婚龄,哪里有资格当得起他神医大人的夫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大唐剑仙风云

    大唐剑仙风云

    一纸江湖,三生醉话,比起求仙问道,他更乐意做个一生与酒为伴的逍遥郎,岂料老天要将他逼上仙途,既然注定要踏上这条不寻常路,他便决定提着酒壶干票大的,只是那冰宫里的绝色美女性格似乎有点太冷啊喂,还有那条自称跟自己有千年交情,姓韩名信字重言的小白龙又是什么鬼?
  • 轮回中的命运

    轮回中的命运

    一次失败,一场心不甘情不怨的订婚!把毫无爱情的两人绑定在了一起!富家千金!家道中落!狗血的剧情发生在了官婉儿的身上!十岁的她就进了张家当童养媳!命运再一次的轮回。。。。。。
  • 重生之太子为妃

    重生之太子为妃

    一朝重生,模样已变不说,还变成敌国太子妃,本宫可是郡燕国太子东方翰然,老天缘何开这么大玩笑,让本宫成为昭兮国太子妃莫宴,罢了,以不变制万变,反正太子妃只是摆设,徒有其名,虚有其表,只要我心不变,一切尽在掌握。
  • 经前快乐6要素

    经前快乐6要素

    女人对外物、对情感,对心理、对身体,有着超乎寻常的感受力,每次月事来临之前,她们会早有预感,因此许多女人在经前可能易烦躁、爱生气,甚至有些喜怒无常,有的还可能伴有头痛、烦躁、失眠、乏力、水肿、食欲缺乏等。如此折磨,怎一个“苦”字了得,经前快乐又谈何容易!针对上述经前各种困扰与不适应,作者论述了经前综合症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经前快乐六大要素:精神护理、日常起居、按摩推拿、合理运动、饮食调养和药物治疗,使您能轻松愉快地度过经前期。本书语言通俗流畅,内容实用,是广大女性朋友健康生活的良师益友。
  • 夏之愉悦

    夏之愉悦

    普通的宅男穿越,没有漫画,没有小说,没有网络,不得不去找点事干,当然,越干越大了!
  • 大红棺材铺

    大红棺材铺

    驱过邪,抓过鬼,乱坟岗上劈过腿,红棺材里睡过觉,还和女鬼亲过嘴。柳州老宅子里,我莫名其妙的睡进了红棺材,自打这以后,我八字奇弱的命就踏入了一条不归路。红棺材封煞,阴阳局,生死棺......我一路走来,听我说说这一路的邪乎事儿!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接续第一部,四字一讲,共分17讲,介绍了《百家姓》第81-148个姓的来源、迁徙路线、名人典故等内容。原汁原味,更突出钱氏风格;注重口语化,便于轻松阅读;历史典故更具故事性,幽默风趣。本书内容比讲座更为丰富,补全了节目中因时间限制而剪掉的众多片段。随书独家赠送《百家讲坛》同名讲座精华选编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