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别人发自内心的同情总让我们感到温暖;相反,那些对我们的不幸无动于衷的人则毫无疑问地让我们感到失望甚至生气。因此,有些自觉了解人性的人,开始用他们的原则去揣度人类的这种情感。根据他们的说法,人们在感到软弱无助的时候,别人的同情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获得帮助,因而感到欣慰;而别人的冷漠则会加剧他们的挫折感,从而使他们更加沮丧。但是,这些自负的人忽略了,人们的喜怒之情转瞬即逝,常常来得莫名其妙,并且往往不是刻意为之。一个人使尽浑身解数去逗他的同伴开心,到最后却发现除了自己没人觉得他的笑话好笑,他当然会对此感到非常沮丧。反之,如果大家都被他的笑话逗得捧腹大笑,他会从中感受到朋友对他的认同,觉得获得了最大的奖赏。
他人的同情可以为快乐锦上添花,而无人回应也会让我们尝到失望的痛苦。或许我们已经对一本反复阅读过多次的书或一首诗感到毫无新意,但是当我们为朋友朗读的时候仍然会劲头十足。因为朋友觉得它很新鲜,即便我们自己已经不再感到新奇和有趣,却仍然能够从朋友的角度去体味其中的意蕴,并且为一种如获知己的感觉而兴奋不已。相反,如果朋友对此毫无兴趣,我们会马上兴致全无,无心继续朗读下去。这又一次证明,同伴们的认同无疑是我们快乐的源泉,而他们的冷漠定然会令我们失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们情绪高涨或者低落的原因,却不是唯一的源头。心有灵犀让我们快乐,知音难求使我们痛苦。当我高兴的时候,朋友的同感会锦上添花;但是当我陷入忧伤的时候,朋友的同情如果不能雪中送炭,却有可能加剧我的悲伤。然而通常情况下,同情总能另辟蹊径,增添快乐,又能温暖人心,减轻痛苦。所以说,与高兴的时候相比,我们在不高兴的时候更希望找个人一吐为快,此时出现的同情如同救急的粮草,比平时更能安抚我们不安的心灵。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最能让不幸的人感到宽慰的事情莫过于找到一个愿意倾听他们不幸的对象。因为他人的同情使不幸者卸下了心头的部分重担,分担了他们内心的一部分痛苦,他们的痛苦与焦灼在某种程度上得以缓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和他们一样感受到痛苦,而且与他们共同承担痛苦,从而减轻了他们心灵的重负。在倾诉的过程中,那些恼人的忧伤在头脑中重演,唤醒了过去的伤心事,情绪得以宣泄,他因此涕泪横流,沉浸在悲痛之中,然而,他也从倾听者那里得到了安慰,重新唤起的悲痛在别人的同情中获得了更大的补偿,因此悲痛过后他们如释重负;与此相对的是,对不幸的人最大的侮辱莫过于轻视他们的不幸,对他们的不幸充耳不闻,由此激发起来的怨恨与恼怒,在一般人看来不可理解,但确是万分真实的。因此,如果你们不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也就仅仅被看作是缺乏礼貌,但是倘若你们不能神情庄重地倾听他们的苦恼,那就真的是不近人情了。
爱给人带来愉悦,恨则让人产生不快,独享快乐应该得到理解,独自承受不快却显然是艰难的。因此,虽然我们希望朋友分享我们的快乐,但更渴望他们理解自己的不幸。当我们身处顺境时,即使朋友很少关心我们,我们也往往不会太计较。但是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如果朋友们表现得无动于衷,我们就难免愤愤不平。即使朋友没有与我们分享快乐,但是身处顺境我们可能并不太在意这些。而假如当我们身处逆境中时,朋友们对我们的不幸不闻不问则会让我们怒火中烧。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我们对朋友的朋友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是对那些与我们的对头接近的人却很容易心怀敌意。那是因为即使我们对朋友的朋友抱有成见,也能保持礼貌的克制。但是对跟我们的对头友好相处的人就用不着那么客气了。如果说爱和快乐总是令人惬意,让人们内心满足,别无他求,那么悲痛和愤懑则总是让人耿耿于怀,它强烈地需要别人的同情来抚慰。
对于同情心的施予者来说,得知自己所表达的关心会使得他人得到极大的安慰,那么我们是会非常乐于献出自己的爱心的,并且会在无法提供同情的时候感到自责。我们不仅对成功人士表示祝贺,也会去安慰那些在逆境中的人。对我们肝胆相照的朋友,虽然在分担他的痛苦的时候我也感到痛苦,但是这些痛苦与我们交往过程中得到的欢愉比起来,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假如我不能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他安慰,分担他的痛苦,那么相较于与他同甘共来说,我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朋友。然而千万不可因此就在朋友面前肆意表达自己不恰当的情绪。因为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因为不幸而痛哭失声,设身处地地考虑他的遭遇之后觉得自己不致如此,我们就会认为他小题大做、胆小怕事。另一方面,如果有人因为捡了一点小便宜就得意洋洋,我们也会瞧不起他,觉得他目光短浅。如果我们听到一个平淡无奇的笑话,而朋友却为此大笑不止,甚至没了分寸,我们也会感到很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