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46900000020

第20章 以小争大入主“和黄”(1)

“以小争大”是李嘉诚极其擅长的一种与经营对手较量的战术,在他精心谋划之下,李嘉诚逐步强化自己的实力,走向了成功。

李嘉诚退出了九龙仓角逐,却又将目标瞄准了另一家英资洋行——和记黄埔。和记黄埔集团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和记洋行,另一个是黄埔船坞。和黄是当时香港的第二大洋行,同时它还是香港十大财阀所控制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记洋行成立于一八六○年,主要是从事印度棉花,棉毛织品、中国茶叶等进出口贸易和香港零售业的。刚刚开始的时候,无论从规模上看还是从产品上说名气都不大,是远远不能与怡和、置地、劝曾、太古等洋行相比的。等到了二战之前的时候,和记有下属公司两间,已经初具规模。

至于说黄埔船坞,历史可就更长了。那要追溯到1843年,林蒙船长在铜锣湾怡和码头造木船。船坞几经迁址,不断充资合并易手,成为一间公众公司。到本世纪初,黄埔船坞与太古船坞、海军船坞并称为香港三大船坞,形成维修、建造万吨级轮船的能力。除此,黄埔船坞还经营码头仓储业。

二战之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该家族与怡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尊雄心勃发,一心想成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牛气冲天时,展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把黄埔船坞、均益仓、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许多未上市小公司归于旗下,风头之劲,一时无二。

祈德尊这时就瞅准了香港的房地产,认为地产必旺的产业趋势就将到来。看准之后,他就关闭了九龙半岛原来的码头船坞,私修船业务与大古船坞。

祈德尊满天开花大兴土木,地产成为集团的支柱产业。一味地吞并企业,鼎盛期所控公司高达360间,其中有84间在海外。祈德尊虽长有“钢牙锐齿”,“肠胃功能”却太差,“腹泻不止”——不少公司状况不良,效益负增长,给他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所幸的是股市大增,他才有机会在股票上投入了更多生意,才有可能弥补财政黑洞。但好景不长,在1973年中股市大灾,接着是世界性石油危机,接着又是香港地产大滑坡。投资过速、战线过长、包袱过沉的和记集团掉入财政泥潭,接连两个财政年度亏损近2亿元。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条件是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汇丰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黄埔公司也因为这些而离开了和记集团。

汇丰控得和记洋行,标志着祈德尊时代已经结束。和记成了一间非家族性集团公司,由韦理主政汇丰的一切。1977年9月,和记再次与黄埔合并,改组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韦理有“公司医生”之称,但他一贯是做智囊高参辅政,而从未在一间巨型企业主政。又因祈德尊主政时,集团亏空太大,“公司医生”韦理上任,未见其妙手回春——和黄的起色不如人们预想的好。

趁虚而入,是战场中常用并有效的战略战术。李嘉诚在觊觎九龙仓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和记黄埔的状况。

“九龙仓”一战,李嘉诚成全了包玉刚收购九龙仓的心愿,其实说来是一块肥肉骨头让包氏去啃,而自己只不过留下了一块瘦肉。因为九龙仓属于家族性公司的怡和系,凯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会以牙还牙,死死一搏反收购。包括收购九龙仓,代价沉重,实际上与怡和大班打个平手。怡和在港树大根深,收购九龙仓,必有一番血战恶战。次之,沦为公众公司的和记黄埔,至少不会出现来自家族势力的顽强反抗。身为香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黄集团,各公司“归顺”的历史不长,控股结构一时还未理顺,各股东间意见不合,他们正祈盼出现“明主”,力挽狂澜,使和黄彻底摆脱危机。

李嘉诚最初的出发点就是:只要能照顾并为股东带来利益,股东不会反对华人大班入主和黄洋行。在这之前,李嘉诚也仔细地权衡了一下彼此的实力,长江实业的资产才6.93亿港元,而和黄集团市值高达62亿港元,蛇吞大象,难以下咽。和记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锁零售业,是一家极有潜质的集团公司。香港的华商洋商,垂涎这块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为和黄在香港首席财主汇丰的控制下,暂且控兵不动。

李嘉诚认识得很清楚,汇丰控制和黄不会有太长时间的,根据公司法、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的。债权银行,可接管失去偿债能力的工商企业,一旦该企业经营走上不正常,必将其出售给原产权所有人或其他企业,而不是长期控有该企业。

就在李嘉诚正在吸纳九龙仓的时候,他就获悉汇丰大班沈弼暗放风声说: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黄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

这个消息对李嘉诚来说,是天大的福音。长实财力不足,如果能够借助这汇丰之力,那么收购成功率就能有50%的把握了。李嘉诚梦寐以求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也为了获取汇丰银行对自己的好感,李嘉诚忍痛割爱停止了收购九龙仓的行动。这样,李嘉诚卖给了汇丰银行一份人情,那么,信誉卓著的汇丰必会有一份丰厚的回报——还其人情。这份人情,是否是和黄股票,李嘉诚尚无把握。

后来,李嘉诚为了把成功率提高,使自己更有把握,他还拉上包玉刚,以出让1000多万股九仓股为条件,换取包氏促成汇丰转让9000万股和黄股的回报。李嘉诚一石三鸟,既获利5900万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让给包氏去收购,还获得包氏的感恩相报。

在与汇丰交往程度上,李嘉诚深知不如与包玉刚的深厚。包氏的船王称号,一半同李嘉诚一样,是靠了自己辛勤努力,而另一半则是靠了汇丰银行的支持。就包玉刚与汇丰的交往已长达20余年了,他身任汇丰银行董事(1980年还任汇丰银行副主席),其间与汇丰银行的两任大班桑达士、沈弼私交都很是密切。所来,李嘉诚也与沈弼有更多地接触,他弄清了汇丰的真正意图: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得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马敲边鼓,又怎么不马到成功呢?

1979年9月25日夜,在华人行21楼长江总部会议室,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沉稳的李嘉诚以激动的语气宣布:

“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所有在场的记者们听了李嘉诚的这一席话,无不鼓掌称赞的。有的记者还向李嘉诚说:为什么长江实业只购入汇丰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

李嘉诚答道:“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间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一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

李嘉诚被和记黄埔董事局吸收为执行董事,主席兼总经理仍是原有的韦理。就在记者招待会的最后一天,和黄股票还真成了那个时间的一个大热门。小市带动大市,当日恒指飚升25.69点,成员额高达4亿多元,从这也可以看到股民对李嘉诚是多么的信任。

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到1980年11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共拥有和黄股权增加到39.6%,控股权已十分牢固。其间,未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注:包玉刚入主的怡和系九龙仓不属独立洋行),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就是这样,李嘉诚以小博大,以弱制强的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有6.9亿港元,但是却用它成功地控制了市价为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后来有人问李嘉诚是不是有什么超人的智慧,否则怎能够办成。对这,李嘉诚并不认同,他避而不谈他运用的是什么谋略方法,而是对汇丰的深情厚义念念不忘。他说:“没有汇丰银行的支持,我今天就不可能成功收购和记黄埔。”

他所言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在继收购和黄之后,汇丰又助李嘉诚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活动。

1985年,李嘉诚收下和记黄埔,一举收购香港电灯公司的大部分款项都来自汇丰,汇丰银行再一次为李嘉诚财团充当了一个主要“供血者”的角色。

1987年9月,李嘉诚财团各上市公司联合供股集资一百零三亿港元,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扩张收购活动。其中的供股集资项目,是由汇丰总行属下的获多利财务公司和美国万国宝通银行等协助包销的。

1988年10月,李嘉诚透过长江实业全面收购英资青洲英坭,再次获得到了汇丰银行的支持,并由汇丰银行属下之获多利财务和加怡融资出面安排。

1989年,李嘉诚属下的和记黄埔之国际华柜筹措一百零五亿元银行贷款,也是由汇丰银行出面组织得以实施的。汇丰银行因此成为李嘉诚财团一系列庞大的收购活动和集资活动的幕后资金雄厚的支持者。

当然了,事情也并非仅仅就是这些。李嘉诚与汇丰银行的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一直持续到今天,仅李嘉诚一个人就持有汇丰银行的股份,而且他还于1980年和1985年先后两次应汇丰银行的邀请出任汇丰董事局的副主席,至今他仍居此位。

就李嘉诚属下的各大上市公司的主要往来银行也是汇丰银行。在长实系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不难看出,长江实业主要往来银行是汇丰银行、美国万国宝通银行、大通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日本住友银行和法国百达利银行;和记黄埔的主要往来银行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嘉宏国际和香港电灯的主要往来银行也都是汇丰银行。而得到汇丰银行大力支持的李嘉诚财团,也由此为汇丰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存款基础和众多的业务机会。

20世纪80年代末期,汇丰银行在幕前幕后支持扩张中的李嘉诚财团的基础上开始了参股投资。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1988年,汇丰银行投资巨额资金六点二五亿港元,购入李嘉诚属下的和记黄埔这国际货柜5%的股权。跨入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汇丰银行对李嘉诚财团的发展更具有了信心,他再次表示愿意加盟其属下的如卫星电视等项目的长线投资。

同类推荐
  •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本书剖析了邓小平领导工作中,在决策、用人、管理、调研、协调、做思想政治工作、获取民心、进行人际交往和领导讲话等方面高超的方法和杰出的智慧。
  •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出身显贵的纳兰公子,因鄙弃官场的尔虞我诈,在入仕的路上自我搁浅。他那一腔不屈的抱负,只能化成绵绵的情思,寂然吟出。他敏感多情,自诩是“天上痴情种”,在凄美的辞藻里苦恋自己的爱人;他是金戈铁马中的一片浮萍,在战乱纷争中逐水飘零;他“纯任性灵,纤尘不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却伤痕累累的词人。
  • 尼采传

    尼采传

    《尼采传》以时间为线围绕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中国十大皇帝

    中国十大皇帝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十大名帝的故事,包括秦始皇、刘邦、唐太宗、武则天、赵匡胤、朱元璋、康熙、乾隆等。
  • 一起走过的日子

    一起走过的日子

    本书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电影配乐大师胡伟立先生的自传,主要讲述他1986年至1997年在香港为数十部经典影片配乐的幕后甘苦,同时穿插了他与徐克、成龙、李连杰、刘德华、杜琪峰、周星驰、王晶等著名影人交往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君颜错

    君颜错

    一段延续千年的情感在时光交错的刹那重现于又一次开启的生命之轮是缘是份还是注定了伤害几世纠葛游荡的心是否会找到最终的归宿未知的前方等待着的是结局还是无止境的忧伤
  • 我家宿主是精分

    我家宿主是精分

    纪凝,性格怪异,幻想时穿越到小说世界,对无聊的逆袭没什么兴趣,由着性子来,导致多个世界连续文崩。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厉爷追妻放肆甜

    厉爷追妻放肆甜

    【超宠】他权势滔天,杀伐果断,高冷矜贵,人帅心狠。只是,这男人也太变态了,恨不得把她缩小揣口袋里,日夜带身上。“你离开我一会,你会死啊?”“会,你是我的命。”“为什么是我?”“因为,我命中缺你!”他宠她疼她,为她开挂虐渣,不许任何人欺负她。上一世,她死在他的怀里。这一世,他给她一世娇宠。
  • 凤凰舞之胭脂泪

    凤凰舞之胭脂泪

    一剑仗天涯,红尘胭脂泪。
  • 特种空少

    特种空少

    她,貌美如花、温柔如水,本来是我的猎物,现在成为了秘密保护的对象;且看我如何征服空姐之花,降服各路邪恶势力,笑傲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晟晟如你

    晟晟如你

    易思远,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他即将面临的高考前夕,他遇到了
  • 穿到神雕

    穿到神雕

    李云穿越到了神雕侠侣的世界中,这个世界,因为李云的到了,出现了不一样的变化。小龙女我的,郭芙,陆无双,程英,公孙绿萼,你们的!
  • 迢迢千里皎皎女

    迢迢千里皎皎女

    张迢,从小便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主,无人管教的结果自然是无法无天。直到遇见乖乖女白皎儿,天不怕地不怕的张迢居然怂了!为什么自己会怕一个胆小鬼呢!张迢表示也很是纳闷,若想找到答案,看来还得从白皎儿身上下手。于是,张迢掏出手机,破天荒的先查了一下她的名字,jiao皎,洁白明亮的意思。……喂,白皎儿,你为什么不直接叫白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