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895年4月17日,日本马关,清日双方春帆楼中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
作为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夏峰此刻并没有参与其中,被李经方以非正式成员的身份排除出代表团。
夏峰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他不明白,自己已经出了这么大的力气了,到最后关头反而把自己给踢了出去,这不就是卸磨杀驴嘛!
日方谈判代表陆奥宗光向李鸿章最后一次递出修订后的条款。
李鸿章目光大致在楷书条款上走了一眼,虽然比之之前已经减轻了一亿两白银的负担,但是这两亿两也算是彻底将大清朝的国库掏空了。
开通贸易港口,海关权益又是进一步的丧失,对此,李鸿章唯有摇头叹息。
令人庆幸的是,事关大清生死存亡的辽东半岛,大清龙兴之地在三国的强制干预下保住了,日本想要吞并东北的阴谋落空。不过依然还是付出了三千万两的赎辽费,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李大人,如果没有异议的话,请你在这两份条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因为李鸿章的背后站着被夏峰拉来的三大欧洲巨头,陆奥宗光心有顾忌,说话间的语气也不再是之前的强硬。
李鸿章拿起笔在条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沉重的氛围,死气沉沉。
清方代表们低头默不作声。
谁都明白,签下了这份条约,意味着这在座的所有人都将会成为历史罪人。
不管日后是不是大清朝主政天下,在后人们的嘴中,出卖国家的罪名都将会遗臭万年。
潇洒飘逸的书法,笔走龙蛇的毛笔字落下最后一笔,狼毫毛笔从李鸿章手中脱落,倚靠花梨木椅背,悲叹一口气。
“想我大清国,先是屡败于西方诸国,但大清依仗国势强大,仍不失东方第一,不成想,今日却与四岛小国签下这等丧权辱国条款,悲哀!唉。”
时至今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李鸿章不想认帐。
“李大人,战争已经过去了,日清两国还是好邻居,亚洲的强盛进步离不开日清两国的共同努力。”
李鸿章起身挥袖冷笑:“蕞尔小国,野心倒是不小,伊藤首相,陆奥宗光大人,奉劝一句,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事要适可而止,量力而为,今时今日,你们已经得到了不少,尽快收手吧,将来的恶果你们承受不起!”
面对李鸿章,伊藤博文也毫不畏惧,同样起身。
“有劳李大人惦记。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勇于进步的民族,将来终有一日,日本帝国的旭日旗会飘扬在远东大陆。希望李大人也能看到那一天。”
“告辞!”
李鸿章带头离开,清廷代表纷纷起身跟随离去。陆奥宗光与伊藤博文两大日本巨头相视一笑,白色的手套下摸在轻飘飘的条约上,心中不由得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这一场赌国运发动的战争到现在为止终于打赢了,从中取得了百倍的回报。他们有理由相信,1895年之后的日本只会比现在更加的强大。
击败了曾经的宗主国,伊藤博文眼中燃烧着熊熊火焰,一个更加具有侵略性,更加疯狂的念头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称霸亚洲!
称霸世界!
这个疯狂的念头,最终在三十多年后掀起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
呜~
蒸汽巨轮烟筒翻滚出滚滚浓烟,轮船在日本人的目送下驶离马关,踏上回国路途。
旗杆上的黄龙旗烈烈作响,海鸥盘旋在头顶,向日本投去最后一瞥。
此刻的夏峰心里很是迷惑,自己既然是一个穿越者,为什么不像是书中说的那样改变历史走向,最终让历史顺应自己预想中的那样呢?
剧本走向应该是拒绝签订条约,大清反败为胜,击败日本然后统治亚洲,最后称霸整个世界。此情此景此刻此款条约,竟然是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如今的样子,这让夏峰惊讶的同时还有些许挫败感。
为什么自己不再多努力一下,为什么自己的立场不能再坚定一些?为什么?
夏峰虽然埋怨自己,但他也不傻,自己不小心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黄海海战败局已成,亚洲第一海军也已经全军覆没。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巧舌如簧,怕是这两亿两的赔款就是板上钉钉的三亿两!
大清不吃不喝也要攒上几年。
因为他的机智应变,借助李鸿章挨了枪子的突发事件为大清抹去了一亿两的赔偿,又拉拢西方列强将辽东半岛从日本的虎口下保了出来,从这些方面来看,夏峰是个有功之臣。
东海海浪大,海风有劲,船只颠簸的厉害,站在甲板上的夏峰有种头晕眼花胃里翻腾想吐的感觉。
老话说得好,不晕车定晕船,两者定犯其一。
渐渐的他的脚步有些浮夸,左摇右晃,几次险些从甲板上倒进海浪中。
“夏公子,当心些。”
李经方扶了夏峰一把,他双手紧紧的抓住护栏,脸色略显苍白。
“不碍事,只是有些晕船而已,李大人没事吧?”
李经方笑笑道:“家父走南闯北,大风大浪见得多了,区区一点儿海风尚且奈何不得家父。不过近几日在日本多日奔波操劳,家父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早早的已经睡下了。”
夏峰点点头,没多说什么,李鸿章这老头命硬的很,还有五六年的活头呢,哪里那么容易挂掉。
“李大人没事就好,我还担心大人上了年纪,身体吃不消呢,看来是我多虑了。”
“哪里哪里,家父若是知晓公子有这份心意,心里定然是高兴。”
客套话说完了,因为晕船的缘故,夏峰与李经方也找不到什么共同语言,夏峰喜欢看电影,看好莱坞大片。李经方喜欢看圣贤书,听京剧大戏,所谓话不投机就是这个意思。
见夏峰没有说话的意思,李经方率先开口道:“眼下再过一两天就能回国了,不知夏公子有何打算?”
打算?说真的,夏峰还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偶遇到李鸿章时候,他就为自己的未来思索了许久。
自己一个人在日本这地头上,语言不通,意识不同,整不好就会被尚未开化的日本人们给解剖了。回国是必然首选,而傍上李鸿章更是首选中的首选。
“哈,异土他乡终究还是呆不住,回国之后,只想安安稳稳本本分分的找个地方做点儿小买卖,将来发一笔小财,养家糊口,也图一个乐得自在。”
曾经有一份无比热爱国家,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他,在见识到大清国对外外交上的虚弱程度,已经是失望到无以复加,一个屈辱到连合法利益都不能维护的政权还有什么前途?
这让他参政救国的念头隐隐有些动摇,后来的马关条约签订仪式,自己这个发挥关键作用的幕僚却连进场看一眼的权力都没有。在他的潜意识里认为,李鸿章他们还是没能拿自己当成自己人。
夏峰也计划过了,等到回国之后,他要去上海,他见识到了新兴媒体的顽强,国内外诸多密切关注日清谈判进程的报社为李鸿章枪击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清国最大的报社申报已经开通许多年了,宣传力度虽然及不上现在,但是对于老百姓了解时事起着莫大的作用。
上海是租界地,遍地的外国人,夏峰想去上海搞实业,哪怕成不了一代巨商,但小有一番事业也是有可能的。
上海是李鸿章淮系的地盘,经过日本一行,自己也是一个有功之人,相信淮系官员不会为难自己,反而会看在李鸿章的面子上多多照应自己才是呢。
“经商,公子有如此口才,三寸不烂之舌加上博学见识足以纵横天下,却为何要去从商,岂不是大材小用了?”
对于夏峰的意向,李经方感觉很意外,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在李鸿章的领导下举着求富、自强两个口号运动几十年。
也引进了不少西方生意理念,也知道商人做买卖纳税是西方列强财政收入的主力,但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士农工商封建理念,导致商人地位自然得不到提升,民族企业得不到快速发展,以至于一直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在李经方看来,夏峰从商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官本位的社会,有权即是王法,想找你麻烦,多少钱也求不来。
夏峰笑道:“我不这么觉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下家里就我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出国在外,除了从洋人哪那里学了点用不到的东西之外。也就啥都没了。承蒙李大人夸奖,说不定日后靠这个聪慧的脑袋和这张三寸不烂之舌混口饱饭吃呢。哈哈哈!”
如今的大清国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摇摇欲坠,被推倒只是一口气的功夫,夏峰也看开了,自己穿越来不是来拯救世界的,自己没这本事,也没有超能力。
要是有机会穿越回去的话,打死他也不会回来。
问题来了,在没有挖掘机的前提下,既然回不去,首要目的就是过好自己清朝末年的日子要紧。夏峰再三的考虑过了,跟着李鸿章混,充其量也就是被他培养为一个不入流的六部官吏,待到李鸿章与政敌对抗的时候出来为他摇旗呐喊,然后每年吃他几千两银子的辛苦钱,这种流水官,哪怕是升到了一品二品也没有太多作为。
他很清楚,这不是他想要的。
轮渡呜呜前行,夕阳西下,浩瀚的海面撒上一层金光,若隐若现的地平线提醒颠簸的官员们大清国就在不远前。
夏峰吐一口浊气:“到家了……”
李经方摇头,他看不懂夏峰,也琢磨不出夏峰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当官发财他不想,权倾天下他也不要。
当今世道虽然乱了些,起义频频,民不聊生,洋人横行。但是自同治年间,曾国籓、李鸿章等一班重臣上台以来,洋务自强,兴军强政,国力大增。祸乱十多年的太平天国被镇压,中原的捻军也被打的七零八落,大清帝国摇摇欲坠,但还不至于动了根基,即使是垮台也轮不到这一辈人承受。这是朝廷官员的普遍认知。
李经方叹气从袖筒中拿出一份李鸿章亲笔书写的举荐信。
“拿着吧,这是中堂大人赏识你,举荐你去谋一个职位,就当是报答中堂大人的知遇之恩吧。”
送官当?
夏峰疑惑接过举荐信,这玩意儿是当朝一品大员书写,多少人求都求不来,以前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好东西,竟然轮到自己头上。
再一看上面的内容,夏峰乐了,李中堂不愧是办大事的人,随随便便一出手就是一个正六品千总。而且出手还挺阔绰,麾下就是一个营的千总。
大清的官职可真是多如牛毛,这六品官随便看着要比现在他头上顶着的三品要小。
其中还是大有不同,这个六品千总是经过朝廷正式任命的,比口头上的任命多一份保障,不属于临时工范畴,是可以入档案,将来提拔走流程提升是必须的。
“哎,推辞的套话就不要讲了,中堂大人自有识人之明,大人既然愿意提拔你,依然有你的过人之处,你只管安心赴任行了。”
夏峰低头沉思,自己费劲口舌烧坏了脑袋帮忙马关谈判,马关赔款不光彩且不说,能减少赔款额,按理说这军功章也有自己的一半。不料最后又被李鸿章给排挤出去,然后自己萌生另谋生路的想法,却又给了一个不小的淮军千总。
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第一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