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0200000047

第47章 节日(1)

战地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防暴队员们在海地过的第一个节日。如果是往年,身在国内,“五一”的悠长假期是足够让人好好轻松一番的。然而此番身在海地,队员们却是实打实地要过“劳动节”了,不但要按时出勤,而且还要不出一丝意外,完全没了国内的悠闲自在。

胡运旺却是一贯主张“劳逸结合”的一个人。为了让队员们能够借这个节日也缓解一下疲惫的神经,他早早就开始筹备“五一”的晚会,并且一心想让队员们这次吃好,玩好,放松好,休息好。

4月30日一早,几名队员就在副队长王胜的指挥下,在营房前高高地挂起了红色的横幅,虽然由于条件限制,红布白字的横幅显得格外简陋,然而那上面“庆祝五一”四个大字顿时将所有队员们的情绪一下子带动了起来。有意思的是,为了可以把横幅悬挂到最高最显眼的地方,队员们找不到梯子,索性出动了一辆小号铲车,挂横幅的队员踩在铲车前面的铲子上,像表演杂技一样,才险险将横幅挂好。

下午,中国驻海地商代处张国保代表伉俪来到防暴队营地,应邀参加晚上的“五一”晚会。中国与海地尚未建交,商代处是防暴队在海地最有力的依靠,在防暴队抵达海地后,张国保代表及时介绍有关情况,给予具体指导,使防暴队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为防暴队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防暴队上上下下都与张国保代表的关系十分融洽密切。

胡运旺政委先与张国保代表一行人进行了私人会谈,大家聊了许多自防暴队抵达海地之后所处理的大型勤务,以及一些生活上的趣事乐事,在幽静的会客室内,张国保代表与胡运旺政委如高山流水偶遇知音,畅所欲言,聊得不亦乐乎,短短几个小时,转瞬即逝,宾主尽欢。

与此同时,队员们也在开心地搞清洁。两名理发手艺“精湛”的队员充当起了义务“发型师”,平时忙于勤务,没时间打理自己的队员们纷纷来到“发型师”身边,说笑着排队,希望一会自己可以换一个崭新的新形象。

炊事班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厨师们却硬是在物资紧缺,食材有限的海地烧出了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好菜:酱牛肉片薄味浓,烧鸡切得香气四溢,红烧鱼看上去就颇为刺激味蕾,其他几个炒菜看上去也精致可口,看得人食指大动。

在队员们一阵欢呼和掌声中,“五一”晚会正式开始。

胡运旺政委首先介绍了张国保伉俪以及中国驻海地民事维和警察的到来,随后胡运旺政委宣读了国内为防暴队发来的贺信,纸短情长,简单几行字句却惹起队员们雷鸣般的掌声。张国保代表随后也发表了致辞,聚餐正式开始。

胡政委和张国保代表走到队员中,每到每一桌敬酒,都激起一阵欢腾的声浪,极富创意的队员们编了许多不同的祝酒词,全桌队员异口同声,最后再来一嗓子痛快淋漓的:“干!”透明的玻璃杯在空中撞出清脆的声响,泛着淡黄色泡沫的啤酒如同璀璨的浪花喷溅而出,这是属于军营的酒之豪情!

说到喝酒,男人有几个不好杯中之物?只是公安部的“五条禁令”明文规定,当班时警察严禁饮酒。何况身在海地,随时可能有紧急任务出动,不管身在何方都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绝对不能有贪杯误事的状况发生,因此防暴队更是把禁酒放在了第一位,也难怪队员们在禁令解除的日子里如此兴奋了。

虽说开戒,但是对于每个队员的饮酒量也还是有着限制,每个人只有一罐啤酒的“限额”,队员们端着自己五花八门的“盛酒器材”———红酒杯、白酒杯、一次性纸杯、饭盒盖儿……小心翼翼地品尝着国内带来的美酒,一口一口地抿着,享受着这久违的快乐。

酒到兴时,大家又开始闹着让胡政委再来一首经典的《小白杨》或者《母亲》,这一刻的胡运旺也少了平日的几分威严冷静,而多了几分豪气激昂,一曲《母亲》唱得荡气回肠,全场叫好连连。

队员们都纷纷拿起麦克风,享受着这平日并不多得的娱乐方式,龚向树唱的《为了谁》韵味十足,惹来掌声阵阵,而林华锋独特的闽南语《爱拼才会赢》也让人颇为惊喜,段中慧的英文歌是队中一绝,王锋的《精忠报国》也是他的保留曲目……唱得最多的还是《母亲》,几乎每位队员都会唱这首歌。“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唱着唱着就成了合唱,一边唱,一边眼里都含了泪光。思念在音乐中澎湃而出。

陈阳红拿起了相机:“来来来,大家合个影。”

队员们高举起酒杯,他们的身后是自己亲手扎的彩色纸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泪痕未干的笑容。

所有的激情都在今夜无止境地发散,大家一起高声吼出雄壮有力的一声———“干!”

端午节,自己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北宋欧阳修有词云: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是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早在出国之前,胡运旺政委就考虑到了这个节日的特殊性,海地没有粽子叶卖,其他作料也十分匮乏,于是胡运旺要求后勤分队长毛戎锋和指导员陈吉祥早早做好了准备,从国内带去了粽叶和其它食材。端午当天,胡政委笑眯眯地找来了所有没有出门执勤的队员们,大家聚在一起包粽子。

防暴队里以男队员为主,包起粽子来大多笨手笨脚,那小小的粽子拿在手里,比摆弄自动步枪艰难得多。几名厨师就在一边为大家做示范:取两张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在粽叶中放入一小碗糯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馅,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

厨师们再三叮嘱,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另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会煮爆,过松会进水,以轻扯不移动的状态即可。可是许多第一次包粽子的队员们哪懂得那么多,最后包出来的粽子大多奇形怪状。队员们倒也互不嫌弃,嘻嘻哈哈,完全乐此不疲。

胡政委倒是再三叮嘱,一定要把两种粽子馅平均分配,因为一部分队员不爱吃猪肉,所以炊事班准备了两种粽馅,一种是糯米、花生、绿豆,一种则是猪肉,这样可以适应所有队员的口味。

人多力量大,粽子终于全都包好了,三角状和长方状一个个躺在案板上,队员们对自己的作品不由得越看越爱。粽子绑好后,厨师们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点火,不一会儿,粽香就悠悠地飘了出来。

营内营外,每个队员都用力地吸着鼻子:“真的好香啊……”

端午晚会,就在一片淡淡粽叶清香中开始了。

朱晓宇和戴红是晚会的主持人,他们首先介绍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六位女队员的旗袍表演。

当六位女孩身着同为红色,款式却截然不同的旗袍,从幕后款款而出的时候。所有的男队员先是有一秒钟的鸦雀无声,随后,“嗷”的一声地炸开了锅,纷纷拍桌子,欢呼,敲饭盆,大声吹起口哨来,一片沸腾。

这也难怪大家激动,朴素的军营里,每天除了军装什么都看不到,如今忽然出现这样一抹鲜艳的亮色,谁能不大受刺激?何况平日里这些女队员与大家朝夕相处,摸爬滚打,每天穿一样的衣服,头发也是简单地一扎了事,性别早已模糊,队员们把她们当成防暴队里的一员,却很少想到她们也是正当好年华的女子。今天这一亮相,可是让男队员们从现实来到了天堂,那婀娜的姿态,窈窕的身材,曼妙的动作,连平日里熟得不能再熟的一颦一笑此刻看上去都极具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漂亮的旗袍也是胡运旺政委在出国之前就预备下了的,他特意让负责此事的队员询问了女队员们的身材尺码,挑选了布料定制了旗袍,为的就是这一刻的惊艳。此刻,他坐在队员中间,笑得比谁都开心。

旗袍秀结束,女队员们在掌声中走回幕后,再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换了便装。这些服装都是她们自己从国内携带来的,每一件都颜色亮丽,款式新颖。然而自打来到海地,她们还从未穿过这些衣服。如今,在这台端午晚会上,她们终于得了机会,这些常年不见阳光的美丽新裳,终于有了一展风姿的机会。

转身、扭腰、摆出一个漂亮的POSE,任台下的男队员们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时的她们,魅力四射,尽情地散发着战地玫瑰的美丽和芬芳。

这一轮时装表演结束后,戴红走上台来,她微微一笑,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葫芦丝。一曲婉约圆润,轻柔细腻的《月光下的凤凰竹》,让队员们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了下来。

葫芦丝是使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因为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又叫“葫芦丝”。

戴红将自己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支小小的葫芦丝,在她的唇边娓娓响来,极富表现力。动听悠扬的民乐声中,队员们都不由自主地放松了身体,脸上出现了陶醉和享受的表情。直到一曲终了,大家还如痴如醉,以往在国内常常听到的音乐,如今听在耳里却仿如天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接下来的节目更是丰富多彩,几名男队员的相声让队员们几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而孙花玉的出场,几乎把全场带入了一个最高潮。只见平日里素面朝天,和蔼可亲的“花姐”,竟然身着一身桃红色朝鲜服装,在《大长今》的音乐里旋转着出场,翩翩起舞!

这突如其来的亮相几乎惊掉了所有队员们的下巴。尽管大家都知道孙花玉是朝鲜族人,但是身着朝鲜族服装,跳朝鲜族舞蹈,动作典雅、飘逸、潇洒,宛如异族仙子的孙花玉,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这个惊喜带给大家的冲击几乎不亚于刚刚的时装表演,全场队员一起为“花姐”打起了拍子,为这位军营中靓丽的舞者而鼓掌。而孙花玉也越跳越高兴,这个简陋而狭小的舞台,此刻成为了一个只为她一人而存在的地方,如花盛放。

最后一个节目是队员们的合唱。几个人走上台去,一名队员轻轻弹拨起怀里的吉他,手指蓦然惊动,长长划起一抹翩跹,如泣如诉。队员们坐在他的身边,声音低低,唱和起来。

那是一首汪峰的《硬币》。

除了阳光没有什么可以笼罩世界,除了雨没有什么可以画出彩虹,除了雪没有什么可以洁白大地,除了风没有什么可以吹动树叶。

你有没有看到自己眼中的绝望,你有没有听见痛彻心肺的哭声,你有没有感到心如花朵般枯萎,你有没有体验到生命有多无可奈何。

除了你没有什么可以让我眷恋,除了悲伤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忘却,除了宽容没有什么可以让你释怀,除了爱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生命。

你有没有看见手上那条单纯的命运线,你有没有听见自己被抛弃后的呼喊,你有没有感到也许永远只能视而不见,你有没有扔过一枚硬币选择正反面。

队员们沉醉在这淡淡忧伤却又感慨无限的吉他声和歌声里,久久不能自拔。

端午之夜,月华如练。这一切仿佛一个没有讲述完的故事,又像一段动人的插曲,在漫长的维和日子里,它的存在显得那样珍贵和难以忘却。直到很久以后再回忆起来,队员们依旧会想起红色的旗袍、花姐的舞蹈,还有一首叫《硬币》的歌曲,沉浸在其中的所有心情。

在海地为党过生日

而对于第五支中国赴海地维和防暴队的军人们来说,七月一日,党的生日,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为了庆祝这个在海地度过的特殊节日,胡运旺与党总支成员经过再三研究,决定在当天举行一场大型的演讲比赛,这也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庆祝七一的大型活动。

为了使演讲比赛更具有挑战性,队里决定要求每位参赛者自己创作稿件,内容与“七一”相关即可,由党总支成员及各个分队长现场打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小小的比赛顿时在队里掀起了极大的波澜,队里许多“精英”纷纷报名,甚至提前半个月就开始谋划自己的稿件内容,都希望“出马亮相”时可以来个一鸣惊人。

马德芬有些紧张,她准备的是一份以防暴队女性为主题的演讲稿,为了这份稿件,她熬夜写了几个晚上,不停地写了改,改了写,还请教了许多队里文笔比较好的队员,为自己润色。傍晚没事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对着镜子念念有词,纠正自己的发音、口型和表情。等到讲得熟了一些,她还让其他的队友听她试讲,看看效果到底好不好。

她的最大竞争者是队友朱晓宇,朱晓宇在演讲上颇有天分,在总队就常常参加演讲比赛,经验也很足,其他的队员也不乏实力强劲者。马德芬觉得有些忐忑,自己真的可以与他们一争高下吗?

和马德芬平时很要好的几名队员纷纷鼓励她:“没关系的,芬姐,你一定可以的!我们支持你!而且你还是唯一上场的女性,在性别上很占优势,容易引起共鸣和新鲜感。”

马德芬听了战友们的鼓励,她的心情好了很多,终于振奋起来,开始全心投入到比赛的准备中。

7月1日上午,防暴队全体成员来到了营房前的空地上,他们将要在这里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来庆祝“七一”。

同类推荐
  •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学考古: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隐型结构」

    文学考古: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隐型结构」

    「文学考古」与「隐型结构」乃此书提出的两个学术概念,前所未有。事实上,文学创作中多见有意识的移植,纯粹的移植不足称道,而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移植中、西小说中的原型、情节以至于故事结构及道具,均作了很大程度的改造以至于创造,甚至同一人物同一情节亦多有衍变,令人目不暇给,叹为观止。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 体面的普通人

    体面的普通人

    这世界谁不是双手双脚一颗心的普通人。活出希望,就是体面。体面这两个字,从来都与物质无关,而是接受平凡的坦诚,以及面对波折的坚韧。【只要还有明天】因为穷,小小的美雪被父母卖掉。十几岁挺着大肚子,丈夫却死在战场。以为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却被骗去远方做慰安妇。九死一生逃了回来,在乱葬岗找到不认识自己的儿子。当太阳再次升起时,怀中儿子的身体早已冰凉……这是一个让人觉得甚至连死都不能消除痛苦的漫长人生,可是这个她却以八十多的高龄站在我面前。【寻找佐伊】最具有人文情怀的故事。一个快要病逝的老太太,为什么从日本奔赴中国,只为寻找一个叫做“佐伊”的大象……
  • 足迹

    足迹

    本书收入了56篇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回忆录,文章以个人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党领导金融工作走过的艰辛历程,展现了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在当年艰苦工作环境中,坚定信仰、忠于革命和建设事业,体现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高尚品格和道德修养。
热门推荐
  • 爱情与年龄之间有关系么

    爱情与年龄之间有关系么

    终于,我发现了爱情与年龄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当然这可能是我遇到的并非真正的爱情,谁知道呢?总之大部分人的想法无限接近于我
  • 斗罗之仗剑天涯

    斗罗之仗剑天涯

    男儿生于世间当持三尺青峰,仗剑天涯。一代剑圣,重生于斗罗大陆,与史莱克七怪又会有怎样的故事
  • 重生之独爱丑女

    重生之独爱丑女

    刚大学毕业的她,单纯善良的个性被顶头上司利用,在老总面前对她各种诋毁,中伤,使她终于认识到这个社会人心不古,险恶异常......在这之后,她性情善变,只在好友李晓林面前才会露出真心。一场奇遇,让她重回过去,变身为贵公子,从此她游走在各色女子之间,调节她们的情感问题......但她要完成一个任务,那就是拯救二十个没人理会的丑女人,才能和命定之人永远在一起......她带着疑惑,带着愤懑,却在无意之间得到了男主的心****于是乎,她发现这个系统原来就是拯救闺蜜途中泡男主,对男主再三调戏的过程****
  • 最后的罗布人

    最后的罗布人

    本书记述了新疆的人文地理发现。中国西部,有一支世代依罗布泊水域而居的罗布人。100多年前,在环境恶化的重压下,罗布人举族撤离了“水草丰美”的伊甸国——渔村阿不旦。罗布人的历史命运、罗布泊是“游移”与古国楼兰的兴衰,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身兼作家、学者、探险家三重身份的本书作者在十几年间,沿罗布人推却的足迹一次次深入到如今已是大漠腹地的处处荒村,一步步走进了历史的死角,并以牵系古今的视野和走进丰富的经历,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发生在罗布荒原的真实故事。
  • 七星塔之怒涛

    七星塔之怒涛

    七星七层,一层一世界。一席红袍,手持血锋长刃,矗立在亮如月亮的星光上,猖狂大笑!怒海狂潮,天地颠覆,一艘艘千丈巨型星船如同海中小舟,天星破碎,如流星洒落大地,毁天灭地……各位看官一起进来拾起那碎了一地的世界观吧!
  • 做一个淡淡的女子

    做一个淡淡的女子

    每位女子都是世间的宠儿,而要做一个有内涵、有修养的女子,首先要淡定、淡然,从而修炼成一个淡淡的、不悲不喜的女子,这是一种生活态度。71个小故事,闻得到剥去浮躁后的心香,感受得到山雨瓢泼中的落寞,有匆匆脚步下的错过,也有且行且珍惜的相守。你可以从中读到自己的悲喜过往,更可以从中汲取一份安静、欢喜。生活不会停下脚步,但你可以带着这71个小锦囊优雅前行,遇见更轻盈的自己,收获一世安宁。
  • 如果这也算是爱情

    如果这也算是爱情

    【这是一个短篇故事】顾浅浅遇见苏晗,是爱是恨?当爱情和亲情狭路相逢,她究竟该如何抉择?你不会知道,我有多心酸,最终错过你……【这是一个接近8000字的小短篇,希望大家看得愉快】
  • 擒玄赋

    擒玄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界苍茫

    三界苍茫

    一剑斩六合,九鼎镇八荒。五灵幻两仪,三生叹苍茫。
  • 花与灼眼之爱

    花与灼眼之爱

    她们每一代都生活在这片森林里,直至这一代,她执意离开这片森林,将这个孩子留在了这片竹林里。灼眼的红花,赐予她的并不是幸运和宠爱——而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