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55700000009

第9章 观音堂巷(2)

先按预定大小把蜡光纸裁成长方形小块,对折起来成正方形,再侧起来对折,剪成半个石榴或桃子的图案,一打开便是两个一模一样的纸石榴或桃子了。将它们分开反向贴在长条薄木片的两头,中间钻个小孔,穿到固定在长竹竿一端的钢针或硬铁丝上,一个风风转便做好了。手抓竿的另一端,迎风一跑,那石榴或桃子便旋转个不停。

春天,除了放风筝,便常常在院子里耍风风转。风筝也是我们自己扎糊的,蜡光纸太重,虽然华丽,糊风筝却是用不上的。

我小时候嘴馋,好吃零食。那几年家里困难,很少买糖给我们吃。虽然黑糖没有白糖甜,后味还多少有一丝儿苦,但每天放学回家,我总要从放黑糖的大缸里挖一疙瘩吃。放在缸里时间一长,黑糖都结成了硬硬的大块,不像后来的红砂糖那样散。开铺子剩下的大半缸黑糖,除了家里包糖饺子或做其他甜食用以外,可以说相当一部分都做了我的零食。这大概是说到铺子除想起鸽子便忘不了黑糖的原因吧。

二哥开杂货铺子是为了解救家里的困难。先是在师范和中学教书,工资远不够一大家子开销,后来二哥在商界朋友的建议和帮助下,又兼做了商业。这样才使我们家逐渐从困境里走了出来。开铺子,二哥策划筹谋,联系货源,站柜台跑腿的是四哥。

二哥先后念过二次大学。

先是考人重庆中央大学的医学院读书,一年后因患鼻窦炎开了刀。家里听到消息不放心,手术后便把他叫了回来。我年纪小,只听二哥说他们晚上睡觉还抱着颅骨,用手摩挲着熟悉人体结构部位。给我种下了学医很可怕的印象。后来中大迁回南京,家里又有困难,便没再回校。一年后二哥又就近考上了兰大化学系,学了三年半,只剩半年就要毕业了。

这个阶段,父亲先是赋闲,接着又患重病,我们家没有了经济收人,生活跌入困境。二哥于一九五〇年开春休学回家,帮父亲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

二哥回县后,在师范和中学都教过书。我印象深的是中学,那是因了一件事,我曾去中学叫过二哥的缘故。

二哥的岳母赵家姨,在西城门刚进来的街南边开了一个小瓷店,经销缸盆碗罐各类日用陶瓷。住在潘府西小院时,我常去瓷店里玩。记得有一次,赵家姨给我挑了一个小罐罐,双耳朵,黑釉子,又光又亮。我很喜欢,但不好意思要。她硬塞进我手里,还假装要不拿她就要生气的样子。赵家姨高挑个儿、圆脸庞,待人很热情。

一天早晨,赵家来人让我赶快去中学叫二哥,说是前一天傍晚发病的赵家姨情况突然变坏,手脚都冰了。

中学在乌兰山下,我感觉是很远的。从观音堂巷出来,我几乎是小跑着去的。就是那一天的下午,赵家姨去世了。

二哥是由师范调到一中的。后来临洮中学缺理化老师,他又被调去临洮县工作了一段。

这期间,政府优待民主人士,父亲有了一份比较丰厚的工资待遇,我们家的生活开始好转。二哥便又一次去兰大复学读书,完成他的未竟学业。

一九五三年寒假,我第一次去兰州,住在父亲的单位里。二哥好像正在兰州办理复学手续。他在兰州见到小弟弟非常高兴,要带我去下馆子,父亲同意了。

记得是黄家园北口的一家小餐馆。二哥点了一个清蒸鸡,告诉堂倌不要放葱蒜。二哥和我自小都不吃葱蒜。堂倌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他将手里的毛巾往肩膀上一搭,转过身对着后堂厨间高声唱道:“清蒸鸡一个,免葱蒜一一”“蒜”字是拖长了音调的。第一次去兰州,又是第一次下馆子,虽然其他菜的名字以及吃饭的细节早已没了印象,可那“免葱蒜”的唱菜声却经久不忘。

第二年春天,二哥去兰大复学了。按规定毕业班不能插,只能跟三年级一起上,这样二哥便又在兰大读了一年半书。我一九五五年秋季考入兰州二中,上初一时二哥已经毕业,在学校等待分配二哥品学兼优,是兰大副校长陈时伟和系主任左宗杞夫妇最得意的尖子学生。他被确定为派送留学苏联的人选。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时国内开始了肃反运动,大学里也动员学生谈敌情。二哥出于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忠诚,向组织谈了对一位旧日同学的怀疑。那人新中国成立前夕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言谈和行踪都让二哥觉着他有可能是美蒋特务。

思想单纯的二哥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忠诚表现反倒使他自己成了特嫌,受到了审查,连家也不能回了。

那时候,兰大在西关萃英门内原甘肃学院旧址。每月十五日发工资后,父亲便让我去给二哥送生活费。萃英门有高高的城墙,大门口站着持枪警卫,虽然我戴着红领巾,依然惴惴不安。二哥的宿舍里好像有同学监视着的样子。

拖了大半年,二哥不仅不能留苏,留校也没了他的份,最后被分到武威黄羊镇的省水利学校去当教员。而“特嫌”作为一条无中生有的历史问题,一直装在他的档案里。直到“文革”后期外调时,在新疆的监狱里找到那个二哥提到的特务同学,才还了二哥的清白。

那个年头,别说二哥这样的尖子学生,就是他的恩师陈时伟和左宗杞两年后也双双成了“右派”,被分别送到酒泉夹边沟和安西农场劳教。后来陈时伟死在了夹边沟。(见高尔泰文《安兆俊》)

二哥自幼聪慧,读书时非常优秀。家庭困难时,弃学就业,用他的聪明才智替父母分忧解难。他曾怀着以科学知识贡献祖国的理想,三次人大学,刻苦学习,名列前茅。终因境遇不佳,非但难以施展才能,还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饱受屈辱。虽然二哥性格中有乐天的一面,但他的内心更多的却是寂寞与孤独。

二哥退休后,因赶上了时代的进步,居然能在癌症手术后愉快生活了近二十年。这期间,他有三个孩子先后在海外留学或访问迸修,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均有不凡的表现。

年近耄耋,我去看望他。聊天中曾直言我的看法,说:“你晚年能做到心态平和,虽然跟练气功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你的理想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实现。你是活的娃娃们的精神。”

满头白发的二哥虽然没有说话,却连连点头,如同孩子般地笑出了一脸灿烂。

2004年9月1日

四哥

我小时候胆子小,过年时不敢放炮仗。即便是小鞭炮,也是上了中学以后,才敢拿在手里点着捻子后赶紧甩出去,让炮在空中炸响。

在观音堂巷的那几年,每年过春节放炮、打醋炭石都是四哥的事,我跟在后面凑热闹。四哥在院子里放大炮和两响炮时,我便用双手捂住耳朵或干脆躲进屋里。

打醋炭石是将烧红的石头放进盛了醋的铁炒勺里,端着到各个屋子里,角角落落都转到。醋发出“嗞嗞”的声音和一股怪怪的酸味,说是避邪祛病的。长大了才听有医学知识的人讲,那属于一种土法空气消毒,有一定杀菌作用。

腊月三十晚上放炮仗、打醋炭石,下午则要从井里往上绞水、洒院、糊窗子、贴对子。这些事全是四哥领着干,我只能在四哥的指挥下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当然二哥要是在家,也会帮着干。若正巧当兵的三哥探亲回家时,小院里便更热闹了。那几天,母亲和二嫂还有姐姐们照例在厨房里忙个不停。

四哥从小就能干,他虽然只比我大六岁,但那时已经跟着二哥谋生了。

开始,四哥在二哥开的铺子里站柜台。每天出出进进地骑过一辆旧自行车。四哥的腿长,他下自行车只将两条腿伸直,让自行车停住往左边倾斜便左脚稳站在地了。那时候靖远街上骑车的人很少,四哥会骑自行车,我是既钦佩又羡慕。

杂货铺关门后,四哥上了师训班,结业前曾去定西参加培训。我记得母亲烙了许多垫了油的干粮子(小饼子〕,让四哥带在路上吃,不容易坏。

结业后,四哥被派往小水里村当小学老师。小水里村距县城四十多里,全是山路,步行要走大半天。四哥每次由学校放假回来,都风尘仆仆地显得很累。总要一连睡两天懒觉,差不多睡到吃午饭才起来。母亲说:“别叫醒你哥,让他好好把乏气缓一下。”

家里生活好转后,四哥又去上高中了。我放学走到观音堂滩滩子,经常碰见四哥由南关巷子下来。一起走的中学生很多,四哥的步子迈得很大,手甩得很高,特别有精神。现在回想起来,完全是一种充满自信的昂首阔步。

小时候,三哥曾一度显露绘画才能,我上四五年级时也喜欢画画,可从来没听说四哥画画。有一年放暑假时,四哥突然带回了一大卷着色漫画,四开纸的,说是他画的。让全家人着实吃了一惊。二哥回家看到后也大加赞扬。画得细致认真,数量之多都让我极为佩服。

四哥的同学中给我印象深的有李维俊、谢靖荣,还有张宏勇和房文翰。李维俊跟四哥从小学就是好朋友,常来家里,和我很相熟。其他三人见了总爱逗我玩。尤其是谢靖荣,有一次碰见我故意把脸绷起来,装作严肃的样子吓唬我说:“宰北,不得了啦!你四哥把童养媳妇养在家里,公安局马上就要来查了。”我乍一听还真有点懵了,回过神明白了他的意思后便反击他说:“你别胡说,你们家才有童养媳妇呢!”他见我急了,一下子乐了,和一起的几个同学大声笑着走了。那一段时间,张宏勇和房文翰也用类似的话逗过我。

他们说的“童养媳”是指住在我们家的招招姐,她是二嫂的妹妹。

二嫂娘家姐弟四人,大姐世铭,妹妹世华,还有一个小弟叫世诚。世诚比我大两岁,属龙,小时和我一班念过书。在附小上一年级时,他拾了一个炮子筒筒〔子弹壳〕,用石头砸着玩时突然“啪”的一声爆炸了,把手炸破直流血,很危险。

赵家姨去世后,家里很困难。赵家姨父领着儿子世诚用毛驴驮着卖水。二哥二嫂让妹子世华寄住到我们家,她小名叫招招。记得我那时很顽皮,招招姐有时使唤我,我不高兴时便跟她顶嘴,她便说:“这个常静咋这么坏!”

日子一久,招招姐就跟我们家一口人一样了。那时她上师范,四哥在中学念高中。我从来也没有发现他俩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四哥的同学用“童养媳妇”来逗我时,我仍然不知道他俩已经在恋爱了。

母亲告诉大姨,二嫂不愿让妹妹跟四哥,主要是家里成分不好。有个公安局的干部托人问,二嫂同意,可招招姐不愿意。招招姐跟四哥暗暗相爱,同学中间早已传开,家里大人也清楚。就我这个小弟还蒙在鼓里罢了。

后来二嫂终于同意了妹妹的选择。四哥和招招姐的婚事说定后,也没举行啥定亲仪式。我只记得在母亲小佛堂南头窗前的桌子旁互相交换了礼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崇尚朴实,在我的印象里,他俩互赠了钢笔和笔记本。虽然母亲不让我进去打搅,顽皮的我还是怀着好奇心摸进了套间。我向四哥和招招姐挤眉弄眼地扮鬼脸,被他俩撵了出来。

五十年过去了。世华嫂这两年在威海带孙子,西兄因写作而留在家乡。今年春节探亲回来,西兄跟我讲,看见四嫂伛偻着背在水池旁洗碗的样子,显得有些吃力,已远非前几年精神了。

是啊,四哥四嫂都是近七十的人了。我这个顽皮的小弟也成了年过花甲的退休老汉。想起观音堂巷来,竟然还如昨天一般。

2004年9月初

独石头大姨和大姨父

小时候,除了母亲外,对我们兄弟最亲最疼的是独石头大姨。

大姨年轻时生过很多子女,但大都因“四六风”死去,或染了瘟疫而少亡;

存活下来的只有大表兄和表姐沉香。在我的记忆里,大姨的眼神里总是含着一丝淡淡的郁悒。

大姨勤劳聪慧,有一双灵巧的手。

我见过姨年轻时刺绣的穿纱枕头和绣花鞋,全是精美的工艺品。母亲说姑娘家时,大姨是村里手最巧的女子。大姨有一把长长的专切长面的刀,她切的长面又细又匀,在没有压面机的年代里,堪称一绝。

我们弟兄们小时候没有少穿大姨做的鞋。大姨说母亲经常跟父亲东跑西颠的,没有工夫为我们做针线。直到我去兰州上了中学,大姨还给我捎过她做的布鞋。大姨纳的鞋底不但针脚匀称,有时还将麻绳馆成一模一样大的小疙瘩,不但好看,踩在土路上便能印下花点点的鞋印子。小的时候我最爱穿大姨做的鞋了。

大姨心地善良,性格温厚。在我几十年所知道的女性中,大姨无疑是最优秀的。然而大姨的命却很苦,她一生因子女承受了太多的不幸。和母亲一样,她也是那种只知有丈夫和子女,而丝毫没有自己的女人。

大姨父也姓苏,名叫苏炜。他们跟北门外边新城里苏家很亲,同属一宗。是先在独石头还是先到新城里,我就不知道了。但跟我们糜子滩苏家却不是一支。

大姨父是中医,看好过疑难妇科病,在当地很有名气;他还曾在西关一家中药铺坐堂问诊,影响波及县城。除了看病,大姨父还会做木活,且手艺不赖。毫无疑问,大姨父是农村里的名人和能人。

作为连襟,大姨父对父亲除了关爱,更多是一种尊敬。在大姨父眼里,父亲是干大事的人。父亲病重回糜子滩后,家里人口多,生活既困难,环境也欠安静,不宜治疗静养。大姨父便把父亲接到独石头,住在他家里尽心诊治。加之环境安静,饮食起居又有大姨的精心侍候,父亲心境好多了,病情便很快得到好转。

观音堂巷的那几年,大姨父常来我们家。大多是进城替人看过病,顺便来家里坐坐的。他通常戴顶瓜皮小帽,身着黑布衣褂,大襟子,夹的。走路热了,那褂子便披在肩背上,内衣是白绸长袖汗衫。大腰黑色裤的裤腿子总是扎着的。经常戴着一副石头茶镜,大佗子的,黄铜镜腿子。手里拄着一根棍子,既不是弯头的那种文明拐棍,也不是龙头拐杖。只是一根随意选择的杂木棍子,比一般拐棍长一些。大姨夫经常走乡串户给人看病,那手杖既能帮他远行,又是防身之物。那时候,农村里差不多家家都养狗。

和大姨一样,大姨父对我们兄弟非常好。他特别看重二哥的聪明学识。当年曾给二哥介绍过媳妇,是南川红堡子大户王家的姑娘。听大姨父讲,姑娘十分文静姿淑,专门坐着马拉轿车进城来相亲。可二哥年轻时志向远大,又是受了新教育的人,他对老人们出面撮合婚事的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结果让大姨父十分失望。

大姨父也看重三哥的画才,在潘府西小院时,每年腊月里杀了猪,他便要叫三哥去独石头住些日子,给他们家画窗花。大姨父很讲究春节的窗花和春联。太差了他是看不上的。我上高年级后,给大姨父家画窗花的任务便是我的了。

我去独石头的次数是很多的。小时是跟着母亲去的,后来大姨父来接,或让大表兄来接,我便一个人跟着去了。

大表兄来我们家时,胛子上总是背个褡裢子,装些瓜果菜蔬之类的。印象最深的是菜虫,样子像黄瓜,腰比黄瓜粗,而且大得多,吃起来跟菜瓜子一个样。那时候街上多是黄瓜,很少见到菜虫。大表兄进门时,那菜虫半截子露在褡裢口外面,我便觉着新奇有趣。

去独石头,夏秋季节要坐排子;冬天黄河封冻后,则要走冰桥。所谓冰桥,也就是过河人在冰上探踩出来的一条路而已。

同类推荐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 风韵新阳

    风韵新阳

    本书共37篇文章,记载了作者家乡新阳镇的风土人情。作者深入山村,调查研究,把了解到的原汁原味的素材,通过自己的加工创作,写成有感而发的散文。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物都是作者描写的对象,故事、奇缘、风流、俊杰变成了夜话……
  • 解放西双版纳

    解放西双版纳

    经过半个多月的征战,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终于全部彻底地消灭了国民党残留在西双版纳的部队。从此,西双版纳解放了!千百年来套在边疆各族人民身上的枷锁被打碎了!一个被封建领主、土司头人和国民党反动派蹂躏得千疮百孔的西双版纳获得了新生!
  • 朱熹文学思想研究

    朱熹文学思想研究

    从朱子原著出发,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深入研究和探索朱熹文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从朱熹关于诗经、楚辞、韩文研究的文学研究专著,到朱熹对于历代作家作品的分析思考,从朱熹的文学理论专题,到他的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乃至朱熹的广义创作论,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
  • 最浪漫的88个爱情故事

    最浪漫的88个爱情故事

    人生是一本大书,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书88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或苦涩,或甜蜜,或凄婉动人,或回味无穷,但都能让人体会到爱情的温馨美好。初恋情怀,是青春岁月的最初悸动;长相厮守,是柴米油盐聚集的细节。回首过往,也许有些人永远不会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人生有很多幸运,也有很多遗憾,爱情同样如此。曾经的相识相知与相依相伴,或许最终都成为记忆里最美的风景,那些令人怅惘的爱情故事将让你真切体味“此情可待成追忆”的别样滋味。
热门推荐
  • 五灵纪

    五灵纪

    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万妖谷的探子揭开阴谋的一角五灵宗能否重建当年伟业且看大乱将起谁主沉浮
  • 机械赦令

    机械赦令

    这里是机械的世界,能左右世界的,也唯有机械。如果机械发展的归宿是让世界成为一片废墟,那么,阻止这一切,作为源头的机械师们责无旁贷!然而,有一个机械师...维护世界和平?没空!拯救天下苍生?无聊!喝喝茶,泡泡妞,赚点钞票?嗯,可以考虑!“谁说下黑手、打闷棍、暗箭伤人不是美德?在老子的地盘,这就是不二法则!”——洛臣
  • 我与轮回之门

    我与轮回之门

    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在与同学外出时突遇车祸,醒来后,拥有真气,开始修炼。本想安静的与家人和朋友简单的生活,却被告知自己是一位神,因意外入轮回,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事。不得已只好穿梭于各个大陆,以求尽快恢复实力。
  • 朝冉江湖夕饮雪

    朝冉江湖夕饮雪

    时间跨度二十余载,从被天下追杀的三岁孤儿到一代霸主,一步一步如履薄冰,陆冉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遍尝人间疾苦,方得始终,落花时节,心似朝阳。
  • 剑鸣龙吟

    剑鸣龙吟

    前生奇才,后世霸主。看聂峰如何延续不败神话……-----本书因为设定问题,导致越来越难写,故草草完结,盼各位看官包涵,小弟不日会开新坑,希望写的更加精彩,望大家支持。
  • 激萌的兔子来一打

    激萌的兔子来一打

    娃娃脸的女生有什么烦恼呢?林诺将向你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这一点,不仅被当做小学生,还被认为是弟弟的女朋友,这也就算了,已经老大不小了谈个恋爱还跟早恋似的。那又怎么样,跟小学生谈恋爱的经历,可不是谁都有的哟。
  • 末世之虎帝定天

    末世之虎帝定天

    末世为何而来?是外星人故意谋划还是天道弄人?
  • 侠岚:浅若传

    侠岚:浅若传

    活了十万余年,她早已看透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踏入轮回道,以侠岚的身份重生,只为了却十万年前的前仇旧怨,而报仇对象,是她的亲姐姐——穷奇。本以为十万年的计划天衣无缝,一切已尽在自己掌握,却不曾想,已冰封万年的心因一个人悄然融化……“你问我是谁?我就是我啊~”“姐姐,从我重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不再是倩魔了,现在的我,只是浅若!”集霸气腹黑于一身的她,是颠覆天下,还是为情所困?一切的一切,为的,终究是……什么?
  • 末日审判之生化之梦

    末日审判之生化之梦

    原本,网游中的生化模式甚至是比团队模式人数还要低的一种“子模式”,但自从《末日审判》这个由YZ集团研发的NZ、CF、生化战场等等网游的合体序幕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PVP的看法,苦逼大学生徐峰,一个技术好的PVE玩家,将打出不一样的,生化模式……
  • 新通桥之恋

    新通桥之恋

    男主角与相恋三年的女友吵架醉酒后,不小心跟一名刚刚做完变性手术的女人冯羽羽回了家。误以为发生关系的他一直感到愧对女友橙子,但还是情不自禁与羽羽保持着联系。后来女友橙子因患有绝症不想他看着她离开人世与其分手,并且隐瞒了分手真相。还未从失恋中走出来的他在一次出差中无意来到了第三性酒吧,才发现了冯羽羽是该酒吧当红艺人的身份……如果把时间分为白昼和黑夜两面的话,那么,记忆又能被分成什么色泽的两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