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1700000077

第77章 修身养性,高处成事(4)

可以争辩得清楚的东西都不是根本,却只是一些枝节的东西,并且争辩只能陷入无尽的是非。所以,这种“不言”是最高的辩论。恰如孔子所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心中达到了道的境界,心胸宽广,因此,他不用叫喊;而小人远离大道,鼠目寸光,患得患失,因此斤斤计较,叽叽喳喳。

“大仁不仁”,就是说最高的仁看起来仿佛不仁,由于最高的仁不是一时一事的仁,它关照的是整体,而不是局部,因此,某些局部的东西就或许受到伤害,仿佛“不仁”。仁假如是变成了固定的规范,就成为僵死的东西,就成为不仁了。在这种情形下,人一定有所爱有所不爱,如此,仁就必将陷入偏私的境地。而最高的仁是不应该有一点偏爱的,所以看起来就好像“不仁”。这种情况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大亲不亲,大情无情,对于最亲的人却表现得不亲,对于最挚爱的人反而显得无情。我们对其表示亲切和有情的人务必是“外人”,那只是一些礼节,而对自己的亲人却不用这样的礼节,假如是有这样的礼节,就见外了。

“大廉不谦”,最高的清廉就是不要谦让,很明显地体现出来的清廉就不现实了。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典例,那些标榜自己清廉的人往往是些贪官。一个清廉的人之所以清廉,并不是因为要表现什么,也不是因为担心什么,是出自自己的本性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此无须谦让,也无须标榜。

“大勇不伎”,最高的勇敢就是不要伤害他人,伤害别人不能叫做“勇敢”。假如一个人对天下所有的人都没有伤害,他莫非不是最勇敢的人吗?假如天下所有的人都这么勇敢,都不伤害别人,天下不就太平无事了吗?这才是最高的境界的勇敢啊。

因此庄子说,最高的智慧就是那种可以清楚在自己所不知道的处境却让步的智慧,或者说,最高的知识就是清楚自己有所不知。只有达到了这一地步的人才可以不去争辩是非,从而可以结束是非。而寻常人因为常常觉得自己握有全部真理,故而总是理直气壮地争辩是非。那些“勇敢”的人毫不顾及地去伤害别人也是因为觉得手中握有真理,因此杀人成性,却心中毫无愧疚,因为杀死的是“敌人”。可见,这种可以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的人太少了,因此,人们就只能愚蠢地“聪明”下去。

那种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说“不言之辩,不道之道”的境界,仿佛一座天然的府库,不管注入多少也不会满溢,不管取出多少也不会枯竭,可是它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却不知道,它仿佛隐藏着光明,不断地显耀出来,照亮我们的内心。

这种最高的境界是超越于我们的所有现成的思维方式之上的,想用我们现成的、僵化的思维去控制它是不可能的。我们正常的思维总是坚持于现成的规定,而这种现成规定一定是一些个人的偏见,把这种偏见强加于人,确保为人行为的标准,就是强权。有了强权,真理就没有了,光明就被埋葬起来,人们表现的就会是个人的黑暗。

“大言不辩”,最高的分辩就是不争论,因为争辩总是片面的,不能达于真理。最高的道的境界只能用心领悟,不是争辩出来的。

切不可得意忘形

世事是十分复杂的,总体而言,一切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关联,所有的人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彼此约束的关系。一个人的力量不管多么强大,都不可能使事情出现一边倒的情形,即只对他这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强大中总暗藏着自己的软弱,并且这弱点常是致命的,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阿喀琉斯那般。尽管他力大无比,没有人可以在力量上超过他,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他的力量都是利用脚后跟从大地中汲取的,一旦他的脚后跟离开大地,就会失去全部的力量。

世界上的事情也是如此,无论多么强大,总有一种可以制约它的能力。大象是兽中的巨人,但是小小的老鼠却可以约束它;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它所受到的威胁也最多,是世界上极不安全的国家。

这种复杂性构成了一个千变万化、难以控制的神奇网络。仿佛同庄子的故事中所展示的那样:蝉由于享受美妙的树荫所带来的幸福而忘记了自身的境地,螳螂由此而捕获了它;螳螂由于得到了猎物而得意忘形,所以为大鸟所俘获;大鸟由于捕获了螳螂而忘记了其天性,忘记了应该远走高飞,差点成了庄周的盘中餐;在庄周一心一意捉鸟的时候,看栗子园的人觉得他要偷栗子,骂骂咧咧地把他赶出了园子。

这个网络就是这么复杂,这个彼此约束的链条也不可能有终结。任何一个人、一件事都是这无穷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只要身处这个链条之中,谁也躲不开这个链条的束缚。

人们为什么会陷入这样被动的境地呢?庄子觉得,就是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事情的这种彼此牵制的状况,即“物固相累,两类相召”,事物自身彼此牵制着,两种完全相反的东西之间总是彼此制约着。这样,一方面人们因为沉迷于外在的东西,也就是名利,没有意识到事情是彼此牵制的,最终使自己陷入了相互约束的怪圈,想跳也跳不出来。另一方面,人们常常只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也就是对自己有益的方面,却没有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也就是不利的方面,最终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

恐怖主义就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在这里也表现了“物固相累,两类相召”的道理。美国总统布什习惯说“要彻底消灭恐怖主义”,他没有意识到世界上一直不可能有这么完全的事情。你消灭了这一茬,还会有新的再生出来。这种情况类似于磁铁的两极,不管怎样切割,都不可能排除另一极。

恐怖主义的出现恰恰是因为美国的强大。一方面,这种强大使美国试图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人,因此就制造出了自己的反对者;另一方面,因为美国过于强大,那些有不同观点的人不能与之对话,就只好用隐蔽的方式来表达,所以说,这正是由于美国的霸权主义为自己招致的麻烦。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用暴力去“消灭”,而是疏导,建立起一个十分公正的国际关系系统。

事实上,这种相反相成的现象是十分值得人们注意的,因为我们常常容易见小失大或者见大失小,以偏概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实上,老子早就发现到了这种现象,并且有着精辟的阐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判,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出自《老子》五十八章)世界上没有单纯的好事或坏事,福里包含着祸,而祸里也会包含着福。所以,有福的不见得永远有福,遭受灾祸的也不会永远处于灾难之中。可是,到底福与祸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又是如何相互转变的?人们难以把握。正的可能会忽然变成邪的,善的也可能突然变成恶的,对于这种现象,人们只能感到困惑不解。

那么,如何来应付这种现象呢?老子的见解是,不要走极端,也就像他所说的:圣人虽然方正但并不伤害别人,锐利而不害损他人,直率但不放纵,光明但不炫耀。也就是说,得道的人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走向极端。一旦走向极端,事情就会转向它的对立面,好事就会转换成坏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无数的事例印证着老庄的见解。那些走向灭亡的人并不是别人摧毁了他们,是他们自己毁灭了自己。他们毁灭自己的原因就在于不知道束缚自己,而在于纵容自己朝某一个他所觉得的“好”的方面始终坚持走下去,一旦好过了头,就是不好了。在他意识到了不好的时候,败局已定,想再去改变时却比登天还难。

老子还说过这样的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二章)这些道理并不难理解,寻常人也是清楚的,可真正做起来可就难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有”的时候就忘却了它也会变成“无”,碰到艰难的时候就忘记了它也能够有容易解决的办法,意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就忽略了它后面所隐藏着的不足,专注于强权的人就不会看到权力背后的险恶,看见前边就忘了身后。

所以,老子要告诫我们记住这个道理:“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委屈可以求全,许多致命性的过错就是因为没有忍受一时的委屈造成的。弯曲一下才可以伸展,人在大多时候是需要弯曲一下的,这看起来仿佛是软弱,可从长远而言却是为了更大的发展,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低洼才可以充盈,因为只有低洼之处才可以容纳水流。

一方面,假如一个人的欲望很少,那么,其所得与之相比就显得很多;同时,也不会由于贪得无厌而错失已经得到的东西。而贪多则会陷入困境,即所谓利令智昏,贪得无厌会让人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直至陷入不能自已的处境。

老庄提出的处理方法是保全自己的本性,不为外物所动。因为人一旦专注于外物,就十分容易迷失自己,其本性就会被打乱。

老庄提出的这个办法寻常人可能是难以做到的。人生活在世上不能不去追求外物,可老庄的告诫却是不能忽略的:逐利忘形,则必有后患!所以给自己的欲望一个限度,可能会减少很多的烦恼与灾难。自己给自己一个局限,而不是等待别人给自己一个限度,这才是最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个人假如过度张扬,从自己这方面说会变得肤浅,并且难以接纳别人,自然别人也会因此而难以接纳他。少取反而可以多得。

各乐其乐,各苦其苦

梦中欢笑的,醒后不一定快乐;而梦中痛苦的,醒来也未必痛苦。由此仿佛可以引申出:假如说人生是一大梦,那么,当我们死亡时情形也是这样:生前快乐的,死时未必快乐;活着痛苦的,死时可能就不再痛苦。生与死各得其所,各乐其乐,各哭其哭,不用担心。

人在梦中的时候并不清楚那是在做梦,因此,他沉浸于梦中而自得其乐,十分开心地沉浸于梦境之中,可能在梦中还占卜梦的吉凶。常言道黄粱一梦,在短暂的时间里经历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和喜怒哀乐,但谁又能说这梦中的经历不是真实的呢?可是,在梦醒来之后才清楚那是在做梦。

但是,梦醒之后真的是觉醒了吗?如何可以知道我们不是进入了另一个梦呢?只有那些圣人才有大觉醒,从而清楚人生不过是一个大梦;而那些愚蠢的人自认为已经觉醒,似乎什么都一清二楚,天天呼吁着什么这个尊贵,那个卑贱。简直是浅陋至极!

庄子说,天子的志向与你的评论都是在做梦,就连我说你是做梦这件事,也是在做梦。结果的确说不清哪是梦,哪不是梦啊。这些话仿佛是荒唐之言,却揭露了人生虚幻性的一面。人们时常有人生如梦的感叹并非毫无理由。自然,这个“梦”的意思并不是人生短暂,而是指人生的梦想以及梦想成真或破灭时的“梦样人生”。

人就生活在梦中,假如没有梦,人生就毫无意义了。每个人对以后都有各种理想,恰如这些理想规定了我们生活的价值。在生活中,往往能够看到某些光棍们的生活毫无生机。他们自己往往醉生梦死,游戏人生,理由就在于他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的未来没有希望,而只是虚无,从而他的精神没有寄托。换而言之,他们是无梦的人。那些有家庭和儿女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完全不同,他们的生活生机勃勃,因为家庭的责任让他们对以后充满了希望。这些理想和希望一直处于未实现的状态,因此说,日常生活是为梦想而存在的。

这些希望和理想大部分是不可以实现的,都是虚无缥缈的,也就是梦。这梦尽管虚幻,却使我们的生活获得了价值。

总的来说,即便那些可以实现的理想,也都是一种梦,因为所有现实都是要消逝的,无论多么伟大的功业和事业,都会在时间的河流中慢慢逝去。回望漫长的历史,那些叱咤风云的风流人物如同一个个幻影,而他们灿烂的业绩像泡沫般逝去。当一个人临死的时候,即便他像彭祖那样长寿,回首往事时,仍旧会认为整个的一生不过是一个短暂的梦。

因此,正像庄子所说的,世俗的人们斤斤计较于什么高贵和卑贱,觉得那就是真实的了,事实上,他们只是沉醉在一个梦中罢了。谁可以保证他始终高贵呢?谁又能够说那卑贱的永远卑贱呢?卑贱也罢,高贵也罢,最终都要到死神那里去报到,那时还有什么卑贱与高贵之别呢?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也是一场梦而已。

自然,在我们沉浸于梦中的时候,那梦就是真实的,因为我们体验到的欢乐与痛苦是真实的。所以,虽然人生如梦,可这梦值得一做,换而言之,人生到底是值得一过的。假如因为人生和世界的梦幻性质而厌烦人生,那么,这样的生活就更没有意义了。所以,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与其悲观面对,不如乐观处之;与其消极应付,不如积极面对;与其绝望,不如希望;与其无为,不如有为。哪怕这个梦是短暂的,也要让它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此,我们可能就可以让人生这个梦变得更加美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宇宙中的万物没有一个是长久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要消失,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不是一个更大的梦吗?可能,我们只是这个大梦中一段小小的插曲呢。

生命是第一宝物

无论做什么事,身体是最根本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做任何事,好吃的食物也无法品尝其美味,甚至不能感觉生存的意义。

保持健康的身体最关键的是平常的养生之道。尽管是自己的身体,可你不加珍惜,不停勉强驱使自己的话,最后有一天还是会露出破绽而不可救药。

下面是我们日常该怎样保持健康、怎样保持长生之道的条件。但并非确守这些条件就一定保证能长生且健康。不过可以试试看哟!

(1)不要愁眉不展、慌里慌张或轻易愤怒,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2)较之高营养的酸性食品,不如吃些碱性食品;

(3)不吃太热或低冷的东西,吃东西时多咀嚼,且努力只吃八分饱;

(4)不吃零食或夜宵,按正常三餐吃饭;

(5)即便上了年纪,身边的事努力自己动手,不相信他人;

(6)经常做深而长的呼吸;

(7)不发牢骚,不计较他人闲事,不让人生嫌;

(8)与其看电视,不如多读报、多读书来关心社会动态;

(9)多玩像围棋、象棋之类动脑筋的游戏;

(10)选择一份有兴趣的终生事业,并孜孜经营。

我们日常由于忙于工作,常忽视自己的健康。可自己的健康除自己保养外别无他法。身体是我们的资本,务必用心保养,且拥有开朗的生活才可以保持健康。所以,每年至少一次健康检查。万一有病的话,不可逞强,要早些保养才是。

要让自己健康并不是靠能耐或本事,而是平时留心自己的健康管理,天天过着开朗的生活才可以达到的。

同类推荐
  • 生存三做

    生存三做

    生存的第一要务就是不断做事,大事、小事、外边事、家里事,人活一生可以说事事不断,人生离不开做事,做事便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活动。如果你尚不知道从哪个入口找到最佳的方式,那就记住“做”的要诀吧。从现在开始去做,你会发现自己将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生存环境。
  • 意志:激发意志的力量

    意志:激发意志的力量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全方位、多角度对意志进行剖析,以便让读者从大量生动感人的故事中体会意志的力量,从而审视自己,改正自己,提升自己。
  • 好好活着:震撼心灵的87次生命感悟

    好好活着:震撼心灵的87次生命感悟

    本书内容包括:别无选择的使命、绘制命运的风景、超越时空的挚爱、穿越千年的神话、谱写人生的乐章等。
  • 犹太人生存智慧全集

    犹太人生存智慧全集

    本书对犹太人的成功背景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归纳出的犹太人的智慧要素适用于今天的每个人,包括自理智慧、处事智慧、经商智慧三篇。
  •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

    为人处世圆润通达的指南,行走社会畅通无阻的宝典。旁征博引,解读古今中外做人做事法则;深入浅出,揭开成功人士行走江湖之道。做人不懂低调,会处处受阻;做事不懂博弈,会处处碰壁。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博弈,这是做人与做事的智慧,更是做人与做事的诀窍。
热门推荐
  • 从约战开始的炼心之路

    从约战开始的炼心之路

    你相信心灵的力量吗?在绝望与无力的尽头,给予我们反抗的勇气。在痛苦的挣扎中,给予我们绝不屈服的意志。在信仰崩坏众叛亲离后,得以坚持与执着。驾驭强大的力量,需要强大的心。从人之心到王之心的成长。偏执疯狂的魔心与慈悲淡然的佛心永远不过一念之间。肮脏的凡心该如何成长?这迷茫的追寻如何终焉?或许,在这场二次元的无限穿越实验中,可以找到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疯狂保镖

    疯狂保镖

    那些没事就欺负妹子的禽兽们,都给哥站好了,哥来教你们怎么做人。
  • 外星人在地球存活

    外星人在地球存活

    在某一天里,“一个美丽的红色星球”遭到黑暗星球的首领福克旦奇。的黑喑火焰被烧成了灰、所有外星人都死了,但在被烧成灰的前几秒一对父母,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扔向宁宙的边缘、红星球爆炸了、婴儿飞了很远、眼睛变成红色、红色的眼睛、为他寻着适合他生存的星球,并把他带到那个星球。他的眼珠突然间转起来“空间转换”、把他带到了地球的河流里,他睡着了睡的很香、最后被路过的中年女子发现了、并救了他:惊奇的自问道:谁这么狠心、将自已家的婴儿扔到河里、那中年女子在河边等了很久没见人来要婴儿、就把那婴儿带回了家、收养了那婴儿、直到那婴儿长大、故事就这样开始了、那婴儿就是本作的主角
  • 斩仙册

    斩仙册

    仰令瑕是个弃童,身中寒毒被遗弃在极北雪域,又在机缘巧合之下被师父捡了回去。亲人即是仇人,其中又有不可说的辛酸隐秘,她该如何选择?
  • English Stories London

    English Stories Lond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奥拉星之传奇

    奥拉星之传奇

    (按照手游奥拉星剧情来写的。但整个任务流程下来,我更改了一下,结局也变得温馨美好,如果对手游结局抱有遗憾,你可以来看看这本书,也许不会辜负你的期待的呢?)白小天穿越到手游奥拉星的世界,看他如何收集王者之书碎片,打败魔神王,穿越到新世界的故事。 (目前番外篇已经写完了赤月和炎风,无冕之王正在写。)
  • 脑袋里的宇宙

    脑袋里的宇宙

    这是一个开脑洞的小说,作者很懒,不想废话,自己看。
  • BOOS心尖宠:老公,别乱撩

    BOOS心尖宠:老公,别乱撩

    他是权倾帝都的高冷贵,然而只有乔夏才知道他有多可恶。摸她小手,亲她小嘴,还压她上瘾,恨不得时时刻刻黏在她身上。“我发现我应该会更喜欢光明正大的睡你,所以,我们结婚吧。”“你去死!”乔夏有三愿:陆清越不行,陆清越不行,陆清越真的不行。陆清越有三愿:没有大姨妈,没有大姨妈,大姨妈神马的都是骗人的。世上最幸福的事,就是用遍所有姿势,和乔夏做最爱做的事。——陆清越凑表要脸!——乔夏
  • 绝代妖后君心泪

    绝代妖后君心泪

    这是一个架空世界里的仙侠故事。传说中用三昧真火和女娲补天石能铸造出举世无双的葬天剑。很多年前,积羽城的一个铁匠和梅花仙暗生情愫,不小心将这个秘密泄露了出去,一时天下大乱。若干年后,本来在临仙镇平静生活的林月见因为胳膊上的梅花印记而踏入了这场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