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军事中,这些谋略不仅要活学善用,并且要想有所获得,就得学会“如欲取之,必先予之”,毕竟有舍才有得。
【经典今解】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如果把敌人逼得无路可走,它就会拼命反扑。让敌人逃跑则可以消减它的气势。对逃跑之敌要紧紧跟随,不能过于逼迫,借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时再去捕获它,这样就会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总之,不进逼敌人,并让其相信这一点,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
《老子》第三十六章曾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总之,说的就是“如欲取之,必先予之”。而此计谋运用于军事中,则有更多发挥。《鬼谷子》指出:“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太平天国·文书》说:“欲擒先纵,欲急姑缓,待其懈而击之,无不胜者。”这里的“欲擒故纵”也作“欲擒故纵”,意思是指想要捉住敌人,就得事先放纵敌人。
从兵法来说,放掉敌人,祸害无数。可若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放掉敌人不仅没有损害,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好处。不要在敌人失势且仍有实力的时候急于攻打,以防敌人使用鱼死网破的战术,让我方损失惨重。“穷寇莫追”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应该放掉敌人,让其以为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在不知不觉中,彻底将其歼灭。
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应用欲擒故纵这个计谋。诸葛亮利用七次擒获孟获而将其放走的“纵”,来使孟获心悦臣服的服从于蜀汉,永不叛变。但是,纵放之间仍需有度,鸿门宴上项羽放走了刘邦,后来刘邦却把项羽逼死在了乌江;明朝的燕王朱棣被建文帝放走后却夺走了建文帝的皇位。纵之无度,反而便会被敌人害死。所以说,以免放掉敌人变作是放虎归山,便要在放敌之后仍需查探,不能忘记纵敌的目的是彻底消灭敌军。
运用此计要铭记以下三点:
(1)以累抓之。累是指,在纵敌之后,不要急于追赶刚刚放跑的敌人,而是要让他们持续的疲于奔命。等到敌人疲惫不堪、毫无反击之力时,自己则是以逸待劳,便能轻松将敌人擒获。
(2)以肥杀之。肥是指,把猪养肥。毕竟杀猪为的获得猪肉,如果不将猪养肥,那么杀之就毫无意义。所以,将敌人比作“猪”,如欲杀之,只能消灭少数敌人,如果养肥再杀,也就是等其朋党网络建成,一并除之。但是这个养肥的过程需要极高的耐力。这一策略宜用于宿敌和潜在敌人。。
(3)吹大扎之。吹大是指,将气球吹大,也就是要将敌人捧上高位再令其跌至谷底。待到气球吹大而扎之,其威力才会显示出来,震耳声响中定会将敌人歼灭。也就是让其身败名裂。应对位高权重者可使用本法。
其实在欲擒故纵中,其中的“擒”和“纵”是互为矛盾的,作为军事计谋而言,“擒”是指想达到的目的,“纵”是指达到目的的办法。其实古人所说的“穷寇莫追”并不是不追,关键是看怎么追。不能逼急敌人,也不能放虎归山留后患,所以纵只是缓兵之计,在敌人失去斗志,且无心应战之时,便可趁虚而入,一举消灭敌军。
三国鼎立,蜀汉雄霸一方之后,诸葛亮誓师北伐。可正在这时,孟获带兵十万在西南夷的起兵反蜀,同时降服了周边郡县。为了扫除北伐的后患,诸葛亮决定出兵西南,平定叛乱。公元225年,西南三郡很快被南下的蜀汉大军征服。不久,随着蜀军的不断深入,在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大军主动发起进攻,先是击败了三洞元帅,后用重兵埋伏在山谷中,在引诱敌军出击后,在山谷中,蜀将魏延活捉了敌军首领孟获。
一般说来,如果擒获敌军首领,必然使敌军士气低落,军心不稳,如若全力追击,定能大败敌军。但是诸葛亮却有另一番打算,由于孟获的声望在西南地区影响颇大,若是能让他自动放弃抵抗,主动投降,西南才能真正的稳定下来。否则,西南地区仍会叛乱不断,难以安心。于是,诸葛亮以释放孟获来劝其投降。而孟获却不以为然,决定再与蜀军决战一场,并告之诸葛亮自己肯定赢得了。孟获在回营时,撤走所有的渡河船只,并且派人把守河岸,以防蜀军进攻。诸葛亮得知后,查看孟获的守卫,立刻命将士们从敌军疏漏的下游偷渡去了孟获的敌营,并把孟获的粮仓捣毁一空。得悉此事后,孟获决定严惩将士,没想到却引起了士兵们的不满,纷纷决意到蜀军投降,并趁孟获不备,将其一道捆绑送到蜀军。孟获仍然很不服气,诸葛亮见状又把他给放了。
回到营中的孟获心生一计,让自己的弟弟孟优带着满车金银珠宝,珍贵古玩等去蜀营假意投诚,其实是要弟弟和随行的将士一起来个里应外合,攻陷蜀营。诸葛亮见状便命令蜀军配合行事,以一招计中计再次抓获了孟获。三次被抓的经历让孟获觉得颜面无存,于是便利用重金笼络了十万兵马,准备四战蜀军。可第四次孟获同样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大败而归,自己也第五次被擒。被擒之后,诸葛亮见其仍不服气,又一次的放了他。而这一次,孟获听从了弟弟的建议,利用岩洞中的恶劣环境,与秃龙洞洞主朵思一起据兵不出。以为利用南方温湿的气候可逼走蜀军。可没想到,诸葛亮从本地人中获得了秘方,不仅消除了蜀军的不适,又一次大败孟获,活抓了他。六次被抓后的孟获依旧不服,并和诸葛亮打赌,如果蜀军在具有天险的银坑山擒获他,他便心服口服,永不叛乱。这次诸葛亮不仅放了孟获还放了孟优以及朵思等人。
在这第六次的决战中,先是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所使的飞刀计被诸葛亮识破,后又用计谋化解了木鹿大王真兽阵,最后大军破获了孟获的老窝。就在形势危急的时刻,孟获决意假装投降,并打算面见诸葛亮时将其刺杀。然后孟获的把戏依旧没骗得了诸葛亮,再一次全军大败。孟获见状便愤恨大喊,自己是来送死,而不是被抓捕,如果第七次依旧被抓,就永不再反。见此阵仗,诸葛亮又放回了孟获。对于第七次来战的孟获,诸葛亮只用了一招诈降,来一个火烧藤甲兵。孟获又一次被抓获了。在孟获第七次被擒获时,他不仅对诸葛亮的不杀之恩表示感谢,同时也立誓蜀军永不叛乱。西南夷在此之后便安定本分,再无战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摧毁敌人的主力,擒住它的首领,就可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就好像龙离开大海到陆地作战而面临绝境一样。
“擒贼擒王”首出自诗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是唐代杜甫的《前出塞》:讲诉了在军事作战中,必须抓住首要事物。如首先消灭敌人的将领或是核心人物,以此让敌军军心不稳,达到击溃敌军的目的。
同时此计也表示可以集中我方的优势力量,以此歼灭敌人的生力军。这也体现了哲学中矛盾的观点,在此计中“王”指的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主要矛盾是指在所有矛盾中处于支配和领导地位的矛盾,只要主要矛盾得到解决,那么其他矛盾也就可以随之解决了。也可以认为,解决实际问题中,关键部分对事情其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擒贼擒王最主要的就是抓住主要矛盾。
此计包含以下三种含义:
(1)擒其首领。众所周知,首领对一个组织而言是多么重要,不仅引导着组织的发展,同时对组织也起着协调的作用。如果首领不在,就会引发组织的混乱,军心不稳,组织有如无头之蝇。对此,要想迅速瓦解敌军,就要想方设法除去首领。
(2)击打要害。古语有云:“蛇打七寸”。因为七寸是蛇最致命的地方,其心脏之所在,如果蛇的心脏被打碎,那蛇定死无疑。换言之,对于自己的所做之事,都要抓住主要方面,抓住要害和关键的地方,这样不仅能解决事宜,同时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纲挈领。提纲挈领主要是指主管事件的关键部分,由此就能带动其他事情的发展,就像理顺貂皮大衣的皮毛一样,只要把衣服摊开,抓住领子一抖就行。“挈领”也可比喻成抓住领子。如果做事盲目,不懂抓住关键,那么就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擒贼擒王”这条计谋如果使用于军事,则是指主要擒获敌军核心首领,或是政要、重要人物,就能打败敌军的谋略。擒获敌军核心人物,若乱敌人军心,让其自乱阵脚,我方一击便会溃不成军。
唐朝后期曾爆发安史之乱,起初安禄山因为战事常胜而气焰异常嚣张。一日,勇将尹子奇受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指派率军十万攻打睢阳。眼见敌人来势汹汹,守城御史中丞张巡决定以守代攻。尹子奇率领敌兵攻城二十几次,依然毫无所获。攻城一天,将士们都很劳累,尹子奇便决定收兵扎营休息。可刚到晚上敌军想要休息时,却听见城门内大喊杀敌之声,以为张巡要守城士兵进行夜攻。尹子奇便命令将士整装待发,准备于唐军决战一场。可等了一会,就听见鼓声不见人。整整一夜,都是这样的情况。
尹子奇的将士们被活生生的折腾了一宿,就在将士们个个疲惫不堪,倒地就睡之时,突然一声炮响,张巡率领着城中士兵冲出城门厮杀而来。敌军见状,立刻乱作一团。张巡带领士兵们一鼓作气,冲进敌营,砍杀了敌军五十名将士,和上千名士兵,敌军立刻溃不成军。混战中,张巡命令部下捉拿敌军首领尹子奇,可将士们与尹子奇素未谋面,压根不认识,加之现在又是混战中,更加无法辨别。张巡见状便让士兵向敌军射去削尖的秸秆。不少敌军将士在中箭后发现居然是秸秆制成的,便以为唐军武器匮乏,连秸秆都用上了,立刻拥上前向尹子奇报告此事。由此一来,唐军在混乱之中辨识出了敌军首领,张巡立即命令弓箭手放真箭,尹子奇的左眼被射中。敌军将士们看到首领被射中,立刻阵脚大乱,和血流不止的尹子奇一起抱头鼠窜,逃命去了。
【古为今用】
实战1:巧计抓商业间谍
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商业间谍案.两家世界著名的电脑品牌IBM和日立因间谍问题而引发的丑闻。虽然时间久远,但其造成的重大影响仍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