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6600000016

第16章 茶叶香,壶中滋味长(2)

明正德年问,紫砂壶开始产生,紫砂壶之父是供春(龚春),他成为第一位著名制壶大师。供春亦名龚春、龚供春,明弘治、正德、嘉靖年问(公元1488年一公元1566年)宜兴人。原是一个吴姓显宦的家童。供春出身很低,但明代学者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一书中却把供春与金沙僧列为艺术化紫砂壶的重要创始人,尊为“陶壶鼻祖”。

金沙僧,正德年问人,因为他在宜兴东南四十里金沙寺修行,所以尊称金沙僧。他为人闲静有致,曾与陶工相处而习得一手陶艺,当时可能茶叶正改为壶泡,“遂筑为胎规而圆之,再刮使中空,并出口、柄、盖”,然后拿去陶穴烧成,为人使用。据传金沙僧喜用紫砂泥壶,自然会有相当多的指纹留于壶上,此为鉴赏金沙僧壶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其作品并不署名,自然无从认定有何作品流传于世。有人附会四大名壶的“无名壶”即为金沙僧所筑,是否真实,则尚待考证。

供春所制茗壶款式不一,他还创作了“龙蛋”、“龙带”、“印方”、“刻角印方”、“六角宫灯”、“六瓣圆囊”等新颖式样,而以“树瘿壶”为世人所珍爱。也许是处于对自己绝技的爱惜,供春壶虽然名满天下,但是供春的作品很少,流传到后世的更是凤毛麟角。因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质地薄而坚实,被誉为“供春之壶,胜如金玉”,使得紫砂壶成为壶中精品,开始了宜兴紫砂茶具的兴盛时期。供春壶“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张岱《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供春为上,一砂罐,位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现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一把失盖的树瘿壶,系供春的传器。该壶高10.2厘米,宽19.5厘米,把梢旁有“供春”二字刻款,是以自然形体做成的壶,因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壶身为扁球形,泥质呈栗色,凹凸不平,谷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壶盖止口外缘刻有四十五字隶书铭文:“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黄宾虹为近代名画家,稚君即宜兴金石家潘稚亮。

自供春之后,与其同时代的制壶名家,有被誉为“四大家”的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另外还有李茂林。董以文巧著称,赵、元、时以古拙见长,而李则擅长小圆壶。

活跃于明万历年问的名家有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欧正春等,其中以时大彬为最佳,佘者则皆乃其弟子。

时大彬

时大彬,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自幼从父学制壶,模仿供春,并自成一家,多做小壶,点缀在精致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之趣味,故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之赞誉。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他精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颜色,用以制品,形成古朴雄浑的风格。他的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壶,后来根据文人饮茶习惯改制小壶,并落款制作年月,被推崇为 壶艺正宗。传世作品较多,北京、上海、南京、台湾等博物馆均有收藏。其代表作是鼎足盖圆壶,该壶高ll厘米,口径7.5厘米,现藏于福建省漳浦县文化馆,该壶通体呈栗色,略带黄,布满梨皮状小白斑点,器盖尤为明显。丰肩,直颈,鼓腹,平底,假圈足。曲流装于器腹正中,圆孔。柄体圆,内壁线条呈卵形。盖口严密,盖的弧面上倒立三只扁鼎足。足外侧呈外撇的狐仙,内侧为两个连弧,器底有单行竖排“时大彬制”阴刻楷书款识。刀法娴熟有力,字体方正,起笔处多圆折。此壶1987年7月11日出土于福建省漳浦县盘驼乡庙埔村明万历年间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中,同时出土的有墓志铭等物。壶在出土时盖圈已有轻度磨损,应为墓主生前使用过。

明末清初这个阶段,宜兴紫砂壶业出现了一批技艺高超、风格多样而且多产的制壶艺人,知名者有陈仲美、陈用卿、陈子畦、惠孟臣、陈辰等。

陈仲美

陈仲美,明万历时江西婺源人,原是景德镇的制壶高手,后到宜兴从事紫砂陶艺。他对于制壶有两大贡献,第一大贡献是把瓷器工艺与紫砂工艺和谐地结合起来,创造了“重镂透雕”的紫砂技术,将紫砂工艺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第二大贡献是他最早将款和印章并施于壶底,开创了壶史先例。

他是宜兴历史上风格多样、制壶最多的三位名家之一。其代表作是束竹柴圆壶,该壶高7.7厘米,宽9.3厘米,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此壶造型是仿自然的一束竹柴,材质为紫砂团泥,呈米黄色,砂质隐现,生趣盎然。形制以年久风残的竹柴组成壶,刻画精细入微。壶身有竹枝做壶嘴,把手亦由竹枝制成。整体于平实中见优雅,器形逼真而悦目。这是陈仲美的佳作之一。陈仲美到宜兴专事紫砂,把瓷雕艺术和紫砂壶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仿自然的新风格,同时又是将刻款和印章并用的高手。壶底刻有“万历癸丑陈仲美作”八字楷书款。

陈用卿

陈用卿俗名陈三呆子,明万历、崇祯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生卒不详。他是第一位将铭文刻于壶身且用行书取代楷书的制壶大师,这一变革增加了茶壶作品的文气。在这之前,紫砂壶上不刻任何铭文,即使制壶艺人的名款,亦偶尔以楷书刻

在壶底。其代表作是一款有楷书铭文的圆壶,该壶高11.2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5厘米,底款刻有“陈用卿制”楷书铭文,1974年河北省正定县北圣板村清顺治七年梁维本墓出土,现保存于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该壶以紫泥为胎,呈色紫褐,胎中掺有黄色沙砾,盖面鼓起,球状纽,子口,盖之,与壶严丝合缝。壶腹造型丰圆,将壶倒置,三弯流,流口、柄把的顶点与壶口在一个平面上。平底内凹成圈足,足心阴刻“陈用卿制”四字两行楷书款,字体工整,刀法道劲有力,棱角分明。壶内壁有茶迹。

惠孟臣

惠孟臣,明代天启、崇祯年间江苏宜兴人,生卒不详,号君德、思亭等,孟臣是其晚年自号。所制大壶浑朴,小壶精妙,后世仿制者甚多。落款以竹刀划款,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最精。有高身、梨形、鼓腹等小壶传世。广东潮州茗饮喜小壶,故粤中伪造孟臣小壶,比比皆是。

惠孟臣也是对紫砂壶在欧洲的流行有最大影响的艺人。他首先制造梨形壶,其中一些随中国茶叶初次被带到欧洲就大受欢迎,以至英国陶工开始自行制造茶壶时,均仿效惠孟臣的梨形壶。孟臣壶常见的壶式是扁鼓形或梨形。底有孟臣的刻款及印款两种。刻款最常见的是五言或七言诗句加上签名款,例如“云入津西一片明,孟臣制”(《阳羡砂壶图考》);“八月湖水平,孟臣制”(《茗壶图录》);“三山半落青天外,孟臣制”(1970年出土)。亦有不是诗句而是堂名款者,如“文杏馆孟臣制”(张燕昌藏品,《阳羡砂壶图考》)。至于常见的印章款,一般是“惠”圆形、“孟臣”方印各一。

陈鸣远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出现的制壶名家较少,以陈鸣远最有名,其才艺是历代紫砂壶名家中最杰出的一位。陈鸣远又名远,号鹤峰、壶隐、石霞山人,清康熙至雍正年间宜兴上袁村人。他是近百年来壶艺成就很高的名家,制作的茶壶,线条清晰,轮廊明显,特别是他塑造的自然形态作品,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其独到之处在于雕塑装饰、款识书法雅健,至今被视为珍品。其作品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其款识雅健,有晋唐风格,作品名扬中外。当时京城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誉。自陈鸣远始,紫砂壶本身有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感,形成紫砂壶独特的风格与流派。其作品兼具筋纹型、自然型、几何型。其传世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天鸡壶”、“莲蓬壶”、“梅桩壶”、“四足方壶”、“瓦菱壶”、“南瓜壶”等,其中以“南瓜壶”为最,该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馆,它通高10.5厘米,口径3.3厘米,该壶壶嘴堆雕瓜叶,把手饰瓜茎纹,盖状瓜蒂。砂质温润,色近橘红。叶脉筋络自然逼真巧夺天工,妙趣横生。壶身一侧刻楷书“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十字,刻款“陈鸣远”并钤阳文篆书“陈鸣远”方印。

惠逸公

除了陈鸣远外,生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的惠逸公也是该时期的制壶大师,他大小壶兼制,以工巧闻名,可与惠孟臣相提并论。与明朝的惠孟臣并称“二惠”。只是惠孟臣的作品以浑朴精巧出名,比较而言,惠逸公则工巧有余,浑朴不足。但逸公制壶形式大小与诸色泥质俱备,且长于工巧。逸公书法楷行草书俱备,楷书尤有唐人遗风,而竹刀钢刀俱备,刻镌或飞舞或沉着。其壶泥色最奇,小壶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壶之古朴可爱也。

其代表作之一是四方朱泥壶,该壶高8厘米,宽lO.5厘米。方形壶各面匀衬规整细腻,下抽为圈足。虽是四方壶,但各处均以弧线处理,线条明确流畅,毫不拘泥。四方条把圈成圆形,四方流做成三弯状,拱盖,高纽,充分运用点、线、面的变化,起承转合交代清楚,整体结构合理。朱泥色泽温润出色。

同类推荐
  • 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全本绘图山海经·五藏山经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典籍,同时也是一部记录中华民族地理大发现的伟大著作,它记述着那个时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它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
  • 接吻简史

    接吻简史

    接吻是人人都了解的事,但其来龙去脉鲜有人知,丹麦学者克里斯托弗尼罗普教授围绕“接吻的历史”这一主题,详细考察了西方世界的接吻历史,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吻”的历史发展和文学演变之路,将“吻”分成爱情之吻、友谊之吻、敬重之吻、和平之吻、柔情之吻等形形色色的类型,用大量的引经据典和诗歌故事,将接吻的整部历史写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书中配以大量世界名画及精美插图,与吻的罗曼文学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本美轮美奂的接吻之书。
  • 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

    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

    回族有自己的语言吗?其特点是什么?本书以详实的资料回答了这个许多人都关注的问题。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魂傲乾坤

    魂傲乾坤

    百炼魂魄,破魂化仙,仙之圣者,亦可九圣成神。上古魂器,太古魂兽,神魔并起,方楚,生长在渺小之地的卑微修魂者,却得到上天眷顾,得以手刃仇人,守护朋友。我不希望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之一,我不希望长生不死,哪怕只有一刻,也要站在世界之巅。天魂承日月,地魂载万物,吾魂定乾坤!^^^^^^^^^^^^^^^^^^^^^^^^新书期已过,每日稳定两更,不定期爆发,人品保证永不断更。求推荐,求收藏,这本书的路还很长,需要大家的支持qq群:32764869希望各位都可以加一下群,各种意见都可以在里面提,需要大家的支持,希望可以和每一个读者成为朋友
  • 赖床的男人:戴维·洛奇短篇小说集

    赖床的男人:戴维·洛奇短篇小说集

    《赖床的男人》是学院派小说代表、布克奖提名作家戴维·洛奇的短篇小说集,由《赖床的男人》《小气鬼》《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气候淫热的地方》《酥胸酒店》《田园交响曲》《一场刻骨铭心的婚礼》《我的前一个老婆》等八个短篇小说构成。与其长篇小说相比,更轻松活泼,同时兼具戴维·洛奇一贯的辛辣讽刺风格。戴维·洛奇认为,“这八个故事几乎包含了我作为小说作家生活的全部。”
  • 战车少女集合于钢铁之帜下

    战车少女集合于钢铁之帜下

    重生在少女与战车的世界中,在未知的舞台遭遇未知的朋友、队友和对手,同时,也在熟悉的地方遭遇到了那些曾经见过的角色们......集结属于自己的队伍,目标是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国际比赛制霸的殊荣!
  • 金玉盛世

    金玉盛世

    时间记录节点,某个节点创造时间;人类创造时间,也将成为某个节点;时间记录人类,人类创造时间;有的人类享受时间,而有的人类消耗时间;时间对谁都是公平的,我们都是时间的某个节点;
  • 艾伦外传

    艾伦外传

    主要介绍了发生在艾伦格式中人物的小故事和他们的过往。
  • 那年青春,我们还在

    那年青春,我们还在

    小时候离奇的相遇,又无意的分开。长大后,在不知对方的情况相遇。本书讲了夜落轩和夕沫柠的故事,专属【1v1】,微虐,希望大家快来看哦
  • 神厨医妃:王爷,靠边站

    神厨医妃:王爷,靠边站

    传闻天食国的六王爷身患隐疾,所以这么些年从来不近女色,太后为了维护皇家颜面,平息谣言,赐了个废柴给他做王妃废柴?呵呵,某女轻轻一笑,随手就杀了条鱼王做嫁妆。不祥?某女紫色眼珠一亮,一碗白芷汤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修灵力,做灵厨,带着个灵童四处开挂,亮瞎众人狗眼。白莲女,心机男?收拾完一个换一个。说她嚣张,说她跋扈,那又如何?
  • 娃娃亲

    娃娃亲

    台湾作家[简钰]的免费全本小说《娃娃亲》。
  • 帝国不语对枯棋

    帝国不语对枯棋

    每个王朝都有其悲情时刻,《帝国不语对枯棋:中国十大黄金王朝的终局博弈》讲述了秦、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十大历史王朝的衰败过程和最后时刻,以及无可避免的历史性败局。总结了每个王朝末代皇帝的不同性格特点,展现江山摇曳背后帝王的人性挣扎,以此给读者呈现了一幕幕在历史枯局面前王朝的突围表演。
  • 遗世红颜:醉忘归处心自殇

    遗世红颜:醉忘归处心自殇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这个只在历史课本里出现的朝代,她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简单的她,只想过着属于自己平淡的生活,但是,她知道,这个有着不平凡姓名的女子必定会有不平凡的人生,借助着她人的身体,就不得不循着她人的命运在这世上走上一遭。因为情,她耗尽自己的生命,只为寻求到她与他相遇的前世,只愿不再错过;因为恋,她抛弃了自己喜爱的平凡而走上不平凡,只愿能再见他一面……“你是何人,为何对我落泪?”第一次相遇,他不认识她。“小小宫女,胆敢如此盯着我看,有趣。”第二次相遇,他对她起了兴趣。“你居然是我们的阏氏,只是长生天对我开的玩笑吗?”第三次相遇,已是有情却不得不顺命。在这之后的次次相遇,他们的命运注定了彼此纠缠,至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