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0600000053

第53章 蒋介石评说其家人及社会闻人(10)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立即同约翰逊、布雷德利等人举行紧急磋商。会上,麦氏提出所谓“在亚洲遏制共产党的战略计划”,建议由台湾调一个军驰援韩国。麦克阿瑟认为,台湾“这个永远不沉的航空母舰,可以容纳10个到20个航空大队,包括喷气式飞机至B—29型轰炸机等各式不同的飞机,并可予短程海岸潜水艇前方作战的供应。”

麦克阿瑟的主张与蒋介石的想法不谋而合。麦氏到台后,蒋介石提出台湾可以出兵50万,麦克阿瑟表示完全支持,美国还可以派军事代表团来台帮助训练和装备。他还主张轰炸中国东北,帮助蒋介石军队在鸭绿江边登陆。

8月1日,麦克阿瑟离台前还与蒋介石分别发表声明。麦克阿瑟说:“台湾本岛包括澎湖在内,在目前情况下,不得遭受军事进攻之政策业经宣布,是项政策之执行即为余之责任与坚决之目的。余在台与各级人民所举行会议极为恳切而和谐。余统帅下的美军与中国政府军队间有效联系已经完成。”他还宣称:“大陆中共倘若发动对台湾的进攻,则吾人当更能做有效之应付。”

蒋介石也同时发表声明:“吾人与麦帅举行之历次会议中,对于有关各项问题,已获得一致意见,其间关于共同保卫台湾,与中美军事合作之基础,已告奠定。”

在美国决意遗弃台湾、蒋介石参与“联合国军”的要求尚未得到美国政府答复之时,麦克阿瑟的主动行动,令蒋介石感慨万分:“麦帅此举是理智仁义。中国政府不胜感激。”

然而不幸的是,麦克阿瑟的如上表白,立即在全美国、在全世界“招来一阵狂怒”。英国、印度等许多国家都强烈反对台湾军队参加“联合国军”。美国政府慑于国际舆论,又担心因此引发起与中国的直接军事冲突,权衡利弊,决定对蒋介石的要求不予理会,而“理智仁义”的麦克阿瑟最终也遭到了被解除职务的命运。

艾森豪威尔

“不但是一位当代大政治家和大军事家,而且是一位领导自由世界的一位伟大领袖和我们中华民国共同患难的忠实朋友。”

(《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第396页)

〔艾森豪威尔〕1953—1960年美国总统,共和党人。生于得克萨斯州。1915年西点军校毕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先后在指挥和参谋学校、陆军学校毕业。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手,两年后随麦克阿瑟赴菲律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擢升。1939年任中校级行政官员。1941年任三军上校参谋长,年底升任作战计划处处长。1942年3月任北非战场盟军司令并指挥北非战役获得成功。1944年2月晋升中将,12月升为欧洲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1944年6月指挥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年底擢升五星上将。1945年任陆军参谋长。1948年退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1952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司令。1953—1960年任美国总统。任内,签署了美国80余年中第一个民权法案。对外奉行“冷战”政策。1953年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1954年成立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并与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1957年提出控制中东的“艾森豪威尔主义”;1959年同赫鲁晓夫举行戴维营会谈。1969年3月28日去世。著有《远征欧陆》、《争取和平》等。

〔解读〕

美国是国民党政权立足台湾的支柱。随着杜鲁门下台和艾森豪威尔上台,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和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大批美援抵台,台、美关系再次进入“蜜月”时期。

1952年11月,美国举行大选,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总统,杜勒斯出任国务卿。他们上台后,从“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竭力推进和台湾当局的“合作”。1953年2月2日,艾森豪威尔宣布解除台湾中立化,恢复台湾军队对大陆的“行动自由”。蒋介石极为兴奋,于2月4日发表声明说:“艾森豪威尔总统解除台湾武装部队限制之决定,无论其在政治上与军事上,以及国际道义上言,实为美国最合理而光明之举措。”美国政府同时将兰金(1952年任命的驻台“公使衔代办”)升格为驻台“大使”,源源不断地将美式武器和装备运往台湾;8月还在台湾海峡举行海空军联合大演习;9月,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军事协会谅解协定”,规定由美方负责台湾军队的整编、训练、装备和监督。

蒋介石认为,尽早与美国订立一个条约,对于自己长期统治台湾至关重要,而美国也把台湾视为它在亚洲实施遏制战略的重要一环。于是在蒋介石一再要求下,终于在1954年12月3日美、台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正式形成一种互助同盟关系。

美国与台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是美公开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的严重步骤,台湾地区的局势骤然紧张,金门、厦门之间发生激烈的炮战和空战。1954年底、1955年初,人民解放军次第解放江山岛、大陈岛等沿海岛屿,金门、马祖危如累卵,蒋介石甚为惊慌,要求关国履行“条约”。美国方面于1月28日通过《台湾决议案》,决定“授权美国总统于其认为必要时,得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专事确保台湾与澎湖列岛,以防武装攻击”;还规定“所需其他措施,可根据总统之判断提供”。当天,美国第七舰队及航空母舰“中途岛”号即驶入台湾海峡游弋。艾氏还于3月3日称,美国决心协防金门、马祖,以巩固台湾、澎湖的地位,这使蒋介石惊恐不安的心情暂时得到宽解。

美国国会通过《台湾决议案》以及其后艾森豪威尔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曾使蒋介石得到鼓舞。为了安抚蒋介石并进一步控制台湾,美国答应蒋的要求,增加对台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增加派遣军事辅助人员。后来美还在台湾存放一种能携带核武器的地对地“斗牛士”导弹,帮助修建了一个能使携带核弹头的B—52飞机升降的空军基地,给予蒋军有力的支持。

正是由于艾森豪威尔的庇荫,蒋介石对其感恩戴德。1957年5月用暴力镇压了群众的反美抗议行动。1960年6月,艾森豪威尔在离任前出访台湾。对艾氏的此次访台,台湾方面欢欣鼓舞,认为这对提高台湾的“国际地位”,显示台、美间的特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6月16日,艾森豪威尔由菲律宾搭乘第七舰队的旗舰“圣保罗马”重巡洋舰前往台湾,第七舰队的全部舰艇出动,全程护卫。台湾则派出“洛阳号”等12艘军舰组成“护卫舰队”,远到南中国海迎接艾氏的座舰,然后,台湾军舰和第七舰队会合后浩浩荡荡来到台湾淡水港。第二天,艾氏改乘飞机抵达台北。蒋介石、宋美龄、陈诚、张群等国民党要员倾巢而出,到机场迎接艾森豪威尔。在机场的欢迎仪式上,鸣礼炮21响,24架军用战斗机组成编队飞过上空,沿途20多万市民夹道欢迎。接着蒋介石致词,称艾森豪威尔:“不但是一位当代大政治家和大军事家,而且是一位领导自由世界的一位伟大领袖和我们中华民国共同患难的忠实朋友。”

艾森豪威尔访台后,台驻美“大使”沈剑虹写道:“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1960年访华之行,使中美关系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高潮。他是历史上第一位在任内访问我国的美国总统。”

难怪乎蒋介石不吝笔墨地给了艾氏那么高的评价。

肯尼迪

“一位负责任的美国政治领袖,尽管是在激烈的竞选期间,居然不负责任地大慷他人之慨,而将另一个国家的领土随便处置了,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蒋介石晚年》,第322页)

〔肯尼迪〕(1917—1963)美国马萨诸塞州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应征入伍。1947年1月进入国会。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1963年与苏联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试验核武器的条约。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

〔解读〕

美国与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签订以后,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一些人乘机鼓噪“台湾独立”、“中立化”。一时间,台湾问题在联合国及许多地方沸沸扬扬。美国企图利用中国政府积极争取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的努力,一再要求中国政府宣布放弃使用武力解放台湾,使它对台湾的侵占永久化。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能答应的。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对大小金门、大担、二担岛屿发动警告性的炮击,猛烈的炮声震撼世界。美国迅速做出反应,扬言美国不会放弃对台湾的责任,如果中国军队不停止针对台湾的军事行动,美国军队将介入冲突。蒋介石乘机扩大在金门、马祖等岛屿的驻军,蒋介石一再表示,金门、马祖是台湾的安全屏障,也是反攻大陆的前沿阵地。

美国对中国的恐吓没有奏效,而美国国内却众说纷纭,杜勒斯表示,如果台湾海峡地区获得相当可靠的停火,国民党军队继续驻在金门、马祖等岛屿是不合理的、不慎重的。在这前后,还出现了一股鼓吹金门、马祖“中立化”的逆流,肯尼迪就是其中的一位。

1960年4月,美国民主党政策委员会主席、肯尼迪的外交顾问鲍尔斯在《外交季刊》上发表《重新考虑中国问题》的文章,主张美国应重新考虑同北京与台湾的关系,并主张鼓动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中立化。肯尼迪赞同鲍尔斯的主张,并称鲍氏说出了他所要说的话。当10月份总统大选展开之际,肯尼迪与尼克松竞选总统辩论中,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中国沿海岛屿问题。肯尼迪宣称,美国必须保卫台湾,但应划清防线,他从1954年以来就一直认为金门、马祖对于防守台湾并非必不可缺,美国的防线应仅仅划在台湾本岛周围。他甚至认为,为了防御金门、马祖,而被伺机拖入一场可能导致世界大战的战争是不明智的。

10月13日,蒋介石对美国记者考普莱发表谈话,不点名地批评了肯尼迪的辩论演说,宣称,“战至最后一人亦不放弃金马外岛”。翌日,蒋介石又令“外交部”批驳肯尼迪的竞选辩论演说,称:“一位负责任的美国政治领袖,尽管是在激烈的竞选期间,居然不负责任地大慷他人之慨,而将另一个国家的领土随便处置了,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这个国家,正好是他的盟邦。我们愿意确切地阐明我们的立场如下:在任何情形之下,中华民国绝不会答应任何人的要求——包括肯尼迪参议员在内——而放弃他的任何一平方英寸土地……如果认为这些岛屿没有军事价值的话,那也是同样荒谬的。”

蒋介石一方面继续口口声声“反攻大陆”,另一方面态度强硬地抵制把金门、马祖“中立化”逆流,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的言论和行径声明“绝对反对”。

10月底,蒋介石再一次视察金门、澎湖,并在金门题字:“经营战场”,“培养战力”,以示进一步固守金门的决心。

蒋介石虽然一直把美国当做台湾国民党政权赖以存在的重要支柱,但当美国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时,蒋介石还是坚定的坚持“一个中国”的民族立场。他对肯尼迪所谓“金门、马祖中立化”的滥调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以后肯尼迪入主白宫,台、美之间的“蜜月”关系也就结束了。

尼克松

“尼克松不是个东西!”

(《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第394页)

〔尼克松〕(1913—1994)美国洛杉矶人。1937年毕业于杜吉大学法律系。二战爆发后,他到海军服役。从1946年起,当过众议员、参议员,竞选过州长。1952—1960年,任副总统。1968年当选为美国第37届总统,1972年连任。同年2月访问中国,打开美中关系大门。1974年因“水门事件”而被迫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辞职的在任总统。1976年,他作为一位普通的公民访问中国。

〔解读〕

1968年11月,尼克松当选为美国总统。由于尼克松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曾任副总统,以坚决反共著称,又同蒋介石私交甚深,因此,蒋对尼克松政府充满了希望。1970年1月,尼克松就职时,他曾发去一封热情洋溢的贺电,并于同年11月,在回答法国作家的采访时,再次表现出对尼克松总统的希望,称“我相信他所领导的美国政府,在战略上不会有根本的改变”。

人算不如天算。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后,美国的对外政策改弦更张,采取了一种新的姿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希望建立双边关系。他在1月20日就职演说中表示愿意和中国对话,要“让一切国家知道,在本政府当政时期,我们的通话线路是敞开的”。“一个民族,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况中”。1969年7月,尼克松开始了他的环球旅行,“他在旅程的每一站都打算为中国人留下一张名片。他开始传播这种信息,我们准备同北京来往”。

从1969年7月开始,尼克松在对华关系的具体事务如贸易及旅行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放宽措施,取消了不让去中国内地的禁令,放宽两国的非战略性商品交易,取消对于中国旅行的一切限制,结束已存在20年的中美之间的贸易禁令等。中国也对美国的要求做了回答。1969年,中国释放了4名美国人;1970年7月,释放了以间谍罪判刑20年的詹姆斯·华理柱主教。12月,毛泽东在会见埃德加?斯诺时,第一次表示欢迎尼克松访问。

在此前后,两国的直接接触开始了。1970年1月到3月,中断两年的华沙大使级会谈又连续举行了两次。与前几次会谈有所不同的是,尼克松政府没有事先通知台湾当局美国将要会谈的内容是什么,这引起了台湾当局的极大不安。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宣布将访问中国。这一消息如同一颗原子弹爆炸,强大的冲击波使年迈的蒋介石受到极大刺激,他竟没有发表公开的谈话和声明,只是台湾“外交部”、“国民大会”、“议会”、“工会”、“商会”、“农会”等纷纷发表声明抗议。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坐“空军一号”总统专机跨越太平洋,飞向北京。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拟发表一个联合公报,并为此举行了多次会谈,台湾问题成为会谈的焦点。中方坚持美方对台必须以“断交、撤军、废约”三条件作为恢复中美正常关系的前提,美方则不愿放弃“两个中国”的观点,双方争执不下。后毛泽东提出:“除了台湾部分,我们不能同意修改之外,其他部分可以商量。”

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和讨价还价之后,2月27日下午5时,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公报涉及到台湾问题时说: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同类推荐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为后人称颂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里从他的父亲开始讲述郑成功的一生。
  • 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大师:寻找那些远去的大师才子

    本书品读了十位远去的大师,包括:胡适、傅斯年、于右任、林语堂、王国维、徐志摩、梅贻琦、蔡元培、南怀瑾、陈寅恪。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素丽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素丽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曾国藩成就大事的谋略3

    曾国藩成就大事的谋略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一个充满矛盾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他以一介书生领兵,纵横疆场,剿灭太平天国,中兴清廷,堪称奇伟;他以汉人位居清廷要职,功高震主,而得以善终
热门推荐
  • 为你颠覆江山

    为你颠覆江山

    【民国架空文+女强+宠文纯属虚构入坑慎重】世人都知一女,盛情。她风华绝代,翩若惊鸿;身披金鳞,飞驰沙场留英明。她是护国神话,更是血性刚烈的龙传人。既然踏上了这一条不归路,那就一直走下去,看谁笑到最后!可谁知在这条不归路上,一直有一个人,助她,护她,信她,尊她,等她。
  • 傲古符帝

    傲古符帝

    “符公子?”“不是!”“你是符公子!”“符公子只是传说。我不是传说。我只会御符杀人!”话音方落,风声骤紧,天地间,白线骤闪!“千古符道第一人,管你是否符公子!”符仲嘴角边上溢出一丝讽意,转身投入暗夜。风雨之夜,符仲自紫焰宗破门而出,成就赏金大陆有史以来第一位符道帝尊!
  • 奥特传奇之萌妹逆袭

    奥特传奇之萌妹逆袭

    怎么说呢,一部脑洞很大的小说。女主叫白梦菲,遇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 娇花难养

    娇花难养

    百花楼的台柱子姚娇娇,平时除了唱唱小曲,最大兴趣就是──做好事!这回出门捡了个大男人,颜值高身材好,家世更是不一般。她姚娇娇也从花魁摇身一变,成为侯府二少爷的救命恩人。只是,侯府众人看她可不太顺眼……没关系,她多的是杀人不见血的法子,来一个砍一个。只是,半夜潜入她卧房的这个男人,似乎不那么好对付……
  • 忍者传承系统之影流之主

    忍者传承系统之影流之主

    他有战士的力量、骑士的耐力、刺客的敏捷、弓箭手的精准度与魔法师的精神力。他是王凡,他是一名忍者。陌生的世界,影流之主的传承,看王凡如何在这片天地掀起翻天巨浪!“我可是一名真正的忍者。”——王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限魔法学园

    极限魔法学园

    一头绯红色的头发让她在人群中显得异为突出,与生俱来的超强第六感让她总是能预测到即将发生的事,一双天蓝色的眼睛也拥有能够看见“非人类”的东西的能力……在父母坟前拜祭的她忽然听到自己母亲的声音,只看见自己母亲就站在面前:“我亲爱的女儿,来吧,回到我身边吧。”眼里泛出泪光,双脚不听使唤的一直往前走,嘴里不停唤着:“妈妈~”仿佛失去意识一般,往前走,正前方却是万丈深渊……
  • 网球天子

    网球天子

    大学生杨羽,入学时怀揣着网球冠军梦想。却因为身世而被卷入黑暗势力与光明势力的纷争。从此,属于网球的江湖暗潮涌动。仙胎、道心、阵法当网球与招式结合,将会是一种怎样的视觉感受?暗盟,国安特别行动组,教皇近卫队,各国地下网球联盟,日本护皇四番队纷纷登场。是正,是邪?主人公杨羽又如何在网球江湖的腥风血雨中力挽狂澜,君临天下?
  • 刹那兵王

    刹那兵王

    军人,以国家安全为天职,军人,以群众安危为使命。系统带给我的是能力,我所做的,才是军人该做的————肖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