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黄云逸心里如火烧一样,在报纸后面怒视着老韩,真想上去揍他几拳。心里想怎么有这么阴险的人,当着郑书记和秋部长的面,说得天花乱坠,但仔细想来他这些话就如脱裤子放屁,完全多此一举,这些道理谁都知道,但一谈到具体的问题,他就打住不说了。
黄云逸心想这简报总还是要写好的,不然到最后郑书记又要骂自己了,虽然心里实在不想和老韩打交道,但斟酌再三,还是鼓起勇气走到他面前。站了一会儿,终于等到老韩翻页的空当,黄云逸连忙问:“韩师傅,您看这个简报怎么办?”
老韩头都没有抬说:“先别管,你去看材料吧,我有空了会弄好的。”
黄云逸嚅嚅嘴没有说什么,有些愤懑有些委屈地回到桌子上翻看那些材料。
中午黄云逸和李琳说起这件事,李琳也说老韩师傅从来都不真正教他们写作方法。两个人感慨一番,没想到小小办公室也有这么多钩心斗角。
老吴本来一开始就准备看黄云逸的笑话的,看老韩的得意样,就知道他肯定背后摆了黄云逸一道。他心里也着实痛快了一下,但看着黄云逸有苦说不出的样子,老吴对黄云逸又多了几分同情。自己来政治部也已经十多年了,因为老韩,自己这十多年过得也很窝囊。老吴承认自己悟性不好,但是老韩一点机会都不给自己,自己上哪去提高?
寻了个老韩出去的机会,老吴走到黄云逸桌边,自己也有些脸红红地说:“别着急,你第一次写简报,能写这么好已经不错了,你看我都写了这么多年,还是这样。”
黄云逸抬头看着老吴笑眯眯的脸,突然有一种见到难兄难弟的感觉——辛酸又温暖。
老吴可算是寻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自己的事情,说自己怀才不遇,说老韩背后阴险,说秋部长的阳奉阴违,说华达通信的是是非非。
少说,多听,不要议论是非,做一个耳聪目明的哑巴。这是黄云逸为人处世的准则,本来张嘴想附和老吴两句,但想起自己这个准则,他将要说的话都吞入了肚子。
“嘘!”
黄云逸似乎听到了老韩说话的声音,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老吴从脚步的声音,也确定应该是老韩回来了,嗖的一声像个狐狸,溜回了自己的座位上,拿起话筒开始打电话。
老韩是一条老板凳
周五了,简报终于搞定了,不过却并不是黄云逸写的那篇。
老韩最终还是自己写了稿子,他几乎将黄云逸提到的问题全部都删除了,又提了几个不痒不痛、可有可无、放之四海都能用但又不用找谁责任的问题。经验却写得更加辉煌,还增加了一些更加夺目的数据,让黄云逸真正体会到了报喜不报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黄云逸也从老韩这篇简报,得到了启发——写材料时,成绩要写透,问题要写妙。
稿子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该怎么和老韩相处,又成了黄云逸的新难题。李琳说:“反正老韩师傅要退休了,你就躲着点儿,多注意一些,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但遇到问题总是想着躲和逃,这可不是黄云逸的风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黄云逸开始研究起老韩这个人。
这一研究,还真吓了黄云逸一跳。这么多年来,老韩每年至少要写四十多万字的文稿,这还不算修改或者重写的以及写了没发出来的文稿,他现在算的只是已经通过文件和简报等形式印发的稿件。这样算下来,每年除去节假日,老韩每天都要用钢笔一字一画的写出两千多字,而且每份稿子还要修改三五遍,难怪他说忙死了。
看着老韩有些微驼的背,黄云逸就觉得他实在有些可怜。没日没夜地写,一写就是三十多年。只是黄云逸想不明白,他既然是华达通信的一支笔,伺候了这么多领导,为什么三十多年前他是办事员,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马上就要退休的他还是办事员。三十多年前,他是那么的忙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依然还是那么的忙碌?
这些黄云逸想不明白,后来一眼望穿给了他答案——老韩就是职场里面的老板凳。
在职场上,有的人因为某方面有突出的能力,有些人因为资历老,有些人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在一些相对重要的岗位上,一做就是十几二十年,但这些人,往往因为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不被领导所喜欢,经历了一届又一届的领导,他们到头来还是原地踏步。比如,喜欢占便宜、喜欢倚老卖老、不太听领导的话等情况,这些都是“老板凳”形成的原因。
老韩就是一条标准的老板凳。他的心胸狭隘是领导们都知道的,随着年纪的增加,这几年更是倚老卖老,连郑玲芳有时还得看他的脸色。
职场中的老板凳,对于新人往往会有一种无形的敌意,因为他们见惯了公司里“从来只见新人笑”的故事,所以他们也更爱指挥新人干点脏活累活,有意无意给新人摆个谱,以显示他们的存在和地位。
一眼望穿在给黄云逸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后,也告诉了他其中的解决办法:将老板凳变成热板凳。
新人一旦遇到这种老板凳,对抗没有出路,巴结也不一定能讨好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摆出十万分的尊敬,每次都仔细认真聆听他们的告诫,将他们的絮叨当成巧克力来吃,将他们的排给你的脏活累活当成是成长的机会,将你的怨言当成口水使劲往喉咙里咽——也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自留地庄稼理论”
黄云逸心中还是有着疑惑的,他没想到老韩师傅心胸这么狭隘,一个快退休的人,竟容不下自己这个新人。
“暂且不管老韩的性格,其实,这件事你站在他的角度上想想,他也没有错,凭什么就要教你?要给你修改稿子?他拿了你的薪水?你是他儿女?都不是,所以人家不教你,不给你修改是正常的。”一眼望穿今天话特别多,看来她心情不错,“这个心态一定要摆正,你现在是不是满腔的委屈和怨气,甚至把他当做敌人?如果是这样,就很不好了。”
随后一眼望穿给黄云逸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要经过戈壁走路到城里去,正当他口渴难耐时,看见了一个瓜果园。还没有等自己开口讨要,热情好客的老农就从园子里挑了个西瓜,请年轻人品尝解渴。
“吃完西瓜千恩万谢后,年轻人又上了路。
“当太阳晒得他皮肤都要龟裂开来时,他发现了一棵大树,大树底下有个小园子,一家人正在园子里忙碌着。年轻人很有礼貌的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也友好地朝年轻人笑了笑,但并没有向老农那样,从园子里摘两个果子,请年轻人尝尝鲜,解解渴。但站在阴凉的树荫底下,年轻人觉得好多了。
“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后,年轻人又上路了。
“当他筋疲力尽时,发现前方有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园子,里面满了各种青翠欲滴的瓜果。年轻人挣扎着往前走去,当他快要接近园子时,从栅栏里探出一个狗头来,朝年轻人穷凶极恶地狂吠。
“看着龇牙咆哮着的大狼狗,年轻人远远地看着园子,只得在烈日下休息……
“老农摘西瓜请年轻人品尝,那是老农乐善好施,为人热情好客。
“大树底下一家人,没摘果子让年轻人品尝,但让他在大树底下休息恢复体力,那也是他们与人为善。
“栅栏围起来的园子主人,养只狼狗防备人偷果子,那也是园子主人的本分,他并没做错什么。
“工作也如同这年轻人一路上的行走。职场上的工作经验,就如每个人自留地的庄稼,那是别人辛辛苦苦、努力耕耘的成果。碰上乐善好施,肯将果子和你分享的同事,那是你的福分,你要珍惜和感恩,并将这个些经验分享给更需要的新同事。碰上没和你分享,但默认你在树荫下休息的同事,也就是默认你在旁边偷学的同事,这也是你的幸运,除了珍惜和感恩,还要记得给大树培培土,让后来人也能像你一样,在最需要的时候,在大树底下歇息一会。碰上园子里养了狼狗的同事,这是他的权利、他的本分,你没有理由去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更没有道理去谴责别人。如果碰上有人给你一个坏了、有毒的果子,吃了后中毒,那也怪不得别人,只能怪你自己没有甄别好坏的能力。
“这就是我的‘自留地庄稼理论’,作为新人,同事没有义务来培训你,你也没有资格让其他同事对你好。同事对你好,那是你的福分,是他与人为善,你要心怀感恩;同事防着你,那是他的本分,是同事间正常相处的常态;同事为难你,那是因为你不够好,不值得他对你好……”
黄云逸越来越佩服一眼望穿,自己真是幸运,遇到这么一个有大智慧的网友。
经过一眼望穿的开导,黄云逸不再愤世嫉俗,他开始琢磨着怎么做,才能从大家的果园里分享到那些代表工作经验的果子。左思右想,他决定要和老韩师傅搞好关系,从他那长满果子的果园里,分享自己需要的那些果子。
回到宿舍,黄云逸给李娜打了电话,两个人聊了几句天,他无心听她学校里的琐事,李娜也听不懂他工作上苦闷,聊了几句,两人就挂了电话。
星期一早上,打好开水之后,黄云逸帮老韩和老吴将茶杯洗好,擦了桌子又给两人泡好茶,然后才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先来的老吴有些惊讶,心想这小子涵养倒是真好,自己以前被老韩耍阴招后,也得赌气几天,没想到这小子马上就缓过来了。
老韩来了,看见桌上的热茶更是吃惊了。他将茶杯端到鼻子边闻了闻,朝黄云逸看看,黄云逸朝他笑了一下,轻轻地叫了一声:“韩师傅早!”
老韩那干枯的老脸,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也朝黄云逸点了点头。
一连两个星期,政治部相安无事,黄云逸尽心尽力,仿佛将那件事已经忘记。老韩越发觉得有些惭愧,自己这把年纪了,还争个什么,实在是不应该啊!这样想着,对黄云逸的态度也就软了下来。
这些日子,老韩一直忙着搬家的事情,儿女已经把大件搬过去了,剩下的东西就是一些小零碎以及他的几箱子书了。又到了周日,老韩的老伴儿强制他停下手头一切工作,赶紧整理东西。
“写了三十多年,还写不够,真是的,这么多书,看到时怎么搬!”老韩的老伴叨唠着。
这时,突然有敲门声。老韩去开门,原来是黄云逸和李琳。
“老韩师傅,前几天听说您要搬家,周末我和李琳也没什么事,就过来看看能不能帮帮忙?”
作为主要劳动力,黄云逸将老两口打好包的书籍等东西,一件件搬到楼下,然后骑着韩师傅借来三轮车,走五六公里的路,将东西送到老韩师傅家的新居。
黄云逸蹬着三轮车来回跑了三趟,总算将东西搬完。这时天也黑了,四个人在马路边的大排档里对付了一顿。老韩师傅喝了点酒,话就多了起来。老韩师傅的老伴对黄云逸和李琳两人也是不住地感谢,等两个人离开后,还对对他们赞不绝口。
又过了一周,周六,黄云逸和李琳在华州的几个市场跑了一圈,买了一个和老韩师傅家装修风格很近的书架,这当然是黄云逸的主意。
“小黄,小李,太感谢了,太感谢了……”握着黄云逸的手,老韩师傅第一次那么真诚的和黄云逸说话。因为他知道,为了这个书架,黄云逸和李琳肯定花了很多心思。
帮忙搬家后,老韩对黄云逸和李琳热情了很多,他开始让两人写一些小文章,并会耐心地帮两人修改稿子。空闲的时候,他会和两人讲讲写文章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郑书记喜欢排比句、丁永贵喜欢用数字说话,等等。
半年后,老韩退休前,郑书记问他谁能接他的班时,他在肯定李琳的同时,郑重推荐了黄云逸接他的班。
多年以后,有人问黄云逸,老韩师傅是公司出了名不阴不阳的老油条,为什么对他能从最初的使绊子,到之后处处为他着想,有什么秘诀,是不是他拿住了老韩师傅的把柄?
回想起和老韩师傅在一起的那半年,黄云逸发现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无论对方刚开始态度怎么样,都要摆正心态,只要能做到尊重一点、真诚一点、嘴巴甜一点、手脚勤快一点、多为对方想着一点,事情就会好办很多。
种好自己的责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