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讲
①这首诗描写了一名宫女的寂寞情态,仅片言点染而传神至极,是唐代宫怨诗的典范之作。
②天阶:皇宫里的阶梯。“坐看牵牛织女星”与“轻罗小扇扑流萤”都写出了这位宫女在夜深人静时百无聊赖的样子,而秋天的扇子在中国的诗歌意象里本来就与宫怨有关,就连牵牛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逢在这位宫女看来也是好过自身之孤独,可谓用典不着痕迹而含义隽永。秋扇之典,传为汉成帝时班婕妤所作的《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扇子材质精良,如霜似雪,形如满月,兼具皎洁与团圆两重意象,“出入君怀袖”自是形影不离。但秋天总要到的,等秋风一起,扇子再好也要被扔在一边。自此之后,秋扇在诗歌语言里便总是关联着女子的失宠。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诗人小传
温庭筠(yún)(约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在中国的正统观念里,温庭筠是“文人无行”的一个典范,才高而德薄,自负而放浪,就算我们可以赏其文,但也一定要薄其人。令许多人宽慰的是,温庭筠“无行”的一面终于害了自己,他没能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否则的话,晚唐史上也许又会多一个奸臣。
温庭筠是太原人(实际出生地应在江南),年轻时便以诗赋名世。他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很受推崇,但他性格轻浮,整天呼朋唤友,喝酒唱歌,所以,科举考试从来没有考中过。
当然,贪玩和学业不一定完全冲突,尤其以温庭筠这样的才子,就算再怎么贪玩放浪,诗赋水平也是当世翘楚。但唐朝的科举制度和宋以后不同,录取的主观随意性相当大,尤其是还没有像宋朝那样普遍实行糊名制度,所以印象分非常重要。推想温庭筠为什么落第,这恐怕才是主要原因。尤其是温庭筠才思敏捷,考写诗的时候经常给邻桌的考生捉刀,号称“日救数人”。应考的诗一共八韵,他叉八次手就能写成,所以人称“温八叉”。唐宣宗曾经赋诗,上句中有“金步摇”,下句想不出合适的词来对仗,就安排落第举子来对,温庭筠对作“玉条脱”,颇受宣宗赞赏。(金步摇和玉条脱都是女子的饰物,前者是戴在头上的,以金珠点缀,走一步就摇两下,所以叫金步摇,白居易《长恨歌》有“云鬓花颜金步摇”,说的就是这个东西;“玉条脱”类似手镯,套在胳膊上,呈螺旋状,两端可松可紧。)
这就算在皇帝那里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分,但好景不长。唐宣宗喜欢微服出游,有一次在旅店里遇到了已经做了官的温庭筠。温才子没能从微服之中看出帝王气象,出口颇为不逊,说:“你也就是个司马、长史之流吧?”(司马和长史一般是市级领导的助手,这种位置经常被用来安置闲人,白居易就被贬过江州司马,所以《琵琶行》说“江州司马青衫湿”。)唐宣宗说:“不是。”温庭筠口气更狂傲气人。“那你就是六参、簿、尉之类啦?”(这都是县级以下的吏员职位。)唐宣宗回去之后,下了一道诏书,说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温庭筠品德不佳,文章再好又有何用?结果,温庭筠被贬为方城县尉,他的政治前途就这样彻底断送了。
五代时期,后蜀赵崇祚编纂了著名的《花间集》,是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词选。虽然1900年在敦煌发现了《云谣集》,夺去了前者“第一”的名号,但以历史影响力而言,《花间集》的“第一”仍然是当之无愧的。《花间集》收录了晚唐至五代十八位作家的五百首词,但不是为了传世,而是作为歌伎和伶人们的标准歌本。这就意味着词作为一种文体,在初现的时候和“言志”的诗完全不在一个层面,潜心写诗的人是受人尊重的,潜心填词的人却要被世人另眼相看。整个唐代唯一的一个潜心填词的人,就是温庭筠。他的词被大量收录在《花间集》里,在无数个纸醉金迷的宴会上被无数歌女传唱。
注讲
①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汉朝初年有四位隐士在此结伴隐居,号称“商山四皓”,商山因此知名。温庭筠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刚离开京城长安,途经商山。
②征铎(duó):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悲故乡:即思故乡。
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写商山下的荒村野店里,旅客被清晨的鸡鸣唤起。天空残月未消,板桥未融的寒霜上留着行人的脚印。
④槲(hú)叶:槲树的叶子。这种叶子秋天并不坠落,冬天时仍然存留在枝上,直待第二年新叶发芽时方才脱落。所以“槲叶落山路”点明了写诗时的季节。枳(zhī)花:一种落叶小灌木的白花。
⑤杜陵:长安城南汉宣帝的陵墓,这里代指长安。温庭筠此时从长安赴襄阳,途经商山,怀念长安的生活。凫(fú):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凫雁满回塘”正是“杜陵梦”的梦境。
名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在这一联里,分别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并置在一起,纯粹的名词表达,没有一个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没有一个虚词,不带作者任何的主观情绪,是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表现形式。20世纪的英美意象派诗人“发现”了这种中国式的诗歌写法,大力宣扬并热情模仿,在诗坛上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意象派”运动,这是中西诗歌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人小传
李商隐(约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当时很有文学名望和政治地位的令狐楚很欣赏李商隐,让他投入自己门下,给他优厚的待遇,还亲自教授他写文章的技法。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也很欣赏李商隐,在科举主考官面前极力为他美言,使他科举得中。后来在政治斗争中,令狐楚一度失势,被罢免了宰相之职,离开了京城。而令狐楚敌对阵营里的河阳节度使王茂元恰恰也很欣赏李商隐的才能,就在这个时候将李商隐纳入自己的幕府,并把女儿嫁给了他。从此之后,人们认为李商隐品行不端,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纷纷疏远了他,而李商隐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转变。
备受排斥的李商隐步入仕途的低谷,在朝廷和节度使幕府之间几经辗转。当他再次来到京城时,令狐绹已经做了宰相。李商隐期待令狐绹的帮助,而此时的令狐绹深恨李商隐忘恩负义,拒绝与他见面。在重阳节那天,李商隐来到令狐绹的衙厅,苦苦等待之后终于失望而归,只在衙厅留下题诗说“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以及“郎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颇有伤感之情。令狐绹因为这两联诗句而动了恻隐之心,便补授李商隐为太学博士。后来,李商隐又应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聘任,去做了幕府判官。
李商隐擅写骈文,精于对仗,技法学自令狐楚而青出于蓝。李商隐每次写文章时,总要查阅很多书籍,寻找丰富的词语、典故,然后将书排列左右,故而素有“獭祭鱼”之讥。相传水獭在捕鱼之后总是将鱼排列在水边,如同祭祀一般。人们讥讽李商隐写文章堆砌典故,作风正和水獭祭鱼相似。但也有很多人尤其欣赏这种文章,当时还有温庭筠、段成式也写这种风格的文章,而这三人在家族里恰恰都排行十六,人们便将他们三人的文章合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成名的时候,文坛宗主白居易已经年老退休。白居易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文,甚至说过自己死后愿意转生为李商隐之子的话。白居易去世几年之后,李商隐果然生了儿子,就把儿子取名为“白老”,将他看做白居易的转世之身。
到了北宋初年,杨忆、刘筠等人效仿李商隐的风格写诗,他们的诗歌合集叫做《西昆酬唱集》,所以这种风格被称作“西昆体”。西昆体的诗歌绮丽繁复,用典深奥,所以金代大诗人元好问评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说这种诗歌虽然漂亮,但过于令人费解了。但追溯源头,李商隐的诗歌之所以费解,恐怕不仅仅因为他“獭祭鱼”的特殊手法,也是因为他不再把诗歌当做一种公共语言,而是当做一种私人语言,用以记载一些隐秘的情事,这些情事他很想倾诉却不便直接表白。高阳考证过李商隐的一些无题诗,是记述他和妻妹的一段禁恋,但诗歌背后的真相恐怕是人们永远也无法搞清楚的。而这种特殊的朦胧感,也恰恰是李商隐诗歌最有魅力的地方。
注讲
①所谓锦瑟,其实就是瑟,加个“锦”字一是为了字面漂亮,给人一种高贵华美的感觉;二是为了凑成双音节词,这都是诗文当中常见的手法。
②锦瑟无端五十弦:传说瑟这种乐器本来有五十根弦,有一次太帝让素女鼓瑟,觉得音调过于悲伤,就改了瑟的形制,变五十弦为二十五弦(《史记·封禅书》)。李商隐说锦瑟“五十弦”,说的是传说中的瑟的古制。“五十弦”可以代指瑟这种乐器,这就是唐代的一个诗歌套语,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但是,太帝将五十弦改为二十五弦的传说给瑟这种乐器定下了一个悲恸的调子,给这首《锦瑟》也定下了一个悲恸的调子。
“一弦一柱思华年”,所谓“柱”,是琴瑟上系弦、调弦的小木棍。这句诗是以“一弦一柱”指代一音一节,是说诗人从锦瑟奏响的旋律里勾起对青春往事的浮想联翩。所谓“华年”并不等于现代汉语里的“年华”,它其实是“花年”,因为“花”就是“华”,汉字里本来没有“花”字,“花”是后起的俗字,后来约定俗成,才在“花”这个义项上取代了“华”。所以,“华年”用在人的身上,特指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这一联的意思是说,诗人听到锦瑟的旋律,想到了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