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7800000008

第8章 角蜥之谜

角蜥的身体很像蟾蜍,所以也叫做角蟾,但它实际是一种蜥蜴,与鬣蜥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它的体长大约为7.5厘米~12.5厘米,因为它浑身被甲,长满了刺状的鳞片,在头部的背面两眼上方还有8个放射状排列的尖刺,体表有粗糙的鳞刺,所以得名角蜥。角蜥的体形扁平,躯干呈椭圆形;头部较短而端圆,宽度和高度几乎相等;颈部粗短;四肢也较短;尾巴不算太长,柄宽而端尖,不像其他蜥蜴那样容易脱落以逃避敌害。角蜥头部为红褐色,下部为黄色,略缀褐色的斑点。

角蜥身体的背面为暗沙色或皮黄色,喉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与背部斑点同色的大斑点,刺的颜色均为褐色。虽然它的长相十分凶恶,全身的短刺也仿佛很锐利,但其实这些都是它的一种伪装,主要用于防御,并没有攻击作用。

角蜥仅分布于美国西南部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和墨西哥的沙漠中,主要栖息在平原的干燥沙地上。它的身体可以向前爬行,体刺能够如同锄头一样挖掘沙土,堆垒在背部,然后潜入沙中,仅露出头部休息,或伺机捕食昆虫。角蜥的鼻孔内有膜,可以防止沙土灌入鼻腔。它是一种变温动物,白天阳光灼照的时候,需要在沙土下躲避曝晒,夜间天气较凉,也要藏身于沙地中保持体温。只有在温度适宜的时候才出来活动、觅食。

角蜥还因为拥有三件防御敌害的法宝,所以能够在沙漠地区自如地生活。它的第一件法宝是具有很好的保护色,还具有“拟态”的本领。拟态就是动物利用形态、斑纹、颜色等与另外一种动物、植物或周围自然界的物体相似,借以保护自身,免受侵害。由于角蜥的体色与沙漠环境的色调一模一样,身体上的棘刺看上去也很像植物的枯刺,使那些凶猛的大型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很难发现它,因而遭到敌害的袭击机会就大大地减少了。如果敌害来临,它就立即左右晃动身体,迅速地钻进沙土,开始斜着头部向下钻,然后摇动着尾巴,使全身都钻进去。不久,它又会将头部露出来,察看一下外面的动静。如果敌害已经走远,就再从沙土中爬出来。这种本领不仅可以帮助它对付敌害,还能够迷惑猎物,使它们只要呆在一处,就可以等食物送上门,将那些丧失警惕的猎物大口吞食。

角蜥的食物主要是蚂蚁及其他昆虫。它很少饮水,并且很耐干渴,主要在食物中获取水分,或饮露水等。它头部后方的刺粗大锐利,身体和尾巴上也布满了刺,这些刺不仅能够自卫,还有一种奇妙的功用:如果将其往水里浸一下,水就会进入小刺之间的凹陷处,再从那里的缝隙进入皮肤上的小孔,然后流向头部。在它的嘴角旁有收集水分的小囊,水就储藏在那里。如果遇到天旱缺水,它只要轻轻地动一下颌部,水滴就会从小囊里冒出来。

角蜥的第二件法宝是全身长有许多鳞片,这些又尖又硬的鳞片,每个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是它重要的防御武器。当凶猛的响尾蛇向角蜥冲过来,咬住它的头部,企图一口将其吞下的时候,却常常被角蜥脖子上的匕首状鳞片牢牢地刺穿了喉部。

此刻,响尾蛇就会感到一阵极度疼痛,但这时想要吐出嘴里的角蜥又不可能了,因为鳞片刺穿的方向与它想要吐出的方向正好相反。最终,响尾蛇只能由于流血过多而死去。

角蜥第三个自卫的法宝非常奇特,常常要到十分危急、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时候才会施展出来。因为,一些猛兽十分狡猾,它们似乎知道角蜥身上的匕首状鳞片的厉害,常常先不用嘴巴咬,而是企图用脚爪撕裂它,把它弄死后再吃掉。遇到这种情况,角蜥就开始大量吸气,使自己的身躯迅速膨大,然后眼角边的窦破裂,突然从眼睛里喷出一股殷红的鲜血来,射程为1米~2米,敌害则肯定会被这迎面喷来的鲜血吓得惊慌失措,角蜥就可以趁机逃之夭夭了。

角蜥的这第三个自卫方式的发现颇费周折,因为,它平时是很少使用这个方法来避敌的。角蜥看上去性情比较温顺,所以在产地常有人进行人工驯养,成为当地人喜爱的一种宠物。然而,有人却传说他们曾见过这种动物会从眼睛里喷射出长长的血流,并且如果人被这种“神怪武器”击中,就会死亡。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不过是天方夜谭的迷信说法。

为了证实关于角蜥眼睛能够喷血的说法,很多科学家都开始对它进行实验。一些科学家认为角蜥的确可以从眼中喷射出一股鲜红色的液体,很像血液,其目的显然意味着防御,但能够“喷血”的角蜥仅占实验数量的5%,就是说,只有极少数的角蜥才有这个本领。也有的科学家对角蜥的此种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与性别、季节、温度或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取得进一步的结果。

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他们驯养的一只黄色猎犬经常能使角蜥的眼睛喷血,而且仅对这只警犬的恐吓作出这种反应,无论是白天或是夜晚,也无论天气冷热。而人对角蜥进行各种恐吓实验均不能使其喷血。因此,他们认为角蜥“喷血”的行为可以称为是一种特殊的“抗犬防御”,并且计划进一步以狐狸、狼等角蜥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天敌进行试验。

同类推荐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动物世界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动物世界

    夏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空中盘旋、飞行的昆虫,它是诗人所赞美的“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蝴蝶瘦于蜂”的小飞行家--蜻蜓。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物理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物理知识篇》(上)

    汽车、火车有“刹车”,自行车有“刹车”,连飞机也有“刹车”(滑行轮上有“刹车”,有的在尾部还能放出减速伞),唯独轮船没有听说有“刹车”。其实轮船的“刹车”有三种,一是抛锚,当轮船靠码头或在航行途中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停止前进时,就可以通过抛锚来达到目的。二是它的主机可以开倒车,利用倒车的反向速度来抵消因惯性而保持的正向速度。三是逆水行舟,利用水流的速度抵消轮船的速度。
  • 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

    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世界名花(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花(学无涯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世界上名花,包括生活习性,培育等。与您分享种花、栽花、赏花、爱花的经验、乐趣以及成就感。
  •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是一个与各种灾害相抗衡、与大自然相适应的艰难历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相对集中,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来,地震、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突发性疫情、火灾、爆炸、交通、卫生、恐怖袭击等伤害事故频频发生。这些“潜伏”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危险因素,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人员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这些事件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安全风险中,而且谁也无法预料自己在何时何地会遇到何种灾难。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繁锦传

    繁锦传

    她,草芥中,造就一代明君,开创了繁锦盛世。幼年成俘虏,凤凰台囚禁四年,下嫁宦官,历经心机浮沉,换的十载自由,却是发现命运捉弄,最终算计了自己。乱世之中,看她如何抚幼主,成就千秋之业!
  • 佛前情债

    佛前情债

    佛曰:天地无情,神佛无爱,忤天逆神者,诛之。她是佛前的青鸟,出于怜惜,舍身救下即将被佛灯焚灭的他,这段佛前孽债何日方能偿还......佛前的初遇,梅花树下的誓言,梦里的相依,离别前的缱绻,重逢的仇恨,悲伤的一剑......既然这份爱,为天地、神佛所不容,那么,就让这份爱到地府去,永世等候你的归来......
  • 炎灵帝

    炎灵帝

    在那黑色玄武岩上,那修长的身影在夕阳的逆光下,显得十分孤独凄凉。他时不时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偶尔望向被阳光染红的天空。
  • 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异界扭曲

    异界扭曲

    神秘出现的被置换的空间,热武器无法解决的怪物,蜂拥而来的异界来客...这里是最初的突破口深渊‘阿比斯’
  • 剑鸣七洲

    剑鸣七洲

    万年前,有人一剑压七洲。万年后,有人背负起青铜断剑。故事开始了。我看不惯世间种种该当如何,当一剑破之。我以剑,鸣天地。
  • 天地神明

    天地神明

    有妹子,有长生。有萝莉,有长腿。齐飞说:但凡有阻我路者,勿论仙魔,皆一拳打爆!
  • 惹上霸道竹马

    惹上霸道竹马

    从我喊你‘哥哥’的那一天开始,也许就注定了要纠缠一辈子,你不愿意,其实我也不愿意,好不好?!本来我们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地各自生活,为什么你要多管闲事?如果一开始你不惹我,也许,我们之间什么也不会有……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总裁哥哥你要负全责!
  • 鹿彤这样就好

    鹿彤这样就好

    鹿彤现实文鹿晗×关晓彤以现实时间线写的同人文,不必当真!更文不定时,但不弃文我一直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