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60400000030

第30章 日本文化對宋代文化的影響(2)

在宋代之後,在日本重新獲得中國逸書的現象已變得更加尋常。《四庫全書》中收錄了魏何晏註、梁皇侃疏的《論語義疏》十卷,山井鼎校《七經孟子補由遣》一卷。太宰春台考訂《古文孝經孔氏傳》一卷。附宋刻《古文孝經》一卷。這些書都註明是從日本傳入的逸書。《知不足齋叢書》也收錄了從日本傳來的逸書五種。日本儒學家林述齋(即天曝山人)重刊中國久已失傳的漢籍十七種,共一百一十一卷,稱爲《佚存叢書》。此外,清末擔任過駐日公使的黎昌庶,以及中國學者王國維、鄭孝胥、董康、鄭振鐸等人,也都曾從日本搜羅到不少的中國逸書。在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新版古籍中,不少是曾一度失傳,其後由於日本的保存而重新流回中國的。至於利用日本的善本來校補中國的古籍事例,則更是不勝枚舉。就這個意義而言,日本對於中國的文化産品,似乎起到了儲備倉庫的作用,中國的一些文化典籍之所以能够失而復得,日本所起到的保全之功應該予以充分的肯定。

2.摺扇和軟屏

扇子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它是中國古代文化和民俗的一種反映。但中國古代衹有團扇和羽扇,而摺扇則是從日本傳來的。摺扇興起較晚,其名稱有聚頭扇、摺疊扇、蝙蝙扇、撒扇或繪摺扇。又因這種扇子來自于日本,有時也稱爲倭扇。在日僧奝然入宋呈給宋太宗的禮物中,就有蝙蝙扇二柄,這大概是中國最早獲得的日本摺扇。

北宋江少虞在他所著的《皇朝類苑·風俗雜誌》中記載:

熙寧(1068~1077)末,余遊相國寺,見賣日本扇者,琴漆柄,以鵶青紙,如餅揲旋風扇。淡粉畫平遠山水,薄傅以五彩。近岸寒蘆衰蓼鷗鷺佇主,景物如八九月間。艤小舟,漁人披蓑釣其上。天末隱隱,有微雲飛鳥之狀。意志深遠,筆勢精妙,中國之善畫者,或不能也。索價絕高,余時苦貧,無以買之,每以限。其後再訪,都市不復有矣。

由此可知,摺扇在北宋年間就已流傳到中國了。

摺扇在中國的廣泛流行則是在明代永樂(1403~1424)以後了。當時中日兩國之間的貿易已經相當發達,日本大量運來摺扇,中國自己也對此進行仿製,摺扇遂流行於明朝。

明代張燮《東西洋考》引《兩山墨談》載:

中國宋前惟有團扇。元初,東南使者持聚頭扇,人皆譏之。我朝永樂間始有持者,及倭使充貢,遍賜群臣,内府又仿其製,天下遂用之。

明代陸琛《春風堂隨筆》也載:

今世所用摺疊扇,亦名聚頭扇。我鄉張東海先生以貢于東夷,永樂間始盛行於中國。……益自北宋亦有之。倭人亦製泥金畫,烏竹骨。充貢出自東夷,果然。

當日本摺扇传來中國時,高麗也有摺扇送來。於是有人認爲其爲高麗首創,中國流行的摺扇是受高麗的影響。東坡詩中有“高麗白松扇,展之廣尺餘,合之止一指”之語,其說影響甚大,後世附合的人也不少。日本學者森克己認爲,摺扇是日本創製,衹不過很早就傳到了高麗,高麗對摺扇進行仿製,並把仿製的摺扇大量輸入中國,在中國市場上與日本的摺扇同時岀現,以至於造成錯覺,弄不清摺扇究竟是來自日本還是來自高麗。森克己之說是較爲合理的,因爲蝙蝙扇之名在日本的文獻中早已出現過。平安中期的文學家清少納言在其所作的《枕草子》第十九段談到《可留戀的往事舊物》時,就提到過蝙蝙扇。宋宣和五年(1123)岀使到高麗的徐兢在其《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二十九《供張》篇中認爲:

畫摺扇,金銀塗飾,復繪其山林人馬女子之形,(高)麗人不能之,是日本所作,觀其所饋衣物,信然。

從上述的記載大致可知,摺扇爲日本首製,衹不過高麗仿製以後,也向中國輸岀,日本、高麗的産品都在中國流行也是可能的。森克己在對日本、高麗的摺扇進行考察後認爲,高麗扇在中國的售價不及日本扇的十分之一,這說明高麗扇的質量還是比不上日本扇。

日本的摺扇傳到中國後,受到中國民衆的廣泛歡迎。據《宋朝事實類苑》卷六○《風俗雜誌·日本扇》記載,在北宋首都開封相國寺的市場裏,專門出售日本的扇子,扇子上的繪畫“意思深遠,筆勢精妙,中國之善畫者或不能也”。日本的扇子受到廣泛歡迎的原因一是摺扇攜帶方便;二是摺扇的扇面書畫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和摺扇一起在中國流傳的還有日本的軟屏。軟屏又稱圍屏,在宋代就已傳入中國了。北宋大中符祥八年(1015),天台山的僧人們在重修大慈寺時,入宋僧寂照派弟子回日本去幫助化緣,在所募到的佈施中就有屏風形軟障六條,這大概是最早傳到中國的日本軟屏了。

軟屏雖于宋代傳入中國,但數量並不是很多。直到明朝,中日兩國的貿易有了進一步發展之後,軟屏纔開始大量流入中國。建文帝三年(1401)時,日本幕府將軍足利義滿首次派人來明朝聯繫交通時,攜带的禮物就有屏風三對。從此,日本向明朝進貢屏風就成爲了慣例。每次日本來明朝進貢時,都帶有屏風作禮物。在作爲買賣的商品中,軟屏風就更多了。

摺扇和軟屏都是從日本傳來的,在中国始见于宋代,到了明朝纔廣泛流傳開來。

3.日本刀

日本刀在中國很受歡迎,歐陽修的《日本寶刀歌》便是這方面的證明。但歐陽修的這首詩所讚揚的衹是日本刀的外表裝潢,而並没有觸及質地。南宋遺民鄭心南在其所著《心史大義》中說:“倭刀極利”,想其言必是有感而發。中國人之所以看重倭刀,主要是在於它的鋒利。日本《正傳寺文書》中載東嚴慧安之言:“蒙古人云,日本弓箭、兵仗武具,超勝他國。”元朝武功極盛,忽必烈的蒙古大軍數次岀兵攻打日本,但由於天時、地利等各方面的原因均未獲成功。慧安所說的“超勝他國”,是比較中日兵器後的經驗之談,是有一定根據的言論。

日本刀的另一優點就是便於攜帶。該刀用時伸展,不用時便可捲起來。正如張燮在《東西洋考》中所描寫的那樣:“倭刀甚利,中國人多鬻之。其精者能卷之使圓,蓋百煉而繞指者也。”

日本刀最主要的優點便是製作精良,工藝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最早注意到這一點。他對倭刀的優點十分讚賞,認爲:

其倭夷刀劍,有百煉精純,置日光簷下,則滿室光輝者。……倭刀背寬不及二分許,架於手指之上,不復欹倒。不知用何錘法,中國未得其傳(參見宋應星《天工開物》、卷十四《五金篇》、卷十《錘鍛篇》。)。

宋應星認爲倭刀之所以好,完全在於錘法,而“中國未得其傳”。事實上,中國似乎一直未學會倭刀的做法,衹好依靠進口。

從日本進口的兵器中,除了倭刀之外,還有鳥銃。鳥銃是在明朝時纔被引進到中國的。

4.漆製工藝

中國的漆製工藝在先秦時代就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許多出土的文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日本的漆製工藝便是從中國傳去的。隋唐之時,中日兩國之間往來密切,日本曾從中國進口過不少漆製家具和其他的漆製工藝品,至今尚有一些漆製工藝品的實物保存於日本的正倉院中。從唐代開始,日本從中國輸入的不僅是漆製工藝品,同時也輸入了漆製工藝的製作技術。但日本並不滿足,而是對其進行了獨特的發展和創新。

日本有一種漆製工藝品名爲螺鈿,又名螺填,是用貝殼鑲嵌在漆中製成花紋圖案,主要用在紫檀或沉香木器上。關於螺鈿的起源,宋人方勺在他的《泊宅編》中說:

螺鈿器本出倭國,物象百態,頗極工巧,非若今世人所售者。

方勺之言衹是他對當時的見聞所做的一個记錄,未必做過認真的調查。到了宋代,日本的螺鈿製品大概已經超過了中國,凡從日本進口的就特别珍貴,因此方勺認爲螺鈿是日本創製的。但在宋代之前卻並非如此,日本現存的古代螺鈿遺物,都是從中國進口的,而不是日本自己的産品。正倉院所藏的螺鈿紫檀琵琶和螺鈿阮咸,畫面上有鳥蝶花卉雲影及寶相花一類的飾品,這些都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黃遵憲在其所著的《日本國志》中認爲,這些螺鈿工藝品是唐人劉二郎贈給藤原貞敏之物。另外,據說日本皇宮中也保存有鳳凰紋螺鈿唐櫃。在京都的醍醐寺,也保存有螺鈿如意等,人們多認爲這些螺鈿工藝品都是中國的産品。

螺鈿漆器在中國盛唐時就已經很流行了,當時的宮廷貴族之間常互相饋贈。唐鑒真和尚從開元二十一年(733)起開始東渡日本,前五次失敗。直到天寶二年(743)二月,鑒真和尚第六次東渡日本纔取得成功。在他攜帶的物品中就有螺鈿經函五十口(真人元開:《唐大和上東征考》第47頁,中華書局2000年版。)。鑒真東渡是在日僧榮睿、普照的邀請下成行的,其所帶的物品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的,螺鈿能够被選爲禮物帶往日本,可見其在日本還是較爲罕見之物。

螺鈿經過日本的不斷改進和創新,工藝已變得非常精良。到了宋朝,日本人把螺鈿器皿作爲貴重的禮物送給宋人,結果大受歡迎。此時在日本所需的物品中,已不再提到螺鈿器皿了。宋太宗于太平興國八年(983)接見日僧奝然後,奝然爲了表示對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在回國後的第三年(988)派他的弟子嘉因携一批禮物進獻。在這批進獻的禮物中,至少有六件是螺鈿漆器。

螺鈿是一種奢侈品,唐代也衹是在開元、天寶年間盛行。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國力已大不如前,因此急需節儉。唐肅宗下令“禁珠玉、寶鈿、平脫、金泥、刺繡”。唐代宗也專門下令,又“詔誡薄葬,不得造假花果及平脫、寶鈿等物”,螺鈿屬於被禁止之物。經過這兩次禁止,螺鈿的製造技術就衰落下去了。而日本卻對此有所發展和創新,到了宋代則青岀于藍而勝於藍了。

5.曆法

在古代,中國的曆法一直居於世界的前列。從殷商至戰國,先後有六種古代曆法交叉流通,其中夏曆以寅月(正月)爲歲首,稱作“建寅”,對後世造曆及東亞諸國影響最大。王維稱日本“正朔本乎夏時”,《隋書》記載百濟“以建寅月爲歲首”等,表明兩國襲承夏曆的流緒。七世紀初,日本在與唐朝的交往中,試圖以唐朝爲藍本建設律令國家。大化改新之後,更是加快了模仿唐制的步伐。天智天皇七年(668),日本頒佈了《近江令》;持統天皇二年(688),日本開始施行《淨御原令》;次年十一月“奉敕始行《元嘉曆》與《儀鳳曆》”(《日本書紀》),從而遵奉中國之正朔,正式成爲了中華文化圈中的一員。

《元嘉曆》爲南朝何承天編撰,劉宋元嘉二十二年(445)頒行啓用。《儀鳳曆》在中國的文獻中並无記載,疑即《麟德曆》之别稱,係唐初天文學家李淳風所造,始於麟德二年(665)。這兩種曆法前後相距整整二百年,但日本卻並行施用。日本頒行曆法不久,便於大寶元年(701)和養老二年(718)先後編撰了《大寶律令》和《養老律令》,並在中務省下置陰陽寮,兼有唐朝太卜署和太史局的功能,掌管天文、曆法、占卜諸事,其中設博士一人、曆生十人。從這一時期開始,日本已有精通中國曆法的專門人才,並據此每年編岀實用曆本。

同类推荐
  • 不容青史尽成灰:最后的荣耀

    不容青史尽成灰:最后的荣耀

    本书展示了朱元璋取天下的另类奥秘,而骚扰整个明朝的倭寇是怎么形成的,是谁为明王朝开拓了西域,而明王朝的“高考分区划线”是怎么回事,明朝的“越南战争”源从何来,十六世纪的中国海商如何经营天下,不败的“戚家军”是如何炼成的,谁毁灭了明王朝众说纷纭,郑成功治下的台湾实情如何,而与康熙过招的葛尔丹何许人也,中国火器第一人谁是实际名归。整个封建王朝在这里获得了最后的荣耀,但很快就被历史的洪流所湮没。
  • 大明帝师

    大明帝师

    天启六年,宦官专权,党锢之争不断,东林党人与阉党争权夺利,政治黑暗不堪,百姓民不聊生。历经二百五十多年的大明王朝炎炎日下,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内忧外患,暴乱不断。就在这年春天,一个叫林二狗的穿越男来到了金陵城.........新书急需收藏、推荐,谢谢各位。
  • 秦戮

    秦戮

    一朝苏醒,便是异界;前世今生,犹如梦魇;尚今日之大志,必有抱负。且看秦墨,如何从背靠南蛮、边陲小地的普通人,坐上人皇宝座,成就千古一帝。
  • 重生之改革在嘉靖年间

    重生之改革在嘉靖年间

    重生在嘉靖幼时玩伴身上,随着嘉靖入主皇宫,凭着嘉靖的信任与感情,自己的前世经验,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 清末枭雄07

    清末枭雄07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华。中华大地持续半个世纪的乱战由此而始,神州满目苍夷。这一年,穆正阳带着二十一世纪最尖端的军事科技,怀揣着希望和梦想而来,誓要为这个苦难的国家和民族带来光明,打下一个无敌的中华帝国,让华夏民族的荣耀传遍四方。
热门推荐
  • 暗夜下的墓葬

    暗夜下的墓葬

    死而“复生”的盗墓者,“鬼”影重重的古墓群,命悬一线的重要嫌疑人……被盗的千年古墓掩藏着什么样的一噱天阴谋?支离破碎的陶瓷片背后演绎着怎样的千古传奇?
  • 破龙而出

    破龙而出

    人类居然可以使用龙族的天赋魔法,但是龙族没有想到就是他们教会人类的魔法让他们万劫不复。神秘的魔法时间,充满未知的旅程,以及绝不可能战胜的敌人……
  • 未曾忘记

    未曾忘记

    你一直都在我心底最深处,只是你一直都不知道。人说今世缘,来生续。但我只求今生无怨无悔!你若安好,我便一直都好!
  • 魔法风云会

    魔法风云会

    在这个虚幻世界乃至整个宇宙中的任何要素(魔法、生物等)均隶属于五个领域,通称五色领域,亦称五色环。即:白;蓝;黑;红;绿每种颜色都有完全不同于其它颜色的本质、世界观、价值观。
  • 林牧仙的成长日志

    林牧仙的成长日志

    “牧仙,去帮我把那个箱子搬过来。”“哪个箱子啊,知道了,知道了,你怎么不去自己搬。”
  • 一曲清歌赋

    一曲清歌赋

    她是凉国公主,幼时母妃被人构陷,惨死于深宫之中,从此之后,她为了给母亲报仇,走上了完全不同一条路。他是南国质子,从小俊美聪慧,却被送入凉国苟且活着,而他忍辱负重,一步步策划一步步隐忍,终是夺回自己的一切。从最初以心为饵,步步利用,到最后执子之手,生死不离。 宫权谋夺,天下之争,皇室秘闻,真假太子,圣女辛秘。 他们一步步走来,却逃不过命运的捉弄,最后又该何去何从? 这是第一次正式写古言,很多地方都做的不好,但是毕竟也是自己的心血,希望大家多多收藏,非常感谢所有阅读过本书的人。
  • 花脖传奇:白玉蓉千风

    花脖传奇:白玉蓉千风

    前生,她是白玉天神;这一世,却是世间仅有的花脖鬼神.....初见,他是南幽的名捕;后来,她蒙冤落难,生死相劫,诛仙剑阵,到地狱之神……而他,苦刑三年;墨剑铁涎,霸气回归……可惜两缘执念,奈何苍生错乱,花脖宿命,毒刑,误会,灼眼,到封印,一步步使她最终走向毁灭!“假使我有三炷香的时间,我欲执子之手,共赏芙蕖”“今夕何夕,我守君之,惟守君之”
  • 我的记忆只停留在你这儿

    我的记忆只停留在你这儿

    交往几年的两个人突然因为女主角看见男主角抱着另一个女生以为他出轨,消失后出车祸失忆嫁给另一个男人,重新回到男主角身边……
  • 听说贺爷是病娇

    听说贺爷是病娇

    (这是披着虐的宠文!1V1.双洁.)“安泽熙,你这个扫把星,给我滚!”从小父母亲的爱更偏向于,妹妹安妤然。大学交往四年的男友,在毕业之际,却娶了自己的亲妹妹,安泽熙被迫嫁给了另个臭名昭著、玩世不恭的陌生男人贺少卿。却不想婚礼当天,新郎换了人,安泽熙从此嫁给了一个生病临近边缘的病秧子。安泽熙惧怕着病秧子,一股说不出从内心深处产生的惧意。他的内心阴暗、颇深,却是唯一为安泽熙付出真心的男人。
  • 从斗罗开始的综漫之旅

    从斗罗开始的综漫之旅

    "我??这是死了吗?好不甘心呀!嗯?什么东西?啊!!!"穿越斗罗只是一个开始,我要做那脚踏虚空,手摘日月,身穿万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