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创业者的公司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便无法继续前进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分享”不足、员工的积极性受挫造成的。所以,创业者在创业之初不妨建立一个分享制度,这种制度看似“务虚”,但它能反映创业者的创业思路和意图,那就是大家共富。同时,它也更能体现个人的胸怀和志向。员工知道创业者不是仅仅为了自己在奋斗,他也是为了大家共同富有而奋斗,那么,他们工作起来就更加有动力,更加心甘情愿。这样一来,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马云的做法不仅让员工分享了他的成功,同时也让公司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如果我们也借鉴马云的做法,那么,我们也许会成为另一个马云。
另外,分享机制的建立在创业初期就能给创业伙伴以明确的收益分配权利,它具有明确的制度化要求,会从根本上解决合作伙伴对未来的担忧。因为,合作伙伴会比较放心地与创业者同进退。所以,分享制度的建立对于创业者来说十分必要。
创业秘招创业者该怎样进行财富分享?
秘招一:公司收益分享
李佳是个讲义气的人,当初和他一起创业的人至今仍追随在他的左右。原因很简单,李佳很能体恤下属,从来不独享公司利润,公司有多少利润,他留好了公司运作资金,便会按比例分给手下的工作人员。所以,李佳手下的员工都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员工都知道李佳不会亏待他们,只要他们肯努力工作,就会受到厚待。所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一次,李佳的公司遇到了比较大的困境——资金周转不灵,所以他决定裁员。当员工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来到李佳办公室对他说:“我们愿意削减工资,请不要裁员,同事们个个都是认真干活的人!”听到大家这么说,李佳非常感动,既没有削减属下工资,也没有裁人。经过一段时间艰难的跋涉,李佳的公司终于渡过了难关。员工们也越来越信任李佳。
与员工进行收益分享,并不会使公司的财富减少,相反还会使公司更加平稳地运作,不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使员工有二心。
秘招二:配股分享
常胜和几个哥们儿合作做了一家公司,当初谈好按个人投入量配股。随着公司业务量的扩大,公司走向正轨,常胜打起了小算盘,他认为自己付出的比其他人多,他动用的人际关系比其他人广,他对公司的贡献最大,所以他应该拿到足够多的股份,于是,他把股份进行了再分配。这一分配就破坏了原来的约定,大家对原有的分配制度还比较满意,但常胜这一番改革把自己的股份增加了很多,他们在公司股份中的比例明显减小了。几个哥们儿不愿意了,心想:当初你赖死赖活地要我们出资跟你合作,现在你又搞这个,便宜都让你自己占了,这算怎么回事儿呢。由此矛盾开始了,没过多久,大家因为对股权分配不满而分崩离析。常胜的公司也因此陷入了瘫痪状态。常胜十分后悔当初的举动。
创业者进行配股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以为自己贡献多一些就要占大头,有时候,领导力并不是靠绝对的股份来说话的,它还需要厚道和分享。
内行做门道,外行不看热闹
很多创业者并不是他所在行业的精通者,他们只是熟悉这个行业的运行情况,只是对这个行业比较敏感,真正就技术层面来讲却是个门外汉。然而,往往就是这些门外汉将公司经营得很成功。马云对互联网技术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他所带领的互联网企业却无比成功。
马云很少干涉技术人员去设计自己的作品,他说:“因为我不懂技术细节,而我的同事都是世界级的互联网高手,所以我尊重他们。他们说该这样做好,我说好,你就这样去做吧!试想一下,如果我很懂技术,我就很有可能说,这样没有那样好,我会天天和他们吵架,这样就没有时间思考发展问题了。”
马云对工程师的工作采取尊重、不干预的态度。开始公司里只有三四个工程师的时候是这样,后来公司的技术人员增加到了几百人,马云还是这样做的。马云把他们当作公司的主力军,甚至让他们享受特殊的待遇和政策,并且还为他们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马云并不看热闹。他认为,技术很重要,但技术并不是第一位的,技术要为商业模式服务。马云不干预技术细节,但他要管理技术设计。马云就像公司的技术监察员一样,有时候技术人员作出一件东西说这件东西非常好,他用了一下不会用,便要求技术人员修改。因为马云认为,如果他不会用,那么,85%的人也不会用;如果他会用,那么,他还可以拿出去用。
马云是为数不多的能把自己该做什么与该怎么做理得很清的管理者。他知道放手让内行去做是很高明的选择,因为这些内行在技术领域里比自己懂得要多。而作为一个管理者,他不能只看热闹、内行做出来就叫好,他需要以一个客户的身份去验证产品的实用性。所以,他用着好用才可以拿去用。马云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充分发挥工程师的积极性,不干预他们的技术细节,不乱指挥,这样有助于工程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设计方案;另外一个是,他验证方案是否适用,不能任由工程师由着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设计出不符合客户需求的东西。这一放一收,恰到好处地对员工进行了有效管理。如果我们也能像马云一样,对手下员工的管理做到收放自如,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技术团队。
创业者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将权力和责任分散开来,激发人才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既然我们已经授权员工去做技术,那么,就不要随意干涉他们的工作,尤其是朝令夕改的行为会让员工非常难做,甚至严重影响工作进度。作为内行,他们比管理者更了解一个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因而作为管理者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但作为管理者我们也不能只看热闹、不管成效,我们需要对他们的劳动成果进行检验和把关。不然,产品投入市场后得不到顾客的认可,就会损失很大。
所以,创业者需要像马云那样很好地拿捏收与放的尺度,既要给内行充分的尊重,又要对产品负责。
创业秘招怎样对手下员工进行授权和干预?
秘招一:授权最忌讳朝令夕改
袁成红是一个不太会授权的领导,经常在交给别人任务后,又总是改变主意,反复地给员工不同意见,结果使员工不断返工,导致员工不胜其烦。有一次,他又给员工分配了一个任务,在交给员工的时候,他对员工说:“都交给你了,你做吧。”结果,员工做到一半的时候,他跑到员工那里,告诉他不要这个方案了,另外再做一个。员工没办法,只好另外做了一个方案。没想到不到半个月,他又找到员工,说要大幅度修改方案。员工忍无可忍了,对他说:“我还是辞职吧!您这里的工作我做不了!”
实际上,一个决策者对一个任务没有考虑成熟时,就不要急于把任务交给员工。这样,就会导致反复修改命令的情况,这种情形若反复出现,就很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致使员工丧失工作激情。
秘招二:对员工的工作方法不要有要求
张飞为人比较自大一些,总是对自己的行为信心满满,在授权的时候,他不会说“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而总是说:“你好好做,我希望不仅要好,还要快。”员工拿到任务后,他如果看到员工工作的方法不是他想象的样子,他就要求员工按照他的方法来实行。这样就弄得员工总是无所适从。
员工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工作习惯和方法,也许这个习惯和方法在别人眼里不是那么快捷,但是他因为熟能生巧,已经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方法,那么,我们就要给予其充分的尊重,不要干涉他们所运用的方法,重视结果就好了。
秘招三:对授权结果进行检验
潘美含是个很容易放权的老板,他布置下任务后便很少过问,一开始员工以为他信任他们,所以也竭力地完成任务。但是后来大家发现,原来,他不怎么管理公司,一个任务完成后,有时候他都不检验一下就送到下一个环节去了,结果总是出错。这样大家就都不怎么努力工作了,能拖就拖,能偷懒的地方就偷懒,能简化的就简化……到了最后,人们开始质疑潘美含的能力,公司也越来越不成体统了。
实际上,作为一个管理者,既要给属下员工充分的授权,又要对其工作进度进行监督,对其成果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既有被尊重感,又有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