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游戏中有一对十分著名的情侣角色,说起来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便是许多玩家心目中的女神——不知火舞以及他帅气的男友——安迪·伯格(ANDY BOGARD)。在这款格斗之王和同期的格斗题材游戏《饿狼传说》中,二人都是以夫妻党的身份登场的(游戏设定二人于1997年结婚,之后游戏中二人见面时,不知火舞也开始以婚纱着装、行夫妻礼登场)。游戏的设定资料中,丈夫安迪的师父正是不知火舞的父亲——不知火半藏。不知火半藏是一位忍者,他传授给女儿的格斗技法是不知火家的忍术真传——不知火流忍术,而安迪继承的,正是不知火流的另外一项绝技——不知火流骨法。
安迪和不知火舞两人的婚姻,或许也正从侧面说明了骨法和忍术的关系。
气合术
在许多杜撰的忍者故事中,常常有着这样的情节:一个忍者使用幻术将对方定住动弹不得,而后进行攻击或逃跑,这便是被称为“不动金缚术”的忍术(在岸本奇史的作品《火影忍者》中,这种幻术被描述成一种宇智波一族所特有的叫作“写轮眼”的忍术)。乍一看,这种忍术和中国武侠小说里的点穴十分相似,都是用种种方法使对手的行动受到束缚。但不同的是,“不动金缚术”被描述成一种幻术,类似于魔法一样的东西。这种忍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不动金缚术”的原型,正是忍者八门中的气合术。
气合术这门技艺的原理,其实并不像某些作品中描写的那样是借助意志力进入对方心中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所谓气合术,广义上讲,可以理解为战术心理学的一部分,一种对对方的心理攻击。“气”所指的是一种气势、一种声音、一种虚张声势。用这种方法来威慑对方使其畏惧。在近身战中,数秒的迟疑便可能生死攸关,气合术的修习可以让使用者在争斗中占据优势。另外,气合术中除了这种精神的攻击之外,也有被称为“远目术”的物理攻击方式。这种气合术的技巧也常与手里剑一同发挥作用,利用药物粉末让对方暂时失明。
现代忍者题材作品中对于“不动金缚术”的杜撰,或许正是来源于此吧。
剑术
在战国时代,短兵器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日本刀了。由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剑术,也就从偶然到必然进而理所当然地成为每个忍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武艺。由于忍者在任务、行动等方面的特殊性,忍者所使用的刀具比日本刀要短一些。忍者剑术的修炼,主要也是在忍者所一直追求的实用性上展开的。例如,像居合流的拔刀术等华丽胜于实用的技艺,对忍者来说都是嗤之以鼻的。忍者剑术修炼的基本要素,从作战环境、实际角度等种种方面考虑,逐渐形成了以“一击必杀”为主要宗旨的实用方针。也正是因为忍者追求实用的作风,忍者的剑术修炼也包含了攀爬等一系列的在非战斗情况下使用刀具的技艺修炼。
枪术
在冷兵器战争中,长兵器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一寸长一寸强”,战国时期,使用长枪在大部分兵种中都是相当普遍的。有着“日本第一强兵”之称的真田幸村以及德川家康身边第一猛将本多忠胜等,所使用的应手兵器都是长枪。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战国时期长枪在兵士中的普及程度了。长枪在冷兵器战争中有着其他兵器没有的优势——普通武士的盔甲大都是竹木编制的,可以很好地减少短兵器挥砍造成的损伤,而锋利的长枪可以轻易地刺入盔甲的编制缝隙中,长度的优势也可以出其不意地绊倒对手。对于充分掌握武器实用性的忍者来说,进行枪术的修炼也是一种必然现象了。
镖术
大众文化对于忍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忍者的专属暗器手里剑了,实际上也正是如此。手里剑等被人们统称为忍者镖的忍具的使用,对于忍者来说自然是必须要掌握的技巧。虽然在武士精神大行其道的战国时期,堂堂正正地对决已经被武士们广为认可,但忍者因为其特殊性,必然决定了忍者在战斗中的特殊性。为了任务的成功与完成效率,以手里剑攻其不备,无疑是打击敌人最快捷实用的办法之一。所以镖术的训练,是忍者八门中最重要的一项。正因如此,每一个著名的忍者必然会具备神乎其神的镖术。
火术
孙子兵法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为了确保任务的成功,忍者在各个领域都可以说博采众长。通过实战经验的积累,忍者逐渐发现了烟火火药在执行任务中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当时日本的房屋建筑几乎都为木结构材质,房屋的这种易燃性决定了火药在忍者任务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在执行进攻任务中可以制造大规模的杀伤性打击;在间谍刺杀任务中用火药制造骚乱,可以发动声东击西的奇袭,阻绝敌人的追击和进攻,为逃跑制造机会等。所以火药的调制,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忍者所要修习掌握的重要技能了。同时,为了阻碍敌人和便于逃跑,忍者还发现烟雾的作用。忍者八门中的火术,正是有关火药和烟雾使用的技艺。
游艺
所谓游艺,是有关于艺能方面的修行。这种修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忍者通过杂技、音乐和舞蹈等街头艺能的学习,能够更好地隐藏身份。对于这些与杀戮和逃生毫无关系的艺能的修习,从战略思想到实际应用方面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和前瞻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忍者没有任务的日子里,这些艺能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来养活自己。艺能的修习本身对于忍者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可以发挥作用。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些艺能的掌握,为忍者今后上马为将、下马为相、也曾破四方、也曾丧一邦的戎马生活打下基础。
教门
在中国,看京剧和唱京剧的人都讲究“扮相”。传统曲艺——相声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中的“学”,也要求艺人能学什么像什么。教门,正是为了使忍者能够更好地伪装身份并迅速适应目标地区的风俗环境、市井人情而开设的一项科目。执行任务中,为了掩人耳目,忍者自然要以各种不同的身份来潜入敌对势力所掌控的区域。简单地说,一位忍者想要以行脚商人的身份潜入敌方,那就必须掌握行脚商人所应当具备的地理、货价等知识,同时在言行方面,也要做到跟真正的行脚商人真假难辨才行,一旦身份败露,便意味着任务失败和性命不保。教门,正是为了让忍者能够更好地隐藏身份和任务目的而专门开设的修习课程。不难看出,一名合格的忍者同时也必然是一位优秀的演员。
忍者八门,在创立初期,无一不是为了保证忍者在执行任务中获得成功和更高的生还概率而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些技能被口耳相传地沿袭下来,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忍者的成长。随着时代的变迁,忍者所掌握的技能也从“为了打败对方”向着“通过武术来弘扬和贯彻人性”来发展。特别是科技高速发展的近现代,随着忍者与日本以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忍者的格斗技能也随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现代,忍者八门作为由日本发源的综合格斗技能而被传播和发展。时代对忍者的八门技能做了重新的筛选,枪术、气合术、火术、游艺、教门逐渐消失在全球科技化的潮流中,取而代之的柔术等日本土武术成为现代的忍者技能的中流砥柱。至今仍然传授忍术的户隐流和甲贺流,正是以此来继续传承忍者这一武术流派的。
现代化的今天,忍者对于人们的精神意义已经远大于其实际意义。但不管怎样,忍者八门这一概念,也会随着忍者文化的发扬和继承而一直被人们记录下来。
(第三节)忍者教科书及其精华巨著
对于任何一门武术或技艺,要想流传于世而非悄无声息地湮没于时光之中,书籍无疑是重要的途径。自圣德太子时期起源,鼎盛于战国时代的忍者,也正是因为一些珍贵史料书籍的流传,才没有消亡,得以继续活跃在大家的视线中,成为不朽的传说,为千万人所关注和传唱。
三大忍书
在现今流传于世的所有忍者典籍里,最具史料价值也最系统化的忍者及忍术的典籍,莫过于被称为三大忍书的《万川集海》《正忍记》《忍秘传》了。
从之前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忍者技艺的传承完全属于家族性质的。正因为忍者的这种特殊性,忍者技艺大都是通过家族内的口头教授来作为传承方式的,也就是说,忍术的教授和学习,只能在一个家族中的长辈到晚辈之间,外姓人是很难介入其中的。但随着时代局势的变化,忍者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在延续原本传统的知识传授形式之外,还采取了对忍者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籍记载方式。而这种方式在将忍者的各项技术和修炼方法作了更为系统和精细的归纳整理之外,也使得更多关于忍者和忍术的信息得以更广泛的流传。出于种种原因,这些忍术工具书并不能做到包罗万象般完备,但在对年轻一代忍者的培养中,也起到了启蒙教科书的作用。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若没有那些有家族上忍们在知识传授方式中颇具“离经叛道”意味的革新,恐怕忍术将作为一种家族流传的秘术,湮灭于时光的洪流之中了。
其他的忍者典籍
除了三大忍书之外,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忍者典籍,以下是部分典籍的列表,因年代久远、现存资料不足等原因,恐有错漏,仅供参考:
《万川集海》是所有忍者书籍的精华所在的原因
藤林保武所著的《万川集海》,可谓是所有忍术书籍中,最具价值也是最经典的一部书籍。追溯历史,《万川集海》在德川幕府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时代的延宝四年(1676年),由乡居在伊贺国的著名忍者藤林长门守的子孙——藤林左武次保武(藤林保武)著作完成。《万川集海》的精华之处,在于藤林保武将49流的伊贺与甲贺忍术的精要内容系统化划分,再结合中国《孙子兵法》的战术精华与《论语》的儒家思想,完成了这部集忍道思想、忍术、忍具、兵法于一身的忍者修炼巨著。
之所以藤林保武将这部巨著的名字定为《万川集海》,是取中国晋朝左思的《吴都赋》中“百川派别,归海而汇”之意,代表了这部巨著海纳百川,集各流派精髓为一体。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日本人善于吸取各行业乃至各国优点的长处。万千条河流汇集为大海,各种先进的技艺集合在一起,自然就形成了象征完美的大海。同时,也足见中国古典著作对于日本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正是《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国古典著作所包含的各种思想,为忍者文化的流传和发扬光大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万川集海》的结构
《万川集海》共分为22卷,外加一部别卷,除去“序”“凡例”“目录”1卷之外,分为“正心”2卷、“将知”4卷、“阳忍”3卷、“阴忍”5卷、“天时”2卷、“忍器”5卷六大部分。也正是这六大部分,集合了伊贺流与甲贺流忍术奥秘的精华,初次将忍者这一独特兵种和武术流派,以战术必要性和基本训练两方面具体系统化地记载了下来,对于忍者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信息之全面、内容之详细仅从《万川集海》的目录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注:“将知”第三篇已佚,至今无法查考。该目录来自于《万川集海》内阁文库本)
《万川集海》的六大部分
一、正心
《正心》卷记录并介绍了忍者的起源和发展。同时,详细强调阐述了忍者的主要思想纲领——“正心”。藤林保武认为,对于万物来说,正心是永远摆在第一位的。所谓“正心”,就是要求每一个忍者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要牢记“智”“仁”“信”“勇”“严”的五项道德标准,并决不违背“天”“地”“人”这三个思想法则,强调了身为一名忍者就必须以一颗正心、视忠义为头等大事,哪怕会为那些爱说“诚”的人们所取笑,但是只要有正心、行事忠义,忍术可以达成大功。一件武器可以作为杀人的凶器,也可以作为维护正义的工具。到底是凶器还是工具,就要看使用者的心。忍术也是如此,因为忍者各方面的智谋、计策、能力等要远超于常人,所修炼的忍术之中有些完全就是源自于“盗贼之术”。所谓“无道之人修得奇术,必恶逆于天道”。若一名忍者不能正于心而逆道行之,其下场往往是死无葬身之地。
另外,正心中所正的心之“道”——忠义之道也是忍者精神中重要的一点。一个刚开始学习忍者之道的人,必须做到对所效忠的主君忠诚。藤林保武认为忠诚是一个忍者更好地掌握忍之道的必要基础。每天打坐睡觉时都需要保持坚定的意志,眼中充满忠义,才能更好地提高悟性,通晓忍者的奥秘。通过坚定忠义之道,柔弱的人也能变得刚强,愚昧的人也能变得聪明。心中有所忠诚,就能把内心中的潜力激发出来,拥有坚强的意志,这样在任务中才能把忍者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谋略计划也必然可以成功。如果不能做到正心于忠义,心术不正、有悖忠义之道的话,忍者精神的根本就会产生偏差,计划自然不会清晰,在任务中也不能做到勇敢刚猛。这不光会败坏忍者的地位,所行之事也必然会失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万川集海》将《正心》作为全篇一章的目的,就如同现代教育中提倡将德育放在首位一样,要求每一个要成为忍者的人,都要端正思想,遵循应有的道德,取忠义之道,达到以正其心的境界。忍者不同于武士,其存在的目的和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忍者的忠义在执行任务中的重要性,若一位忍者对他的主君没有忠义之心,那绝没有可能在面对危险和死亡的情况下英勇果敢、从容不迫,这不但会将自己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也同样威胁到其主君的性命。正因如此,藤林保武把“正心”放在了《万川集海》的六大部分的首位。
从《万川集海》的《正心》卷中,可以明显看出:所谓“正心”——忍者要遵循的“心”和“道”,都有着很浓厚的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儒家的“忠义”的道德标准,道家的“天地人”三才的理论,在这本忍者典籍的开篇中一览无遗。可见中国文化思想为“正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道德基础。在《万川集海》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世に主将の将智の持ち主であることがまれであったとしても、孫武子が闔閭を助けたこと、子房を重用して沛公が天下を平定したことを知るべきである。”(世间拥有才智主将的君主即使很少,孙武辅佐阖闾壮大吴国,刘邦重用张良平定天下,这些典故也是尽人皆知的。)
这也更加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对于忍者文化乃至日本文化起到了多么深厚的影响。
二、将知
《将知》卷主要论证了忍者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将知”的含义,包含着两个层面——“知我将,也知敌将”。这也正体现了中国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略思想。也正基于此,《将知》卷被排在了《万川集海》的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