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在日本发展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历经起落沉浮。散落于日本列岛各地的忍者们有的因为遭到政治打压,有的因为主君被杀成为浪人,有的则是厌倦了腥风血雨,江户时代中后期,大部分忍者都选择了退隐家乡。为了生计,忍者们也逐渐正式地将忍者五道之“药”作为了谋生的工具。甲贺流53家中最有实力的望月家在明治时期,就以在伊势浅熊岳的明王院贩卖神札和名为万金丹的药品作为主业。
正因为甲贺的地域优势和甲贺忍者的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的甲贺地区已经是全日本拥有制药企业最多的地区之一了。
忍者的常用药
深悟汉方医学之道的忍者,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整理制作出许多实用的药品。在这些经典的常用药中,忍者根据使用的层面,将其分为日常口服和任务应急两种。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忍者这两大类药品中最经典的几味常用药品。
日常口服类药品
紫金丹
紫金丹,也叫太乙紫金丹、玉枢丹,最早记载于中国宋代王璆原所著的《百一选方》。忍者根据传播演变后的汉方医学所配制的紫金丹,其基本制法和中医学制法基本相同,分别将山慈姑、五倍子、大戟以及麝香干燥后磨成粉,再将药粉做成药丸。山慈姑是郁金香的鳞茎(地下根茎),具有良好的滋阴壮阳的效果;五倍子是盐肤木的叶子,含有大量鞣酸,对治疗上吐下泻效果显著;大戟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而用作香料的麝香则可以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
紫金丹的应用功效非常全面。内服可以医治因秽恶痰浊之邪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痢疾等疾病;外敷则可消疮肿,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由此可见,既能内服又能外用的紫金丹,也非常符合忍者一贯的一物多用的实用性作风,所以紫金丹作为忍者的必备药品,成为任务中随身必带的忍具。
也正因为紫金丹的神奇功效,忍者借此来完善自己卖药人的伪装,可以避免敌方的怀疑,更好地探查环境收集情报。
陀罗尼助
陀罗尼助,这种以印度佛教孔雀明王陀罗尼命名的药品,是由黄蘖树的皮在水里熬煮直至熬干制成的。陀罗尼助这种肠胃药在日本尽人皆知,被认为是汉方药中最为著名的药品。日本著名落语家桂文屋的原名就叫陀罗助,名字就是源自这种味道苦涩的胃肠药。从这个侧面就完全可以看出陀罗尼助的知名度。至今在其产地吉野大峰山地区,人们还将陀罗尼助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由于黄蘖树皮对大肠菌、赤痢菌、霍乱菌、葡萄球菌等有良好的杀灭作用,陀罗尼助是忍者经常携带的肠胃药,此外,因为忍者要长时间埋伏,有时用舌头舔食少量陀罗尼助,可以提神醒脑、消除困倦。
蟾蜍油
《火影忍者》中火影忍村比较知名的三忍之——的自来也,他给自己的封号就是“妙木山蛤蟆仙人”,就连自来也的忍术也都与蛤蟆息息相关。作者这些看似颇具戏剧性的杜撰实际上也并非空穴来风,忍者自古以来与蛤蟆就有着不解之缘,作为忍者常备药品之一的蟾蜍油便是其一。
蟾蜍油是忍者常备的一种汉方药。在日本的时代剧中,常常有这样的镜头:为了侦察刺探情报,忍者化装成放下师在街头进行杂技表演。为了更好地伪装身份,忍者在表演结束后会兜售一种药品,这便是蟾蜍油。
蟾蜍油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蟾酥。蟾酥是中药材里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一味,有解毒止痛的功效。蟾酥主要为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体的分泌物干燥后的晶体块。忍者一般将捕获的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用瓷器承装,以待凝固。然后取出捣碎,加入一定量的白酒浸渍,并搅拌成稠膏状,取出、干燥、碾碎。
忍者主要通过蟾蜍油来解毒止痛,可以用来治疗瘰疬、咽喉肿痛,牙痛等症。此外蟾酥还有很好的消肿和止血的功效。蟾蜍油广泛用于内服丸剂或者散剂。例如忍者经常将蟾蜍油与麝香、朱砂调配制成蟾酥丸,既有治疗痈疽和恶疮的功效,又可以开窍醒神,治疗神昏吐泻。
和蕺草
和蕺草,又名蕺草、鱼腥草、蕺菜。这种散发着特殊臭味的白色十字花不但有着分外晶莹的形状,也有着神奇的药用功效。其散发出的臭气中蕴含的抗菌能力是当今医学广效性抗菌剂磺胺剂的四万倍。此外,它还有改善便秘、利尿以及强化毛细血管抵抗能力的作用。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将和蕺草新鲜的叶子挤出的汁涂在伤口、红肿处以及毒虫咬伤处,以作为紧急解毒剂的记载。正因为和蕺草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因此在日本被人们称作包治百病之药和民间药物之王。
这样有多种医疗作用的草药,忍者自然不会视而不见,蕺草也是忍者五道的“药”道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草药。在应用上,一般将新鲜的和蕺草加盐适量捣敷,然后再配合内服来治愈伤口,消肿解毒。
银杏与白果
银杏树,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白果,即银杏树的种仁。早在大约1亿年前的侏罗纪后期,银杏树就广泛分布于地球上。因此,有人将银杏树称为“活化石”和“孑遗植物”。中国人种银杏树历史悠久,因为佛教认为银杏是圣树,所以僧侣们在庙里栽种,有些寺庙里的银杏树已经有1500年的树龄。因为银杏树在儒学和佛教都很有名,日本和朝鲜也广泛种植。在忍者活跃的战国时代,银杏树已经非常普遍。
银杏树有着惊人的生命力。有人说如果将耳朵贴近树木,甚至可以听见往上吸水的声音,足见银杏树保水能力之强。同时银杏树的生长周期也相当漫长,银杏树的种子繁殖需要20—30年才会结果,故银杏树也被称为公孙树,即公公种的树,孙子才能收获。
或许正因为银杏树的独特之处,在中医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特别是银杏树的种子白果。据《本草纲目》记载:“白果小苦微甘,性温有小毒,多食令人腹胀……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嚼浆涂鼻面手足,去鼻疽疱黑干黯皴皱及疥癣疳虫阴虱。”精通汉方医学的忍者自然也就对白果十分重视了。忍者常用银杏树新叶夹在书中以防止生虫,对文书典籍进行保存。忍者还认为银杏新叶对于防晕、增强记忆力十分有效,故而常用银杏的新叶沏茶饮用。另外,白果也被忍者广泛应用,或直接食用以去痰、消毒和解酒,或榨汁外敷伤口肿处来消毒去肿。
忍者药酒
为了解除精神方面的紧张和滋补强身,忍者们还酿造“忍者酒”。所谓忍者酒,是使用各种有着治愈滋补作用的中草药酿制而成,种类繁多,比较知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对消除痈疽肿毒有很强功效的忍冬酒;消除身体风邪,治愈四肢麻木的豆淋酒;缓解腰膝酸痛和眩晕耳鸣,还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功效的枸杞子酒;益气血、补心血、安神倍智,治疗贫血、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的龙眼酒;有着滋补强壮、补肝益肾、养心益智等功效的桑树酒等。
秘传之药——饥渴丸
口渴与饥饿,是任何人也不能避免的。对于长期需要担负完成艰巨任务的忍者来说,更是如此。身体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是否可以顺利完成。之前我们曾经提到忍者们经常携带的应急食品——兵粮丸和水渴丸,除了这些,忍者还常常配制一种秘传之药,以更好地解决执行任务中不能及时补充饮食而造成的体能下降的问题。
这种秘传之药,就是大名鼎鼎的饥渴丸。
“一日三粒飲めば心力衰えることなし(一日三粒保证不会心力衰弱)”,对于这种秘药,忍者们有着这样高度评价的古训。
之所以说饥渴丸是特殊调配的秘传之药,不仅仅是因为调配方法的保密,也是由于饥渴丸的主要成分都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名贵药材,无法轻松获取。正因如此,饥渴丸在忍者高超的制药技术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强大的滋养强壮效果对于经常忍受饥渴的忍者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补给。
实用类药品
神奇的紫红色手巾
在忍者的随身携带物品中,总是有一些让人稀奇叹服的东西,这种布制汗巾便是其一。
一种紫红色的“三尺手巾”,是每个忍者必备的“忍者六具”之一,用途更是多种多样,上至擦脸、缠头、蒙面,下至爬墙、包扎伤口。如果说作为随身携带的布制道具,这条手巾的作用和其他手帕道具所能起到的作用别无二致,究竟是怎样的独特之处堪称神奇呢?那还是因为这块紫红色汗巾中所显露出的极高的医学智慧。
这种手巾之所以是紫红的颜色,原因在于制作时所用的染料——苏木。
忍者工匠用煎熬过苏木的汤药浸染手巾,将整条手帕在药水中浸透,然后晾干。
这种染料使手巾具备了特殊的医疗作用。
苏木,别名戈梅芳、苏枋,是苏木科苏木属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一直以来都是一味比较重要的中草药。将这种用药草浸透过的手巾浸水外敷后可以杀菌,受轻伤时则被当作绷带包扎伤口。
忍者正是通过忍者五道中“药”道的修习,将苏木的行血祛瘀、消肿止痛、杀菌去毒的特殊功效引申放大,才发明出这种在执行任务时的军用紧急医疗用品。
胡黄连
一提到胡黄连,有很多人会想到黄连。胡黄连和黄连的名称很相似,在功效上也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的良药。但不同的是,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药。胡黄连还有一个黄连无法匹敌的特点,就是服用后见效很快,所以忍者又将胡黄连叫作“当药”。
胡黄连除了药用价值,另一种功用一直以来都鲜为人知。
忍者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发现,将胡黄连与水一起煎煮,然后涂染在内衣上,能够非常有效地驱除跳蚤、虱子,并可以有效地防止蚊虫叮咬。对于当时经常在艰苦环境下作业的忍者来说,这种植物肯定有着其他药草无法替代的地位。
黄蘖
黄蘖是一种生长于山地的乔木,又称蘖木。这种略带苦寒味道的植物,同样也有着很高的医学作用。
忍者常用黄蘖制成特殊的药丸来补血气,另外忍者还每天清晨口含一片黄蘖,然后将浸泡过黄蘖的唾液吐出来洗眼睛,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眼部的疾病。除此之外,黄蘖对于忍者的更大用处,还是将表皮在水里浸煮,然后把煮烂的液体作为染料。用黄蘖染料染过的纸可以防虫防霉,这在忍者保存重要的书籍文献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自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以来,已经走过了数千个春秋。忍者五道之“药”道中的基本理论,大都来自于汉方医学,中医作为汉方医学的基础那无疑可以算作是五道中“医”道的起源了。恐怕许多人都不曾想到,中国传统医学竟然对一海之隔的日本的历史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第四节)九字真言的奥秘——忍者五道之“气”
镜头越过湍急的河流,闪亮的水花将隆隆的水声送至我们的耳边。视野中开始闪现出一群披甲执枪的武士,一名神秘的黑衣人被这群甲胄之士逼至峭崖的边缘,背后就是汹涌的江流。
“你已经跑不掉了,束手就擒吧!”随着武士们的步步逼近,包围的圈子也开始慢慢地缩小。
黑衣人挪动着双脚,尽可能地逼近悬崖的边缘。
一丝光线闪过黑衣人坚毅的眼眸,他仰身一跃,黑色身影悬空落向奔流的汹涌江流。
入水前的一刻,黑色面罩下露出的双眼中看不到丝毫的恐惧,黑衣人的双手迅速地交叠搭扣,结出一系列的手印动作,口中轻轻念诵出一串意义深邃的字句——“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只见一缕青烟,镜头中那一袭黑衣的身影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不见。
这是忍者作品中屡见不鲜的桥段,并一直被旧瓶装新酒不厌其烦地演绎着。对于大众来说,吸引人的不仅是那暗藏在黑暗中无所不能的神秘感,忍者的那一系列手印与口中诵念的九字真言,也在忍者迷的记忆中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简单的九字真言中蕴含着不为人知的忍道奥义。
这便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忍者五道之“气”。
九字真言的来源——《抱朴子》
九字真言,又称九字护身法。主要为日本的密教与修验道所用咒语,而因为忍术与修验道之间的关系,九字护身法也广泛为忍者所用,并深入融合到忍术修行之中,成为忍者五道中的“气”道的组成部分。
忍者五道之“气”,与中国气功里所说的“气”也有着很深的关联,大体上都是通过调节呼吸和吐纳,来引动人体内最初的先天能源,以达到净化心灵、激发身体潜能、强化身体素质的作用。在一些忍者主题的作品中,九字护身法常常伴随着忍者的奇幻忍术而经常出现,使得这句话本身被渲染了更多的艺术色彩。
九字护身法始出自中国东晋道士葛洪所著的道教经典《抱朴子》中。
《抱朴子》是葛洪的经典著作,分为内外两篇,其中外篇主要是对葛洪生平的自述和其对社会上各种事情的观点,而内篇是葛洪对道家思想和丹道修炼方法的阐述。
在外篇《登涉》中,记载了作为进入山林时的护身辟邪之术的九字护身法,原文是:“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也就是说,当诵念这称为“六甲秘祝”的九字真言后,可以到达一种万恶尽退、身心宁静的精神状态。也正因为如此,而后随着唐代佛教密宗的大行其道,这九字真言被吸收成为密宗法咒之一。
据说在密宗佛教吸收融合道家文化、抄录六甲秘祝时,错把“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抄成了“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而这句笔误也一直被沿用至今,乃至最后流传到了日本,成为忍者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九字真言与佛教密宗的联系
既然提到了九字真言,就不能不说忍者在口诵九字护身法时所辅以的空中画字符与连续结出手印的动作。这些动作,正是源自吸取《抱朴子》九字护身法的佛教密宗。
佛教密宗,又称怛特罗佛教、秘密教、秘密乘、密乘、金刚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宗,它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支派,为印度后期佛教的主流。不同于之前的佛教流派,这一系的佛教,有着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于人。公元8世纪大唐玄宗皇帝在位时期,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到中国,这三位史称“开元三大士”的密宗大师,在唐玄宗的扶持之下,译出了大量的密宗经典。其中最重要的经卷,便是这三位密宗大师于洛阳大福先寺译出的《大日经》。
这本《大日经》被视为密宗“宗经”,此后逐渐确立了“密宗”的佛教宗派,现今被称为唐密,又称真言陀罗尼宗、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而随后因为中日交流的密切,唐密被远渡日本弘法的空海大师传入日本,以东寺为发源地,创立了真言宗,因此真言宗也被称为东密。
在密教佛法及密教世界观中,有着“三密加持”的修行方式。“三密加持”分为身密、语密和意密。其中“三密加持”中身密的修行,正是忍者在诵念九字护身法时的结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