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河系——星河璀璨的“众星之城”
亲爱的同学,你的生日是属于什么星座?每当我们说起这些天上的星斗,就都会忍不住有些激动,都会不由自主地向往它们的神秘。漫天的繁星和星座不仅仅是美丽的,它们更是我们人类苦苦探索的秘境。那么,你对它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所在的星系,看看这条“银河”到底有多少奥秘!
相信许多同学对“牛郎织女中秋会天河”的故事都耳熟能详了,在这个凄美的故事里,牛郎和织女只能在每年的七夕这一天相见,其余的时间只能在对彼此的思念中苦苦煎熬。而阻隔他们相见的就是银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银河系。
银河真的是一条大河吗?当然不是!浩瀚的银河系是一个由二千多亿颗恒星、数千个星团和星云组成的恒星系统。它的巨大绝对会远超你的想象:据天文学家观测,银河系直径约为一万多光年,中心的厚度约为六千多光年,而它的总质量更是高达一千四百亿个太阳质量。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就属于这个庞大星系。
对于银河系的形状分类,人们一直众说纷纭。按照以前的说法,它应该属于“旋涡星系”,但最近几年也有人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棒旋星系”。不管它的形状到底像什么,从地球上看去,它都是一条流淌在天上的“大河”,这也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在北半球的夏季,我们可以在晴朗的夜空很好地观赏头顶的银河:它的范围大致是从天蝎座、人马座延伸至夏季大三角,甚至到仙后座。不过,随着气温的逐渐变冷,银河也会变得黯淡很多。
银河系的发现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四百多年前,科学先驱伽利略首先用望远镜观测了银河,并率先提出“银河是由恒星组成”的观点。随后,天文学家赖特、康德、朗伯等也相继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1785年,天文学家赫歇尔利用他自己制作的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反射望远镜对银河系恒星进行了计数观测。在此基础上,他又建立了第一个“银河系模型”。自此以后,人类才开始渐渐了解并接受了银河系的存在。赫歇尔虽然提出了“银河系”的确切概念,但他的结论很快就受到了挑战。这个挑战来自于荷兰著名天文学家卡普坦。
卡普坦创建银河系模型的方式与郝歇尔不同,他运用统计视差法测定了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然后结合恒星计数,最终得出了一个新的银河系模型。在这个模型里,银河系是透镜状的,直径为55000光年,厚11000光年,而太阳则位于其中心附近。事实上,因为没有考虑到星际消光的问题,所以他得到的银河系大小仅为银河系真正大小的一半左右。但即便如此,他的模型也还是比赫歇尔给出的结果大了九倍。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得到了相对准确的银河系模型了,但我们还是不应该忘记为了这个模型而付出努力的先驱们!
银河系是巨大的,那么,这个庞然大物到底经过了多长时间才最终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呢?136亿年!这个由欧洲南天天文台研究得出的结果让几乎所有人都为之惊讶。事实上,银河系几乎与宇宙一样老。
对于美丽的银河,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对它寄予了深切的喜爱之情。在中国,古代诗人们丝毫不吝啬对它的赞美;在古希腊,关于银河系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像什么“银河是赫拉喂哺婴儿的奶汁”之类的传说故事都伴着无数孩子进入过梦乡。而这些,也无一不显示了人们对银河系的喜爱之情。
银河系中的“土著”和“外来户”
银河里的星星都是“原产”于银河吗?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曾经在一项研究报告中称,银河系中的星斗大约有四分之一来自银河系外。这些各种各样的天体很可能是在星系兼并过程中进入银河系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建立了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银河系球状星团数据库。在建立数据库过程中,他们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这一理论刚刚提出时,天文学家可以确定的来自于银河系外的小星系有两个,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至少有6~8个小星系被银河系兼并了。
2.太阳系——漫长的认识过程
在我们的头顶上,有这样一颗恒星:它炙热地燃烧自己,为周围的世界送去能量,就连我们的地球也在它的照拂下生长——这就是我们的太阳。可你知道吗?虽然我们就生活在太阳系里,但对这个“大环境”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太阳是我们每个人都熟识的天体,由于它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巨大的能量,所以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无比依赖于它。太阳看似非常神奇,但事实上它却并不特殊——在茫茫宇宙中,太阳也不过是一颗普通恒星而已,只不过它在太阳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罢了。
除了太阳之外,太阳系中还包括八颗行星、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各类小天体——它们包括彗星、柯伊伯带、小行星和星际尘埃。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八颗主要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这八颗行星中,有六颗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然卫星。
除了我们所在的地球以外,另外七颗行星中的五颗都是肉眼可见的。在我们汉语里,这五颗行星以“五行”为名,而在西方则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神祇为名。至于另外两颗不可见行星,就是发现很晚的天王星和海王星了!除了八大行星,太阳系还有五颗矮行星,即冥王星、柯伊伯带内的鸟神星与妊神星、小行星带内的谷神星和属于黄道离散天体的阋神星。
大致介绍完太阳系,我们就来看一看太阳系的曲折的发现过程。
对太阳系的第一次科学探测是在望远镜发明以后才开始的。伽利略就是第一位运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天体细节的天文学家。在望远镜里,伽利略发现了月球的环形山和火山口,发现了太阳表面的黑子,还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惠更斯随后也踏上了这条观测之路。他发现了土星的卫星泰坦和土星环。接下来还有发现了土星四颗卫星的意大利人卡西尼,发现了哈雷彗星的英国人哈雷……人类对太阳系的了解就这样逐渐增加着。
这里,我们要着重提一提发现了哈雷彗星的爱德蒙·哈雷。哈雷用敏锐的直觉在1705年发现了一颗定时回归太阳系的彗星。这颗每隔75~76年就会重复出现的彗星在当时并不引人注目,但随着哈雷准确预报了它下一次的回归时间,它开始慢慢闯入了人们的视野。通过这颗彗星证明了这样一个现象的存在:除了行星,太阳系其他天体也会围绕太阳公转。
1781年,威廉·赫歇尔在金牛座方向发现了一颗行星。据后来观测,人们确定这就是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天王星。它也被认为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行星。
1801年,朱塞普·皮亚齐发现了矮行星——谷神星。这颗运行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天体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一颗行星,可人们很快发现,在这个区域里类似谷神星的小天体多达数以万计。于是,谷神星被降级为矮行星。
天王星被发现了,可是它却总显得有那么一丝怪异:它的实际运行轨道总是与人类的计算结果有误差。于是,许多人开始怀疑在天王星外围是不是还有另一颗大行星对它实施干扰。最后,埃班·勒维耶的计算帮助人们揭开了海王星的面纱。同样的,因为水星在近日点时常表现出一些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异动”,因而人们便也假设有一颗水内行星“祝融星”存在。虽然后来人们用“广义相对论”对水星的异动做了解释,但某些天文学家仍未放弃对“祝融星”的寻找。
冥王星的发现同样是因为海王星轨道的偏差。最先提出冥王星存在理论的是帕西瓦尔·罗威尔。他将这颗还没有发现的行星称为“X行星”。在罗威尔过世后,由他一手创立的罗威尔天文台继续搜寻着这颗“X行星”。终于,汤博在1930年发现了冥王星。从那时起一直到2006年,冥王星一直被人们当做行星,列入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但是,因为它实在太小,不符合行星的标准,终于在2006年举行于布拉格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惨遭降级为矮行星。
1992年,柯伊伯带被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大卫·朱维特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珍妮·卢发现。这是我们太阳系的“彗星之家”。
我们已经发现了太阳系全部秘密了吗?当然没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踏遍太阳系的每一个角落,会对我们这个家园了如指掌!
如果冥王星有自主意识,那么在2006年8月24日这一天,它一定会悲痛万分。因为就在这一天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天文学家们通过五号决议,将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九大行星”行列,而太阳系的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八颗。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冥王星这个在太阳系边缘运行的天体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矮行星”。
3.地月系——月球是地球的孩子吗
月球是我们地球的卫星,可你知道吗?也许我们与月球之间的关系还不止于此呢!有的科学家认为,在45亿年之前,地球和月亮其实本是一颗行星,只不过因为一颗名为“忒伊亚”的行星的撞击,导致月球从地球上分裂了出去——换句话说,月亮也许是地球的“孩子”。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地球上,每一年都要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而每一天则都要分为黑夜和白天两部分。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吗?我们常说,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可是这里的“地球”却并不仅仅是指我们脚下的这个星球,而是指地球与月亮的组合体——地月系。地球的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1倍。因为地球的质量在地月系中占据了毫无争议的首位,所以地月系质量中心(地月系质心)距地球表面仅为1650公里远。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日地距离”说的其实就是太阳中心和地月系质心的距离。此外,我们还常说月球绕地球公转,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准确。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地球和月球相对于它们的共同质心的公转。只不过因为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我们美丽的地球,所以才会把地月系的运动描述为月球对于地球的绕转运动。地球与月球绕地月系质心旋转一周的时间为27天7小时43分11.6秒(即27.32166天)。
那么为什么会有月球是地球的“孩子”这种说法呢?
据科学家推测,在原始的太阳系,距离太阳15000万公里处有两颗行星。其中一颗为“忒伊亚”,另一颗则是我们的原始地球。“忒伊亚”比现在的地球略小,其质量和体积与火星相似。刚开始的时候,“忒伊亚”的运行轨道还算稳定,可后来因为受质量较大的地球干扰,所以它开始脱离原有轨道迴转并向地球靠拢。最后,大约在45亿年前,它以一个低斜的角度与地球相撞了。行星之间的撞击一向是毁灭性的。虽然“忒伊亚”的低速与低角度并不足以一次性将地球击碎,但却足以使地球损失很大一部分球体——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构成“忒伊亚”的重金属沉入地球地核内,而剩余的物质则与地球的残片在太空中冷却,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在其自身的重力影响下,慢慢形成了一个星球。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月球。除了形成月球以外,这次撞击还使地球的自转轴方向发生了23.5°的倾斜,这就使地球出现了四季;撞击所造成的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也促使地球出现了板块构造。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个神奇的假设。
月相变化歌
亲爱的读者,你小时候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记载,“嫦娥奔月”的图像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为人们所熟识。
事实上,中国古人就根据对月亮观察的结果编写了“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4.地球自转——地球上的旋转木马
你喜欢玩游乐园的“旋转木马”吗?你是不是会忍不住希望木马永远转个不停?在现实中,木马不会永远转个不停,但另一个“大木马”却会。这个大木马就是地球,它承载着无数生灵,每时每刻都在自转。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在《七律·送瘟神》中吟出的这句诗就取材于地球自转。的确,从宇宙范围来看,就算我们坐在地上一动不动,一天下来也会“行走”八万里。
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与公转是它最重要的两种运行方式。如果你站在宇宙中从北极点上空俯瞰下去,你会发现地球正在缓慢而又匀速地逆时针旋转着。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
平时我们都认为地球的一天是24小时,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以距离地球非常遥远的一颗恒星为参照点,那么你就会发现地球上一天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这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我们把这个周期称为“恒星日”。
我们坐在旋转木马上,会觉得木马忽快忽慢,可是“坐”在地球上却没有这个感觉,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地球的自转是匀速的。不过这种匀速只是相对短时间而言,从一个长时间周期来看,地球的自转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变化:
第一种变化是长期减慢。地球的自转速度在慢慢变慢,当然这种减慢的幅度是非常微小的:一个世纪内,我们一天的时间大约要增长1~2毫秒,换句话说,地球在经过2000万年的累计后减慢了两个多小时。之所以会有这种变化发生,是因为潮汐摩擦。
第二种变化是周期性变化。据天文学家在上个世纪50年代观测发现,地球的自转速度在一年四季里也各不相同:春天地球自转会变慢,而秋天则会变快。此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地球自转的周年变化振幅约为20~25毫秒,这主要是由季风变化引起的。
最后一种变化是不规则变化。与前两种变化相比,地球自转的不规则变化原因我们还并不清楚,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探索了。
地球自转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一种被动的运动。我们知道,地球会以每小时十万多公里的速度绕日公转,在此途中,它往往会遇到太阳风的侧面推力,正是这种侧面推力驱动着地球不停自西向东旋转。
对于地球的自转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来证明:打一脸盆水,将之放在水平且没有振动干扰的地方。这时,你轻轻在水面上放一根在一端做过记号的木质细牙签,记住牙签的位置。十个小时以后,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是牙签自己在转动吗?其实没有,牙签之所以会发生角度的变化,就是因为地球在自转。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应该是有自己的规律的,可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自转的速度却越来越慢——这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大量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更是依靠其强大的反作用力直接给地球自转“刹车”。为了地球的安全,人类应该发射不再借助地球自转的动量来维持飞行的卫星。
智利大地震对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
一次地震会给地球造成什么影响?美国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通过对2010年2月27日发生于智利的8.8级大地震造成的影响的评估,他得出了这样的结果:这次地震可能会使地球一天的时长缩短1.26微秒(1微秒等于百万分之一秒),而据意大利国家地质与地球物理协会观测,2011年袭击日本的9.0级地震令地球自转轴发生了25cm的位移。
5.地球年龄——46亿年的漫长征途
人有年龄,树有年龄,甚至就连岩石也有年龄。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不管是什么物体我们都可以帮助它测算出自己的年龄。由此看来“长生不老”“万世永存”只不过是一个传说罢了。既然万物都有年龄,那么地球的年龄是多少岁?要计算清楚这一点,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地球的年龄可以通过什么来测算?1911年,英国地质学家霍姆斯将目光盯上了岩石:他开始用铀-铅法测定岩石的年龄,并以此推断出地球的寿命。测定结果,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的年龄是16亿年,可是这个数据并不准确。此后,随着人类对放射性现象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一直在不断修正着自己的测定结果。上个世纪60年代末,科学家终于测定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46亿年是指地球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事实上,这个时间指的是地球从原始的太阳星云中积聚形成一个行星到现在的时间,这也是地球的天文年龄。除了天文年龄,地球还有地质年龄。地质年龄是指从地球上开始出现地质作用到现在的时间。因为地球形成早期是没有地质作用的,所以地球的地质年龄小于它的天文年龄。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地球年龄,指的是它的天文年龄。
我们知道,整个太阳系的天体都是由同一片星云慢慢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所花的时间相对宇宙天体来说并不长,甚至可能不到一亿年的时间。所以,从这个理论来看,太阳系其他天体的年龄也与地球的年龄相近。根据这个论断,关于地球46亿岁的最好证据反而不是来自地球,而是来自月球和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月球上不存在板块运动。月球上岩石的年龄就等于月球年龄,陨石也是如此!而与之相比,地球上频繁的地质运动让几乎所有岩石都得到了“重生”的机会。它们的年龄自然也就无法代表地球的年龄了!科学家通过对“阿波罗号”带回来的月球岩石进行测定证明,月球的年龄大约是44~45亿年。此外,科学家还对大量陨石的寿命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也都在45亿年左右。种种证据表明,地球的年龄大约就是45.4亿年(1%误差)。
在我们中国,古代先人们认为,地球自形成之日至于“获麟”(公元前481年)经过了3267000年。而西方国家在17世纪有一个神父宣称,地球是上帝于公元前4004年创造的。事实上,这些说法都纯属臆想,毫无科学根据。
地球的年龄测定有了初步的估计,那么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尝试用科学方法探究地球年龄的科学家是谁呢?他就是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哈雷。这位科学先驱提出,通过研究大洋盐度的起源,可以最终求得地球的年龄数据。1854年,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又根据他对太阳能量的估算,得出了“地球年龄不超过2500万年”的结论。1862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地球从早期炽热状态中冷却到现在的状态,大致需要2000万~4000万年。事实上,他们得出的数据都远远小于地球的实际年龄。虽然他们最后的研究都失败了,但他们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在地球上发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地球已经活了46亿年。地球上难道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自己的年龄吗?要想最终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去挖掘和探索。
星体表面的陨坑
陨坑是小行星撞击行星后,在其表面形成的神奇的地质结构。那么在地球上有没有类似这样的陨坑呢?要知道,在地球近46亿年的生命中,勇于“亲吻”它的小行星可绝不在少数!
目前地球上存在的陨坑大约为150个。不过,由于地球剧烈的地质运动和沧海桑田的巨变,这些天外来客所留下的“脚印”大多数已经侵蚀退化消失不见了。当然,也有些会隐藏在岩石地表以下,但这却不是我们凭借肉眼就能观测到的!不过幸运的是,在卫星的帮助下,人类已经能够“看穿”地表,找到这些壮观而又巨大的陨坑了。
6.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接近圆的大椭圆体
在宇宙众多的行星中,地球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的天体。从宇宙中俯瞰地球,它就像一颗蓝色的宝石,在宇宙中快乐地转动。让我们欢呼吧,因为拥有这样一颗美丽的星球。
在繁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之中,承载着亿万生命的蓝色的地球快乐地运行了46亿年。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它发生着沧海桑田的变化。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又有多大呢?
从地球的名字来看,它应该是一个球体。事实也是如此。不过受自身引力和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它不是一个正圆的球体,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球体。得出这个结论,人们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地理学家提出了地圆学说。公元前3世纪,埃拉斯托塞尼斯向信徒宣布地球是圆的,而这一理论直到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后才最终得到了证实。
17世纪,法国科学家进一步提出“地球是扁圆”的理论。与此同时,牛顿也根据力学原理,提出地球是一个扁球的理论猜想。1739年,南美和北欧的弧度测量最终证实了这一猜想的正确性。在遥远的东方,我们国家为编绘《皇舆全图》而进行大规模的弧度测量时,就已经发现了“纬度愈高,经线的弧长愈长”的现象——这与地球扁圆理论完全相符。后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造卫星的发射升空,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测定越来越精确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其长半轴为6378136米,扁率为1:298.257。
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后,人们便开始急于测量地球的大小了。那么,历史上谁又是第一个完成这项伟大“测量工程”的先驱呢?要知道,想算地球的大小可不是靠尺子就可以完成的啊!
据史料记载,最早尝试测算地球大小的人是学者埃拉托色尼,他生活于古希腊。
这位几千年前的优秀学者依靠自己天马行空的数理知识构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了测算地球大小的工作。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测量方法:首先,他选择了两个基本处于一条经线上的城市作为测量点——居于北面的亚历山大港和居于南面的阿斯旺城。然后在夏至(6月21日)的正午,同时对两地水井的太阳照射情况进行观测。在观测中他发现,阿斯旺城的水井井底都可以照进阳光,而亚历山大港水井里的阳光却只能照到井壁。其中,后者水井中光线与井壁的直立方向有一个7.2°的夹角。事实上,这个夹角就是因为亚历山大港和阿斯旺城两地间的地面呈曲面(地球球面的一部分)所造成的。接下来,埃拉托色尼测算出了两地的距离,其值为5000斯台地亚(古埃及的一种长度单位)。有了这个距离,再加上两地之间7.2°的差角,埃拉托色尼就算出了地球的圆周长。有了圆周长,就有了地球半径,那么为何还不能准确地算出地球的体积呢?因为当时埃拉托色尼是把地球作为正球体来考虑的,所以他最后得出的数值自然也就有了误差。
现在距离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大小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千年,在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人类完善了测量地球的方法,并通过大量先进设备求得了地球精确的体积。
地球的体积现在我们已经测定了,但这个数值却不是永恒不变的!据科学家推算,从地球诞生到现在的46亿年里,其半径已经增长了三分之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膨胀”得会越来越厉害。这种情况的发生具有多种原因,地内物质上涌造成地球上部物质增多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对地球体积的测定不会是一劳永逸的,而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地球的命名
在西方的命名习惯里,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不以希腊或罗马神话神祇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准确地说,“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其意思为:肥沃的土地。
7.地球的表面形态——千姿百态的地球素描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我们人类容貌的最终形成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地球也是如此。从刚刚形成时的丑小鸭,历经亿万年的沧海桑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生机盎然的大陆,汹涌澎湃的海洋和雄伟壮观的高山的美丽家园。
作为人类乃至亿万生灵的母亲,地球是那样的温良可亲,那样的美丽壮观。在人类已经观测到“庐山真面目”的恒星和行星中,地球无疑是最美丽的天体。从宇宙中俯视这颗蔚蓝的星球,你会觉得它简直就是一个漂浮于太空中的神秘的空中王国。
地球是一个多圈层的星球。在它表面的大气圈和水圈之下,地球的固体外层——地壳支撑着上面的一切。地壳的表面不仅是凹凸不平的,甚至有很大幅度的起伏,正是这些起伏造就了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地貌。不过从宏观角度观察,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还是海陆相间。
地球众多地形地貌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比如,高山会变成海底,海底会成为高山。地质学家发现,甚至世界最高峰以前都很可能是海底的一部分。可以说,今天我们见到的地球的表面形态,是经历了千百年复杂的变化才最终形成的!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变化还在继续。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形态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呢?一方面是地球本身所蕴藏的巨大能量的作用。比如,地震和火山爆发都会在短时期内造成地形地貌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太阳能量的推动。这里我们主要来看一看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
据科学家测量,地球内部拥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在这种能量的作用下,地壳常常会发生位移和各种形态变化。地震就是这种位移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过,类似地震那样在短时间内就发生明显变动的位移并不多见,大多数时候的位移不大容易为我们所察觉。但是这种缓慢的变化也不可轻视,因为它们不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影响上都要比地震大得多。
全球性的地壳运动从来没有过哪怕一刻的停止。在这种巨大的位移作用下,即使再坚硬的岩石也会显出一定的可塑性——这就是我们在山上常可见到一些本来平直的岩层变得弯弯曲曲的原因所在。当然,岩层因为受力过大而最终断裂的情况很普遍。
地壳变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断裂和褶皱。据科学家考证,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地球上的山川分布和表现出的各种形态大都与之密切相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改变地球面貌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地壳运动。
比如,喜马拉雅山的不断隆起就是地壳运动的最直接的例证。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原来位于海底的地壳发生了褶皱现象,于是逐渐演变成为巍峨的高山。“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就是这样形成的。除了山峰,高原、盆地等地形的成因也同样如此。
地壳运动造就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可地壳运动的原因我们却不得而知,因为我们对地球内部情况的了解还很匮乏。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有人认为是由于地球收缩的缘故,有人却认为是由于地球膨胀造成的,还有人认为地球内部的物质因冷热不均而发生的对流是带动上面地壳或板块运动的罪魁……总之,这个困扰人类千年之久的谜团还有待我们去考证研究。
令人迷惑的沟槽
纳斯卡荒原位于秘鲁一个名叫纳斯卡小镇的附近。在这里,科学家发现了大量令他们感到迷惑不解的奇怪的沟槽。这些沟槽是不是一种特殊的地貌?飞机发明以后,人类拥有了从高空俯瞰地球的能力。从高空俯视沟槽,科学家有了巨大的收获,同时也陷入了更大的迷茫。这些沟槽纵横交错组成了许多巨幅图案,有树木、猴子、鸟类、蜘蛛和鱼等等。很明显这不是一种自然地貌,是谁完成这些巨大的地形图案的?这些图案是否有什么特殊含义?对此,人们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