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受到萨克森公爵、选帝侯约翰·弗里德里克一世的保护。弗里德里克一世在1547年路德去世一年后被监禁,随后失去了一切封号,但路德开创的宗教改革以及基督教新教的成立,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中世纪的结束。
新教的教义是“《圣经》是最高指导,信徒皆祭司”,从而使新教作为一种平等的、带有现代意义的宗教社团进行活动,虽然难免产生纷乱的宗派主义,但对于信徒们来说更加公平。
1534年,因为罗马教廷禁止英王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的婚礼(这是亨利八世第二次结婚,这位国王娶了六位妻子,罗马教廷禁止他与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原因是凯瑟琳是给予教廷支持的查理五世的姨母),亨利八世宣布基督教新教为英国国教,但教会必须依从国王的命令和议会的法令,这使另外一个议题出现了,即“君权神授”。
1527年,新教成为瑞典国教;1528年,新教成为芬兰国教;1536年,新教成为丹麦国教。法国人加尔文在瑞士继续进行宗教改革,他提出了禁止偶像崇拜的态度,加尔文派因此被称为“清教徒”。
罗马的基督教皇也在变革,第222世教皇保罗三世要求西班牙人保护中南美洲被征服地区印第安人的人权;1582年,格列高利十三世改造了恺撒的儒略历,制定了沿用到今天的公历。
新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却仍然在延续。当伊丽莎白一世成为英国女王时,225世教皇保罗四世否认伊丽莎白为英国统治者;受到西班牙人统治的荷兰人的信仰是新教,他们与受罗马教廷统治的西班牙人矛盾不断;在法国,新教徒与基督徒出现了流血冲突,1572年8月24日,10000名新教徒被杀害。基督教内部的冲突终于演变成流血事件,但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宗教改革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甚至推动了罗马教廷的改革,尽管罗马教廷否认路德的学说,但他们从1540年开始惩治教会腐败;然而同时,罗马教廷也开出了宗教禁书的目录,禁书中就包括了胡斯的《论教会》。
此时,科学的力量依然是被排斥的,西班牙人塞尔维特在《基督教的复兴》一书提到了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问题,同时建议抛弃三位一体论。他的书被基督教和新教同时列为禁书,他本人被判处火刑烧死。
七十七、伊丽莎白一世
娶了六位妻子,又处死了其中两位的亨利八世,由简·西摩(海军上将西摩之妻)为他生下了男性继承人爱德华六世;爱德华六世在1547年9岁时成为英国国王,但15岁时他因为肺结核去世。亨利八世的后裔还有两人,一位是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的女儿基督教徒的公主玛丽,一位是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新教徒的公主伊丽莎白。
玛丽在1553年成为英国女王,五年后去世无子;1558年,伊丽莎白终于成为英国王位的唯一继承者,她终身未嫁,是都铎王朝第五任也是最后一任君主(统治时期1558-1603年)。在她统治时期,英国终于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二十五岁零两个月时,伊丽莎白一世接手了英国。当时英国国库空虚,贵族破落,军队中缺少优秀的中高级指挥将领;国内大量的民众对这个国家缺少信心,他们不遵守法律;物价奇高,粮食欠缺,但酒和服装的产能过剩;法国对英国占有主导权,苏格兰听从法国的意见,外交上的敌人在不断增多,真正的朋友却没有一个。
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后首先改组政府。她选择有能力的议员担任公职,选择议员时,她并不看重他们是否是贵族出身。威廉·塞西尔爵士被任命为女王秘书,金融家托马斯·格雷欣被任命为财政大臣;枢密院的内阁大臣们从39人减到了19人,19人中还有新入选的内阁大臣;当她无法出席内阁会议时,她要求内阁会议必须向她提供会议记录,因为“她才是国王”。
宗教方面,伊丽莎白一世不赞成新教中关于牧师可以结婚的主张,但她坚决反对罗马教廷的霸权,并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变革:国会按照她的要求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采取英文而非拉丁文的祈祷书;新教徒和基督徒均可以享受宗教自由,但基督徒只能在私密场合享受这种自由。亨利八世提出了“君权神授”的概念,伊丽莎白一世想要保持君权神授的制度,但受到了上议院和教会的阻挡,因此她逮捕了两名主教。
一系列改革的结果是:亨利八世时的货币被废除,货币贬值的问题被解决;农民不得随便更换自己的职业,粮食的产量得到了保障并出现增长;与苏格兰签订合约,保证不列颠岛处于和平状态。
伊丽莎白一世必须正视一个问题,欧洲各王室的男性(从国王、王子到公爵)都向她求婚,英国的新教徒们害怕,女王嫁给一位基督教国王(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后,新教徒们会受到迫害。最后,女王表示,她将嫁给她的臣民们,这是她唯一的结婚对象。
毫无疑问,经历了登基前的那段政治斗争(伊丽莎白一世一度被送入伦敦塔,她的母亲安妮·博林就是在伦敦塔被处死的),以及无数次充满阴谋的求婚和数年治理国家的经验之后,伊丽莎白一世明白了,她必须依靠所有英国人的支持才能成为英国国王,这是一个伟大而又危险的位置,失去这个位置,她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伊丽莎白一世进行造势和表演,她经常乘坐华贵的马车行驶在伦敦街头,在闹市区突然下车来到普通人中间,然后向她的臣民们问好,人群之中爆发出“万岁”的呼声,女王依然谦虚地微笑着,轻点着头向她的臣民们表示感谢;在一次野营的焰火表演中,焰火烧掉了一所农屋,女王立刻要求用自己的钱为失去屋子的农民重建一所新房。
对于贵族们,女王也是大方的,她不断给予他们赏赐,这其实是一种很糟糕的拉拢方式,但却能维持某些老贵族们对女王的忠诚。伦敦市的城市建设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内的房屋拥有玻璃窗和花园,泰晤士河南岸的伦敦南区也开始被建设起来。
经济发展的同时,外交方面女王也做得非常成功。她向法国的新教徒领袖那瓦尔国王亨利提供了金钱、武器装备和部队,最终帮助亨利成为法国国王,史称亨利四世;尼德兰人(西欧的西部低地和入海口地区,居住着荷兰人和比利时人)为了抵抗西班牙人进行顽强抗争时,女王支持他们。此时,英国要想成为一个强国,就必须拥有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地,那么英国就必须击败最重要的一个对手——西班牙。
英国人在最初的海上探险时希望避开西班牙人,汉弗莱·吉尔伯托爵士向女王建议,英国应该寻找一条从北方前往中国和东方的道路,这就是着名的西北航道,此后,皇家海军开始了寻找西北航道的历程。1827年,约翰·富兰克林爵士在西北航道的探险中失去了他的生命。寻找西北航道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获得——抢劫!
女王向英国的私人船只颁发劫掠许可证,允许他们在公海上抢劫其他国家(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船;一些私掠船还得到了这样的合同,女王将皇家海军军舰租给他们使用,算是王室的直接投资,王室为私掠船主们提供武器和部分食品,并保证,如果被租船只失事或者被敌对战舰击沉,私掠船主们没有责任,一切损失归王室。
弗朗西斯科·德雷克爵士(约1543-1596年)在1577年完成了英国人的第一次环球探险,他在探险过程中到达了加利福尼亚。这次探险中,他从西班牙人手中抢到了60万镑的财富,其中25.4万镑交给了女王。女王对前来抗议的西班牙使节说,她将会在1581年亲自处死海盗德雷克。1581年4月4日,女王登上了德雷克的旗舰“金雌鹿号”,她笑着对跪下的德雷克说,她曾对西班牙人许诺,因此她要处死他。女王随即拔出了腰间的金剑,用金剑在德雷克肩膀上轻拍数下,宣布他为骑士。这场充满了喜剧色彩的表演说明,伊丽莎白一世决定与西班牙人正式开战了。
1587年,德雷克对西班牙的加的斯港发动进攻;1588年,西班牙决定对英国进行彻底进攻,西班牙人无法再忍受英国人的海盗行为,同时对于新教徒控制的英国,西班牙人要“将不列颠岛重新收回圣母治下”。
1588年8月8日的阿马达战役中,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30艘战船中有70艘被击沉,2艘被俘,而皇家海军没有损失一艘舰船。此后,西班牙人的海上霸权完全让给了英国人,在未来的三百年间,尽管英国内部斗争不断,但这个国家还是赢得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在亚洲、大洋洲和北美洲,英国人获得了给他们带来丰厚利润的殖民地。
七十八、君权神授
伊丽莎白一世于1603年去世,她的阿姨玛丽嫁给了苏格兰王,伊丽莎白一世将王位传给了苏格兰女王玛丽之子詹姆士·斯图亚特,后者开创了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英格兰和苏格兰同归詹姆士一世(1566-1625年)管理。
詹姆士一世在出版的《神权》中重申了君权神授概念:“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选择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们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在当时的欧洲,抱有君权神授念头的不仅仅是詹姆士一世,法国波旁王朝的君主路易十四(1638-1715年)也是如此,他在1643年5岁时成为国王,但被红衣主教们摄政,在1661年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路易十四才真正当上国王。这位国王酷爱希腊传说,他将自己比喻为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的光明之神阿波罗,为此,他封自己为“法兰西的太阳王”。
路易十四提出“朕即国家”的概念,法兰西王国在百年战争期间出现了三级会议,由教士、贵族和平民组成,主要工作是就税种的增加、减少和增收展开表决;巴黎高等法院掌握着法律审判权。路易十四终止了三级会议的召开,终止了巴黎高等法院对于国王法令的审核权力;他开始任意增税,并且向各省派遣了财税官和警察,要求他们无条件执行国王的指令;对于反抗自己的贵族,路易十四只有一个字——杀。
路易十四要求全体法国人无条件信仰基督教,禁止新教在法兰西传播,并把商业发展放在经济的第一位。他是一位奢侈的国王,他兴建凡尔赛宫,地方贵族们被迫进入凡尔赛宫服侍国王(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但路易十四削弱地方贵族力量的同时,也准备完全清除议会的力量,以达到个人集权的目的)。商业税、盐税和关税盘剥了城市中产阶级、小手工业者和农夫身上的每一滴血汗,税收用于建造凡尔赛宫,还有一些税款被路易十四的亲信官员贪污。在路易十四执政的中晚期,他与西班牙发生争夺荷兰的战争(1668年),法荷战争(1672-1688年),与神圣罗马帝国发生了九年战争(1688-1697年),以及西班牙王位争夺战(1701-1714年)。大兴土木外加不断发生的战争,终于使1715年接手王位的路易十五发现,法兰西王国已在破产边缘。
欧亚大陆上其他王国的国王们,比如俄罗斯的沙皇和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同样相信君权神授,只不过他们未用理论宣传就实行这一政策。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1530-1584年)在1547年成为沙皇后,实行独裁统治。他首先将领主的土地划为国有,领主们可以享受原土地的部分收成,但领主们失去了对其领地的司法行政权,这些权力归于沙皇;他建立了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内阁会议(内阁大臣只给予意见,无决策权),建立常备军制度,建立了一支完全听命于沙皇而不是被大公和领主们征召的临时部队。
伊凡四世很快建立了集权统治,他在1552年灭亡了喀山汗国;1556年征服了阿斯特拉罕汗国,并吞了整个北高加索。俄罗斯的力量超过了蒙古人,1552年,伊凡四世为了纪念征服喀山汗国,在莫斯科兴建了圣巴西勒大教堂(克里姆林宫旁),为了让欧洲的其他国王们无法建造比圣巴西勒大教堂更壮观的教堂,他将参与兴建教堂的所有建筑设计师的眼睛刺瞎。
从1520年第九世苏丹苏里曼执政起,到1687年第十九世苏丹穆罕默德四世辞世时,奥斯曼帝国一直处于国王(苏丹)的集权控制下,穆斯林臣民们比西欧的多数臣民更加恭顺。1571年,威尼斯、西班牙和罗马教廷派出200艘战舰的远征军在勒班陀海战中击溃了奥斯曼帝国海军主力,被腐败困扰的奥斯曼海军舰队在混乱的指挥中,与十字军战舰展开了一场乱战,十字军的风帆战舰机动性。当一艘奥斯曼战舰的炮弹打光后,他们竟然把作为食物的橘子和柠檬掷向十字军战舰,十字军战士们哄笑不已。在这场战争中,奥斯曼帝国90艘战舰被击沉,3万人死亡。西班牙着名作家塞万提斯作为十字军一员参加了这场海战,他事后回忆道:“我们曾认为土耳其人在海洋上是战无不胜的,现在看起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战后,奥斯曼帝国做出这样的反应:苏丹谢里姆二世立刻开始增税,帝国治下的所有居民无条件同意苏丹的要求,海战失败造成的损失很快被国内的税收弥补,百姓们毫无怨言。
相比之下,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因为受到罗马教廷的影响而无法形成君主专制国家,约瑟夫二世在1765年试图进行改革,剥夺基督教会主教的世俗权力,但未成功。
君权神授的代价是国王必须为他的独裁和专治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负责,詹姆士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被斩首;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沙皇统治最终被十月革命推翻;而奥斯曼帝国也在1922年被共和制度推翻,苏丹及他的后人们被禁止在50年内再次踏上土耳其的领土。
七十九、荷兰共和国
14世纪中期,意大利、瑞士以及西欧西部的低地地区出现了自治城镇,这一地区又被称为尼德兰。自治城镇的城市议会拥有独立的立法权和行政权;此外,它们都是商业城市,商业利润用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这又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自治城镇结成同盟抵抗外来者的侵略,尼德兰地区一直被西班牙人统治着,西班牙的统治是残暴和苛刻的:西班牙人要求尼德兰人必须信仰基督教,新教徒、清教徒是被迫害的;西班牙的加的斯港是西班牙主要贸易港口,为了保证加的斯港税收充足,西班牙政府对尼德兰海港施以高额关税;此外,西班牙政府禁止尼德兰商人直接与西班牙殖民地港口进行商贸活动;尼德兰与西班牙(包括拉丁美洲)的贸易交易必须在加的斯港内完成;尼德兰销售和采购的货物必须经过西班牙海关审查,交纳高额的赋税后才能买入或者卖出;尼德兰交纳的赋税占到西班牙国库收入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