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2700000004

第4章 叙论 (1)

中国的历史学者说:研究一个古人,不仅要了解他这个人,还要了解他的时代,这真是太不容易了。

在我看来,宋代的太傅、荆国公王安石这个人,他的德行,就像深广浩渺的千顷波涛一样;他的气节,就像巍峨耸立的万丈峭壁一样;他的学术,集中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九流),以及佛教等各个流派的精华;他的文章,在东汉以来,儒家道统沦丧,文章衰落,异端并起之时,重新振奋了精神,使天下相从,复归于正道;他所设计实施的制度安排,其功效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救治了社会的弊端;他所提出的施政的办法和意见,往往流传到今天也不能够被废除;其中有一些不再实行了,却又大体上合乎政治的原理,至今东方西方的一些国家实行的就是这些办法,而且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啊,皋陶,传说中虞舜时掌管刑狱的官;夔,舜时的乐官;伊尹,周公,距离我们都太遥远了,那时的详细情形我们已经很难了解了,如果要在尧、舜、禹(三代)之后寻找一个完美的人,那么,只有王安石是可以胜任的。在近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这样伟大的人物,这是中国历史的光彩之处。国民应当买了丝线为他绣像,铸了金像来祭祀他。然而,在王安石之后,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这近千年中,我们的国民对王安石又如何呢?我每次阅读《宋史》,都不得不抛开书本为他大哭!

几代才出一个的杰出人物,却蒙受天下人的指责和辱骂,这种屈辱过了几个世代还没有得到洗刷,这种情形,在西方有克伦威尔,在我国则有王安石。西方一些欺世盗名的历史学家,他们谈到克伦威尔,骂他是乱臣贼子,说他奸险、凶残、迷信、发狂,是专横的统治者,是个伪善的人,许多人异口同声骂了他上百年,到如今真相大白了,是非清楚了。英国国会的墙壁上挂着数百幅先哲的画像,在这些画像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克伦威尔。然而,我国民众对于王安石又怎么样呢?捕风捉影地丑化他、诋毁他,真和宋代的元祐、绍兴年间没有什么区别。其中也有称赞他的人,不过是欣赏他的文章罢了。稍进一步,也只是称赞他做事敢于负责任,至于他的事业意义如何深远、如何伟大,很少有人能看到这一点。而他的高尚的人格,就像一块美玉被深埋在矿井之中,永远也发不出它的夺目光彩。啊!我每次阅读《宋史》,都伤心得读不下去,痛哭失声。

曾国藩说,宋代的读书人对小人往往很宽容,不加责备,对于君子却总是很严格,动辄得咎。其实,并非只有宋代的读书人这样啊,实际上,这种毛病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社会之中,时至今日发展得更加严重了。孟子不喜欢求全责备。所谓求全,就是从优秀中苛求他的毛病,从好中挑出不好来,俗语所谓鸡蛋里挑骨头,尽管也有人这样来褒贬一个人,但还从未有人完全抹杀一个人的优点,同时又虚构出他的缺点毛病来污蔑他。如果有这样的人,也是从宋代的读书人诋毁王安石开始的。

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天性是保守的,他们遵循着祖宗法度不能变的教诲,不肯有一点点的变革。他们看到王安石搞的那些让人目瞪口呆的施政办法,竟然都表现出一种气急败坏的样子,这倒也不奇怪。在我看来,政见就是政见,人格就是人格,怎么能由于政见不一样,党同伐异,不能取胜,就故意编造一些情节攻击这个人的私人道德呢?这就像村妇之间打架没有办法最后便互相谩骂,没想到这么有品位的读书人也这样做。于是,造成了千年以来这样一个黑白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的世界,使得这些伟大的人物,不能在这个社会中生存,而所有的人都把欺世盗名的乡愿精神当作自己应该具有的品质。啊,我每次阅读《宋史》,都不得不放下书本,伏案痛哭啊!

我如今想为王安石作一部传记,但有一件事很让我为难。什么事呢?即《宋史》是不可信的。《宋史》不是一部可信的历史著作,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说,在我之前已经有好几位学者这样说过了。这几位学者的言论,对王安石来说,就像是在空寂的山谷中听到脚步声砰然作响。而他们的这些说法如果是可以取信于天下的话,那么,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虽然有缺点但并不影响他奉承自己所喜欢的人。如今我将他们的言论记录在这里,看看说得是不是有道理。

陆象山(九渊)先生在他所作的《荆国王文公(安石)祠堂记》一文中写道:

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王安石不再做江东提刑,回到朝廷,向在位三十多年的仁宗皇帝呈献了一篇长达万言的《言事书》。在这篇《言事书》中,他首先扼要地概括出存在于北宋中叶的严峻局势,并指出造成这种严峻局势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他的文章就像是一棵大树,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所发议论也往往是很中肯恰当的。王安石从前的学问,神宗熙宁年间推行的变法,哪一件不包含在这篇《言事书》中?然而,那些排斥、反对王安石的人,或者说他取悦、讨好皇帝,或者说他迎合皇帝急于想有作为的心情,或者说他改变了应该遵守的安邦治国的原则,或者说他把平生所学变得很乖谬。这些人都算不得王安石的知己。英俊豪迈,超逸非凡,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纵情淫乐的生活,追名逐利的习气,都绝不认可和接受,一副耿介有骨气的样子,庸俗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浸染他的内心世界,洁白的操守像冰霜一样凛然,这是他的品质。扫荡学术中平庸的、粗劣的、狭隘的知识,从因循沿袭的有害制度、政治措施中摆脱出来,政治上坚持孔孟的学说,业绩要以伊尹、周公为其目标,这是他的志向。

不希望人们能理解他,但他精神饱满、光芒四射的样子,一时间成为很大的名流贤人,被皇帝任命为宰相,变法的总设计师,王安石得到这样的荣耀,难道是偶然的吗?他恰好赶上了一个得以施展其才华的时机,像神宗这样难得的有志于振兴国家的君主不是哪个时代都有的,就是和古代成汤、武丁这样的贤明君主比起来也毫不逊色,王安石能得到这样的君主,辅佐他进行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唯一的,从未有过的。他将新法公布出来之后,立刻在整个朝廷上激起了轩然大波,推行不久,从上到下一片惊恐万状的样子。王安石不为所动,他对自己所进行的变法改革事业坚信不疑。对于各种反对意见,他都据理力争。但在难以为继时,他也只能辞去宰相的职位,离开京城。

这就给惯于投机的小人制造了机会,他们私下里改变了王安石变法改革的初衷,使得忠厚朴实的人不能发挥他们的才智,壮志难酬,却让众多的投机者有机可乘,王安石没有觉悟到这一点,这是他的蒙蔽不明之处。熙宁年间反对王安石的人,都在极力地诋毁他,说他的坏话,意气用事却不和他讲道理,其中心平气和的人不到一两成,八九成的人都很激动,也很偏激。他们的这些言论对上不能取信于神宗,对下又不能使王安石明白事理,反而使他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顾一切地做下去。如果说新法有什么问题,这些人也是有责任的啊。元祐年间的大臣们,凡是新法都加以反对,怎么能说是不偏不倚,没有一党之见呢?玉是很宝贵的,瑕和瑜都是掩饰不住的。古代可以信任的史官,他们总是直书其事,不遮不掩,是非善恶,没有不得到真实再现的。

后世的人们就从这样的历史叙事中得到借鉴,得到教训,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把自己的好恶掺杂到历史记述之中,用感情代替事实,那些投机的小人则借此泄私愤,这难道是书写历史的那些君子应该做的吗?……当代的学者说了很多话,写了很多文章,但千篇一律,轻信前辈的记述,又怎么能说是善于学习呢?王安石世代居住在临川,辞去宰相职位以后,迁徙到金陵(今南京市)。宣和年间,他在家乡的故居有些破败了,乡亲们就嘱托县里的官员,在旧居的基础上修建了祭祀他的祠堂,到了绍兴初年还经常加以修缮呢。到今天又过去四十多年了,祠堂毁坏得非常厉害,由此经过的人都十分感慨,如今各种各样的祠堂很多,而王安石是盖世的英才,具有超绝世俗的操守,犹如山川的神灵一样精神焕发,不是哪个时代都能产生的。但是,他的祠堂却很不像样,破败不堪,当地的人们甚至没有地方去向他表示敬意,难道不是这些年不公正的议论以及人们对他的怀疑和畏惧造成的吗?

颜习斋先生(元)对《宋史》的评价:

荆公(王安石)廉洁高尚,具有古人那种凭借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天下苍生树立典范的浩然正气。他后来到朝廷做了大官,居然用尧舜等贤君的标准要求他的皇上。他执政当权之后推行了许多新法,像农田水利法、保甲法、保马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包括在河湟地区布置军队,都是很好的施政治国的措施,以后也都照此办理。即使当时直到元祐年间,范纯仁、李清臣、彭汝砺等人,也为新法辩护,认为有可行之处,不同意全部废止。只有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在实行的过程中考虑不周,用人不当,出了问题,容易滋生弊端和漏洞。然而,人们考察过当时宋朝所面临的形势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发兵北征辽国,宋军在幽州城下溃败,仓皇逃命之中,宋太宗脚上中了一箭,两年后箭伤复发,死去了。宋神宗多年以后说起这件事,仍然感情真切得泪流满面。

西夏曾是北宋的臣民,后来,李继迁背叛宋朝,经李德明至李元昊称帝,成了北宋的叛臣,每个臣子都不能与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宋朝每年输送给辽、夏、金三国的岁币就高达银一百二十五万五千两,其他年节婚丧祭祀的馈赠又是币银的两倍。长此以往,北宋靠什么维持这个国家呢?做皇帝还要乞求别人恩准,宋朝又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呢?做臣子的,看到这种情况,没有一天是可以安心的。北宋也想举兵,但兵员不足,想要增加兵员,粮饷又严重不足。看到这种情形,荆公(王安石)的心又怎能放得下呢?譬如有个仇人,他杀害了我的父兄,我一定急于和他讨个说法,如果总是责备家里人没有保护好自己,难道竟有这样的道理吗?宋朝人很久以来一直苟且偷安,听说北风吹来都打哆嗦,可是,由于荆公(王安石)主张对西夏、辽国用兵,就骂他是奸邪之人,并不和他商量讨论其办法是否可行,或者有更好的办法,就是要让他一件事也办不成,最后把他从朝廷赶走。

怎么能责备荆公(王安石)太执拗呢?而且,荆公(王安石)的许多做法,很明显是非常有效的。他用薛向、张商英等治理国家的经济,用王韶、熊本等治理军队,在西部灭了吐蕃,在南方平定了洞蛮,并夺取西夏人的五十二座寨子,高丽国使者也来朝拜,宋朝几乎就要振兴了。但是,韩琦、富弼等人却一定要阻止他的事业不让他成功。难道荆公(王安石)就应当对君父之仇(国家的伤痛)念念不忘,而韩琦、富弼、司马光等人却可以淡然置之,不加理会吗?况且,韩琦弹劾荆公(王安石)的那些话,听起来就更奇怪,更可笑了。他说:造成敌人对我们不信任的有七条。第一,鼓励高丽朝贡;第二,夺取吐蕃的土地建立熙河一路;第三,在西部山地种植榆树、柳树以阻挡吐蕃的骑兵;第四,创建保甲制度;第五,在河北地区建筑城池;第六,设置“军器监”,研究和改善兵器的制造;第七,在河北地区设置三十七名将官。以上七项都应该停止以便消除敌人的疑虑。

啊,敌人不喜欢我们备战,我们就不备战,如果敌人不喜欢我们的大将,我们也把他杀了吗?这是韩琦不能保住他的头的原因。而且,这七件事都是荆公(王安石)的治国大计,《宋史》大半没有记载,幸亏韩琦误以为这些都是王安石的罪状,才流传下来,还有其他一些人也对荆公(王安石)的功绩视而不见。范祖禹、黄庭坚修《神宗实录》,就千方百计诋毁荆公(王安石)。陆佃说:“这是一本诽谤人的书。后来,蔡卞重新刊定这部书,元祐年间,反对王安石改革的那些人上台,又都改了过来。然而《宋史》还可以相信吗?它对荆公(王安石)的批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虽说一个人的是非不值得一辨,却痛恨那些说王安石坏话的人,把北宋的覆灭以及君王所遭受的奇耻大辱记在王安石一个人的账上。而后世的人们,不问是非,都把贪图享乐、苟且偷安的人当成君子,而把辛辛苦苦建功立业,时刻把国家安危放在心上的人当成小人。这难道只是荆公(王安石)的不幸吗?这是宋朝的不幸啊!

同类推荐
  • 龙床:明六帝纪

    龙床:明六帝纪

    本书以明朝的六位皇帝为线索,试图以一种不甚拘于格套的选材、思路、风格和写法,展现十四至十七世纪的明朝历史。作者不是一个专业治史者,也不愿意模仿他们的方式和体例去写,也不是以历史为素材,搞文学创作,而是正相反,希望把文学的精神和视角,带到历史写作中去。本书因此相当好读。
  • 科学发明企业家成才故事

    科学发明企业家成才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些卓越人物中有腹藏治国良策的政治家,有胸怀万卷兵书的军事家,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有吟诗作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还有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们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同样也会继续激励我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
  •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成吉思汗时,被召用,随后又扈主西征。观天象卜吉凶,力劝成吉思汗不要妄杀无辜,得成吉思汗信任,人称“神人”,遂为成吉思汗的股肱大臣,尊宠至极。元太宗窝阔台时,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主之功,上谏针砭时弊的十八条,保证了江山的初步稳定。改革税制,让习惯于马上争战的蒙古人大开眼界,欣喜若狂、大力召用并培养“治天下匠”(指儒士),终使“武功”盛极的蒙古统治者收到“文治”之效。耶律楚材,其德其才可使许多中原名臣相形见绌,而与同时的南宋权臣相比,更无敌手。
  •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为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1955年完成的作品,刻画了美国历史上八位勇敢的参议员的形象,讲述了他们在面对党内同事和选民压力时,依然勇敢坚守原则、坚持正确方向的事迹。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热门推荐
  • 美食与保健——婴幼儿菜谱

    美食与保健——婴幼儿菜谱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婴幼儿菜谱:4~6月婴儿断奶辅食谱;7~12月婴儿断奶辅食谱;1~3周岁幼儿食谱;3~4周岁幼儿食谱;5~6周岁幼儿食谱;婴幼儿消积化滞食;健脾益胃食谱;助长益智食谱;防治调养食谱。
  • 一夜倾城.B

    一夜倾城.B

    她是人中凤,是草原上人人想要得到的第一美人,却注定了与深爱的人错过一生。他是人中龙,是倾国男色,却只能牵着爱人的手,将她送进别人的寝宫。本文所有权属于作者和腾讯所有,保留盗文及下载的追究权。特此声明。
  • 邪魅王爷狂追废材七小姐

    邪魅王爷狂追废材七小姐

    她本是现代的医王可遭到了男友与姐姐的毒害而死去,附在了一个丑女加废女的七小姐始废女变天才,他是一朝中势力最大的冷王,他对所有事物都无趣冷淡并有严重洁癖可一遇上了那个重生的她,一切都变了,却不想她是魔的女儿他是神的儿子不可能在一起他们之间又会是怎样的结局?让我们尽情期待吧
  • 初涩茉莉

    初涩茉莉

    讲述一个初中女孩,读书时期的漫漫路程。时而大大咧咧时而羞涩的她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
  • 追忆者的综漫物语

    追忆者的综漫物语

    更改书名两个月的间隔已到,正式开启新坑《次元之命运指定》本书如无意外,更新将会随着新书推进至本书当前剧情的过程中逐渐减慢,直到完全停止。(本来就是一个大纲写出来的东西......)希望幸存的书友多多支持。
  • tfboys之可惜不是你

    tfboys之可惜不是你

    在看到你微笑的那一秒我不安的心跳正悄悄地发酵温暖像突如其来的风暴紧张得我忘了给你拥抱玺也许还没准备好(吧)凯别害怕别去逃跟我奔跑你的呼吸我都能听到幸福渐渐围绕就紧紧靠聆听真诚的心跳。。。
  • 网游之全职称霸

    网游之全职称霸

    这里没有攻击指数,没有防御指数,没有繁杂的小数点,只有无穷无尽的战争,只有源源不断的装备技能充实自己。不管是武侠还是现代科技,这里应有尽有!他,因为妹妹的缘故,不得不进入了这个游戏世界,在游戏里误入洞中,却意外获得了神的传承和神级任务。而接踵而至的各种职业,各种装备送去怀抱。于是,他靠着游戏的bug,一步一步,在这纷乱中,称霸天下!你们有的,哥都有,你们没有的,哥也有!快来吧,这个世界的霸主可能就是你!《极地》,等你来疯!
  • 禁忌恋爱:丫头是个小恶棍

    禁忌恋爱:丫头是个小恶棍

    十四年前她是任人宰割的小羔羊十四年来,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十四年后她再次失去一切为了守护自己珍惜的,投入冰冷大海一直最宠他的的哥哥现在巴不得她去死,让她滚出这个家她被曾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冷眼相待,她不再是那个任性的小公主,不知何时她竟留下她曾经最憎恨的眼泪,她变的懦弱,变成她自己最唾弃的模样
  • 天武王座

    天武王座

    重生在女派玉仙门的龙成,多年未突破灵境一重修为,却在弟子测试中凭借九天血灵一战成名,此后逆袭劲敌,逍遥人生,攀上不败武神之位!
  • 索魂门BOSS:死神的眷恋

    索魂门BOSS:死神的眷恋

    爱是什么?她懂,却害怕接触爱,他不懂,却深陷爱中无法自拔。他,年仅十二岁却已是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索魂门的领导者,他不懂爱,更不知如何去爱,只能在漫漫痛苦的海洋里沉溺,他说,你是我唯一的光,却不愿意点亮我。她,已年介二十却仍是天真浪漫,可爱娇柔,但那天真背后却又为何会时不时出现那无奈的痛苦神情?她是真无知还是骗尽世人?她说,其实真真假假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