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皇宫中的不明物体之谜
古代人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不明物体出现是不祥之兆。凡是在宫殿内出现不明物体,似乎都是冲著皇帝和皇后来的,只要它一出现,一国至尊必死无疑。其实这种死亡可能只不过是一种巧合,到后来恐怕多半是精神紧张吓死的。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还不是死了几个皇帝和皇后,而是出现在深宫的不明物体,它们究竟来自哪里,为何对皇宫那么感兴趣?
565年,北齐邺城。《隋书·五行志》说:“河清四年,有物陨于殿庭,色赤,形如数斗器,众星随者如小铃。明年,娄太后崩。”
河清四年,即565年。事件发生在北齐王宫。北齐都城在邺城,即今河北临漳西南。一个红色的物体从空中坠落于皇宫大殿前面。这物体并不大,但跟著它坠下的还有一些像小铃铛的闪光体,或许就是它自身迸发出来的光焰。关于这不明物体后来是自行消失,还是又飞走了,《隋书》没有说明。
这次不明飞行物坠落后,皇太后娄氏于次年,即566年死亡,古人把这两件事硬扯在了一起。娄太后本名昭君,年少时因品貌出众,当时许多名门大族都争相聘婚,但她一个也看不上,不肯嫁出去。有一日她在城头看到军伍出身的高欢执行军务,便一见钟情,认为这才是她未来的丈夫。
于是娄氏让婢女将自己的意思告诉了高欢,还多次送钱财给高欢让他去买礼物来求婚。娄氏父母本不愿意,可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这门婚事。
高欢后来官居东魏大丞相,独揽朝政十六年。后来他的次子高洋继父兄执掌东魏政权,终于在550年废黜了东魏皇帝,另立王朝,这就是北齐。高洋即位后,追尊父亲高欢为献武皇帝(后来又改为神武皇帝),以示北齐基业为他所开创。同时追尊他母亲娄氏为皇太后,她就成了一个未曾当过皇后的皇太后。
但按《北齐书·娄后传》说,娄太后死于太宁二年即562年,暴病后不久即死去,与《隋书》不符。
581年,陈朝建康。《隋书·五行志》载:“陈太建十四年三月,御座幄上见一物,如车轮,色正赤。寻而帝患,无故大叫数声而崩。”
太建十四年三月,即581年4月,陈朝是南朝时的最后一朝,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太建是陈宣帝陈在位时的年号,他是陈朝第四代皇帝。在他的御座上方,突然出现如车轮一样的红色物体,此后不久他就病倒了。他卧在龙床上,不明原因地大叫几声后就一命归天了。
586年,陈朝建康。4年之后,在陈朝的宫殿里,又演出了同一幕奇剧,《隋书·五行志》说:“陈至德三年十二月,有赤物陨于太极殿前,初下时,钟皆鸣,又尝进白饮,忽变为血,又有血沾殿阶,沥沥然至御榻,寻而国灭。”
至德三年十二月,即586年1月,这是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在位所用的两个年号之一。陈叔宝是陈的长子,在位九年而国破,为隋朝所灭,发生在太极殿的奇事与陈朝灭国相距四年,二者未必有什么联系。
一个不明赤色物体坠落在皇宫,还没落地,宫殿上的大小铃铛都一齐响了起来,不知道是震动引起的,还是一种共鸣现象。就在这期间,皇帝拿起白色饮料要喝,忽然变成血,皇帝寝宫的阶梯上沾有血迹,这血迹一直滴落到了御榻。
873年,唐代长安。《新唐书·五行志》说:“咸通十四年七月,僖宗即位。是日,黑气如盘,自天属含元殿庭。”
咸通十四年七月,即873年。唐僖宗名李儇,父皇死后,宦官们拥立他登了位,当时他只有12岁。即位之日选定在七月二十日,即873年8月18日。就在这一日,天空出现一个黑色飞盘,飞临到了含元殿上方。含元殿是大明宫的主殿,它与前面已提到过的麟德殿一样,在20世纪中叶都进行了遗址的考古发掘。
殿基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足见它的高大雄伟。殿前筑有长七十余米的龙尾道,由三条平行的斜坡台阶道构成,中间的一条宽达25.5米。
史家列举李儇即位当日发现不明飞行物,是为了说明这个皇帝的不幸遭遇早就有了征兆。李儇在位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881年初,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占领了都城长安,李儇不得不弃城出京,逃亡到了四川。后来又因军队内乱,他再一次由京城出逃。在返回京城后不久,26岁的他就过早地死去了。
《宋史·五行志》的记载:“元丰末,尝有物大如席,夜见寝殿上,而神宗崩。元符末,又数见,而哲宗崩。至大观问,渐昼见。政和元年以后,大作,每得人语声则出。先若列屋摧倒之声,其形仅丈余,仿佛如龟,金眼,行动有声。黑气蒙之,不大了了。气之所及,腥血四涡,兵刃皆不能施。又或变人形,亦或为驴。自各历夏,昼夜出无时,遇冬则罕见。多在掖廷宫人所居之地,亦尝及内殿。后习以为常,人亦大怖。宣和末,浸少,而乱遂作。”
元丰为宋神宗皇帝赵所用的第二个年号,元丰末年即1085年。赵19岁时即位,38岁时突然一病不起,两个多月后死去。他死前,在寝殿上方曾出现过席片大的不明物体。
元符为宋哲宗皇帝赵煦在位时所用的第三个年号,元符末年即1100年。他是赵的第六个儿子,即位时只有8岁。在23岁时,他又是跟他父亲一样,得暴病而死。
从患病开始,他在病床上躺了不过9天就断了气。他临死前,皇宫内也见到过不明飞行物。森严的皇宫就这样笼罩在恐怖气氛中。
从此以后,皇宫内再也没得到过安宁。赵煦死后,由他的兄弟赵佶继位,他就是徽宗皇帝,大观、政和与宣和,是他在位25年中所用的六个年号中的三个。政和元年即1122年,宣和末年为1215年。
到赵佶的时代,皇宫中白天都常常有不明物体在活动。最有意思的是,一听到人的说话声,不明物体就会出现。它先发出一种像一排房子倒塌的轰响声,然后现出形体,外表像一个大龟,长可达三米左右,眼睛放著金光,活动时发出敲响声。它的周围还包围著一团黑气,黑气所及散发出一种血腥气味,兵器也对它奈何不得。
龟形其实就是碟形,龟形物体很可能就是飞碟。
活动在汴京皇宫的不明物体还会改变形状,有时变成人形,有时变成驴形,宫人后来习以为常,也就不觉得十分可怕了。
到了1215年,皇宫中不再常见那变化无常的活动体了。就在这一年,北方的女真族发动了大规模旨在灭亡宋王朝的战争,在危急的情势中,赵佶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赵桓,他就是钦宗皇帝。自此两年之后,金兵攻占了都城汴京,两代皇帝一同当了俘虏。
按古人的说法,光临北宋皇宫的不明飞行物宣告了两代皇帝的死亡,又宣告了另两代皇帝的下台,也宣告了有一个半世纪历史的北宋王朝的灭亡。我们今天虽然大可不必作如是观,但对断断续续在汴京皇宫活动达四十年之久的不明飞行物事件,确实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
2、 明天启年间的北京大爆炸之谜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离奇的故事和古老的传说,但最悬疑莫测的莫过于发生在明代的“天启大爆炸”了。历史对这件奇闻怪事是怎样记载的呢?
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左右,明代都城北京,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城东北方至城西南角,有一特大火球在空中滚动。
突然一声巨响,天空丝状、潮状的五色乱云横飞,有大而黑的蘑菇、灵芝状云柱直竖于城西南角。
刹那间天昏地暗,尘土、火光飞舞,天崩地陷,万室平沉。东自阜成门,北到刑部街,长1500—2000米、宽6500米的范围内,木材、石块、人体、禽尸像雨点般从天空中降下。
屋数万间、人2万多都被炸成粉状,瓦砾腾空而下,衣物远飞至昌平,死者皆裸体。
正在紫禁城内施工的匠师们从高大的脚手架上被震了下来,2000人跌成“肉饼”。
御史何迁枢、潘云翼在乾清宫被震死,住在城西南的何家、潘家全被埋在土中。
皇宫处在爆炸区边缘。据史书记载,大爆炸之时,天启皇帝朱由校正在乾清宫用早膳,他慌忙跑出,去交泰殿躲避,侍奉皇帝进早膳的太监先后皆被飞崩的瓦石砸死,朱由校一人奔入交泰殿,躲在房角大桌子下面。
皇帝的司礼太监刘若愚是这次大灾变的目击者之一,在他所著的《明宫史》一书中,详尽地记述了这场巨大的灾变。
著名的历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北略》、学者文秉的《先拨志始》、朱祖文的《丙寅北行谱》、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及《芜史》等书中都对此次大爆炸有较详细的记载。
此事最奇怪的是“死、伤者皆裸体”,为空前罕见的怪事,令明末清初的名人学士大惑不解。“凡列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其衣帽焉。”(《明宫史》)
火光之中,过路的男女皆身无寸缕,一丝不挂,有的妇女边行边用瓦片遮挡下身;有的妇女用裹脚带子遮着下部;有的男女或披半条破裤,或披半块被单,大家相见啼笑皆非。
街上有轿过路,炸声一响,轿顶被狂风掀去,轿内女客全身赤裸,只见她蜷曲蹲在轿内,竟然没有受伤。她自述,爆炸时黑雾浓烟,好像有谁故意将她的内衣外衫皆脱去。
长班(官僚的侍从)在爆炸时,棕帽、衫裤、鞋袜一刹那间飞得无影无踪。
有个文书手执锹站在倒塌的瓦砾上,大喊:“喂,下面有人吗?”忽听下面有人细声说:“快救救我!”众人喊:“你在哪里?”答道:“在这儿。”众人又问:“你是谁?”答道:“小二姐。”
等到将她挖出来一看,她竟然赤身裸体,一丝不挂,连裹脚的长布条也没有,这惊得大家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