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0100000034

第34章 待到重逢 Till We Meet Again (1)

谢明朗在非洲一待就是两年多。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非洲的大部分国家,而他又把其中的大多数时间留给东非,在大草原和维多利亚湖一带拍出来的动物照片,在国内外的摄影展上数次获奖。因此他虽远在另一片大陆,名声传回国内,比当年倒更为响亮。

第三年初,在他的第二场摄影展大张旗鼓筹办得已近尾声时,谢明朗回国了。

他事先只把回国的消息告诉了几个亲朋故旧,但下飞机的时候还是收到了摄影家协会送来的鲜花。谢明朗把花递给在机场等了好久的潘霏霏,第一句话就是:“借花献佛了。”

阔别数年,潘霏霏再见到谢明朗,极没形象地搂着他又哭又笑,弄得谢明朗反而有点尴尬,拍着她的肩膀说:“你再哭,人家以为我是负心汉了,抛了你去和别人私奔。”

听他还是一样的玩笑口吻,潘霏霏这才确定,面前这个看外表已经脱胎换骨的男人,真的是谢明朗。

他瘦了,不可避免地黑了,但很结实,别人都穿着毛衣和厚外套的初春,他只穿一件单衫,一看就是在热带待得久了,还没适应本地气温。过长的头发胡乱扎着,被晒得都有些褪色,但是眼睛黑而明亮,笑起来弯成月牙形,那乱糟糟的胡子看起来也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潘霏霏挑剔地看着他已经穿得不成样子的牛仔裤和肩膀上破了一个洞的衬衣,忍不住挑剔:“明朗,你到底怎么上的飞机?”

谢明朗还是笑:“我其实睡过头了,差点还上不了飞机,所以能准时回来就已经很幸运,你就别挑剔我了,再说衣服什么的,换一件就是了。”

他既然这样说,潘霏霏也没奈何,看了一下,把身边那个看兄妹重逢看到目瞪口呆的年轻人拉过来:“明朗,这是梁启文,我男朋友。”

谢明朗早就看见那个腼腆的年轻人,听潘霏霏介绍发现自己猜想得果然不错,一边和梁启文握手,笑说:“霏霏在信里老是提到你,我一直想见见你。我是谢明朗。”

梁启文瞄一眼潘霏霏,后者正笑着望着他,说:“嗯,这就是我哥哥了。”

他一震,连声喊“大哥”,听得谢明朗忍俊不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寒暄几句,才去拿行李。

他事先告诉过潘霏霏自己行李多,果然开了两辆车才勉强装下,潘霏霏不停地和谢明朗叙旧,说家里的事情,也说自己的事情,一路上都没有听过。谢明朗虽然累,但听着潘霏霏愉快地说说闹闹,这才终于觉得是真的回来了。

之前租的公寓早就退了,在回国之前想再租回来,却因为已经有了住客而不得不作罢。潘霏霏替他找的新公寓地方也不错,房子还更大一些,离公园很近,设施也很齐备,到卧室打开衣柜一看,当年留在潘霏霏那里的衣服如今挂得整整齐齐,一望既知是用心收拾的。他谢过潘霏霏,又以刚下飞机为由推掉他们订好的接风宴,彻底洗了个澡,刮胡子换衣服,再从浴室出来的时候,和梁启文一起等在客厅的潘霏霏惊叹:“嗯,明朗,这下你变成好男人了。”

他送走潘霏霏他们后,就去了一趟医院,做全身检查,也约好治疗时间。经过一番折腾,从医院出来的时候人也饿了,拦出租车去了当年喜欢的餐厅好好吃了一顿,所幸食物还是一如记忆中的清淡美味。回去的路上遇见堵车,在剧院区一带龟速磨蹭了好久,留给他充裕的时间把每一家剧场和电影院外的大海报都好好欣赏一番。

三年光阴对于娱乐圈这个喜新厌旧风水轮流的地方已经足够是一个轮回。海报上出现的名字和面孔已经足够暗示些什么,当年还只是剧院配角的年轻人开始担纲主角,有人更进一步,也自然有人淡去了身影。

刚回国的头几天他都在调整身体状态中度过,除了家人,也就是去找张晨确定摄影展的进度。但他回来的消息传得很快,没几天不少朋友的问候已经一一传来,派对酒会的请柬也陆续送到,这样一看,似乎离开的那几年根本没有存在过。

在应承那些请柬之前,谢明朗先去看了一场戏。

在堵车那天看到言采的面孔出现在《小城之春》的海报上时,谢明朗就已经定了主意要去看。有当年的前车之鉴,他订票时特意订了晚几天的,但这次是在大剧院公演,票并不难买,还很顺利地买到了大厅的中排。进剧场之前卫可打电话来,邀他去吃饭,说是一群朋友等着,夹缠半天,谢明朗好不容易用别的理由推了这次,但禁不住卫可磨人的本事,还是应了下一次。

电影原著本就不是轻松愉快的基调,而其中的种种抑郁曲折在小舞台上更加被强化了。演玉纹的周蓝他以前只是听说,看她演戏还是第一次,当真是好演员,几个动作一两句话,俨然就是民国中人了。

言采演戴礼言,生了肺病而拘在破败的大宅中郁郁不得志的中年男子,守着妻子与幼妹,了无生趣地打发残年一般活着。

时光对他向来厚待,至少在谢明朗看来,这几年的时光在言采身上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舞台上的他脸色发白,脚步沉重,眉间愁云紧锁,说话有气无力又恰到好处地传到剧场的每个角落,但那些都是角色的,他演得太好,有一刻谢明朗当了真。随着剧情进展,花厅里夜宴一场,在四个人推杯置盏之中,平日竭力掩藏的情绪在无声中悄然爆发,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年幼的妹妹一脸憧憬看着志忱,这个男人的到来,就像一阵风,暂时吹去了盘旋在老宅上方固执不肯离去的一切低落和颓丧;玉纹笑着和志忱划拳,礼言看她醉了,也笑着去拉,反而被一把推开;他之前被烛光映亮的面容、被酒舒展开的眉头一瞬间又暗淡了,但是目光不肯离去:烛火下的妻子再不是友人拜访之前那个整日问医买药的落寞妇人,她开怀大笑,眉目间顿时鲜明,就像寥落春季里陡然盛开的花朵,像一团火,在无声地尽情歌唱。

也许别人都在看郑晓的志忱——他控制舞台的功力有增无减,尤其是那角色本身色调明亮,更是惹眼得很。但是谢明朗一直在看这一场里的言采,只是顺着他的目光再去看其他的角色。他去找言采眼中那从剧目开始就挥之不去的抑郁和死一样的寂静,又看着那些迷恋和欢喜随着酒精暴露无遗,最终归于洞知一切的了然、自卑和再次的寂静。谢明朗喜欢看言采表现这些细微的表情,这是他所擅长的,而他熟悉这一切。

剧目的最终是玉纹和礼言一起走在城墙上,并肩站着,看着城外的春天。一瞬的激情,还是被责任和理智拉了回来。那一刻一直都略略有着佝偻的礼言在妻子身边,直起了背,在经历了风波后,这夫妇二人,最终还是互相依守。

这是胜于情爱之外的道德和理智的力量,也是希望。

谢幕的时候言采得到了最热烈的掌声,尽管真正的主角应该是玉纹。言采含笑四顾点头致意时目光也扫到谢明朗这边,整个剧场将近千人,他根本看不过来。

散戏之后谢明朗跟着人流走出剧场,为了分流人群,剧院开了好几个侧门,谢明朗出来的那个就在演员入口和化妆间边上。他瞄见不懈守在门口的满脸热忱的年轻人,男女都有,莫名笑了。

应约赴卫可的邀请那天,谢明朗先去领了体检报告,一切正常,在非洲时不时困扰他的疟疾回来之后也有良药治疗,进展中的第一个疗程效果很好。

卫可看见他第一眼和大多熟人的情况一样,愣在当地,半天才敢认。他重重抱了一下谢明朗,拍着他的背笑说:“他们都说认不出来你,我还不信。真的变样了。”

这个时候谢明朗已经剪了头发,穿风衣,那种所谓“流浪的艺术家气质”一扫而空,如果不是黑得过分的皮肤,看上去倒像年轻的大学讲师。

谢明朗笑笑:“我觉得我出去几年,国内的时间就像忽然凝固住了,你们都没有变。”

“你用了复数,特指还是泛指?”

“你看,追求细枝末节的毛病也一点不改。”

他们说说笑笑进了会所,正好看见侍者推着一车冰好的香槟酒进厅堂。谢明朗立刻停了下来:“你当初说的是私人派对,这可不是三五个人……”

“的确是私人的……就是派对的主人不是我。”卫可笑得一脸无辜,“很多人都要见见你,你却只顾躲起来逍遥,就只有这个法子了。”

谢明朗苦笑:“没办法,我待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太久,已经有反社会倾向了。”

卫可并不把这句话当真,笑着说:“正好重新培养一下,你这次回来,短期内不出去了吧。来,给我好好说说非洲的奇遇。”

后来人陆续到了,有认识谢明朗的,都过来打个招呼,闲聊一番,如此反复数次,谢明朗和卫可的交谈被中断数次不说,他离开这种环境一段时间,这种人际交往周旋不太习惯,很快也倦了。到了后来觉得没办法,说:“最可怕的还是人类。”

卫可忍笑:“这句话说得轻声一点。你这次回来,除了摄影展之后还有什么别的近期打算?”

“想在天气还没暖起来之前再南下一次,去拍候鸟。”

“你拍动物倒是上瘾了。不再拍人了吗?”

“拍得少了。”

谢明朗说完从口袋里翻出烟来,卫可看见烟的牌子,别有深意地笑了一下,忽然说:“改天我们去看出戏吧。最近好戏不少。”

谢明朗不动声色,随口应道:“哦,你说看什么?”

“比如《小城之春》。”

“这出戏你看了几场?”谢明朗转头笑着问他。

卫可想了一下:“加上陪人去看的,四五场吧。”

“那想来应该不错,能拉你在剧院里坐四五场。”他忽然话锋一转,“我觉得也不错。”

同类推荐
  • 鹌鹑

    鹌鹑

    城市的新陈代谢几乎是在人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不是特地去回想,你甚至都会记不起一些地方几年前的生活图景,太平街的新胜村就是其中之一。 在太平街新胜村单车店打工,被戏称为“名侦探”的青年鹌鹑,以一起特殊的“情感调查”委托为契机,开始慢慢流转于城市的各个角落。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少女凶杀案之后,在寻找残酷真相的路上,他遇见形形色色的的市井青年,逐步闯入他们纷繁芜杂的世界。 “我们这些写字楼之外的青年,就是一代人的边角余料。” 赵老板说,他走遍全国,发现每个城市或多或少都有像长沙太平街这样的地方,聚集着一些奇思妙想的市井青年。 但米勒老总则认为:“人到了青年还在奇思妙想,生活注定是很难过的。”
  • 琴色·花音

    琴色·花音

    当情感超越理智,奢华便产生了。讲述一个女孩儿活色生香一小辈子的故事。和三华丽丽地走过这奢华的一小辈子,她觉得编织自己的故事并不难,难的还是杯子里的酒和药和风骨,是否丰腴、温暖、诡异、精细……
  • 小说选刊(2012年第4期)

    小说选刊(2012年第4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王蒙的《悬疑的荒芜》,陶丽群的《一塘香荷》和郝炜的《淑婷》等,以飨读者。
  • 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阅读2011年的短篇小说,经常能发现一些不太熟悉的名字,这是最令我欣喜的事情。短篇小说是最具文学性的小说样式。现代的短篇小说从“五四”写起,一直写到二十一世纪,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反复磨炼,应该说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文体了。短篇小说代表了传统小说的审美形态,不会去迎合外在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文学生产环境,许多文学样式不得不改头换面,但文学为了适应消费时代的改变,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新生,而是文学的泛化、矮化和俗化。优胜劣汰,旧的文学死亡了,会诞生一个新的文学形态,比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但我始终认为,文化和文学拒绝进化论。因此,能够将一种传统的文学形态保存完好,将是人类文明的幸事。
  • 梁山群英会

    梁山群英会

    这是作者创作的一部历史传奇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一段有关民间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不断地骚扰,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威胁之中。民间英雄好汉忧国忧民,聚集在梁山,自愿护国保民,为国克敌。经过几番恶斗,北宋暂时太平。
热门推荐
  • 修真界的一股清流

    修真界的一股清流

    李辰本是一个21世纪的五好青年,没事帮助老头老太解决点难题,帮大姑娘小媳妇做点好事。偶尔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下点小黑手。逗比的生活过的还挺自在,可是某天却莫名其妙的被一位神秘人选中去异界做个卧底。神秘人:这里有一个转盘,上面有一百种逆天技能你转到哪个是哪个。李辰:哦,转到一个‘传播正能量’,这是什么鬼,厉害吗?神秘人:恩,很牛很废柴,不过你注定成为污浊的修真界里一股清流。
  • 少年勇士

    少年勇士

    宣统三年,一等轻车都尉赵立龙遇害,家中无人幸免,但所幸宅中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儿赵中武却偏偏没死。民国十四年,年少的赵中武因离奇的家世巧合进入了魔法学院,在学校中结交好友郭涛,他们通过测试后,又前往南京为父报仇。他们用巫蛊之术杀了赵中武的杀父仇人夏侯乘之后,为了洗脱嫌疑,打算赶紧回到北京。可偏偏此时去北京的铁路又被炸毁,他们只好骑马回到北京。但这一路上却困难重重......
  • 控士

    控士

    在这个强者至上的世界,为了生存,他的生命开始了一次次的冒险!
  • 不朽界修

    不朽界修

    一个羸弱的灵魂,穿梭时空,逆流命运长河,来到了鸿蒙未判、混沌初开的混沌时期……
  • 皇经纪

    皇经纪

    一本诅咒的经书,牵扯出一个灭绝的时代,和那仙神覆灭的消息。两种不同的世界,却背负着一个相同的命运,如今的仙途,早已尸骸累累。如若世间皆是幻象,那到底什么才是真实。妖也好,鬼也罢,只要善恶有报,只要清炁长存,那便是人间。
  • 我才是主饺

    我才是主饺

    易皎竹邀请同学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作为一个主角却被他人抢尽风头,抑郁之下喝水呛死了!于是他转生了,转生成了一个饺子,新的传奇就这样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老残游记续集

    老残游记续集

    描写了丁已年冬月信在北京前门外蝶圆,有东阁子、西圆公来访,谈及近日朝廷整顿新政,满街都是巡兵。作者借老残之口,道出了官僚主义的腐败,体现出了忧愤深刻的社会内容。
  • 太子爷,拍戏,了解一下

    太子爷,拍戏,了解一下

    她跪在王城千阶之下,狂风暴雨掩盖她痛苦的哭号;她匍匐在巨大的神像前,以刃剜心,以血相祭;她跋涉在千里洛水中,日夜不停,寻找那块传说中能够救世之物;洪水猛兽,干旱虫灾,饿殍遍野,展现出国之将亡的种种迹象;世间的神都会死去,这一场腥风血雨里,三千洛水,于暗世的烈火着燃烧成烬;如海爱恨,被她亲手以鲜血刻上苍白的命轨;红莲开,红莲落;当那苍白的命轨重新刻满了梵文;所执着的,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 我跟雷洛混日子

    我跟雷洛混日子

    一个稍微有一点特别的普通人,重生回某部华仔主演的电影中。“我擦,我有这个命!这一世熟知这世界风云变幻的我注定要崛起!”某个位于平民窟用木板搭建的民房中发出了一声大吼。半年后同样的地方,一个看起来有些老成的少年理了理身上有些老气的西装,用手摸了摸上衣口袋里沾满血泪的一千元钱大步的走了出去。(又名某被现实吊打的穿越者,最后只能安于现状去跟雷洛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