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0100000022

第22章 尘与雪 Ashes and Snow (1)

回去的第二天言采直接去了电影公司,而没去剧组报到,结果再后一天国内娱乐版的头条几乎无一例外地报道着文字上诸如“言采与陆长宁在电影公司当众翻脸”的消息。争执的内容没有得到确证,但是各家的猜测都差不多:能够让两个工作狂这样大动干戈的,除了已经进入后期制作的《尘与雪》,实在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

随着金像奖提名日期的日益临近,各大娱乐报刊对于相对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这部电影又重新燃烧起热情来,尤其是事件的双方都是大卖点,成对出现效果更好,不着力宣传一番简直对不起这种便宜得好似白送的新闻。制片方似乎对这种程度的曝光也很欢迎,眼看着一些猜测愈演愈烈,也乐得不出来加以澄清。

在谢明朗看来,言采并没有被这件事情影响心情,就在那些铺天盖地而来的消息之后的第二天,他就去了剧组,晚上回来的时候情绪也很正常,甚至之前的那三个月还要更好些。

补拍实际上只用了一个礼拜,这是为了赶在提名之前把影片送去大会。据说后期的制作也是以极大的强度在进行,但是就是在这样忙碌的时刻,言采抽出一个下午,带着谢明朗一起去拜访姚隽松。

姚隽松是谢明朗最崇敬的摄影师之一。当他听说要去见此人,着实手忙脚乱了一阵。言采看他紧张兮兮地把收藏的摄影集一本本端出来,翻来覆去地挑,笑着问他:“你不要告诉我这是准备彻底重温他的作品。还是你想要签名?”

谢明朗想想,摇头:“虽然他是我尊敬的前辈,但是签名还是暂时算了吧。我带着相机去见他就行了。”但临到出门,谢明朗还是把工作用的相机留下来,带了一个最近才新买的外观很朴素的机械相机。

姚隽松的工作室和住处在同一个院子里。言采和谢明朗到的时候院子里的草坪上已经摆好了茶桌,雪白的桌布随着微风飘动,桌旁那个衣着精致得体的中年妇人谢明朗看着有点眼熟,却叫不出名字来,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言采。言采低声告诉他那是颇有名气的作家之后,就扬起笑容来,走过去打招呼,并把谢明朗介绍给萧璇认识。

萧璇听说谢明朗在《聚焦》工作,点了点头:“哦,原来你就是谢明朗,比我想象中还要年轻嘛。”

谢明朗没想到萧璇居然知道他的名字,意外之余不免谦虚一番;见状萧璇微笑:“《聚焦》是我每期都买的摄影刊物,你的那些人物照总是能给人留下印象。不过为什么不多照一些普通人?”

三人各自落座之后,谢明朗回答道:“并不是没照,只是当我有关于演艺圈的照片的时候,编辑们总是会优先刊登。”

“也对,在专业性和娱乐性之间平衡,何乐而不为呢?”萧璇正在点烟,听到他这样老实,笑说,“以前我的编辑也总是说,‘谁要看花钱看普通人的生活?’也是这个道理。姚老迟到了,可能拍照又忘记时间了。”

萧璇的话没说完几分钟,姚隽松就回来了。他年过七旬,望之却六十如许,气色非常好,步履轻快,就更显得年轻。谢明朗见到心中崇敬已久的前辈,立刻站了起来,言采也跟着站起来;萧璇是女士,坐着没有动,出声招呼:“姚老,您再不回来,我就要反客为主了。”

姚隽松笑眯眯先和萧璇与言采打招呼,然后目光转到谢明朗身上,谢明朗顿时紧张起来,几句问候致意的话说得干巴巴的,姚隽松也见惯了后辈第一次见他的表现,并不在意,很随和地说:“不要客气了,都坐吧。”

姚隽松早年留学,至今保留着喝下午茶的习惯,茶和点心端上来之后除了谢明朗之外的三个人就聊开了,而谢明朗也乐意做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个下午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姚隽松手头的工作和最近正在筹备出版的又一本摄影册上,萧璇和言采的工作也被提及,然后就是一些琐事,涉及其他人,大多是文化界的人士,三个人都很健谈,笑语不断,谢明朗听着也觉得很有意思。

他中途好几次不由自主地去看姚隽松搁在桌子上的相机。那架跟了他大半辈子的相机几乎已经成为他的标志,但谢明朗还是第一次如此近地看见实物。相机的状态依然很好,但是边角的漆不可避免的磨损了,一些常用的键也因为年岁长久而磨得发白。他正看得入神,不防猛地听见萧璇说到他:“我们可不能把年轻人晾在一边,特别是如此漂亮的年轻人。”

闻言谢明朗有点发窘,匆匆把目光从相机上收回来,抬起头来一笑:“我一直在听你们聊天,听得入神了。”

然后他就问起姚隽松那本即将出门的画集。他对姚隽松的每一本画册都很熟悉,说起来头头是道,又带着后辈该有的恭敬和足够礼貌的热忱,到了最后,变成了他们两个聊得兴起,言采和萧璇也在低声自顾闲谈,不知不觉中时光飞逝,等到茶会散去,宾主道别的时候,姚隽松第一次问起谢明朗在哪里工作。当他听说是在《聚焦》,笑了笑说:“《聚焦》对于年轻人来说,总是有着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这句话听得谢明朗有点不着边际,但当着姚隽松的面不好多问,等到离开之后上了车,才问言采:“刚才姚老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聚焦》的创刊者是他当年的助手,你不知道吗?”

谢明朗吃惊地摇头:“我不知道。”

“那现在知道了。”

说到这里谢明朗想起手上还握着告别时候萧璇给他的名片,他举起来,笑着问言采:“怎么办?”

言采看见这张印刷精美的名片也笑了,眨了眨眼说:“明明我们一起赴约,她还是留卡片给你?下次干脆把电话用眉笔写在你手心吧。”

待两个人说笑一番,言采又说:“你改变主意了吗?”

“什么?”

“摄影展的事情。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开展,至少可以给姚老送票,然后下次再见面的时候,多一件谈资。”

“你这样太狡猾。”谢明朗无奈地说。

“那是你非要绕远路。”言采一针见血地说。

谢明朗不肯说话,僵了一会儿,言采又说:“另有一件事情,刚才茶会上没有提起。我知道姚老在为最近的影集和其他工作找助手,工作量倒不是很大,你有兴趣吗?”

谢明朗想也不想立刻应道:“当然。”

“那好,我知道了。”言采微笑,“那你为什么对影展如此排斥?”

谢明朗又一次沉默,但这次的沉默没有多久:“在已经提过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原因是,我觉得我的水平还远远不够。”

“评论家都是怪物,观众大多是盲从者,你要把他们统统当做瞎子,不然三十年后,你可能还是在为着‘实力不足’而裹足不前。”言采淡淡评价,他看着谢明朗,很愉快地笑,“我倒是很想去看你的影展,为了那些你偷偷藏起来的照片。”

大概过了十几天,谢明朗在杂志社的时候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自报姓名和身份之后,他立刻知道了这个电话的来意。当天晚上谢明朗应约和那个业内知名的筹展人见面,见面之后发觉对方的年纪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说起话来条理分明,并有着绝对不令人反感的鼓动力。他带来谢明朗在《聚焦》和《首映》刊发的照片,谢明朗发觉他甚至已经有了相对系统性的提案,并继续以相当诚恳的态度与自己进一步沟通。谢明朗当时第一个念头想到言采,然而那个名叫张晨的筹展人表现出来的恰到好处的热情和对他摄影作品的感观让他实在无法开口询问。相谈甚欢的一顿饭吃完,分别的时候张晨约他这个周末去看他筹办的美术展,谢明朗也欣然应允。

他回去之后很难得的言采已经在了,还很难得的没有在玩拼图。谢明朗进门后就说:“如果真的是你的关系,那所托之人,也实在太敬业了。”

言采见他嘴角是笑,也笑了,摇着头慢慢说:“我没有出面,只是托人把资料送到对方手上,其他的就与我无干了。的确有人把毫无实力的后辈捧到声名鹊起家喻户晓,但是这个本事和精力我都欠奉。你欠缺的,倒是自信和坦然,虽然我对此很惊讶。”

谢明朗坐到言采身边,还在想应该怎么反驳他。言采拍了拍他的肩膀:“张晨找到你,不会是因为我。我不过锦上添花,别多想了。”

他说得如此平常,眼中是带着一点纵容的笑意,谢明朗伸手搂住他,低声说:“举重若轻总是你的拿手好戏。”

后来谢明朗和张晨一同去后者筹办的展览,风格稳重又不失新意,的确是谢明朗喜欢的展览类型。他们志趣相投,言语间也颇谈得来,加上张晨说服人的本事的确一流,这样谈了几次,当某次张晨带着展览的策划雏形找到谢明朗时,谢明朗发觉,原来自己也不知不觉中,也被吸引得开始投入了。

于是一切就变得水到渠成一般,谢明朗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准备展览的素材之外他还是接受了姚隽松助手的那个工作。这份工作报酬并不高,工作强度也比言采提到的要大,特别是他一心想做得更好,压力难免加倍。一同工作之后,谢明朗才知道工作状态下的姚隽松沉默而严肃,绝非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那张茶桌边妙语连连的老人。尽管如此,谢明朗每一次从姚隽松的工作室回来之后都觉得受益良多,一些工作中得到的灵感也可以考虑用在开始筹备中的个展上。

言采这边的情况也是一样。《尘与雪》在最后时刻有惊无险收到当年电影节的提名,从导演演员到技术门类的奖项,都一一获得肯定,也就几乎在一夜间成为理所当然的得奖热门。当然这样的风光之下,代价也是难免:陆长宁送出电影拷贝后第二天就因为低血糖引起的症状入院,言采的嗓子是彻底哑了,而江绮,早在补拍镜头的期间因为不慎摔下舞台,左膝关节不幸粉碎性骨折。

在极度忙碌之下,时间过得很快。言采看他每天如此兴致勃勃精神百倍,笑着感叹过“年轻人的精力就是不一样”,为此两个人还彼此取笑了一阵。谢明朗在给姚隽松做助手的这段时间内看到不少人物摄影,几乎囊括了几十年间文艺界所有知名的人物,他不免好奇,问言采是不是也给姚隽松做过模特,言采并未否认,却不肯给谢明朗看照片。

在这令人人仰马翻的忙碌中又过了一个月,本年的电影节盛装登场。《尘与雪》的首映式就在电影节期间,为此言采在电影节开幕的前两天就和剧组主创人员和其他演员到了举办地,谢明朗被各种事情拖住,没有赶上开幕式,首映也不得已地错过了。

票倒是不缺。言采给他留了一张——这让谢明朗很惊讶,卫可还给了他晚一天的两张票。谢明朗入住的宾馆和言采是同一家,只是楼层不同。安顿下来后打了个电话告诉言采自己也到了,就和卫可按照早早约好的一起吃饭去了。

同类推荐
  • 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是19世纪美国黑人所罗门·诺萨普讲述为爱与亲情、为回家而抗争的人生传奇。自出版以来,成为感动全球亿万人百年不衰的经典。2013年《为奴十二年》雄踞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榜首,荣膺英、法、俄、德等15国“年度最感人图书”,奥巴马总统为之垂泪致敬。同年原著改编的电影《为奴十二年》横扫奥斯卡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被誉为黑奴版《肖申克的救赎》,展现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生活在19世纪美国纽约州的非洲裔自由民所罗门·诺萨普享受着自由的时光,但黑奴贩子利用他向往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景,使用诓骗的伎俩绑架了他,并使他失去了自由民的身份。
  • 你想怎么写,你就怎么死:复仇者计划

    你想怎么写,你就怎么死:复仇者计划

    渡城内接连发生了死亡事件,死者虽死法各异,但皆为写手,且都染了十指丹蔻。不仅如此,他们留在死亡现场的文档也让人看后不寒而栗。文档是她们未完的小说,里面叙述的场景竟与她们的死亡现场不谋而合。有时候对于一个写手来说,小说的写法决定他的死法。通过调查,警方发现所有的死者都参加了同一场征文比赛……
  • 多宝不是鱼

    多宝不是鱼

    自己没有男友,相貌一般,性格也不讨人喜欢,凭以前那段莫名而苦涩的恋爱经验,别说闪婚,就是正常的谈情说爱,能否让男友支持到求婚都是个问题,何况要在现实条件下要完成一次闪婚?
  • 深爱中国海

    深爱中国海

    以主人公迟大军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优秀的海军军官为主线,展现了浓郁的胶东沿海乡村的风土人情和水兵苦中有乐的磨砺时光。作者以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情节,塑造了赵舰、迟大军、史刚、李明涛等个性鲜明的水兵形象。他们把青春与大海连在一起的气魄,足以撼动我们的心灵。
  • 走进夜晚

    走进夜晚

    小说在不动声色地叙述两起案件的来龙去脉的同时,也穿插了现实生活里老年人的黄昏恋等社会问题。
热门推荐
  • 逆命机神

    逆命机神

    一位身怀绝症的少年,不甘心命运对他的安排,踏上了逆命之旅。浩瀚星空,纷乱的上演着璀璨的戏剧,惊魄的景观,多彩的星球,奇诡的科技,梦幻的空间,神秘的生物,纷纷呈现。纷乱的势力,多变的种族,绝色的美女,复杂的友情,错综变幻。大背景下,他如何逆命?
  • 傲气美女甘巴茶

    傲气美女甘巴茶

    她是一个高贵又傲娇的美女:高贵又傲娇的美女是不能主动追求男人的;这是她的坚持!可是……他是校园四公子之一条件特优!呵呵……那就设下诱捕[陷阱]让他这位校园公子主动来追求她吧!
  • 卿为卧底狂

    卿为卧底狂

    轰隆一声闷雷,把我劈成了翻版窦漪房,大龄女编辑跳槽当起了悲喜参半的半吊子卧底。卧底当精英,那是终日靠智靠勇,游走在刀刃上。废柴当卧底,那是终日靠蒙靠坑,游走在生死间。but,我作为一个具有新思想还活在旧时代的女流氓,怎么也不能轻言放弃!爱情事业我要两手抓,面包要合着爱情一口焖,那才叫有滋有味。谁能料到,卧底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老天还嫌我担子不够沉重,日子过得太清闲,一场春梦,赐予我各种风情各种口味的小桃花。我不胜感恩感激感谢,可是,老天啊,为何我身在福中还夜夜噩梦连连呐?因为我穿的不是女尊啊!!金牌卧底一面谈情说爱一面担惊受怕!神啊,救救我吧,一把年纪了遭受不起折腾啊!人生何处不苦逼,洗具杯具齐奏曲啊!!
  • 桃运武仙

    桃运武仙

    前世身为绝世武仙,敢于苍天争锋,今世却只是一个混的相当凄惨的普通高中生。觉醒前世记忆,是继续当一个一无是处的废材,还是做回那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狂徒?郑三似乎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老子已经怂了这么多年,没理由再继续怂下去了,财富,权力,美人,都到我这里来吧!
  • 我于轮回中走来

    我于轮回中走来

    时间长河,逆天改命。一扇门缓缓开启,他又回来了!
  • 法书考

    法书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护爱情幸福不灭

    守护爱情幸福不灭

    又名《相约在雨季》两个不相识的人,从相识到相爱,幸福与他们相伴,但命运的噩耗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两个相爱的人从此天各一方,幸福还会再次与他们相伴?绝美的亲情、爱情、友情......
  • 锦绣农女种田忙

    锦绣农女种田忙

    又胖又傻的丑女杨若晴在村子里备受嘲弄,被订了娃娃亲的男人逼迫跳河。再次醒来,身体里灵魂被顶级特工取代,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她带领全家,从一点一滴辛勤种田,渐渐的发家致富起来。在努力种田的同时,她治好暗伤,身材变好,成了大美人,山里的猎户汉子在她从丑到美都不离不弃,宠溺无度,比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好多了,岂料猎户汉子不单纯,他的身份竟然不一般。(新书《田园蜜宠:悍女种田有好夫》已发布,求支持!)
  • 九极太虚

    九极太虚

    宇宙轮回,万物化作虚无。所谓永恒,无非无物无我。剑气纵横,不过弹指而过。江心笛起,侠客离尘而至。修真气,盼长生。登九极,化太虚。这片江湖,本就是属于我江离枫的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