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8200000072

第72章 第十题“五四”语言试验及其流变史略 (4)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对“大众语”的主张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他在给曹聚仁的信中说:“一,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二,所以,要推行大众语文,必须用罗马字拼音(即拉丁化,现在有人分为两件事,我不懂是怎么一回事),而且要分为多少区,每区又分为小区……写作之初,纯用其他的方言,但是,人们是要前进的,那时原有方言一定不够,就只好采用白话、欧字,甚而至于语法。三,普及拉丁化,要在大众自掌教育的时候。……现在能够实行的,我以为是:(一)制定罗马字拼音;(二)做更浅显的白话文,采用较普通的方言……至于思想,那不消说,该是‘进步’的;(三)仍要支持欧化文法,当作一种后备。”同上书,第466页。

曹聚仁评论鲁迅这封信说:“他的观点,比我们更积极更具体呢!”鲁迅在当时的时代氛围中,尽管一方面清醒地意识到迎合大众、媚悦大众的危险;另一方面又在大众利益的道义压力下,表明得相当激进。鲁迅的意见反映了那个时代非常普遍的思潮,当时的左翼作家普遍认为,从“五四”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文学已经脱离了大众,脱离了中国的大多数,觉得经过五四文学革命之后仍然存在一个语言障碍问题,一个大众“看不懂”的问题。因此,必须推动语言进一步俗化、大众化,以打破这一障碍。然而,至此为止,这些语言改革的激进论者,一心为大众着想的作家,还没有想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没有想到写作主体自身的问题:不是大众不行,而是“我不行”。如果不首先解决“我不行”的问题,即作家自身的资格问题(这个问题在现代中国,具体地被说明为立场和思想感情问题),其他的都无济于事。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正是指出这一点。以往的文学史书,例如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就发现这一点,该书指出,文艺大众化运动的缺陷,主要是仅仅看到语言形式的问题,而没有认识到“思想改造”这一根本。也就是说,他们思想的着眼点还是如何去启蒙他人(民众),还只认识到启蒙工具(语言形式)不够俗化,而没有意识到启蒙主体本身(立场和思想情感)的工农化与革命化。只有在思想情感大众化之后,才有资格谈论语言的大众化。毛泽东的《讲话》和瞿秋白的不同之处就在这里,毛泽东的意见集中到一点,就是思想改造应先于语言改造,即先有思想情感的大众化,才有语言的大众化,这正是以往的文学史家佩服毛泽东之处。毛泽东认为,来自上海亭子间的作家(左翼作家——启蒙主体)还有一个足以亡党亡国的小资产阶级的独立王国,不摧毁或改造这个王国,其他的无从谈起。然而,在《讲话》中,毛泽东对文学艺术的俗化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讲话》中彻底主张政治与文学的一元论,即文学从属于政治,并为政治服务——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革命服务。这种一元论,自然要求文学和政治同构的语言形式。

五四新文化倡导者兼为启蒙者,他们认为民众是蒙昧的,所以才需要启蒙。但是这种启蒙,是通过“教育”和有阅读理解能力的读者群等中介而实现的。文学家不一定直接把自己的作品诉诸民众,不必要求写出让民众直接“听得懂看得懂”的作品。而政治文学一元论,却取消中介,要求文学直接配合政治、配合正在进行的革命。这样,文学如果不被大多数所了解——多数人看不懂,就是一个严重的极为尖锐的问题了。所以毛泽东论证“普及与提高”两者关系(这个问题如果作为一个普遍性的文学理论问题加以讨论是有意思的),最后的结论是,现在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是像“兄弟(妹)开荒”一类让革命主力军工农兵看得懂听得懂的东西。毛泽东没有像瞿秋白那样提出“二次革命”的口号,也没有像瞿秋白那样提出用城市无产阶级普通话代替“五四”式的“白话”,但是,从他一贯的思想和《讲话》中所做的暗示,可看出他与瞿秋白不同——他更喜欢被瞿秋自称做“乡下人”的农民。因此,如果借用瞿秋白的概念,那么可以说:五四文学革命的白话是知识分子的语言,瞿秋白的“文艺大众化”白话是城市无产者的语言,毛泽东需要的白话是“乡下人”的语言。

当时革命文艺家们均领悟到毛泽东的暗示,所以他们发现了赵树理。郭沫若、茅盾亲自写评论给赵树理以极高的评价。赵树理确实是地道的中国农民文学家,凭他个人的特殊才能和天生的民间趣味,他确实写出非常生动的富有泥土气息的农民口语文学。他和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家们不同,完全超越了知识分子的眼光和知识分子的语言。但是,后来模仿他的人,例如马烽等,却只学到他的“俗”,而学不到俗中的文学趣味与民间趣味,只顾迎合政治需要,结果形成了语言的鄙俗化与政治的媚俗化的双重俗化现象。

而赵树理本人在20世纪60年代新的一场文化革命中也成了被摧残的对象,以至死于绝望之中。他的悲剧说明,1942年之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政治一元论已压倒一切,即使是最有才能的农民作家和他的农民式的语言,一旦被认为是偏离畸形的政治也会成为罪孽。到了此时,政治标准已绝对化到了使通俗的语言形式也彷徨无地,文学的俗化已发展为文学的极端政治化。1958年,几乎所有的着名的现代作家诗人都参与写作些俗不可耐的民歌以讴歌大跃进。而在“文化大革命”中,除了被关进牛棚的作家之外,又一律写作些俗不可耐的讴歌领袖的诗文。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大量的政治术语进入文学,能够发表和出版的作品,大部分是政治意识形态的现实语言的形象转述。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从梁启超开始,到“文化大革命”,大约在100年当中,中国文学作为语言现象,是一个不断俗化、不断把文学语言降低为现实语言的流程。这期间,经历了五次俗化潮流:(1)梁启超倡导的“变古语文学为俗语之文学”,但不彻底,也没有形成集团性的文学革命运动,所以被讥讽为类似裹脚女人“放大脚”的运动;(2)胡适倡导的废止文言文、建立白话文旨在平民化的文学革命运动;(3)瞿秋白和其他左翼作家以无产级者白话代替“五四”式白话的“文艺大众化”运动;(4)延安的政治文学一元化的工农兵文学运动;(5)强制性地把文艺俗化转化为政治媚俗化的政治批判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

(三)走出俗化的语言新试验 (1)

在上述时代性的语言流向中,也不断地出现异议的声音。有趣的是这种声音均发自美国新人文主义者哈佛大学教授白璧德的入室弟子身上。在五四时期,发自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学衡派”身上;30年代则发自梁实秋身上。他们对着眼于民众、着眼于多数人的文学变革主张采取批判态度。他们师承白璧德的思想,强调文学自身的“纪律”(即强调文学自身的规律),认为文学事业本身乃是少数天才的事业,并非多数人的事业,因此,文学的贵族化倾向是天生合理的,而平民化倾向倒是值得怀疑。梅光迪说:“学术为少数之事,故西洋又称知识阶级为知识贵族。

人数天材不齐,益以教益修养之差,故学术上无所谓平等平民主义之真谛,在提高多数之程度,使其同享高尚文化,乃人生中一切稀有可贵之产物,如哲理文艺科学等,非降低少数学者之程度,以求合于多数也。吾国昔日学者,常孤介绝俗,不屑于众人之知。西洋学者亦然。”梅光迪:《论今人吾国学术界之需要》。《梅光迪文录》,香港中华丛书委员会,1956年版,第11页。他认为迎合群众以迎合帝王其目的是一样的,他说:“彼等既以功利名誉为目的,作其新科举梦,故借学术为进身之阶。昔日科举之权,操于帝王,今日科举之权,操于群众。昔日之迎合帝王,今日之迎合群众,其所迎合者不同,其目的则一也。”同上书,第8页。

梅光迪这种观点,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梁实秋再一次强调。他说:“文学是个人的文学,是少数人的文学,不是大多数人的文学,其实‘大多数的文学’这个名词,本身就是一个名词的矛盾——大多数就没有文学,文学就不是大多数的。”梁实秋:《文学与革命》。载于1928年6月10日《新月》第1卷第4期。

同类推荐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
  • 永远的驿站

    永远的驿站

    书中共收录这方面的文章15篇,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热切愿望。其二为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世纪侨魂》、《睁眼向洋看世界》等,通过郑成功、陈嘉庚、林则徐等人物的风云际会,尽情讴歌了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义精神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
  • 森林报——冬

    森林报——冬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野菊花

    野菊花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天下美文校园卷: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天下美文校园卷: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本文精选著名作家古保祥的校园生活类文章,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线,记叙了温暖的亲情、美好的友谊,还有纯真如月般的师生情感,讴歌了老师的辛勤付出、家长的谆谆告诫、学子的凌云壮志,是不可多得的学生阅读佳品。对陶冶情操、激励斗志、指导成长,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独家告白

    独家告白

    新时代的暗恋,只想陪你到老。只对一个人情有独钟的少女爱拉一个不帅不酷钟爱舞蹈的少女男神N君爱上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这场恋爱真的很艰难呢!‘因为我们太年轻,所以把诺许得太早。’“这样的爱恋是没有结果的噢。”“没事,因为我只喜欢你。”
  • 七里山塘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七里山塘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说到诗词里的苏州,除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要数七里山塘街的流风遗韵了。本书以苏州地方的诗文典故、人物事迹为中心,讲述古往今来苏州及苏州人的历史变迁、道德文章、诗意风情。
  • 流氓女生的帅气王子

    流氓女生的帅气王子

    我是一个流氓女学生,经转校,遇到了温如天使的王子唐羽,在转角遇到了帅气王子陌幽影的真爱,一场无理取闹的意外,让我们意外的在一起,对于唐羽的呵护误以为是爱,把冷酷的陌幽影当成讨厌对象,还有一直陪着我的臭小子........
  • 爆宠小医妃:妖孽榻上来

    爆宠小医妃:妖孽榻上来

    她二十一世纪古武世家传人,一朝身死,却穿越到一个王府的娇弱大小姐身上,本以为要平淡的过完这一生,谁知娇弱小姐竟还肩负重任?本想占了人家身体就帮她一把呗,大不了干完大事再拍拍屁股走,可谁知途中碰到这个看似优雅实则腹黑的货,不仅遭到智商情商的双层碾压,最后还被坑的渣都不剩(甜宠虐齐全,一生一世一双人)
  • 仙尊是我爹

    仙尊是我爹

    李无忧只想做个普普通通的散修,可他爹却是掌管九大仙域的九天仙尊。“李道友,此人是顶尖宗门的少宗主,不可招惹!”李无忧:“这么厉害的嘛?”“李无忧,这家伙是仙国太子,快快逃走!”李无忧:“额,好的。”“李老弟,此女的父亲乃是仙域强者,你可配不上人家。”李无忧:“......”好吧,不装了,我摊牌了。我李无忧的老爹是九天仙尊。
  • 契约千金

    契约千金

    本着“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宗旨,穿越后的林薇一直尽心尽力的扮演着亲亲表妹一职,可随着各色人物的登场,林薇渐渐发现,原来表妹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不但要尽职尽责的哄老爷子开心,还要做低伏小的与表哥相处,期间还要与各路亲戚虚与委蛇,这日子,怎一个忙字了得!“什么?你说让表哥娶我?老爷子,虽然你是赫连家的权威,可那冰山一般的煜表哥是你可以搞定的吗?”“如果老爷子搞不定,那换成我这冰山自己融化可以吗?”天然小腹黑的某女仰天蹙眉,十分正经的道,“表哥,是你说男女有别,不宜靠得太近,请问能拿开你的贵手么?”
  • 爱是不离开

    爱是不离开

    陆燃近乎偏执的认定乔稚就是他的”她“,一股脑的闯进她的生活,却因为追求太凶悍惹得学姐倒退......你来了,你说你爱我,恰好我也觉得你不错。那我们就在一起吧,只有你和我。--你的酒窝很下饭--你的味道很好闻。后来我深爱着你,你悄然离去。TA以为等不到了,却迟迟移不开转身的步子,猛然发现你也还在原地。爱是我们兜兜转转,却不曾离开。
  • 禁忌玫瑰

    禁忌玫瑰

    “在世界尽头的某处有一座从神话时代就一直存在着的城堡,那座城堡名曰‘不朽黄昏’。在‘不朽黄昏’中又有一个种着黑、绿、紫、蓝、白、黄、红七种玫瑰的玫瑰园,玫瑰园中种着世界上唯一一支真正的七色玫瑰。传说那支七色玫瑰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它是超越一切存在的存在。只要有人摘下七色玫瑰许愿,它便可以实现那个人的任何愿望。不过愿望只能许一个,愿望许下后七色玫瑰便会立即腐朽。因为即便你许下毁灭世界这样邪恶的愿望也会被它理所当然的实现,所以人们也将那支真正的七色玫瑰称作——【禁忌玫瑰】……”降临在我面前的六翼天使曾对我如是说道。
  • 笑颜之子虚乌有

    笑颜之子虚乌有

    一纸协议,一段奇妙的恋爱,让他深陷其中。梦醒,雾散。原来只是他的一厢情愿。怒,滔天的怒。他发誓要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可,心动了。再次相遇,她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