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4500000026

第26章 少壮多努力 (2)

“披蒲编,削竹简”包含着两个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披蒲编”说的是西汉著名法学家路温舒的故事。在汉代以前,只有世家才会有藏书,如果不是自己下功夫抄录,就无书传学。加上那时还没有纸张,书写的材料主要是绢帛、动物的皮、竹简,所以家贫就自然没有书可读了。路温舒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里。由于家境贫寒,他只好去帮别人放羊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尽管如此,他对读书识字却有很大的兴趣。他白天放羊,没有机会学习,到了晚上,他就想尽办法求人教他识几个字。渐渐地,识字多了,读书的劲头也越来越大。他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

一天,他在池塘边放羊,忽然看见池塘里长着一丛蒲草,又宽又长,不禁眼前一亮:这蒲草多像从前抄书用的竹简呀!他兴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赶着羊群往家走。回到家后,他先将蒲草切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用线绳穿在一起,再向别人借来几本书,抄写在蒲草书上。从此他也有自己的书了,放羊时就可以随身带着阅读。他的蒲草书读完了一册又一册,学识长进很快。由于读过的书里有不少法律书籍,因此在法学方面有了一定的造诣。在汉宣帝时期,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他还反对刑讯逼供,认为刑讯迫使罪犯编造假供,给狱吏枉法定罪开了方便之门。他在奏疏中还提出废除诽谤罪,以便广开言路。路温舒“尚德缓刑”的主张在当时具有非常大的进步意义。

“削竹简”说的是西汉的著名学者公孙弘。历史上的公孙弘与董仲舒齐名,都是汉武帝的丞相,也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奠基人。公孙弘,字季,齐地薛国(今滕州)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述了他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的经历,在指斥了他曲学阿世、“为人意忌”等缺失的同时,肯定了他官高戒奢,躬行节俭,倡导儒学,有益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功绩;也肯定了他谏止征伐匈奴和罢通西南夷,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和行为。他出生低微,居然为相,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对他推崇备至,尤其是他“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精神。

他出身贫贱,二十多岁时曾经当过县监狱的小官,后因过错被免了官。四十多岁的时候,他还在帮人放猪。一天,他看见一大片竹林,就想到自己可以削竹抄书。于是他就四处打听制作竹简的方法。当时,竹简的制作非常复杂。首先是要挑选出平整的竹段,然后去掉外皮,将青竹筒用火烤,让其“发汗”脱水(这个过程就称为“杀青”,可以防止竹简变形、被虫蛀,因此竹简也被称为“汗青”。),再截成宽度和长度相等的竹片。经过一段时间,他终于制成了竹简,将借来的《春秋》抄写在自己的竹简上,利用休息时间来学习。后来他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官至左内史、丞相,被封为平津侯。

这两则故事都说的是古人自己创造条件刻苦学习的事情。在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书本已经是最为平常的学习材料了。从十几年前风靡的学习机,到现在的电子辞典、掌上电脑、点读机,无一不是在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客观的条件具备了,这就需要我们有更足的学习劲头,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正文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注释

头悬梁:将头发悬挂在屋梁上。

不教:不靠别人的督促。

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需要别人督促就能自觉地勤奋苦读。

心解

苦读与乐读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曰“苦”,二曰“乐”。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也就是《三字经》中“头悬梁,锥刺股”的主角。乐读的倡导者是孔子,即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头悬梁”是汉代孙敬的故事。孙敬,字文宝,信都(今河北冀州)人。他年少好学,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磕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打瞌睡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拽一下头发,自己感到疼痛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年复一年的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来向他求学、解疑。

“锥刺股”是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后出游数年,一无所获而归,遭到家人的讥笑。于是他发愤用功读书。有时候,实在困得不行了,就用锥子刺一下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就会醒来继续读书。经过了几年之后,苏秦再次出发。到燕国去见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纵主张,并资助他去游说。六国经过他的劝说而联合起来,有效地制衡秦国,苏秦成为纵约长,披六国相印,给秦国下了纵约书,致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和“苦读”相比,现代人似乎更钟情于“乐读”。实际上这两种方法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

爱因斯坦一句很有名的话就是:“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没有失败也就不会有成功。姚明到了NBA从一个“菜鸟”成为今天的篮球巨星,是他刻苦训练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苦”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农夫在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却收获了万颗果实。这个道理简单吗?在实践中,他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从何而来呢?朱光潜先生在谈及有志于做学问的人时说:“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谈读书》)有了滋味也就有了兴趣的萌芽,再“啃”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可见兴趣并非凭空而来,也是可以培养的。这培养的途径就是“硬啃”,先“苦”上一阵子。

如果说苦读是乐读的基础,只有苦读才能找到自己“乐”的所在,那么乐读就是苦读的超越。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有了兴趣,读时精力集中,心无杂念,所以感受深,记忆牢,且联想丰富,“心骛八极,神游刀仞”。既沉醉其中,“苦”也就不能称之为“苦”了,并且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然而林语堂极不赞成“苦读”,他说:“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林先生的话并非毫无道理,但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这位“苦读”的代表苏秦最后并非一无所成,而是“终一酬壮志,功名传千古”了;“苦读”的另一位代表孙敬最终也学有所成。由此可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话还是值得我们牢记的。

正文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注释

囊萤:把萤火虫装在纱袋里。

映雪:积雪的反光。

辍:停止。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虽然条件艰苦,却从来没有停止学习。

心解

家贫勤学

这四句说的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勤奋学习的故事。唐朝李渤在《喜弟数再至为长歌》中有诗说:“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这说的就是晋人车胤和孙康的典故。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油灯,晚上就不能读书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侯,屡建功勋,颇极一时之盛。现在湖北省公安县还有车胤“囊萤台”遗址,并在原遗址附近建起了公安县车胤高级中学,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学子。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窗户被白雪的反光映得亮亮的。他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于是他困意全消,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在雪地上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终于学有大成。元朝初年,孙氏族人从河南龙门迁到浙江湘湖,以“映雪堂”命名孙氏祠堂,以纪念祖先孙康“映雪读书”的精神。

家境贫寒仍然努力学习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孔子、欧阳修、宋濂、王冕等等。有诗句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刻苦的努力,不会有日后的成就,而且越是艰苦的环境对个人意志的考验也更加严峻。因此,他们不仅知识渊博,更是意志坚强、品格高尚的人。现在社会,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父母几乎是把一切都献给了下一代,极力满足他们物质方面的需求。这时,强调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就显得更为必要。让温室中的花朵经受更多暴风雨的洗礼。可是现在有些人只记住了“言传”却忽视了“身教”。自己游山玩水、挥霍浪费、嫖赌逍遥,却要求下一代好好学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其效果可想而知。与此不同,曾国藩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曾国藩出身低微,然而他学识渊博、见识阔宏、文武兼备;得到当时朝廷的信赖以及满朝文武官员的钦佩。死后被谥为“文正”、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一生,谦虚诚实,教子有方。他的儿子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曾国藩在京城时见到不少高干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且目中无人。因此他教育子孙要艰苦朴素,并告诫他(她)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曾国藩反而更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够检点、学识不够渊博而损害父亲的声誉。所以他们磨砺自己,迎难而上,奋发图强。同时,他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孩子的影响,自己能够以身作则。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时,从来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他靠自己的行为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正文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注释

负薪:担柴火。

挂角:把书本挂在牛角上。

苦卓:刻苦自立。

古人读书,把书挂在担柴的扁担上,挂在牛角上,身体虽然十分困乏,但是依然没有停止读书。

心解

身劳勤学

这一节讲的是不顾身体的辛劳刻苦读书的故事。

“如负薪”说的是汉代朱买臣的故事。朱买臣,字翁子。他家境贫寒,靠卖柴来维持生计,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业。每天上山砍柴,他都会带上书本,以便在休息的时候阅读。在回家的路上,他就把书挂在扁担上,一边担着柴,一边读书。家人对他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是朱买臣并不理会他人的嘲笑和指责。后来,他终于因为出色的学识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官拜会稽郡太守,而且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同类推荐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UFO出没、”死亡之海“翻腾、飞机坠毁、海岛怪湖杀人……一件又一件的神秘离奇事件,究竟是天然形成还是人为祸乱呢?
  •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学校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成电教师风采

    成电教师风采

    古往今来,没有哪一种职业比教师这个职业更神圣。从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唐朝文学家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到近代已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从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到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无不折射出教师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热门推荐
  • 先锋泪

    先锋泪

    打倒四人帮后的十年,没有大哄大嗡的运动,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改革!改革好比逆水行舟,有成功者,但更多人会被浪涛卷走!主人公方明,立志改革,却在奋进中失败,在失败中痛苦,在痛苦中落伍,留给人们的是难以忘怀的启示。
  • 遇见你之后我改命了

    遇见你之后我改命了

    他是国际顶尖的商人,年仅19岁。她是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没有开挂的背景也没有"父母″的爱。这是高冷男神遇到"甜"系女神的故事…
  • 见闻录

    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秦之一统诸天

    大秦之一统诸天

    当危机来临,谁又能护佑此界众生?朕乃天帝,当镇世间敌!!!
  • 爆萌女仙:龙太子我不负责

    爆萌女仙:龙太子我不负责

    慕笑作为一个神仙,她是既高兴又不高兴的,高兴的是她当了一个高大上的职位-守护神;不高兴的事,当的是一颗蛋的守护神!一颗比自己早出生九年距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可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的龙蛋。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守着这颗蛋又过了一百多年终于裂开了,并出来个帅气的赤果果金发碧眼少年。“作为看到我身体的人,你是选择对我负责呢还是对我负责呢?”金发碧眼少年对着慕笑道“什么玩意?如果看到你身体就得对你负责那还有好多神君都得对你负责呢!”慕笑翻白眼,他以为她多乐意看到他的身体啊?再说当时她都不知道神游去哪了好么!“但你是第一个”“…”好吧少年你赢了
  • 涅槃重生之天选神女

    涅槃重生之天选神女

    十年前将军府一家遭遇灭顶之灾,全府几百口人无一生还,实乃龙源大陆百姓的不幸。殊不知在那一场灾难中,将军府却有一人侥幸逃脱,化名为莫忘忧。此后更是隐姓埋名,直到...十年后龙源大陆一天才少女国师的出现。国师再现,通往其他大陆的大门打开,各界之间几千年的平衡就此打破。彼时各路人马都集中寻找国师的下落,因为能助他们统一天下的就是国师。天下必然会掀起一片腥风血雨。而后天下就此分成两派,一派杀掉国师避免天下大乱,一派则想称霸天下。与此同时,天生异象妖王重现,妖界派众人寻找妖王唯一仅留存下来的血脉。彼时妖界就可称霸天下。凌驾于各界之上的凌霄殿殿主意外知道国师就是妖王时,他又该如何决断?若你愿意为了这天下哪怕是死又有何惧!若你不愿为你倾了这天下又何妨!
  • 舰娘之神奇提督

    舰娘之神奇提督

    白宁,虚空中的秩序化身,在一次被混乱偷袭后重伤。机缘巧合之下来到舰娘世界,于是他彻底沦陷了……“这是个天坑!进去了就出不来了!”白宁看着眼前大大小小的舰娘,在心中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有些慢热(各位,开头其实是铺垫啦,第三章开始就是舰娘了。)贴一下群:958022973,有空来玩
  • 雷霆战机之力挽狂澜

    雷霆战机之力挽狂澜

    地球能源枯竭,希望水晶的出现带来了希望,好景不长,尹配利因人制造出美特莱特发动战争。少年罗伊带领着雷霆战队冲出地球寻找援军,面临着星盟十二星座的重重关卡。偶然截获的未来科技震撼联邦,雷霆战队再次面临新的冒险。
  • 魂谜

    魂谜

    生命是一种奇怪的物体,它掌控着世界万物,赋予了这个世界生机盎然,可是一旦没有了它那一切还存在吗?谜一样的魂又是否存在?
  • 科怪源起试写集合

    科怪源起试写集合

    (ps:进化变异→末日危机→未来世界→星际文明。本书跳度很大,谨慎入坑!跳度较大,请保护好节操~)一场紫雾改变了世界,从迷梦中惊醒,世界早已改变,物理法则的变动,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技术再现于废墟之上!功能高分子计算机,另一个文明!银河系外的风景到底如何?预想成功,破而后立!世界疯狂起来了,微生物疯狂进化,每一粒粮食都是生命!承受不住基因上隐性致病因子的崩塌,生命在进化的同时也在崩溃!一个时代的终结,突破束缚,新的文明诞生!从末世中崛起,到达另一个高峰!从末世到文明再现,从母星文明到行星文明!这条路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