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4500000012

第12章 经典的永恒绽放 (2)

《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礼和仁。“仁”,仁德。《论语》的“仁”,不是通俗意义上仁爱那样简单的意思,它蕴含了君子所有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性和个人修养。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礼是外在的表现,礼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同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后人称为“德治”或“礼治”。

《论语》中还有大量的篇幅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和学习主张。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在教育的基本方法方面,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于教育的目的,孔子认为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

其一,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的关键在于爱学、乐学,即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另外,脚踏实地、专心致志、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二,学习的方法。孔子主张要“温故而知新”,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并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其三,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其四,学习的目的。孔子明确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论语》的教育思想对很多文化名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毛泽东就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近几年国内逐渐兴起了一种“国学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学习其中的精华部分。《论语》就是大家学习的“热门”。我们现在学习《论语》不仅是呆板地背诵,因为其中并没有详细的准则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而多是一些具有启发式的话语。在记忆之后,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碰到一件事,就会突然触发了这一句话,从而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和灵感,也就获得了解决事情的方法。对于个人来说,这也就是《论语》的价值所在。

正文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注释

孟子:书名,记述战国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的经典作品,据说是孟子本人亲自编订的。

《孟子》这部书,共计七篇,内容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心解

《孟子》

相传,《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儒家学者孟子的著述。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的典范。孟子也不负众望,勤奋读书,终成一代大家。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说孟子师承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从韩愈在所著的《原道》中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到南宋孝宗时,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便是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根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记载,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讲道德,说仁义”。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他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主张。他认为道德品质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肯定人性善的一面,并认为循此一途,发而外用,普通人也能成圣成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皆可成尧舜”。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教育学说。在孟子看来,道德教育对个人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是使人能够保存天赋的善性或者使失掉的善性得到复归;二是能够扩充或发展先天具有的善端;三是可以帮助人们知性知天。此外,重视道德意志的锻炼也是孟子德育思想的鲜明特点。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大器,必须经过严格的锻炼,即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和《论语》一样,均为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简约、含蓄的语言风格不同,《孟子》多善鸿篇大论,气势磅礴,发言凌厉雄辩,思维机智缜密,无论文采和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正文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注释

中庸:书名,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来抽出来与《论语》等合称为“四书”。

子思:孔子的孙子,据说孟子是他的弟子。

中:中正、中和、不偏不倚。

庸:经常、常道,永不变化的意思。这里是说中庸是儒家的道德修养和处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子思作了《中庸》一书,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是永恒的德行。

心解

《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全篇约三千五百字,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有“子思作《中庸》”的记载。到了南宋,朱熹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根据学者的考证,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子思,名孔伋,子思是他的字,是孔子的嫡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弟子曾子,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子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郑玄的《中庸》注本这样解释“中庸”:“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之道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而是不亏不盈,不急不缓,不骄不馁,不过不及的追求,只有找到了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做事较为完美的平衡点,才会达到可进可退、伸缩自如的人生境地。中庸之道的主旨就在于修养人性,从而具备理想的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

人们调节人际关系就需要具备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这三种天下通行的品德。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贤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

中庸之道还要求自我修养要遵循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者三条原则。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子思说:“诚者,天下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讲述的是以诚为本的重要性,由秉性真诚而明悟了天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天理而内心真诚,这叫做教化。真诚就会明白天理,明白天理就会真诚。

中庸思想在西方的共鸣者就是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德行是mesotes,中文的翻译就是“中庸”。他说:“在情感和行为中的过度与不及都是要遭受失败的,而中道则受到称赞,获得成功。被称赞和成功都属于德性。所以德性乃是一种中道,因为它旨在达到中间。行恶是多方的,相反,行善则只是单向的,这就是作恶日益,为善困难的原因:因为射不中目标很容易,而击中目标则很难。由于这个道理,过度和不及属于恶,中道属于善。”

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稳健端实、不卑不亢的民族性格,对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文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注释

大学:书名,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来抽出来与《论语》等合称为“四书”。

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

修:修身,自身的修养。

齐:齐家,整顿家族。

平:平天下,安定天下。

治:治理国家。

曾子作了《大学》一书,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心解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子所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而且将它列为“四书”之首。

同类推荐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在文化事业繁荣、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主持人已不仅仅是受众与节目的纽带和桥梁,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他们需要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其中,主持人对节目的驾驭能力是一切成功的关键。这种节目驾驭,是主持人节目主持艺术的集中体现。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党务通:党委、支部建设与实务全书

    党务通:党委、支部建设与实务全书

    党务工作机构是党务工作的组织形式,担负着领导、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党的事务的具体实施任务。党务工作机构根据党的建设的要求,依照党章和党内法规及“改革、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设置。党务工作机构是庞大复杂的组织体系,具有整体中的层次性、职能上的分项性和组织内的系统性的特点。根据党的现行组织建制,党务工作机构一般分为中央、地方和基层三级组织。根据不同职能分类,可以分为:(1)行使决策和领导职能的机构;(2)行使执行职能的机构;(3)行使保证监督职能的机构;(4)行使监督检查职能的机构。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热门推荐
  • 聪明女人的语言技巧与处世智慧全集

    聪明女人的语言技巧与处世智慧全集

    假如你要寻找成功处世的捷径,本书将给你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蓝本;假如你要寻找一份事业成功的喜悦,本书同样为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假如你要寻找浪漫四溢的生活,本书也能让你尽随心愿。会说话的女人受欢迎,会办事的女人最出众。聪明的女人善于打造自己的交际圈,她们在社会交际中长袖善舞,这不但展现了女人的自信,也是女人魅力的表现一以一种高尚的人格做人,以一种独特的魅力社交,丰富的人脉就自然掌握在你的手中。
  • 佛说分别经

    佛说分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道少爷强势爱

    霸道少爷强势爱

    我不知道你能陪我走多久相识一场最大的希望莫过于走到最后可是总是这样你越期望就越会失望陷入深深的循环我们手足无措张开了双手却不知道怎样拥抱
  • 薄荷凉夜

    薄荷凉夜

    许鱼,本来过着三点一线大学生活的她,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从名不经传的学霸级人物到狼狈不堪,人人喊打的小角色,弄得满校皆知……许久,她鼓起勇气。“项亦言,我们的情分就到这了吧!”“许鱼,我们错过了那么多年,你难道这点考验都不愿意坚持下去……”自从看见莱雪儿和对面这个人亲昵的场面一次次在她的脑海里一闪而逝后,她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不了,你让我觉得恶心”她毅然决然的眼神,让项亦言为之一振。……青春就是这样,在知鸟声此起披伏的时候,它就已经蓦然消逝,而青春里的人啊,终将只是回忆,留在记忆里搁浅,有时候拿出来看看,嘴角只留下一丝丝的浅笑。愿你和他,不似小说般的虐却似小说般的甜……这是我仅有的善良。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以枪指神

    以枪指神

    他军队出生,带着03式自动步枪穿越到了异界,你有真气,我有步枪!谈不拢?只有开枪咯!其实他更是修炼天才,因为他能领悟科学的修炼方法。带着实物穿越?将来能带着钱穿回来吗?…………请看,虹陆,以枪指神!
  • 余生你是万丈光芒

    余生你是万丈光芒

    孤独自卑x阳光甜美双向救赎,双初恋,豪门爱恋
  • 最强微商系统

    最强微商系统

    阎罗王抬手看了看手表,怒斥小鬼:废物!老子说让他三更死,你们竟然多让他活了五分钟,老子的面子全让你丢尽了!然后给罗三宝发了条信息:三宝啊,俺家的小鬼太没时间观念了,抽空帮俺教育教育,有你好处的;太上老君放下手中苍老师的写真集,随手发了一个红包,写到:三宝啊,搞点新鲜玩意来,这颗九转金丹算是定金;嫦娥仙子更新了朋友圈:盼君望穿秋水,何时能见君容?@三宝道人,奴家这样穿好看吗?
  • 异世英雄泪

    异世英雄泪

    我,张其,带着遗憾死了,我不甘心?????我,灰石.黑岩,带着遗憾死了,我不甘心?????我一定要让我爱的幸福,哪怕坠入了深渊,我也要活着爬出来!等我,我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