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400000005

第5章 1981

幼稚园时光,童年的“双 十 节”

我开始稍微有一点儿记忆的时候,我们家也从租的旧家,搬到新家去了。新家在台北市的天母地区,阳明山脚下。这本来是买给爷爷奶奶住的,但他们住不习惯,又回云林老家去了。天母这个地方环境还不错,在美军还没撤防台湾前,是一些军官的宿舍,到现在附近都还有一些当初留下的美式平房。我爸买的那间房,算是这个地区的第一栋高楼,一买就是近两百平方米,但那时候也不贵,就买下了,谁知道过几年麦当劳在这边开了之后,整个房价都飙升起来。

反正我们刚搬来时,附近都还有农田、木材场,空气还不错,也挺清静的,还有令人印象深刻、能用流利英文跟老外聊天的卖甜品的老太婆。这时,我也开始意识到妹妹对我向父母争宠的威胁性,因此开始故意欺负她,唉,小孩子的劣根性真是……三四岁时,我也被丢进幼稚园里了。幼稚园是一间教会办孤儿院的场地,因此相当大,整天在那边跑跑跳跳,好不开心。

幼稚园没什么回忆,只记得整天都是玩和吃,反正就是尽干一些老师看了会脑充血的蠢事,比如拿爆竹炸大便、掀女生裙子之类。每逢十月,整个社会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多么美好的十月,当初号称“光辉十月”,现在好像很少有人提了。十月接连着有“双 十 节”、“台湾光 复节”,以及蒋介石诞辰纪念日等值得欢欣鼓舞的日子。这个月到处都是旗海飘扬,电视上也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气氛,总之,十月就“尽量”没有天灾人祸,也“尽量”没有社会事件。不过后来等到李 登 辉上台时,有一年双 十 节当天早上一架军机在台北机场摔了,就看到当年整场典礼上李 登 辉一脸大便样。

到了“双 十 节”这一天,三台各自都派出最强阵容的主播来播报新闻,有的台安排十个主播同时上阵。另外一台不甘示弱“拼场”,硬是凑了20个主播分个三排坐着轮流播报。当然,三台有几年也是联播,三台的当家主播就一起出现在这种坐三排轮播的新闻中了。整个十月,大街小巷庆祝节日的牌楼、标语,使整个城市红彤彤的,尤其是“总统府”前的介寿路,都会搭一个代表双十的“十十”状牌楼,并把整个牌楼点满璀璨的灯火。每一年的双十牌楼点灯都是件大事,吸引了各处来的人潮观看。除了过年,应该就属这个时候最热闹了。而对小朋友来说,十月的假特别多,所以也特别期待。

“双 十 节”,或蒋介石诞辰,小朋友们都要拿着自己做的小旗以及标语到附近街道小小地游 行一下,唱着一些可能自己都不太了解意思的歌。前面总有个小朋友在敲着鼓,大家如远足般嘻嘻哈哈地走着;大人也拍手欢迎,有点儿像现在的双语幼稚园喜欢在万圣节到外面商店搞“不给糖就捣乱”的活动,反正小朋友也不知道是什么。这种所谓的“政治教育”,目的虽严肃,但小朋友们就是喜欢,能出去走走总是好的。

这一年黛安娜下嫁查尔斯,经过电视转播,全世界都看到了这场王子和公主的梦幻婚礼,我爸也为之倾倒。尤其是黛安娜的那个优雅发型,成为台湾男士们的最爱,后来有好一阵子,我爸都一直在怂恿我娘去做成那发型。

台湾早期民 主的萌芽

台湾进入 1981年了。

因为 1979年台湾当局与美国断交,并以政局不稳的理由暂停选举,直到美丽岛大审后才又恢复。当时的美丽岛人士均被关在牢里,但相关人士均积极投入选举,如家属纷纷打出“为夫出征”等口号参加选举,均高票当选。而一些为“美丽岛大审”奔走或辩护的律师也纷纷参与政治及选举,如谢 长 廷和陈 水 扁,均当选台北市议员,而且是在我家这边的第一选区。他们两人既合作又竞争、亦敌亦友的“情结”,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决定的。

当然,说到台湾民 主的发展,也不是从美丽岛事件后几个街头运动家或律师开始的。应该说,这些事件都是有连续性的。从国民政府时期陈诚当省主席开始推行的地方自治,到威权当局之下的各级地方代表选举,一直到蒋经国后期的民 主化,美丽岛事件只能算是一个引爆加速、激发质变的点而已。

虽然还没有正式组党,但这些党外人士以“党外候选人推荐会”的名义纷纷推出候选人,都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印象很深刻的是,爸爸总是喜欢带着我“赶场”,去听各个候选人的政见会。除了候选人本身的演讲外,所谓的名嘴助阵也是大家喜欢听的,这些名嘴们常常妙语生花,讥讽政府,把台下听众逗得哈哈大笑。这些场子已经超越了一般政见会的原意,倒不是说那时候民众已经有什么特定的政治立场或者真的支持他们,而是这些场子反而给有些民众压抑已久的心情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机会。

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小花絮是,在这些党外的场子中,总会有些卖烤香肠的小推车,他们大概都是一些基本上支持党外运动的烤香肠小贩,有时上面可能会放个掷骰子赌香肠的碗。他们如游牧民族般跟着党外或后来民进党的造势及抗议场子四处移动。除了卖烤香肠外,还有糯米肠、饮料等东西,这种香肠摊在当时通称为“民 主香肠”。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个画面:许多群众、抗议者、记者甚至是警察一起吃香肠,然后互通一些资讯。此外,旁边一定会有些流动的书摊,贩卖些书店看不到的禁书、街头运动的录像带,以及夹杂在这些录像带中间偷渡贩卖的A片等,这是早年台湾民 主运动的一种特殊风貌。

既然以前台湾人民对国民党那么不爽,为什么几十年来都没什么大反抗,基层投票时,国民党的支持率还是那么高呢?如果这全部都归咎于国民党的高压统治那就错了。其实国民党要的只是政治的绝对权力,至于基层社会,个人和传统的空间并没有被消灭,而是换了另一种形式管理。比如在台湾的各乡镇,就算是偏远地区,都可以看到国民党的“民众服务社”,其实说白了就是乡党部。平时服务些什么不知道,但大家到了选举时期,这里就变成了各乡镇动员、固桩,甚至买票的基地。不只在地方,国民党的组织网已经绵密到从里长、农渔会、姓氏宗亲会,到各式公会、公营事业、眷村、部队等,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到国民党的党组。当时台湾人民的公民意识尚未建立,所以这些绵密的组织网在选举,尤其是地方性选举时,展现了强大的动员能力。所以,国民党一直擅长打这种组织战让自己的候选人上台,而长久与地方政治势力建立下来的关系,更是党外人士难以分一杯羹的原因。

1982年1月,邓小平谈话指出,“叶九条”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台湾的民众都被教育着共产党要“血洗台湾”,因此从很小开始我就有这种阴影,害怕真的被血洗了。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一般民众才慢慢从这阴影中走出。而这一年,“叶九条”的提出,以及来年廖承志给蒋经国的公开信,蒋经国的反应依然是“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两岸那时的政治气氛就是这样,虽然不直接接触,但又隔空交火放话,前线金门的炮战早已不打,只剩下嘴炮继续开而已。除了两边的广播互相“感召”对方之外,台湾这边又喜欢放一些热气球到大陆去,里面大概放了些宣传单,或者是手表、收音机、罐头之类。当然,大多数时候政府不会直接出面施放,而是一些“民间组织”的“自发行为”。这些空飘气球,如果气流算得准,飘到四川、湖南都有可能。

陈文成命案

这件事与前一年的林宅血案,算是当年的两大政治悬案。陈文成是台湾赴海外留学的学者,后在卡内基美隆大学任教,亦取得美国九级精算师资格,可说是相当优秀的人物。

1981年7月,陈文成从美国回台探亲。那个年代的海外学生,对岛内的反对运动都多少有些支持,陈文成回台后,就因为曾从海外捐款给《美丽岛》杂志而被警备总部约谈。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警备总部,这是个几十年来让台湾人闻之色变的机关。警备总部全称是警备总司令部,其实从国民党在大陆时期就有这个机关了。在台湾戒严时期,警备总部担负治安、民防、动员任务,并兼管出入境管理事务,部分角色与今天的警察类同,但其权力又远远凌驾于警察之上,可说是当时时空下所产生的不符体制而出现的怪物。因其业务可说是包山包海,再加上在当时那种背景下,警备总部的业务深入民众生活各层面,严密监控着人民的一言一行,在“宁可错杀一百”的统治心理下,也制造了不少冤案。其实,这有点儿类似秘密警察机关了。

我爸回忆说,当初带他去某个地方喝茶的,大概就是警备总部的人。过去台湾有句很有名的俗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警总。可见“警总”对台湾人民心理造成的压力及影响。

回到正题,陈文成遭警总约谈隔天后,被发现陈尸在台大图书馆旁。国民党当局起初说他是“畏罪自杀”,但陈文成实在没什么自杀理由。而过去只要国民党一说是“自杀”,民众久而久之已经培养出一种敏感——这其中肯定有什么猫腻。

因为陈文成是美国公民,而台湾那几年的人权记录在国际上又一直不怎么好,所以这件事连美国国会都被惊动,派了陈文成的同事及验尸官来台。一切都指向陈是生前遭凌虐并灌毒致死,一般认为是警总干的,但结果还是不了了之,凶手也找不到,当时的政府也没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成为悬案之一。

但这件事的影响,使大家开始注意到了海外留学生特务的问题。台湾称其为“职业学生”,大部分都是领了国民党中山奖学金离开台湾去留学的学生,另外也负有监视其他学生的任务,打小报告。

同类推荐
  • 公务员制度教程

    公务员制度教程

    一般来说,公务员是指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在各国,它有不同的名称和范围。公务员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尽管它在各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都是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日益完善。
  •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如何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辩证统一,使改革开放的实践效果与改革主体的价值目标相一致,这是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深入进行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体系化建设,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改革开放。
  •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主席工作手册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主席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切入点,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达的唯物史观进行全面研究,包括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形成,李达对中国经济问题和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等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系统科学的体系。为了整体呈现其发展历程和理论深度,本书在结构上创新性地采取了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揭示科学内涵。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特质,概括了它的思想精髓、理论主题、核心问题,并着重分析其历史地位和重要影响。其次,进行纵向研究。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阶段、奠基阶段、丰富阶段、形成阶段、新发展阶段在理论体系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同时梳理了各个阶段理论创新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进程。
热门推荐
  • 默泪痕

    默泪痕

    默千,一个普通的女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可是她的异能默泪痕,让她失去了很多,可是……
  • 禀报王爷:王妃芳龄八十八

    禀报王爷:王妃芳龄八十八

    八十八岁的年龄,十几岁的身体。什么叫做老不正经?不知道!什么老牛吃嫩草?不知道!让你见证老娘的撩夫日常。
  • 庐山全集

    庐山全集

    本小说是作家南华真人所创武侠系列“庐山系列”全套完整作品,精致华丽,欢迎赏析。【本书企鹅群:182488886】
  • 家有小娇妻——

    家有小娇妻——

    “她被人抛弃,再度绝望,命运又安排了他与更好的人相见”
  • 腹黑宝宝找爹爹

    腹黑宝宝找爹爹

    男友要结婚了,新娘不是我。叶小心一不小心就犯二了,都知道这是个贬义词。犯二的后遗症是多了枚小包子。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就是断后路啊。“美丽的外婆,今天妈妈被耍流氓了,不过,那个男人长得和我好像哦。”听到儿子得意洋洋貌似天真的话语,叶小心嘴角可疑的嘀咕了声。叶小心后知后觉才反应过来儿子已经透了底了,叶小心满脸宽面条,天要亡我啊,贼老天,我祈祷你一辈子不举,此时不溜更待何时!这是一本轻松有趣的文。很狗血的剧情,天雷滚滚的转折,请亲们观看时自带避雷针!坑品保证,欢迎跳坑。
  • 从都市开始的神豪养成

    从都市开始的神豪养成

    近日一男子因每日呼吸过快导致呼吸性碱中毒,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这是获得系统的秦昊,一步步走上世界首富的道路。ps:算是神豪文但作者不太喜欢装逼打脸所以会把那部分略过ps:根据书友的意见改了一下名,以前叫做从呼吸开始挣钱。
  • 我的城堡我是王

    我的城堡我是王

    唐德因为《城堡》穿越到异世界了,当然还带领着他的三千万大军,在他的铁骑之下,美女?国王?神权?都将一一征服!爽文,升级打宝流,各种变态兵种,种植系统,培养系统,争霸系统,都将在城堡中展现出来!!
  • 重生甜妻A爆了

    重生甜妻A爆了

    本书又名《我老公是隐藏大佬》。傅朝朝上一世为了家族隐忍委曲求全,最后一纸离婚解脱,却被人蓄意谋杀。重生归来,她决定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甩掉渣男打贱女,探查真相还清白,作天作地作傅家,自立自强奔小康!只是……本以为拽了个同病相怜的男人闪婚,互相利用,几个月后就分,没想却越陷越深。结婚前,傅朝朝只知道他很有钱。结婚后,傅朝朝发现自家老公超超超超有钱,还是个隐藏大佬。薄景深:喜欢这个机器人吗,造一个给你。薄景深:喜欢这个游戏吗,开个挂给你。薄景深: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英年退休,带我们一家子环游世界。傅朝朝无奈扶额,大佬,你崩人设啦~说好我才是天选剧本呢?哼╭(╯^╰)╮!PS:腹黑痞帅泪痣美男VS奶凶其实超怂小姐姐,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1v1先婚后爱绝宠文。
  • 我住在你家隔壁

    我住在你家隔壁

    家里对门搬进了新邻居,白天不见人,晚上不见人,直到那天…时光:“你对我的日久生情,是我对你预谋已久的一见钟情”。宅家女废VS温润公子慢半拍小翻译对上双高警察“蜀黍”还有两只神助攻的猫狗星人,单调枯燥的生活变得与众不同。
  • 寂静证词

    寂静证词

    二十年前,一场血腥的714连环杀人案整整五年无迹可寻,警方经历过数次碰壁后,最终凶手竟是被网络上的匿名网友推理寻获,一时间舆论纷纷质疑刑侦局的办案能力,并将此案称之为周宁市刑侦局之耻。 二十年后,714的受害者家属萧厉已经成为了四处奔波的自媒体人,在无意被卷入一场案件后,他认识了沉默寡言的刑侦队队长阎非,看似机缘巧合下相识的两人,一个是能够轻易引发舆论危机的媒体,另一个则是身世备受争议的警察之子,两人怀揣着各自的秘密和目的,在一连串掀起舆情风暴的案件里合作无间,然而随着两人身世里阴霾的一面逐渐彰显,一场延续了二十年之久的密谋也在慢慢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