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6500000023

第23章 “两弹一星”的故事(4)

张劲夫回忆说:在导弹上装原子弹,特别是氢弹头。这项工作很关键的问题是要有高能炸药,就是弹头不能太重了,太重就发射不远。要发射得远,弹头要有重量最高限度。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甘肃专门建立了一个分所,与五机部一个所协作,专门研究高能炸药。经过不断的地面试验,最后把高能炸药的关攻破了,能够使我们的导弹带上原子弹、氢弹,发射得很远很远,成为战略火箭,就是带有核弹头的战略导弹。

用于核导弹的就是“东风2A号”火箭。在解决原子弹的小型化之后,试制核导弹的条件已经具备。

钱学森严字当头,对核导弹的细节都提出严格的要求。核导弹按部就班进行了一系列地面测试之后,在装上核弹头之前,还要进行没有核弹头的发射,这叫“冷试验”。钱学森两度飞往酒泉发射基地,亲自对进行“冷试验”的导弹进行仔细检査。钱学森特别注意对相关协作单位制造的元件、部件进行严格的检査。他强调,不可有任何的疏忽,一根没有焊好的电线,一个不合规格的元件,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

酒泉导弹发射基地的一位新战士,受到了钱学森的表彰。

这位新战士发现弹体内有一根大约五毫米长的小白毛,担心因此造成通电接触不良,就用镊子夹、细铁丝挑,都未能取出小白毛。最后,战士用一根猪鬃终于挑出了小白毛。钱学森把这根小白毛小心翼翼包起来,带回北京,希望从事“两弹结合”的科研人员都向那位新战士学习。

聂荣臻元帅也非常严格。据聂荣臻秘书范济生回忆:在导弹总装车间,零部件小到一颗螺丝钉,都是有严务格数量的。有一次,聂总听组装人员无意中说:“导弹组装1966年钱学森在基地协助聂荣臻元帅主持两弹结合飞行爆炸试验时,最后发现少了一颗小螺丝钉。”有人主张全部拆卸开找,有人认为费了大力才组装起来,为一颗小螺丝钉不值得再大折腾,不会出什么问题,或许掉在地上了,根本没有落在导弹内。聂总当时正在病中,听说这件事后立即要我陪同张爱萍同志赶赴导弹总装基地“坐镇”。我们遵照聂总指示,一直坐在总装车间,直到把这颗螺丝钉找到,聂总这才放心地同意按期发射。后来,聂总以此事为例告诫我们:“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

核导弹的试射方案制定出来了。此前,美国和苏联试验核导弹,是从自己的国土上往大洋里打。中国虽然有着辽阔的海岸线,可是当时的中国海军还不够强大,中国的核导弹不能往大洋里打。所幸中国是幅员广大的大国,选择了在自己的国土上试射核导弹,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经过反复研究,确定核导弹从酒泉基地射向894公里之外的罗布泊。

1966年6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访问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后,由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回国,他在途中于14时40分在酒泉导弹试验场降落,亲自检査这次核弹与导弹结合飞行试验的各项准备工作。

虽然两次“冷试验”都圆满成功,但是那毕竟只有两次,并不能保证“热试验”万无一失。按照预定的弹道,核导弹要从兰新铁路飞过,那里附近有五万居民。周恩来总理问,核导弹落在那里的可能性有多大?科研人员经过计算,回答说:概率为十万分之六。毕竟还有十万分之六的可能性呀。周恩来总理指示,这次发射一定要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为了要保险,必须临时全部撤离这五万居民。另外,周恩来还指示,要对发射之后核导弹偏离预定轨道,做出预案——导弹上的安全系统将自动启动,在空中把核弹头炸成碎片,防止原子弹爆炸。

196碎10月8日、200,周恩来两次主持中央专委会会议,专门讨论这次两弹结合试验。周恩来强调,这类试验,美国和苏联规在海上进行的,我们在本lUc陆上进行,一定不能Hi乱子。钱学森曾经这样回忆周恩来总理:那个时候周恩来总理抓我们这项工作,他提出来做这项工作的16个字方针,16个字就是“严肃认真、周到细致、一丝不苟、有错必究”,而且要达到这个要求,他又说有三高的要求,三个高字:第一个高是“高度的政治觉悟”,第二个高是“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第三个高是“高度的科学性”。

那个时候大概每个月或者三个礼拜,要开一次向他的汇报会,他的要求很清楚,所有负责各方面、各部分结构的负责人都要来。周总理就坐在那里听我们的汇报,很细致、很耐心。汇报当中,周总理也有问题要解答。他记性非常好,你上一次汇报的数据如果跟你这次汇报的数据不一样,他就问怎么上一次你说的不是这个数据?所以我们这些人去向总理汇报都要很小心,你上一次怎么说可得记住,这次如果也需要改变的话,就得说明为什么改变。有的时候,到下午六时还没完,总理就说那就大家在这儿吃顿晚饭吧,吃完晚饭再继续开会。有时候这样的会一直开到晚上10点还不停,开到11点甚至更晚,一直到会完了,我们离开人大会堂,向周总理说再见的时候,周总理还对我说:“钱学森你别太累着。”我心真是感动得流泪。我想周总理比我累得多,他还跟我说这样的话。

经过周密的部署,经中央批准,中国首枚核导弹在1966年10月择机发射。

1966年10月24日晚,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辕、钱学森向毛泽东汇报“两弹”结合飞行试验的准备工作情况。聂荣臻提出要去现场主持试验。毛泽东批准了进行这次试验,同意聂荣臻到现场主持试验,并说:这次试验可能打胜仗,也可能打败仗,失败了也不要紧。

1966年10月27日9时,“东风2A”核导弹点火升空,9分14秒后核弹头在距发射场894公里之外的罗布泊弹着区靶心上空569米的高度爆炸。

“两弹结合”完全成功。从此,中国的核武器,不仅有弹,而且有了一支能够射向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枪”。短短几年,中国在研制原子弹的道路上,成功地走出了三步:

第一步——1964年10月16日,首颗原子弹在102米高的铁塔顶部试爆成功。

第二步——1965年5月14日,用轰炸机在罗布泊上空成功地空投了一颗原子弹。

第三步——1966年10月27日,首枚核导弹试射成功。

翌日,钱学森的大名出现在美国《纽约时报》头版的“新闻人物”栏里。美国情报机关一直“关注”着钱学森。他们知道,中国这次热核导弹的总策划是钱学森。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这样写及钱学森:

一位15年中在美国接受教育、培养、鼓励并成为科学名流的人,负责了这项试验,这是对冷战历史的嘲弄。

1950~1955年的5年中,美国政府成为这位科学家的迫害者,将他视为异己的共产党分子予以拘捕,并试图改变他的思想,违背他的意愿滞留他,最后才放逐他出境回到自己的祖国。

中国卫星跃上太空

中国拥有“两弹”之后,下一个目标便是拥有“星”——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除了“星”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火箭,以强有力的火箭把“星”送上太空。不言而喻,这又要钱学森出马。

当时的“卫星形势”是:

苏联在1957年、美国在1958年发射了各自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摘取了金牌和银牌。法国在1965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摘取了铜牌。

日本则在1966年成为第四名。

毛泽东主席虽然早在1958年就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无奈中国的政治运动不断,冲击着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再不抓紧,中国恐怕连第五名都挨不上。

钱学森推荐孙家栋担任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设计。钱学森说,孙家栋“敢干事,会干事”。

孙家栋大胆地提出,简化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不要那么多的探测仪器,先放一颗“政治卫星”,把那个鸭蛋打破。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进度。

孙家栋对这颗“政治卫星”的设想是“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

所谓“上得去”就是发射成功。所谓“抓得住”就是准确入轨。对于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来说,“上得去,抓得住”是最起码的要求。

所谓“看得见”,是指在地球上用肉眼看得见。所谓“听得到”,是指从卫星上发射讯号,在地球上可以用收音机听得到。

“看得见”不大好办,因为当时设计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直径只有一米,何况表面也不够亮,在地球上很难用肉眼看得见。如果加大卫星,超过了运载火箭的承载力,又不行。孙家栋想出妙计,把脑筋动到三级火箭上面:当卫星进入太空之后,卫星在前面飞,三级火箭在后面飞,这个三级火箭比卫星大得多,只是表面灰暗,不反光。孙家栋设法在三级火箭外面套上一个球形的气套。进入太空之后,卫星弹出去了,这个气套也通过充气,成了直径3米的大气球。他又想出办法,把气套表面镀上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银光锃亮的大气球,在地球上用肉眼就能看得见。

至于“听得到”,孙家栋回忆说:“那个时候老百姓只有收音机,这个频率短波听不见。后来想了个办法,就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转播一下。但是听什么呢?光听嘀嘀嗒嗒的工程信号,老百姓听不懂是什么。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就碰出个火花:放《东方红》乐曲,都说可以,向钱学森汇报,钱学森也支持。但这是个大事情,钱学森又叫人写了一个报告,给了聂荣臻元帅。聂帅也同意了,报给中央,中央最后批了。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大家热情很高,但中央批了以后,就等于说是中央下了这个任务,那就得把这个事办好。这一来就感觉压力大了。第一次搞这种仪器,如果上天以后又变调了,这在当时‘文革,期间是绝对不可以的,那压力可真大。后来做得很好,搞设备的同志可是立了功了。”

令孙家栋左右为难的是,当时参加研制人造卫星的单位,要在仪器上镶嵌毛泽东像,说是要把毛泽东像送上太空,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这许许多多毛泽东像都是金属的,增加了人造卫星的重量,这怎么行呢?

1969年10月,卫星初样完成,钱学森带着孙家栋等人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孙家栋提出了毛泽东像的问题。周恩来不愧为一个充满政治智慧而讲话又滴水不漏的人。他并没有正面回答放还是不放毛泽东像章,而是说:“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当然要无限热爱、崇拜毛主席。你看看人民大会堂——政治上这么重要的地方,有的大厅挂了主席的像,有的会议室挂了主席写的字。但是挂在什么地方,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必须非常严肃、非常认真地来考虑什么地方合适挂,什么地方不合适挂,你看咱们这个会议室就没有挂。你们回去也要好好考虑一下……”

孙家栋会心地一笑。那些毛泽东像,就凭周恩来的这几句话,没有装进卫星。

在发射卫星之前,必须对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进行试验。任新民是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总设计师。

同类推荐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袁崇焕

    袁崇焕

    本书主要写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写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施展才华,也为辽事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垂千古。
  • 豪客丁玲

    豪客丁玲

    她是一位让毛泽东与鲁迅同时为她写诗填词的女性,更是一位洞穿了百年中国文学史的奇女子。她一度以女性的代言人自居,欲以单枪匹马之力挑战整个男权社会,改变千百年以来的性别格局。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非典型生存实录。
  •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首位美国共和党员总统,也是历史上首名遇刺身亡的总统。其与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一个由8位英国和国际顶尖的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在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林肯名列第一。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热门推荐
  • 帝宠:君恩难逃

    帝宠:君恩难逃

    这就是一个渣男重生、然后成妻奴的故事……前世,他是冷漠无情的帝王,亲手害死她后一夜白头,抱憾终身。所以重回年少后,他决定人狠话不多,宠为上策。只是眼前与极品人渣斗得风生水起的凶猛之人,与前世的温柔贤淑似乎……有点不一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Fitz-Boodle Papers

    The Fitz-Boodle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斩破苍天

    斩破苍天

    “云天,你凭什么跟我斗?”“凭我叫云天!”“你我以同样的方法,来自同一个地方,但你只是一个废柴。”“不,我的空间转移,你是遭雷劈……”“……”——————新书上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暗黑之双热圣骑

    暗黑之双热圣骑

    周强穿越了,还穿越到了传说中的暗黑破坏神2的世界。更惨的是,这个世界的怪物,还是8PP难度的。周强内牛满面,怪物回血速度居然比自己杀的还快,这叫我情何以堪……幸好,周强还有hackmap这个大神器,冥冥中,周强仿佛听到了神的声音:“加油吧,骚年,在这个专家级模式下,努力活下去。”
  • 忘忧酒馆之忘忧酒

    忘忧酒馆之忘忧酒

    一间老店,一位掌柜传说,这家忘忧酒店每日亥时开门传说,这家忘忧酒馆一天只接待一位客人传说,只要去了那间店,以自己的忧愁为报酬,付给老板娘,换取老板娘的一杯酒,就可以忘忧……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人间百态,你,是哪一种呢?
  • 恋在夏初

    恋在夏初

    这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成长故事。我叫林夏初,有一个比我早八个小时出生的对门邻居。小学,我是个存在感不强的一般学生,他是个不受管教的顽劣孩子。初中,我是个成绩中等的安分学生,他是相貌俊美的翩翩少年。高中,我是个擅长文科却要学理科的普通考生,他是个万众瞩目的未来理科状元。你永远都比我跑得快,所以要我等你么?如果有来世我一定要比你早出生八个小时,那样就能是你追我了。生在夏初,名为夏初,恋在夏初
  • 台湾县志

    台湾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纯白年代

    纯白年代

    他(她)们相遇在最青涩的年纪,像一支交织的白色幻想曲!迷茫绝望彷徨……三年观望,三年念想,三年痴缠。在纯白的旋律中,进行着一场以爱之名的伤害。九年,一百零八个月,三千二百八十五个日夜,坏了的书皮,摞了几摞的的日记。最终飘散了,盆里跃动的火光,在她的脸上明明灭灭,照出来的只有苍白和麻木…………
  • 卑微的我始终错过

    卑微的我始终错过

    只是简单写写,不好的见谅啊!!!(??????)?
  • 凤鸣天下血盘涅槃

    凤鸣天下血盘涅槃

    第一世,她与他的初见,是在他性命垂危时第二世,她与他的再见,又是另一个开始……白锦妍乃是凤凰神女,可她爱的人的不爱她呀云烨虽说是天界战神,但他也有分不清自己内心的时候啊。“倘若你不爱我,你为何要娶我?”她哭泣时的模样,像把尖刀滑过他的心头“我不欠你的,是你欠我的!”她绝望的低泣倘若真有涅槃重生,她不想在记得他“我是魔尊又如何,我能给她全心的信任,你能吗?”他不知道他们第一世如何,这一世她只能是他的“我恨他!”哪怕是他大哥又如何,他不想看她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