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5500000026

第26章 灵武园艺场的兴起与发展

段怀君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清明节常去烈士陵园扫墓,要路过一片很大的果园,那就是灵武园艺场。

灵武园艺场位于县城东面3公里的郊区。据《宁夏新农政》一书记载:1938年宁夏省建设厅在川区7个县分设农业试验场,作为区域性农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中心。1945年2月,灵武县农业试验场更名为园艺试验场。建场初始,主要从事果树、花卉等作物的试种。在试验阶段,场里曾派人到中宁县以沙果为母体,进行高接试验。经过多年栽培,场里的果树越来越多,主要有桑、梨、桃、杏、李子、沙果、核桃等。试验园还栽培一些供国民党驻军高级将领观赏的丁香、月季、牡丹、玫瑰等花木。灵武园艺场沿东山麓而建,土质较好,日照充足,故栽植的花木极为繁盛。每年五月端阳节花果园向当地群众开放,各阶层的人士这时纷纷到园内游园赏花。同时,一些从事果木栽培的果农,也常到这个场里学习、观摩,提高培植树木的经验。

灵武县位于北纬37°30'~38°38',东经106°11'~106°51',海拔1107米~1652米,具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点,平均气温8.9℃,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33.3℃,年10℃以上平均积温3347.4℃,无霜期平均145天,最长171天,最短11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216.1毫米。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具有灌溉之利,灵武城郊的百姓自古以来就有栽杨、插柳、植桑、育枣、培梨的优良传统。据明代史料记载,灵武县在600多年前果树品种就有20余种之多,主要分布于灵武县东塔北部一带,产量居全省首位,素有“水果之乡”之称。唐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这两句名诗就生动地描述了灵州当年果香飘荡的情景。

正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千年文明的传承,才具备了园艺场在灵武建立的基础。1950年3月,宁夏省建设厅派专人接管了园艺试验场。那时,场子的规模很小,仅有果园50余亩、土房3间、牛2头、工人3名。鉴于灵武素有花果之乡之称,加之这里原来有试验场,有旧政府遗留下来的50余亩果园,而且已具雏形。同时这里果园比较集中,东部是地势较平坦的沙壤地,开发利用率很高,便于今后的试验推广和管理,7月份省建设厅批准扩建灵武园艺场,决定在原基础上向外扩展建场。

建场时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年有一件事使健在的一些老工人还记忆犹新。1950年园艺场引进苹果幼树枝条进行培育,由于冬季西北风沙大,幼小的枝条承受力很弱,到了春天树苗水分抽干,枝干枯萎,树木死去,当时负责栽培的几名职工整整一天没有吃饭,蹲在果园内,心情非常沉重,有两个人还曾掉过眼泪。那几年,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人们还不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故工人们奋斗了几年,才在东山边形成了一片很小的绿洲。1954年,宁夏与甘肃合并,灵武园艺试验场改名为“甘肃省灵武园艺场”,受甘肃省国营机械化管理局和河东回族自治州的双重领导。这个时候受全国大气候的影响,园艺场的发展加大了步伐。1956年灵武园艺试验场先后进行了多项专题试验。为了加强果树安全越冬综合措施,数年来,科技工作者和工人们在东山坡上,在苗圃地里不停地试验。尤其是1961年至1963年在680亩的果园进行了系统认真的试验和总结,提出了为预防幼龄果树安全越冬抽干的六项措施:①控制后期肥水;②新梢连续摘心;③人工提早落叶;④防治大绿浮沉子产卵;⑤选用越冬力强的品种;⑥营造防护林。经过8年的研究和连续三个冬季的大面积的生产鉴定,采用以上综合技术措施,苹果的产量取得了明显效果。1957年3月灵武园艺试验场正式成立,当时尽管职工人数不多,但他们开垦荒地,引水上山,艰苦奋斗,作出的成绩是惊人的。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灵武园艺试验场划归自治区农业厅、农业科学研究所领导,更名为灵武园艺试验场。1958年~1965年是园艺试验场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园艺场的发展史上很重要的阶段,经过工人们的艰苦奋斗,在沙漠荒地上种植苹果试验取得成功,使果园面积由原来的106亩扩大到3000亩,职工人数增加到200余名,也为全区发展经果林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了培养大批果木栽培人才,经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1967年成立了园艺中学。从县城应届小学毕业生及其他小学毕业的学生中选拔录用了一批学生,这些学生经过在园艺中学的系统学习,掌握了园林栽培方面的技术,不少人毕业后留到场里工作,成了灵武园艺场果木培育、栽植的骨干力量。

20世纪进入60年代后期,园艺场不断得到发展。在那个年代,工人们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培育苗圃、平整荒地,特别是在山坡上架设飞槽,没有什么机械设备,也没有什么技术人员,全是靠工人用绳子、杠子,用土办法,靠艰辛的劳动和智慧一步一步架设成。那些年生活条件很差,工人们居住在低矮的土房子里,春天在风沙里植树,冬天在严寒里护苗,可以说,园艺场的每一棵树下都留下工人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

1966年园艺试验场划归灵武县领导。在十年浩劫中,场长、书记被罢职,有建树的科研工作者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批斗,生产科研受到严重冲击。据统计,到1971年,园艺场的水果产量降到40万斤,科研工作几乎成了空白。1972年在职工们的呼吁下,自治区农业局重新接管了灵武园艺试验场,经过整顿提高,生产、科研又逐步走向正规,园艺场的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当年水果产量突破了100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园艺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加强了果园的科学经营与管理,使果园面积增加到4114亩,年平均水果产量达到350万斤。1984年,为了加强机构建设,场部分别设置办公室、生产科、计材科、供销科,下设4个果树生产队、汽车队、建工队、果品加工厂。经过工人们的辛勤努力,此时的园艺场以果木品种多、水果质量优良、技术力量雄厚、栽培历史悠久、管理科学先进而闻名于大西北。灵武园艺场不仅成为生产优质水果的基地,而且成为西北重要的良种苗木销售基地。改革开放后,每年向区内外各市县推介优良品种苗木达4万多株,种植的苹果畅销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宁波、武汉、深圳、内蒙古等省市,并逐步打入国际市场,给场里拿回了外汇。而且每年向国家缴纳各种税款30多万元。

1993年2月,根据发展的形势,园艺场开始实施承包责任制的前期测算准备工作。组成专门的组织机构,分成4个组,有503人参加,进行土地丈量、树木登记,历时一年。经过精心核算,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承包方案,将土地3700亩、果树8.3万株、年产量750斤的指标全部承包给了职工,开始实行责任承包,并和职工签订了420份承包合同。自此,灵武园艺场的体制及经营方式在改革中迈出了艰难而且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职工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很快得到提高,工作细作,管理强化,全场的水果年产量由改革前的750万斤猛增一倍,达到1500万斤。职工有了经营自主权,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处。

同类推荐
  •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在文坛行走三十年,亲见的人物不少、亲历的事件也颇丰繁。早些年,我就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要把行走文坛三十年的见闻书写出来。我们山西文坛的耆宿元老,我们的老师西戎和马烽,身处文坛半个世纪乃至六十春秋,他们的经历该是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然而,西老最后突然中风失语;马老像平素一样去住院,却再也没有像往日一样痊愈归来。发生在眼前的这样活生生的例子,简直惊心动魄!也许,老师们并不愿意将他们的回忆形诸文字;但是,假如他们曾经有过那样的念头呢?天不假年,死神使出了霹雳手段。
  •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

    《简·奥斯汀的英格兰》展现了简·奥斯汀时代的真实英国社会风貌。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农业与工业的飞速变化令人不安,人们不断遭受革命与侵略带来的恐惧:这与简·奥斯汀创造的宁静舒适的虚构世界截然不同。从包办婚姻和售卖妻子到矿井和烟囱里滥用童工的现象,这部迷人的社会史揭示了两个世纪前的英国人是如何工作、娱乐和为了生存斗争的。对于任何想要探索简·奥斯汀的天才之作以及她小说的背景知识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必读书。如果提及历史上一个十分久远的年代,诸如罗马或者中世纪,人们可能会觉得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但是简·奥斯汀所生活的乔治王时代,同样与21世纪的英格兰风貌迥异。如今我们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对于两百年前的先人来说,可能就如痴人说梦一般。本书的作者是英国颇有声誉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们以简·奥斯汀的创作为时间坐标,搜罗了牧师、家庭女教师、外国访客、商人等不同人群的信件、日记、旅游日志,查阅大量犯罪记录、新闻报纸、文献资料,以人生发展为写作顺序,还原了十八、十九世纪英格兰人在婚礼、生育、成长、外出、娱乐、治病、死亡等方面的真实状况,让读者们体会到两百年前一个平凡的英格兰人可能遇到的具体生活。每一个人都在塑造与改变历史的进程中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历史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生构筑而成的。没有了生活细节,也就没有了历史。如果你想真正看懂简·奥斯汀、司格特、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萨克雷、哈代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这是一本必备的生活背景参考书。
  • 清水·萧山

    清水·萧山

    本书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作协邀请全省诗人对萧山区的河流作的创作采风合集。诗人们徜徉于萧山的青山绿水中,见证了萧山区“五水共治”的显著成效,用诗情与才华抒发情感,表达了对萧山“五水共治”的尊敬,描摹了萧山河流的风韵。这部诗集汇集了名家作品,不仅记录了萧山的社会发展与变迁,也阐述了萧山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理论。
  • 自吟自悟话古诗

    自吟自悟话古诗

    我国素以诗的国度而著称于世。诗歌是历千百年而不衰,深为人们所喜爱的文学体裁,也是我国历代文学史中一份极为宝贵的遗产。它就像耀眼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文学这顶皇冠之上;如同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弹凑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仿若盛开的鲜花,穿越时空,送来缕缕清香。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热门推荐
  • 万魂千劫

    万魂千劫

    万魂历千劫,百转终成道。本书属于春风化雨的风格,弘扬的是正能量,强调用心融入世界,然后化繁为简,一朝成道。
  • 璨若夏花

    璨若夏花

    那些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每次听到朴树的歌声都让肖强想起过去那些岁月,那些岁月里凌乱的让人笑不出来,不论怎么说,年少轻狂也好还是岁月无知也好,在失去了所有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好像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而已……
  • 锦衣龙行

    锦衣龙行

    你想要什么?无上的权力?无边的享乐?无穷的财富?当然,等着你的,还有——无尽的鲜血、祸端和杀机!天堂和地狱,有时相距遥远,有时只一墙之隔,也有时,只差一瞬间……一部描写锦衣卫的武侠历史小说,说是明朝,架空的明朝,说是锦衣卫,有些杜撰成份的锦衣卫,武侠,权谋,江湖,朝堂……
  • 行剑侠客

    行剑侠客

    在有着修行的世界,做一名流浪的侠客,斗笠,笛子,剑……还有酒,一样都不能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封天仙帝

    封天仙帝

    一书生少年,本欲走官途,得一人下万人上的人间大权,以此动用一国之力,来寻找年幼时离去的父亲。却意外踏上仙途。从此,这世间多了一个无敌之人。诸天万界,凡仙神妖魔鬼,以我为尊!
  • 九心莲珠

    九心莲珠

    他收她为徒,而她,却情不自禁的恋上了他。为了和他在一起,她不惜任何代价,将魔殿九位护法的心脏取出,可她第一个朋友也在其中,她想放弃,可却发现回不了头,当心心念念的师傅与她反目成仇,当一切万念俱灰,九心莲珠铸成,她只以为这样就能与师傅在一起,却不想,九心莲珠铸成,莲魔出世,而她,注定了与他有缘无分。
  • 我的女友是学神

    我的女友是学神

    那一年,她和我一样大,刚走进这个校园,便被她吸引住了。从此,我便开始了我“阴谋”策划的表白攻略!不久,她便被我拿下。“毅,你为什么喜欢我啊?”她问。“琳,因为你是女主啊!长得又好看,学习又好。”“......”看来,只有学神才能收获爱情。
  • 30年即一生

    30年即一生

    辍学,失学,流浪,坠落风尘,惨遭抛弃,无爱的婚姻,背叛的婚后,还不完的债,失败的事业,治不好的癌症,上辈子我应该是个万恶不赦宇宙级的坏人,这辈子还债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