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1500000045

第45章 抱团打拼凝聚生财

浙江人注重乡谊,团结协作。浙商出击全国和世界,所到之处必集合同乡,组织商会,以谋互助发展。浙江商会、温州商会等同乡组织,是浙商群体的凝聚中心,也是浙商在他乡的利益代表。浙商靠着强大的经济联盟,个体之间在心理上高度认同,在感受上互有归属,在行为上彼此影响,大家共同占有资料,相互扶持、共谋发展,使得浙商群体成为“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制造商”。

1“利”字当头之上的“抱团”

浙商善于发现、占领和拓展市场,但要在市场中最后获取利润,就必须要通过劳动分工。亚当·斯密在200年前提出了“劳动分工致富”原理,并说,分工的范围是受市场的广度制约的,有了一个广大的市场,自然有人为图利而去组织社会分工。这种组织社会分工的人就是企业家。浙商精神的另一个内在要素,就是在组织和扩大商业过程中分工合作的能力,有专家称之为浙商的“抱团精神”。

浙江人在市场竞争中的“抱团精神”,是让全国人民感受最深的一点。遍布全国各地的温州村、义乌城、浙江街,没有一种“抱团精神”作支撑,是不可想像的。正是有了这种“抱团精神”,才有了浙商发展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合作、分工、信誉和诚信。

浙江省内的5000多个专业市场和各地特色明显的区域经济,都是在有效的专业分工、合作,相互之间讲究信誉和诚信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浙江名目繁多的各类小商品,大都是以优质底价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温州打火机行业能彻底打败日本、韩国的同类企业,靠的就是优质廉价。而这一点是怎么做到的,就是因为无数家相关企业专业分工,产业配套,互信合作。

在浙江经济发展过程中,浙江的金融业并不比其他省、市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度并不比其他省、市大,甚至可以说,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获得国家金融机构应有的大力支持。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没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是不可能的,但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来自于民间的强大的金融支持力。

熟悉浙江经济的人都知道,在庞大的浙商群体内部,盛行着以私人资金拆借为表现形式的民间金融,被称之为“圈子主义”和“商业信誉”。“向银行贷款手续实在太麻烦了,在企业发展之初,银行也不愿贷款给我们。”这可能是所有浙商在谈到金融时都会说的一句话。浙江商人在原始积累阶段,是不会向银行借钱的,也借不到。所以,一般要么向亲戚朋友借,要么入商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研究测算,“十五”期间,浙江民间资本的形成能力,也就是实际民间资本增加额加上潜在民间资本总量,约8300亿左右。这部分资金就是全省可调动的民间资本。丰富的金融资源使浙江商人的融资相对较容易。据统计,浙江商人融资80%是靠民间借贷的。这80%的背后,沉甸甸地说明了浙商“抱团精神”的力量。

说到“抱团精神”,并不是浙江人的独创,北有燕赵壮士,南有客家商人,在人们的印象中,比浙江人更加讲究“抱团”。但浙商的“抱团精神”在现代经济中能够获得成功,肯定有着它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这里除了“血缘”、“亲缘”、“乡缘”、“义字当头”等共性以外,我们观察到,浙商的“抱团”不是唯“缘”为是,更不会以“义”为大,不讲商业原则;相反,浙商在“缘”、“义”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考虑到“利”。他们用“利”来衡量这个“缘”和“义”的价值。

一句话,浙商的“抱团精神”,“利”字当头,“缘”和“义”只在其中而已。大家熟悉的李书福与兄弟之间分分合合的故事,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浙商之间的你办厂我开店也好,产业链配套也好,相互之间的资金拆借也好,企业之间的股份合作也好,都是在“利”字当头之上的“抱团”。这种“抱团精神”是浙商独有的,是浙商崛起的重要秘诀。

2以项目为纽带,联手开拓市场

走近浙江商帮,我们会感受到一张无形的巨网,它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浙商精心编织的人际网络和销售网络。在中国,甚至在海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浙江人,而只要有浙江人的地方就会形成类似军队的班、排、连、营、团、师、军的完整建制。有实力的大老板就成为投资者,在当地建立一个浙江或温州商城,实力较弱的老板就当摊主或堂主,没有本钱的就当伙计,看铺子、守摊位。总之,每个人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由于网络渗透到市场的每一个毛孔,一个信息、一个意念就可以迅速地从终端传递到总部,乃至四面八方。乐百氏的老板曾经讲,娃哈哈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胜出,甚至敢跟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巨头叫板,就是靠网络,靠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战略。

浙商之间的团结协作,更多的是以务实的态度,以项目等为纽带,以实现共享、共赢,因而也更符合现代商业精神。最初,温州商人以手工业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如理发、补鞋、裁缝,一个个散兵游勇候鸟般地南来北往。后来,他们发现各地时常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纷纷开辟新的商场或商品集散地。每到这时,散兵游勇们就聚到了一起,出谋出钱出力,一定要在竞标中拔得头筹。

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有时一个企业就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销点、办事处,将温州人的商品意识传达给当地,辐射到周边。目前,在巴西、南非、欧洲、美洲都出现了新的温州人经商的网点。

温州人在商场上的攻伐之术的特点是,集中强大“兵力”攻下一座“城堡”,而后从家乡搬来很多愿意经商的“兵勇”,安营扎寨,守住阵地,除非是市场衰落,否则绝不后撤。可以说,这是运动战和阵地战的巧妙结合。

胡李明是最早来到南非掘金的温州人之一。那是1999年,在非洲考察的胡李明欣喜地发现南非竟是一座潜在的“金山”。当时,胡李明从事灯具产品贸易,那时一盏国内卖50元的灯,在南非可以卖到700元到800元人民币,利润诱人。

次年,胡李明向南非发了3个货柜的灯具、水暖产品、锁具、打火机和眼镜,由于他不懂英语,不通法律、财务、海关,一下子就亏了100多万元人民币。胡李明没有退缩,他转变思路,于2001年在当地开出灯具连锁店。这次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同年,他发现鞋类产品在当地需求也很大,便转而经营鞋类产品。这一年,胡李明收回了全部资本。

此后,胡李明生意越做越大,2004年,他与朋友合股投资8000万兰特(约1300万美元)在约翰内斯堡买下了一块总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旺地,筹建“中国温州商城”,这是非洲大陆兴起的第2座“温州商城”,他要把更多更好的国内产品引入南非乃至全非洲。

目前,在南非的浙江籍人士有400多名,其中温州人占了一半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浙江商人来到南非,胡李明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互相协助的组织,在他的倡议发动下,南部非洲浙江商会已经于2003年成立,曾经因为语言障碍而吃了亏的胡李明,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在老乡的身上。

商会成立后专门举办免费的英语培训班,为初来乍到的浙江商人提供学习机会,商会还开设了税法讲座,让同乡们了解当地政策。在南非闯荡的浙商利用浙江省的优势,把服装、鞋帽、箱包、眼镜、布料、窗纱、灯具、五金等商品组成一个又一个的货柜,运到南非批发销售,也辐射到莱索托、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南部非洲国家,他们1年的销售额约为10亿元人民币。

3通过商会自我管理

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认同感、归属感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抱团能力,可以说是任何能称之为商帮的团体的共性特征。浙商的抱团虽然最早也是基于血缘与地缘关系,但却并不封闭,而且能与时俱进,及时升级换代,最后演变成具有公信力的商会组织。

浙商商会多,其中以温州商会最为有名,同业商会数量居全国之首。商会并不仅仅只是个排扰解难、互帮互助的组织,商会组织健全,功能较强,对商人的自律,就产生约束作用。浙商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自律作用。尤其是在企业的诚信方面,商会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如果哪个企业弄虚作假、不讲信用,商会知道了,一公布,哪家企业就很难在当地发展下去。

作为民间社团组织的温州商会,在沟通会员与会员、会员与政府、社会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他们往往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整合市场资源、商业信息,达到政府、企业、会员的多方共赢。温州商会虽然只是一个民间社团组织,但却非常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当时温州与福建晋江的“中国鞋都”之争就很好地反映了商会的作用。当时温州鞋业商会专程赶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对温州的鞋革规模、数量、档次、质量、品牌做了全面陈述。后来由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组织全国行业专家团去温州评审考核,对温州市鞋革业总体水平有了全面深入地了解,认为温州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一位温州的参与人士感慨地说:“商会出面方便得多,这些专业上的东西也只有商会才能说清楚。”

“商会”在全体浙商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据说当地企业家印制自己的名片时,摆在首位的职务是其在商会中担任的职务,而不是其他。温州商会的总会长在温州地区有一定的威信,因为温州很多的老板是政协代表和人大代表,而这些企业家的代表是温州商会会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专业的联合在浙江做得非常好,全国所有地级市都有温州商会、杭州商会、宁波商会等。各地商会通过团结当地同乡商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既做同乡们的娘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出力,从而促进大家共同经商发财。

同类推荐
  • 易经战略

    易经战略

    历史上的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这些著名的战略家,都精通《易经》,并利用易经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实也暗合着易学规律之道。《易经战略》,是张松先生穷十几年之精力,寻师问道、潜心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本书的精要所在,是阐发了易学规律的精华,将之用于战略实践的指导。
  • 赚钱要学温州人

    赚钱要学温州人

    温州人天生就有做商人的一切特性!所谓“家家有项目,人人当老板。”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去开拓。温州人的商业头脑无与伦比,然而温州人之所以叫“温州人”,更在于他们强大的行动能力。温州人坚信一个概念:再好的创意也需要行动去实现:再多的商机也需要自己去把握:再大的钱也需要一分一分赚起。本书作为畅销财经书《温州商规》的实战宝典,从生意的实际运作角度,为你总结了温州,人赚钱做生意的四个实战秘诀:精明、行动、厚道、套路。
  • 品牌秘笈

    品牌秘笈

    农业经济是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工业经济是以原材料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人类曾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时代徘徊了几千年,直到200多年前,一位英国学徒工发明了蒸汽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才把人类带进了工业经济时代。
  • 总经理管人管事管利润大全集

    总经理管人管事管利润大全集

    本书共六篇,包括了第一篇总经理的角色与自我管理、第二篇管人与激励、第三篇技术与生产、第四篇营销与服务、第五篇财务管理与利润管控、第六篇企业文化与员工守则。
  • 每天读点金融史Ⅲ: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

    每天读点金融史Ⅲ: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

    《每天读点金融史3: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为系列丛书的第三册,主要讲述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
热门推荐
  • 爱笑的她寄人篱下

    爱笑的她寄人篱下

    “你有过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麽?你有过寄人篱下的感觉麽?所以,你不会懂我在害怕什么。”被逼结婚,领完证韩清之出差半年,在医院遇到后他送她回家。“对不起,提前回来没有跟你打招呼。”“巴不得你别找我,我都忘了我结婚了。”“好巧,我也是,忘了自己原来结婚了。”没几天,苏苏又出差。家人的责骂,工作的委屈,年少的经历……让她崩溃,让他开始慢慢的想了解她,想保护她
  • 揭幕

    揭幕

    人内心深处的秘密令人好奇而那些秘密藏在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直到她的出现一步步瓦解他的内心,走进他的内心。悬案接踵而来,那人心处的秘密也渐渐明了。不管揭幕后会有什么,我你都是最好的我们。
  • 听见夏至

    听见夏至

    你,叛逆过吗?谁说青春不能叛逆,谁说叛逆的就一定坏孩子?闻听夏至,孩子的年代又有多少个夏至?放肆夏至,夏至的放肆是否是最好的回忆?听见夏至,你的青春是否也在夏至中度过?
  • 最后的灵魂收割者

    最后的灵魂收割者

    只想做个俗人,贪财好色。谁知自己是个阎王。
  • 老公请饶命

    老公请饶命

    他和她原本不应该相识,可最后还是再遇,明明相互相爱,却被命运折磨......
  • 情深恰似一抹烟

    情深恰似一抹烟

    顾抹烟和于一从小一起长大,小学时,卖炸串的阿姨笑着对于一说:“你的妹妹可真可爱.”俩人对于阿姨说的话只是含蓄的笑了笑.初中时,麻辣烫的老奶奶对着于一说“你对你妹妹可真好.”俩人对此也只是笑了笑.到了高中,俩人一起逛街时,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对着顾抹烟说“你的男朋友眼光可真不错.”顾抹烟对这句话,顿时脸红,但于一心里却想着这老板可真给力啊!
  • 穿越江湖之横行

    穿越江湖之横行

    我辈论生死,招招凭武艺。占得江湖鳌首,纵横天下无敌。
  • 毒妃逆天之神帝好无赖

    毒妃逆天之神帝好无赖

    【爽文】上古一战,她为他当下致命一击,就此陨落,跌入轮回。他苦苦寻她万年而不得,就在他心死之际,上天垂怜,他找到了她。一双紫眸,睥睨天下。一袭红衣尽风华。待她归来,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她,是现代传承千年的古武隐士大族沐家家主,一朝身死,魂穿异世,强魂回归,风起云涌,记忆恢复,重回巅峰!只是,在这重回巅峰的道路上,一直有个妖孽纠缠她。她要杀人,他已经为她磨好刀。她要放火,他已经为她递上火把。她要睡觉,额..他已经暖好床等她!一世宠她,则生生世世都宠她!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封灵师之怜悯朱雀祸事端

    封灵师之怜悯朱雀祸事端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孤独,故以泥造人,同时以自己形象造人首蛇身的事物作为宠物,分别是白矖,雌,和螣蛇,雄。后女娲补天,因五色石不够,遂以身补天,白矖、螣蛇亦追随。千年的昆仑山一战更是死伤无数,千年后的浩劫即将掀起一段血雨腥风,是爱情?是亲情?还是友情?之间的决杀?在时间的沉沦下是否感念心底的那一抹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