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9300000003

第3章 自胜者强

一个人最了解的人是自己,最不了解的人还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原文

知人者智①,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②。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③。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④。

注释

①知:了解。

②强:强者。

③强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④死而不亡:身亡而道存。亡,死亡、消亡。

译文

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坚持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不离开适于自己生存环境的人,就能长生久视;身死而精神长存不被人遗忘的人,才算真正长寿。

精华点评

在本章中,老子用正面直言的方式,讲了个人修养和自我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人们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等一系列观点,侧重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者通过外物反观自己,了解自己,然后改进自己。然而,这比“胜人”更难,因为我们自身的人格缺陷和劣习都是根深蒂固的。例如,当一个人的权利、名誉、地位以及利益等等应有尽有时,他最害怕什么呢?那就是随之而来的孤独。人要战胜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一个人无法战胜自己,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一直做着自己认为不该做或不愿做的事情,那么,即使他有所成就,也算不得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者,应该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了解生命本身的意义,对自我和他人都有明确的认识,能够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脱离自身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不会有幻想或者不切实际的妄想,而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地办事。很多人的失败都不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而是他们自己太固执,说服、战胜不了自己,最后被自己打败。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惜人类有着太多的私心和贪婪,每到了关键时刻,受名利等外界因素的搅扰,就忘乎所以,做出错误的选择。

从另一个意义来说,“自胜”也可以理解为: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压倒别人上,使自己和他人处在对抗的位置,而只需要关心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我。而人只有战胜自我的人格缺陷,才能谈得上完善与发展。一般人说“胜”的时候,总是以战胜对手为标准,其实,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说自己胜过什么人,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超越只是短暂胜利,成功永远是超越自我。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而成④。

注释

① 牖(yǒu):窗户。

②天道:天地自然的运动规律。

③明:明白,明察秋毫。

④不为:不妄为,不刻意去做。

译文

不出家门,就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懂得自然的规律。出门走得越远,领悟的道理就越少。因此,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能推知事理,不必亲眼看见就能明察秋毫,不必刻意去做就能成就功业。

精华点评

老子认为,单纯凭经验认识事物,是难以深入事物内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全部的,而且还会扰乱人心。想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炼。这样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老子看来,世上万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的,掌握了这种规律,便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人心灵的深处是通透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欲念。人们需要反求诸己,积极提高自身修养功夫,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之智、虚静之心观照外物,了解外物及其运行规律。然后,顺应客观规律行事,那么,他们就不必亲自实践才能认识事物。反之,人们在茫茫人海间,忙碌着上下求索,奔波辛苦,却也不一定有所收获。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意思是,一个人往外走得越远,知道的道理就越少。佛家有句与之类似的话:“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这两句话异曲同工,都是说:真正的智慧应该反求诸己,即向内求,而不应苦苦向外索求。

而从为人处事角度来分析老子的话,那么“向内求”就是多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见解能更上一层楼,往往能够透彻地观察社会,寻找到对自己正确的定位。当然,自我提高,自我充实,也使自己有了能力帮助他人,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往往是非常受人欢迎的。

原文

知不知①,上②;不知知③,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释

①知不知: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

②上:上等,高明。

③不知知: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

④病病:以病为病,即把缺点当做缺点。病,毛病、缺点。

译文

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缺点了。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正是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精华点评

这一章短小精微,堪称经典的格言,其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有关“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的观点是非常相近的。例如,孔子就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讲求的是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老子在这里面融进了一个“谦”字。在他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做未知,这是虚心的求学态度。只有这个态度,才能使人不断探求真理。

所以,老子认为,“知不知”才是最高明的。在现实生活中,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缺乏自知之明,刚刚学到一点儿知识,就以为了不起,从而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甚至把自己的老师也不放在眼中。他们肆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说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老子对此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从这个角度讲,老子著的这本书真可谓一部极富智慧的处世之作。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一再告诫门徒:“你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英国政治家查士德斐尔则对自己的儿子说:“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为了显示你的聪明,无论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你以为对方会乐于接受你的提醒吗?不会的!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你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并伤害了他的感情。所以,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自传说:“我立下一条规矩,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表达文字上或语言上过分肯定的意见。我绝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我想象’。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所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绝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来看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冲突也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我养成了习惯。……这种习惯,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话,但一般说来,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富兰克林的话有力地证明了,有自知之明,不自以为是,谦虚向他人请教的积极作用。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常常会自我膨胀,并在情不自禁间表露出自命不凡的神态,结果给自己带来麻烦。这种自以为聪明的人,并非聪明,而只有不自作聪明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

同类推荐
  • 借梯登天:通向成功巅峰的唯一捷径

    借梯登天:通向成功巅峰的唯一捷径

    本书通过中外历史上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从中发现许多人都是从“借”中获得成功,来改变人生的轨迹。如“借机下蛋”、“借风出海”、“借力打力”等。本书主要详尽阐述了“借”的各种方法,使人们通过“借”获得成功。
  • 晨光里的远行客

    晨光里的远行客

    《晨光里的远行客》主要精选了《读者》签约写手十年经典文章里的“意在坚持”的美文。睿智、哲理、含蓄、深刻,从各个角度,展现了“坚持”的重要。恰似晨光里的远行者,没有信念,没有坚持,将无法启程。前方会有沟渠,会有关卡,会有高山,会有泥淖。但是你还要背包,还要远行,因为你喜欢迎着光,因为你的光芒就在前方。在晨光里,背包远行,迎着光,呼着气,只为心底那道绚烂的光。
  •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作为一名集团老总,我很认同这本书的观点,即: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在工作中,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时候,有的人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则去寻找借口,逃避责任。于是,前者成为了成功者,后者沦落为失败者。同样,我也经常对我的学员和客户说:成功必有方法,失败必有原因。
  • 点击老板致命弱点

    点击老板致命弱点

    一部关于企业老板的《新醒世恒言》。谨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正在创业的、想当老板的、老板之中入道未深或中毒未深的朋友们,用心不良不怀好意地给他们提个醒!
  • 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励志故事

    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励志故事

    有如下两个特点,值得你对它青睐有加。一、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每个人一生中大道理听过许多,但往往如过眼烟云,遗忘得很快。但是,用过故事反映的道理,却能让人刻骨铭心,感同身受。二、以独特的视角,零距离地进入学生朋友的内心,成为滋养学生朋友的一道精神食粮,使学生朋友在阅读的同时自然汲取营养,从中找到成功的支撑,唤醒读者与生俱来的积极思考的品质,将乐观、信念、热情、正直、勇气、决心等以一种鲜活的方式植入心田。
热门推荐
  • 争锋大帝

    争锋大帝

    绝世天才意外陨落,原来竟是一场阴谋,真相大白之日,便是大开杀戒之时!谢云寒得上古大帝传承,强势崛起,诛邪魔,斩妖兽,纵横四海,威震三界,成就无上帝业,谱写惊世传说。神怀绝世功法,手握神兵利器,邂逅绝代佳人,结交生死兄弟。证大道,得长生,拔剑指苍穹,问天下谁与争锋?!
  • 命运事件谱

    命运事件谱

    前面是我跟同学的灵异事件,后面是看真人未来日记有感,真人版笑起来甜美的菜芽,跟病娇的由乃,虽然杀起人来毫不留情,我却隐约的觉得我能够理解这个人?果真中二病的青年是可怕的,于是接着灵异事件写来后面的命运事件,我不太会写现代文,小时候喜欢写武侠,看看古文,现代文我觉得不停的改也无法强差人意。不过我就是涌出一种想写的欲望,这也是一种任性吧,我也很好奇我写的到底如何,只能说还算初稿,如果有人喜欢的话,我就用心写完,没人喜欢的话,我也打算写一下,哈哈。如果有人认真看,我喜欢有人告诉我罗婷婷线怎么发展好,还有,你能推理出菜芽的能力么?
  • 日记起步

    日记起步

    本书是针对小学生学写日记的辅导书籍。全书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即先写一句话,再写两三句话、一段话,最后写成一整篇,这种三步走的方法,适合初学写日记的小学生由不会到会,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写日记的方法。
  • 烽火红棉

    烽火红棉

    一段阴谋,将几个孩子牵扯进了历史的漩涡之中,儿女情长,家国之痛,别后重逢,戏梦人生。如何学着在乱世中生存,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冲破命运的桎梏,如何学着去爱与被爱,几个主人公在故事中成长与领悟......
  • 剑行九川

    剑行九川

    夕晖普照的山头。他奔来跑去,手中的剑不断刺出,日复年更,十载只是眨眼便逝。这天少年收拾行囊。下了山去,拔剑指天,才将将踏入红尘便将这方的天刺了个窟窿。风雪残霜,冷剑寒地,万物皆寂,只有少年驰骋之心尚有余火。
  • 审判洛锡

    审判洛锡

    “世界原本混沌不堪,光明之前,黑夜先行。黑暗吞噬了混沌,那时的夜晚永无止境,覆盖着每一寸土地。于黑暗之中诞生了万千星宿,但其中有一颗最为强大,经过漫长的时光,它孕育了黑夜之子。”“但黑之子并非只有一位,人们称他们为星宿双子,因为他们是并蒂而生的双子。”“双子之中,一位名为审判之子,另一位则为毁灭之子。他们虽同气连枝,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自诞生伊始,他们便互相缠斗,纷争不断。直到旷日持久的斗争中,崩裂了黎明之光,从此世间便出现了光与影,昼与夜,黑与白,日与月。”“人类就是在此时诞生的。远古先民跪伏于黑之子的庇佑之下,在西域为他们建起了神庙,唱起经文颂歌。但双子渐渐在长年累月的争斗中耗尽能量,陷入了漫长的休眠,不知不觉过去了几百年。”“人类中的先驱者,汲取光之精魄,成为了控制自然元素的白巫师,并被奉为领袖。他们从日落的西域搬到了日出的东境,筑起仰望光明的教廷,并以破晓之白为真理,奉初日之光为天神。但世间还有侍奉双子的人,他们是虔诚祈祷的奴仆,俯首在黑夜的羽翼之下。人们或许忘记了,无论过去多久,黑夜终会到来。”“终有一日,夜晚的安宁将被打破,山顶神庙将被摧毁,而双子也将从长眠之中苏醒。”
  • 奇奇怪怪岛和我

    奇奇怪怪岛和我

    我从睡梦中醒来后竟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奇怪的世界,作为一个啥都不会的女生,我该如何离开这里?如何存活?一切都将如何发展……
  • 苍空星河

    苍空星河

    在5082年刑武出世成为地球联邦的一员,他与一名科尔族的科学家成为了好友,后来5098年三个一级文明的种族被千年来最奇特的种族:虫族毁灭,这名科学家因为在地球联邦逃过一劫,但后来他所在的地球联邦也被虫族进攻,为了阻止虫族,科学家帮助刑武回到了3852年的无极星……『注:刑武后来被人称为邢武』
  • 风雪刀

    风雪刀

    下雪了。北方的冬天总是来得早些,风一起,雪就洋洋洒洒地落下来。笼住一整个山城。临近年关,九份的街道两旁挂上了红灯笼,映出来一片喜气。九份是地名,原来这里只有九户人家,外出采办物品时每样都要买上九份,久而久之,九份这个名字就叫了下来。
  • 女帝自带反派光环

    女帝自带反派光环

    她凤鸣一异世界阵法女帝,结果修炼时走火入魔,醒过来时就成了被重生女抢夺了身份的废物。不过,废物?不好意思,我有洗灵池,分分钟洗出纯净度100%的灵根。抢了原主身份的重生女,既然那个身份你想要就送给你了。只是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很期待我所索取利息,是你能承受得起的。某男:媳妇儿,你是不是落下我了?凤鸣一:谁你媳妇儿了,凑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