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68900000006

第6章 改版研讨

本说好上午开会研讨刊物定位和栏目设置的,等到10点仍不见通知,也不见胡总现身。宋奕平正纳闷,柳总带着痞笑走了进来,附在他的耳边悄声告诉说,胡总昨夜与他老婆林主任打架了,现在还没来上班。林主任在办公室把她夫妻经常打架当乐事说,称有家庭暴力……宋奕平听得意外:堂堂两刊社长兼总编,还存在家庭暴力倾向吗?胡总是不是另有新欢?

柳总说,胡总昨晚喝得半迷糊,约几人去茶馆打麻将。对麻将情有独钟的林主任也寻了过去。她坐在夫君身边当参谋。不料,参谋没做好,让胡总放了炮。最可气的是,好端端的将将胡泡了汤,打个倒算盘,损失2000多元。胡总一气之下,顺手就是一记响亮的巴掌,抽得林主任猝不及防,差点跌倒。两人当场就厮打了起来。林主任脸上擦破了皮,但还是来上班了,正在办公室拿这事说得欢,骂骂咧咧、怨气未消。胡总一直没来办公室,估计是挂了彩,不好见人。柳总嘿嘿地乐着,称他们夫妇俩素来牌风差,赢了欢笑,输了做鬼叫。宋奕平觉得,这是他进杂志社以来看到柳总最开心的一天了。

一个文化人,闲余心思怎么会放到打牌赌博上呢?况且为输牌打起架来实在有失身份。宋奕平越来越弄不懂新上司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下午上班,胡畅突然出现在21楼总编办。柳总与宋奕平都起身跟他打招呼。宋奕平带着一种潜意识,果然从胡总的左额上发现了一道抓痕,不用说是在昨晚的夫妻内战上不慎负了伤。胡总有些闷闷不乐。柳总仍旧保持着招牌式笑脸,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主动汇报了江边市第十二中追加订购《新学生》杂志的情况,好像并未注意上司左额的伤痕。宋奕平也打马虎眼在心里乐,知趣地把目光移开,询问改版研讨会何时召开?

胡总回答会议马上开。虽说下属们对上司脸上的挂彩心照不宣,有意避开了尴尬,但胡总显然并没有从昨晚的坏情绪中调节过来,说话也没有往常的如虹气势。

25楼社长办的会议桌不大,十来个人挤成一圈。会议开始前,气氛有些沉闷,平静得像细风吹过的湖面。宋奕平心里带乐地认为,胡总带伤主持首次编务会议,实在难能可贵。

宋奕平把自己重新起草的《时报文汇》的定位与栏目方案,递给胡总一份。事先他也打印了几份发给了编辑们,意在以自己的方案做蓝本开展改版讨论。

胡总坐下来,拿起讨论稿浏览了一下,发现不是自己的方案,霎时脸色沉了下去,把手头的东西拍在一旁,很冲地问:“我的方案呢?拿过来没有?”现场只有三人示出了胡总的方案稿。宋奕平立即意识到自己不懂深浅轻重,行事莽撞冒犯到新上司了。他起身道歉说忘了忘了,这就去拿。宁菲菲已抢先离座说:“宋总,我也忘记拿了,我替您一起带上来吧。”其他几个没带胡总方案稿的人,也纷纷请宁菲菲一并捎上来。

大家枯坐着,林主任也不出来倒茶水,她似乎对昨晚那一巴掌仍耿耿于怀。两个女孩主动找林主任要来杯子,给每人倒了茶水。胡总起身从办公室取来一瓶可乐、一包槟榔搁在桌上。宋奕平有些落寞,找话头和胡总套近乎问:“胡总这冷天的,怎么还喝可乐啊?”

胡总打开一盒烟,取出一支点上后,才悠悠地接茬:“好喝的东西,怎么要分冬夏呢?可乐凉凉爽爽地吞进肚里,舒服!”他吸一口烟,再解释说抽烟喝酒的人,一般都有胃热,喝点凉爽的正好。

宋奕平笑了笑,不好往下接腔,吸入的二手烟,令他连咳了几声。

胡畅社长吸烟、嚼槟榔、爱喝可乐,情态也沉湎在五味俱全的小享乐中。有烟酒嗜好的男人一般是不太喝饮料的,胡总算是特例吧。他像是猜出了宋奕平的心思,吐出一坨黑乎乎的槟榔渣,吮了吮嘴,又主动告白:“我的小嗜好呢,也是社交道具。烟酒槟榔这些东西,是伤身的,所以想喝点可乐橙汁类补充维生素和糖,养养肝胃,口感也好。营养专家喜欢对饮料发难,社会也喜欢拿它说事,可饮料仍旧有大市场!我认为它就是好东西,不单口感好,而且对身心有益。好东西嘛,一喝就让我上了瘾,成了习惯。世事洞明皆学问,其实喝可乐、橙汁对于办刊物也是很有启发的……”这时,宁菲菲气喘吁吁地进门,拿来胡总亲拟的改版方案稿一一发给了大家。

胡畅社长打住了与宋奕平的交谈,拿起自己的原方案,说:“今天重点确定《时报文汇》上半月版的改版方案。《时报文汇》改版后,走的是纯市场路子,我们办刊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改版的大政方针也是咬住市场卖点不放松。如果谁没认识到这一点,就必须赶紧扭转观念。”缓了片刻,他环顾四周后发问,“谁能回答,民间文化的主旋律是什么吗?注意,我问的不是中央提出的主旋律,而是民间大众文化的主旋律。”

大家面面相觑。

胡总用一副自得的嬉笑再道:“都答不上来吧?哈哈,那我只好自问自答了:当今生活的主旋律是全民追求放松,追求娱乐!所以我们杂志就得顺应民间文化主流去办刊,带给读者轻松快乐。”

大家听得神色茫然,又流露出似有所悟的表情。如今以网络、电视为导向的大众文化生活,的确是一江春水向娱乐流。

胡总的思绪尤其活跃,声调也抬高了:“你们看明星演唱会的现场,为什么有那么多欢呼、尖叫,那就是欢乐的快感啊!娱乐八卦为何那么吸引眼球?那是因为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大,想借娱乐摆脱沉重,获得轻松和开心,所以娱乐成了民间社会的主旋律。”胡总吸了一口烟再道:“娱乐其实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萌芽而产生的,根据出土文物考证:人类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舞蹈,有了乐器。所以说,人都有追求娱乐的天性,娱乐文化也是有着深远历史积淀的,原始的娱乐是真正地开心快乐。我们的杂志一定要接地气!”

宋奕平慨叹眼前的领导有些自以为是,又带些故弄玄虚,却也佩服他的诡辩口才。他觉得做开心文化,给生活多增添点轻松也无可厚非,当代人的确也活得挺累的,但如此趋利动机的低俗娱乐能带给读者真正的单纯快乐吗?大众阅读也许存在庸俗趣味的倾向,他们报刊就一定要一味迎合吗?作为有深厚底蕴的文字更应当去启发读者的深层思维与美好想象,去激发思想的灵光。当下庸俗杂志早已泛滥成灾,难道《时报文汇》改版还要东施效颦?

胡总激情地再问,除了娱乐主旋律,还有什么是主旋律?

大家再次被问住,不由得相视而笑,气氛也活跃起来。相继有人调侃:赚钱,追求幸福,考上公务员……

宋奕平哑然失笑。胡总就揪住了他,要他回答这个问题。宋奕平还没回过神来,脸有些涨红,含糊地道:“我觉得他们回答得都对啊……”

胡总轻笑着摇摇头,又仰起脸对空发问,谁还能回答吗?

心思活泛的薛悦大胆站起来,说是情感主旋律。胡总赏识地竖起大拇指:“对的!人除了渴望娱乐,谁也离不开情感!现在社会牵动人心的爱恨情仇,还有明星们的隐私生活,都是一个情字!所以下半版就做情感大主题。”

讨论定位,自然要提及目标读者群体。胡总又抛出新见:“我认为不要将刊物画地为牢,改版后的《时报文汇》应当是开放的、雅俗共赏的,适合于男女老少及广大社会的。开心娱乐与情感主题联起手来就可以一网网尽天下读者。”

宋奕平听得吃惊,胡总的胃口够大呀,居然要办天下所有人乐读的刊物,是不是被豪情冲昏了头。新编辑们大概是首次参加这样的研讨,听得新鲜又一脸漠然,又好像恍有所悟。胡总独角戏唱了半天,才想起让在座各位发表观点。会场一个个吞吞吐吐地念着发言稿,见解可谓五花八门。胡总敷衍地听完,却故意不让宋奕平发言就开始了总结:“大家都花了心思,但《时报文汇》的定位只能采用我的方案。我们不要怕内容的猎奇、寻幽、煽情、搞笑,这正是我们要打造的刊物特色,让读者喜闻乐见,力争一炮打响市场。”

宋奕平主张杂志内容要区别于报纸网络,要有厚重感、有思想性、显品位,有耐读的魅力,而这些正好与胡总的观点南辕北辙,故而被胡总弃之如敝履,不觉有些落寞。胡总似乎猜到宋奕平有话要说,又开腔说:“面对市场,我们唱高调,说空话是没有用的!市场化刊物用不着那么高的品位与格调。我们的办刊宗旨要纯粹一点,就是制造开心与娱乐!现代人都在拼命赚钱,然后快乐享受,有多少人乐意去深入思考什么啊?”

宋奕平不知趣地辩驳道:“现在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大学教育走向普及,国民也变得更有品位和思想,倾向于较高层面的审美愉悦。再说,现在的励志类杂志都卖得很不错啊。”他心里还有一通话没说出来:奇谈怪事低俗乐趣能满足人脑子一丝不挂的轻快,但能让人回避现实,做以乐而忘忧吗?能够填补心灵的空虚吗?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回避丑恶,不去正视悲剧,不去思考一些深沉的问题,那将是怎样的悲哀?

胡总听得不耐烦,认为自己的办刊思想和意见无须质疑,只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就是。他不耐烦地掐断话头问:“你的意思是要办一本高雅刊物?《时报文汇》现在做的就是文化与文史的话题,也算高雅,有层次,结果呢,玩得下去吗?若是做得下去,还轮到我们接手?现存为数不多的纯文学刊物还在玩严肃高雅,他们若是离开财政扶持,还能生存吗?再说励志类杂志销得还算不错,其实也就那么几本占据了高地,你还能把他们的市场抢过来?我们是要走窄路,还是走宽路?”宋奕平被噎得不好再开口了。

这时女硕士何向阳低声道:“我认为娱乐阅读与情感阅读的确有市场卖点,但也不能太肤浅,否则会被社会讥笑为脑残读物……”宋奕平听得正中下怀,也站出来声援说,刊物要有基本的文化品位,方能行远。

胡总回答说:“我认为娱乐、情感两大主题,高可以上九天揽月,深可以下九洋捉鳖;追求娱乐与情感享受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从骨子里长出来的需求。所以说,看似肤浅的东西其实并不见得没深度,没高度,没品位。再说我们主张单纯快乐,就是脑残读本吗?这是严重的谬识。简单认为娱乐刊物肤浅的人,本来就是一种肤浅的表现。许多伟人有高度、有深度吧,晚年也同样喜欢看笑话书放松自己。佛教够严肃吧,也倡导寻找乐土。所以说,看似表浅的东西,往往是最有深度的。”胡总的神态有些像一个俗文化的教主,边抽烟边高谈阔论,吐出的烟圈弥漫开来,把几个女同胞熏得直皱眉头。

胡总继续纵谈娱乐文化,思路越来越开阔,地球人为何还在关注戴安娜王妃的车祸之谜?近期的《世界新闻报》丑闻,他们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窃听威廉王子、哈里王子的电话?BBC为何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挖名人的幕后新闻?英国喜剧演员卓别林为何时隔百年还被人津津乐道?可见娱乐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广泛影响,这也是世界性的主旋律。如果大家把《时报文汇》编到了极致,今后还可做外文版,办成国际性刊物,向海外发行。胡总扫视阒无声息的会场,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写四川的深山湖泊发现水怪,水怪出现时湖面有大旋涡,还伴有天色变化,据说是公认绝迹了的龙;另一个是讲一对夫妻吵架斗气,妻子原本不晓得丈夫吸毒,她只是一气之下打了110谎报丈夫吸毒,警察赶来对其丈夫做检查,发现其丈夫果真在吸毒。还有一出新鲜事,早些日子在网看到的——他说有点不好意思说,有一个妙龄女子一夜间长出了男性生殖器,全家人都惊慌了……男士们听得哈哈大笑起来,女士们则涨红了脸。胡总嘿嘿发笑,又说:“同志们啊,这样的精彩故事难道你们不读得新鲜,读得没有兴趣?所以说,上半版如果把古今中外有趣的事情搜集起来,奉献给读者,就是把轻松、快乐、开心带给了读者,就是对社会的积极贡献。”

宋奕平听胡总的高论几乎听傻了,忍不住喷笑了一声,又紧接着将上司的军问:“杂志改版跟风俗读,怎样显示独立个性?怎样打造核心竞争力?”

胡总不假思索地回答:“要走通市场,就不能讲什么独立精神;至于核心竞争力——我说了,做极品娱乐杂志,就是我们最显著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就是刊物的最大卖点!宋总,你的思想得快步跟上才行啊,目前的状态怎么带团队?我们要创建百万大刊的目标不是说着玩的。”

宋奕平只好哑然苦笑。新编辑们几乎不怎么插嘴,斜眼看被批斥的副总编。倒是性情直率的何向阳又大胆提议增设一个考证趣味成语或名句来源的小栏目。胡总摇摇头断然否定,不搞这些文绉绉的,有所谓思想、深度、高雅的东西。读者需要单纯的快乐,就只做单纯快乐的内容,不要牵扯太多的东西。

宋奕平有些憋屈,不太悦服胡总的武断。他也意识到自己在办刊思路上与胡总南辕北辙,分歧难以弥合。那么自己作为副总编,今后该如何与上司和谐相处呢?

乔副社长与发行部沈总监姗姗来迟。胡总请乔发言,他一副谦卑姿态说:“我呢,不太懂编务,更没有高见。我只代表杂志社股东说一句话:刊物一定要迎合市场,一切要从卖点出发,栏目和内容设计紧扣这两点就行了。其他没有什么可说的。”

发行部沈总监也附和:“对的!乔副社长说得对!我们的栏目定位讨论,每一个人的思维就要以市场意识为前提,那样今后的发行就好走路。”

刚入职,宋奕平终归不宜与上司唱对台戏,便不说话了。胡总对上半月版最后一锤定音:《时报文汇》上半月版做可乐型杂志,偏重于男性读者。

一个清秀的小青年突然冒出来一句:“我们编可乐杂志,哈哈,今后天天可以过快活日子了!”他叫薛悦,是此次招聘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一脸稚气未脱的样子,很活跃,也喜欢制造一些乐子。他的话语引起哄堂大笑。胡总也被逗乐了,但迅速收回笑容冲他抛出一语:“能不能过上快乐日子,就得看杂志能否编得喜闻乐见,真正能走向市场。”

接下来讨论《时报文汇》下半月版方案。胡总又提问说,如果上半月版是哥哥,下半月版是什么啊?

大家皆觉得很乐。宁菲菲抢先答:“叫弟弟。”

胡总边嚼槟榔边摇头,这个回答没用脑子。

薛悦拐拐脑袋说,应当叫妹妹。

胡总眼睛一亮,反问:“为何叫妹妹?”

他答:“上半月版可乐版偏向于男性读者,下半月版做情感话题,偏向于女性读者,当然是妹妹了。”

胡总高兴地说:“对!说得很对,下半月版就是妹妹。”

宁菲菲不服地争辩道:“怎么不叫姐姐呢?”讨论会上的气氛快乐起来,俨然可乐型杂志过早显现出快乐的效果了。乔副社长插话说:“上半月版是哥哥了,下半月版在后,怎么可以叫姐姐呢?那样岂不乱了伦理辈分?”

会场一片嬉笑,宋奕平听这些故意制造出的快乐,却并不觉得好笑。胡总还在自以为是地提问:“在座的女士们,你们平时最喜欢喝什么饮料啊?”

宁菲菲发声答:“喜欢喝橙汁。”

胡总说:“对!答对了!可乐与橙汁两种主流饮料比较而言,可乐是男人饮料,橙汁是女性饮料!这两种王牌饮料各领风骚,平分秋色。所以,《时报文汇》上半月做可乐版,下半月做橙汁版,兄妹联手,就可把天下读者一网打尽。”胡总扬着头,一副自得的形神。

接下来讨论橙汁版的栏目定位。一直被胡总冷落的宋奕平,忍不住揪出了胡总方案的短处,不含糊地指出栏目名称采用“激情、纯情、豪情、幽情”等归类,存在逻辑问题,不好从内容上进行界定,举例说写温情或者激情的稿子,同时也会有纯情、豪情、幽情,情感在一篇文章中不太可能那么单纯地呈现,主次地位也可能转换,到时怎么分家?

胡总稍稍怔神,脸上隐约透出一层红晕,样子有些可爱。他咯咯笑两声后强辩说,橙汁版务必编得炫情、煽情,要避开那些大路情感,着力寻找非常情、怪异情、离奇情……因此栏目名称也要与众不同,不能拘泥于普通意义的逻辑关系。

会议不知不觉超过下班近一小时。胡总宣布散会,要求大家把栏目名称等带回去思考,下次由副总编宋奕平组织专题讨论,尽快拿出方案交他过目。又敦促编辑工作务必抓紧,上半月可乐版马上着手采稿,出刊时间紧,不可松懈。

宋奕平勉强点头,心里有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无奈,莫名多了几分失意。他回到总编办,看到灯光下的柳总郁郁寡欢,便问:“柳总怎么还没下班啊?”柳总勉强露笑,声音有些变调地反问:“讨论完啦?”

宋奕平敏锐地感觉到柳总是因为研讨会没有邀请他而心生落寞。

翌日,宋奕平敲着键盘写《时报文汇》上半月可乐版的定位方案,突然不顺畅起来,觉得甚是无趣,再次对杂志改版失望透顶。凭多年来主编杂志的经验,他能想象可乐版编出来后会是怎样一本索然无味的读物,甚至没有精神与审美可言。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是需要单纯的快乐,但单纯的快乐就是浅薄和低级趣味吗?就是兜售文化垃圾吗?一本刊物低俗如此,摆在市面上情何以堪?这叫哪门子品牌啊?

柳总倒显悠闲,沉迷在电脑上聊QQ,大概又在耕耘女友资源了。宋奕平唤了他两声,他才如梦方醒,抬脸问宋奕平有何事?宋奕平唉了一声,把胡总一意孤行的办刊思路以及自己的不同主张倾诉了出来,问他有何看法。

柳总冷笑了两声,习惯性戒备地瞥了隔壁财务室一眼,看还亮着灯。他就附到宋奕平身边,用悄悄话道,胡总就这水平、这德行!照他的思路去搞就是了。说话时,一股口臭味的气浪涌了过来,宋奕平屏住呼吸,稍稍偏了一下脸。

宋奕平苦乐了一下,不想再继续话题,便把身子往后背一靠,缄了口。柳总也便知趣地闪开,回到座位。

宋奕平写完了栏目方案,又开始起草约稿函,依然怅惘于杂志走恶俗路线赚钱,有类于艺妓卖春。他为这本好端端的刊物竟然改版走向堕落感到悲哀。虽然无力扭转乾坤,但他潜意识里总不想对胡总的思想照单全收,总觉得杂志不可太轻浮,应该要有一些压得住的版面才对。他兀坐片刻,顺手拿起案头一本《新学生》翻了翻,刊物倒是跳离了一般学生类杂志走教辅办刊的套路,更多侧重于校园生活情感话题。终归是学生刊物,虽然有点嬉皮,内容总算不低俗,讲了一点品格,但能发行到40万份的确是个奇迹。学生类刊物之于成人读物,不好参照,他又翻出最近一期《时报文汇》浏览。刊物做的是文史定位,内容与境界不缺少文化品位,也不乏思想深度、高度和力度的稿子,可是怎么就偏偏做不大发行量?宋奕平也得知,刊物目前只有不到2万份的发行量,一直在亏本运营。中国时报协会有意把刊物另托承办单位,之前的承办方也甘愿甩掉这个包袱,所以才落到当下易主改版的窘境。时下高雅刊物的销路远不如通俗、低俗刊物,中国的期刊市场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症呢?

宋奕平对刊物的痞俗定位耿耿于怀,思谋挽救一点刊物的形象,给上半月版增进一些实用性、文化性、精神性的内容,也算对社会奉献一些正能量。但又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去影响和说服胡总?他忽而念起面试时,胡总送了他一本自费出版的散文集《踏歌行》,一直搁在包里还没来得及细读,于是转身把书掏了出来翻看。这部15年前出版的散文结集,虽然显得幼稚,却也证明胡总曾经的确是一个有憧憬、有思考的热血文艺青年,可现在的他怎么会变化如此大呢?粗略一读,宋奕平发现过去的胡总喜欢抒发一些浅陋的人生议论,提炼一点人生哲理。于是他顿生一念:是不是投其所好,建议他增设一个观点栏目呢?他便自作主张把一个观点栏目整合进了方案和约稿函中。

宋奕平把写好的东西向胡总交差时,先对胡总阐述对散文集《踏歌行》的读后感:想不到胡总的抒情散文写得如此好,随笔的观点也很有见解。胡总眼角的鱼尾顿时畅快地摇摆,神思飘忽起来。他开始讲述自己在文学愤青时代的逸事。

他曾是大学文学社的副社长,创作诗歌和小散文,偶尔还收到稿费单。收到稿费单通常不会立即去邮局支取的,而是先在文学社成员之间,乃至全班同学之间传阅,尤其需让女同学看到,美美享受同学的艳羡目光和赞叹之词,然后在几位文学同窗的簇拥之下去邮局取钱。当然,领到了钱,很快就会被诗友们抢去买些食品、啤酒之类,几个好友在草坪上摆庆贺宴。钱不够的话,就由其他同学凑份子。在学校的树林里,他们饮酒吟诗,在阳光斑驳的林荫里,有鸟儿啁啾伴奏,有蝴蝶翩翩起舞。一杯啤酒下肚,酒花泡沫在肚子里翻腾、弥漫、上升,一个个开始激情四射,文思涌动,各抒文学观点,争得不可开交……胡总回忆说,那时候所有的热忱和豪气皆因文学而生。那时候大家单纯得像温室里的有机蔬菜。那时候城市的天空总是很蓝,没有听说过雾霾,在校园可以尽情地享受清甜的空气……胡总的神思仿佛回归到那个纯真的时代。

宋奕平说:“胡总,我看《踏歌行》里就有几篇散文描述这样的生活。”

胡总连连点头称是:“散文集是记录有这段生活,那时候的我喜欢做一些人生哲学的思考……”

两人攀谈甚欢,隔壁发行部的沈总闻声过来,站在门口用他特有的憨笑表示友好。胡总向沈总求证说:“你说我当年在大学,是不是混得还算风光?”沈总急忙点头称是,又补充道:“胡总在大学可谓是文学领袖、风流人物,女生的偶像。”宋奕平不解地问:“沈总你怎么清楚胡总的大学时代?”沈总嗔道:“我与胡总是同学呢。”宋奕平“哦”一声,颇为意外他们这层特别的私交关系。

趁着相谈甚欢的时机,宋奕平掏出了上半月版方案稿说:“胡总,我读您的散文,特别对文章中的人生哲理和观点思想深有体会,所以想增设一个观点栏目,到时也可在您集子里选一些精品文章转载上去。”

胡总边嚼槟榔边浏览方案,突然抬头目光闪闪地看着宋奕平,当即表态说:“可以啊,你这个栏目补充得好,有创意!”

宋奕平也高兴了,又问他对其他栏目还有什么指导意见。

胡总朝着脚边的纸篓吐出一坨槟榔渣,又扫视了一眼方案稿说,暂时没意见,先这样定吧。宋奕平暗自有一种成就感,觉得总算争取了一个有内涵的栏目,多少可以压一压版面,让杂志不显得那么轻浮了。

因为《时报文汇》要做开心娱乐的话题,平时不追星也极少看娱乐频道的宋奕平,晚餐后也坐到妻子身边看起了一档明星秀公益捐赠节目。妻子眨动眼睛打量他问:“你今天是怎么了?看起我喜欢的节目来了?”宋奕平调侃说:“你说我缺少情趣没共同语言,现在亲近你呢,你又奇怪,男人真难做啊!”女人在他腿上拍了一掌嗔道:“你少来。”

银屏上正播放当晚捐助的对象:一对贫寒家庭的母女同时患上了尿毒症,巨额医药费已令这个家庭负债累累,生活难以为继,两个病人躺在医院也面临断医断药的局面。母女俩都在争着要放弃治疗,把机会留给对方……故事通过真实画面以及主持人满怀悲悯的述说得以展现,引人唏嘘。背景交代完后,嘉宾与主持人分组开展猪八戒背媳妇、桌面吹小球等弱智娱乐比拼,明星们用夸张的表情和荒诞的动作来贩卖着单纯、天真与幽默,居然把现场观众逗得前仰后合,一个个张口呆笑,荡起一波波无意识的尖叫与欢呼,显然早已把悲悯情怀驱逐到了九霄云外。这让宋奕平很是感慨:中国堪称慈善事业贫乏的国度,中国富人只顾自己赚钱。现在难得有些企业家疏财行义、济贫救困,本是崇高的举动。捐款人怎么不直接表达,一定要借助明星的娱乐秀去行事?难道慈善本身还不足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忱相助?如此乐而忘忧,失却了对善举的感染力,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社会的幸事?此时,他突然想起康德的一句话“生活中一切快乐都是吸引人的,因此人们追求快乐”,也觉得胡总对杂志的定位或许真找到了一大市场卖点,感官娱乐在当代生活中确实很叫座。然而,宋奕平觉得人生总不能越活越肤浅,总要活得有点深度才有意义;文字媒体应多一点社会责任,带给人更多阅读的思考与深层次的审美快乐。

感觉这档节目实在无聊,他也并不觉得明星的可爱,便下意识地轻叹一口气,起身走向书房,拿起了一本尚未看完的文学名著。沉入文字世界的确另有一番心灵的愉快和满足,他凑巧读到一段话“如果你跌入与期望的生活有所不同的陷阱,就应当机立断退回来;如果退不回来,不妨换一种想法去感激你所拥有的一切,幸福也许会敲响你的门”。他怔了怔,在这端口突然读到这样的文字有点蹊跷,好像是神谕劝言似的,他决定调整心态,姑且在《时报文汇》杂志干下去,走一步看一步。

同类推荐
  • 追心者:完美迷宫

    追心者:完美迷宫

    三十二年前,他们身陷绝境,被迫以人为食。三十二年后,他们落入一个完美的心理迷宫,残酷的惩罚终将来临……本书是悬疑鬼才老十三心理犯罪小说“追心者”系列的第一部。以一起耸人听闻的“食尸”事件作为伏笔,以两名心理痕迹学高手在侦查与反侦查过程中的心理博弈、情感纠葛为推进,上演了一场既惊悚又别具特色的“龙凤斗”。对人性、人心的解析丝丝入扣,比市面上畅销的《心理罪》《十宗罪》《诡案组》等更为深刻,也更有新意,将成为下一部悬疑小说的爆款。
  • 李国文小说

    李国文小说

    《名家精品阅读——李国文小说》是《名家精品阅读》系列的后续品种之一,本书收录了李国文所著的有代表性的多篇小说作品,每篇作品的挑选均是以是否适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角度来考量的,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及写作的方面的能力提升。
  • 格拉斯医生(译文经典)

    格拉斯医生(译文经典)

    《格拉斯医生》是瑞典作家雅尔玛尔·瑟德尔贝里在1905年出版的被称为“鲜活的经典”的小说。小说以医生格拉斯的日记展开故事。少年时代的他是敏感的,有对性事的厌恶恐慌,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也有过纯洁的仲夏夜的初吻。但因女孩数日后的溺水而亡,成为他最珍贵和最痛苦的生命的精华。他对伪善和假道德深深厌恶。到底什么是医生的职责,什么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一直是困扰他的问题……
  • 爱无形

    爱无形

    周日晚上八点,上海某酒店商务套房的玻璃窗前,雪儿正看着眼前的黄埔江失神。周六早上飞到上海,和这里的钱超汇合。钱超,就是雪儿妈妈介绍给她的新任男友。
  • 天下刀宗

    天下刀宗

    一丈嚣狂,三尺闲愁,都裁作天衣,可当风雨乎?
热门推荐
  • 笔阵图

    笔阵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Jolly Corner

    The Jolly Corn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雷神

    穿越雷神

    一不小心穿越的雷刚,来到了一个叫做神魔大陆的地方,这个异界以武为尊。雷刚身怀雷属性天生雷体,与魔族死磕历经磨难,最终成就雷神之位。
  • 不一样的都市修仙

    不一样的都市修仙

    断层后的学习是怎样的?为了在耽误了一个学期后仍能考上好大学,苏辰没日没夜的刻苦学习,终于,把身体累垮了……
  • 二月之雪年妃传

    二月之雪年妃传

    历史对她的记载只寥寥数语,对于后人,她是一个美丽、悲伤的谜。马场匆匆一面,埋下一世情缘,是前世注定了,今生莫错过。她是众多清穿文中的酱油党,是穿越女主的头号情敌,常常以傲慢、可怜的面貌出现,迅速消失。然而,不穿越的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何为会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匆匆陨落?
  • 随爱漂流

    随爱漂流

    二十年前,漂流瓶指引蓝芯与顾璟哲相遇,爱到浓时却被爷爷分开,二十年后两人又因子女的牵引重逢,再见不过是给永别做了铺垫,还有一直守护蓝芯的莫小攻,最后时光会把蓝芯许给谁?
  • 史记一日一得

    史记一日一得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我们的许多故事其实古人早已演绎过!甚至同样的故事我们依然在演绎,依然那么投入,那么有激情。路是人走出来的,开始的时候无疑布满荆棘坎坷,也正因此,我们从没嘲笑过前车之覆,我们鄙夷的是重蹈覆辙!人生不能彩排,你想让你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吗?你想让你的人生演绎得更加精彩吗?亲爱的朋友们,面对着喧嚣的世界,你不妨暂停脚步,倾听一下来自历史的声音;汲取一下司马迁在《史记》中所给予我们的人生智慧!也许,你的人生从此就别有了一番洞天!
  • 满目星辰皆似你

    满目星辰皆似你

    黎晰在遇到车祸时,爱了段瑾瑜五年。两年后醒来时,一个陌生男人出现在了她的世界里,处处护着她。后来恢复了记忆,她才知道段瑾瑜早已爱她入骨,甚至比自己对他的深爱还深爱。---黎晰:“段瑾瑜,你对于我爱了你那么多年,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段瑾瑜:”娶你。“只见男人从书桌里拿出了两张红色的本子,打开一看,却发现是两人已经领的证。 段瑾瑜:“还有什么要求?” 黎晰:“……” 算了,这辈子满足了。
  • 易烊千玺:你曾经爱我

    易烊千玺:你曾经爱我

    我的思念已经在玻璃瓶里发了酵,你闻到了吗?我们说好的,此生只有死别不再分离
  • 中二联盟历险记

    中二联盟历险记

    21世纪,网瘾萝莉控少女×中二嘤嘤怪少年×冷漠神秘黑客(性别未知)的异世界之旅。少女:在以前干不过我的那个智商堪忧的家伙,你到了这里一样干不过老子!少年:凡人胆敢口出狂言?本尊怜你力薄体弱,不屑与你相争罢了!(扑进某不知名生物怀里)黑客:游判,起来。少年:嘤嘤嘤,不怕惹。异界群众:大王为什么天天念着‘王德发’,是旧情人……还是……!?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请购买下期《百晓生游记》。少女:同志我那是在念英语,骂人的,别学好么。少年:为什么……我变成王后了?以及《百晓生游记》又是什么鬼?黑客:……(冷漠脸偷偷藏起写到一半的《百晓生游记》)沙雕向吐槽冒险温馨治愈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