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2900000030

第30章 杨 舅 爷

我少年时候,家里住着一位舅爷,姓杨,是祖母的胞弟。其时祖母和祖父都已经去世,舅爷是亲眷中所谓亲娘舅,地位应该是最尊的尊长。但其实,他的处境似乎并不那么优越,大概只是长辈与雇工之间。他什么时候到我家里来,我不记得,只是听人说,他原在外面做工,因为好赌钱,一生穷困,以致连个女人也没混上,年岁大了,解职回家,生活无着,因而不得不投靠姐姐来度晚年。总之,不管是用衣锦还乡的旧眼光看,还是用经济决定的新眼光看,他都是败军之将,退守丘园,能够以行辈之尊,获得略超过雇工的款待,也就是幸运了。

是出于天性,还是出于处境的尴尬,或竟是兼而有之呢,他待人接物,常是偏于沉闷。高高的个子,枯瘦的面容,严肃而少表情,如果换上峨冠博带,就大有理学宗师的风度。同我们谈话,向来不说自己的经历,我想,这大概不是守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戒律,而多半是不愿意触自己的伤疤。听人家背后议论,他壮年时候,本来有好机会,可以兴家立业的。那是在北京一个制香的工厂做工,每年挣钱不少,但是冬天休息,一回家就进赌场,一个月左右,总是输得精光,甚至还欠些债。到两手空空的时候,他也很后悔,于是一再立誓,骂天咒地,然后怀着改过自新的坚忍宏愿离开家去上工。又是一年,正如西方的古语所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信誓早已置于脑后,一个月左右,还是输得精光,然后又是发誓责己,垂头丧气去上工。这样重复了好多年,终于没有能够兴家立业,只得解甲归田,寄人篱下了。

除了赌钱之外,这位舅爷倒是很能够以礼自绳的,所谓礼就是仍旧贯。那时已是民国十几年,共和国的文治武功在乡村也大有可观了,可是他还是坚决不剪掉辫子,他反复声明,他是大清国的人,这辫子就是不变节的凭证。这也难怪,他生于同治年间,比王国维的年纪还大一些,多半生是在清朝过的,又没有接受所谓新学,自然要感激皇恩浩荡了。与他的稀疏而短小的发辫相配,是终年挂在腰间搭膊上的大旱烟管。烟管一端是烟嘴,玛瑙的,黄褐色,有一寸半长,另一端是个大白铜烟锅。烟管插在细长的皮烟包里,烟包口上穿着粗绳,绳的另一端是个半个手掌大的火镰包。那是皮革制的方形荷包,折叠着,里面有袋,可以装火石和火绒,下端是个斧头形的厚钢片。用的时候,一只手捏着火石火绒,一只手用钢片猛划火石,迸出火星,引燃火绒,然后用火绒点燃烟锅。那时候,火柴早已流行,连最守旧的老年妇女都赞美这新玩意儿简便,可是这位舅爷却坚决不用火柴,他说火柴费钱,而且怕风,不如火镰可靠。他吸烟很勤,我们孩子们都喜欢看他用火镰取火,像用斧头劈物那样,沉着,准确,一两下,火星一闪,火绒就着了。我们有时候也照样试试,用力很大,但是打不出火星。

舅爷也喜欢喝酒,但不能常得。可惜他不识字,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把这个心情写下来。酒量不大,一二两之后,黑沉沉的面容上就透出红色,然后就话多了,常常是自己如何不馋之类。家里的妇女在室外窃笑,大概是因为他这类自我吹嘘,有些言不副实吧?

舅爷住在村西头场院的两间土房里,外屋是一台石碾。入夜,天高人静,单身住在空旷的场院里,怀往抚今,会不会感到孤寂呢?也许就是因此,他特别喜欢养鸟。我记得,最多的时候是三笼,通常是两笼,一笼的时候很少。三笼的时候,是百灵、红颏、黄鸟各一只;两笼的时候,是百灵、红颏各一只。百灵是从北京买来的,据舅爷说,这京派的百灵,叫的本领与乡村土生土长的不同,分别在于京派的是“净口”。所谓净口,是只学十三种声音,这十三种声音还要严格按照次序,不许乱套,譬如学猫叫应在学麻雀叫之前,就不得改在之后。我听了感到很奇怪,想不明白在放声歌唱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守这样复杂的规矩。舅爷的百灵是不是真像他夸耀的那样净口呢?我没考查,但那叫声我是喜欢听的,特别是学猫叫,学独轮水车响。

百灵鸟,羽毛并不美,可是嘴相当巧,听见什么声音,能够很快学会。听人说,北京的百灵,有的碰巧在街头遇见独轮水车轧伤卧路狗,于是学会了水车响兼狗叫,这本领才是超等的。舅爷的百灵虽然来自京师,究竟已经是远谪左迁,水车轧狗的机会难得遇见了。但它可以凭其天赋,学习其他的什么声音。没有想到,这有时却使舅爷很为狼狈。春末夏初,有一种从南方来的鸟,黄褐色,像麻雀那样大小,土名叫“黄都卢”,清晨成群结队,落在树上乱叫。声音很单调,总是“吊,吊,滴,滴”,所以最容易学。舅爷说,如果挂上这个“脏口”,这个百灵就要不得了。于是每到这时候,他就给鸟笼加上布罩,提着东躲西藏。我那时候知识太少,还不知道有所谓“不材终其天年”的说法,更不知道飞鸟里也有所谓贱民,以致笼鸟也必须深恶而痛绝之,所以只觉得舅爷的如此皇皇然实在是小题大作,近于自扰。

对于舅爷的养鸟,我更加感兴趣的是红颏。这种鸟,披着青袍,下颏血红色,很美,叫声也好听。红颏不是来自京师,要秋天到田里用网去捉。舅爷有个网,我很愿意帮他去捉,或者自告奋勇,单独去捉。晚秋时候,早庄稼已经收割,旷野里还有这里一块那里一块的豆田、棉田、白菜田之类,红颏等候鸟南旋过此,常是藏在这类田里寻找食物。秋苗很茂盛,网下在里面,从另一端慢慢驱逐,鸟就顺着田垄往前走,及至走到网边,就大声惊吓,鸟冲到网里乱撞,很容易就捉住了。红颏是比较名贵的鸟,不多,捉得的常常是其他什么鸟,没有人养。但是我喜欢用网去捉,看着鸟拼命撞的急迫相,被捉后的可怜相,不知道为什么总感到有意思。后来想到,这种以注视无告挣扎为享受的心情,也许正是荀子性恶说之一证吧?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舅爷养鸟,我也学着养鸟。根据不成文法,儿童不能养百灵、黄鸟之类,尤其不能养红颏,因为它要吃鲜瘦肉,吃蛋黄。春末夏初,从南方飞来很多吃谷粒的鸟,学名大概都是“莺”一类,有麻雀那样大小,都是成群结队。那时候,庄稼还不高,不能用网捉,要用更加险恶的粗钢丝夹子。诱饵是玉米钻心虫,夹子藏在土里,只露出虫子在那里爬动,鸟一啄,就被夹住。一种,颜色像麻雀,身体比麻雀略瘦长,数量多,容易捉到。一种,有两条鲜明的黄眉,比较难捉。还有一种,个子大,青灰色,我们叫它青大郎,最难捉到。不管捉到哪一种,都装在笼子里。笼栏上别着两个小瓷罐,一个装水,一个装谷粒。开头一两天,鸟乱跳乱撞,不吃不喝,像是颇有宁死不屈的决心。我那时候还没有读过论、孟,既没有出现所谓恻隐之心,更没有想到能近取譬,而是取法其他儿童,用牢笼与饥渴的霸道,强之就范。这个办法果然可以收速效,正如俗语所说,好死不如歹活着,鸟居然接受了人的哲学,顺从了,逐渐安静,自去取饮食了。

在我们儿童的鸟笼里,莺之类的候鸟是上等的,不常有,比较常养的倒是终年在檐头喳喳叫的麻雀。春天,麻雀在檐下窝里产卵,不久孵出小麻雀,毛很少,张着黄边的大嘴吱吱叫,我们就把它掏出来,放在小笼里养着。每天喂许多次,熟了,到能飞的时候,它还是喜欢落在人的肩上,随着到各处去,晚上自己飞进笼子。有一次,我养一只,能够飞出几十丈,看见我一招手就飞回来,落在手掌上。它的驯顺使我很得意。不想有一天,它关在笼子里,被一条蛇吞下去了。舅爷帮着把蛇打死,虽然为鸟报了仇,我却常常想到笼子、蛇、死亡,微微地感到世路之险,因而很久不能释然。

此后不很久,我离开家,同笼鸟绝了缘,见到舅爷的机会很少了。又过了几年,听说舅爷死了,带着不变节的发辫,埋在村外的什么冈。无妻无子,想来未了之缘不多,大概可以瞑目了吧?多年之后,我见到家里人,问到他的鸟笼、鸟网,还有一寸半长的玛瑙烟嘴、大火镰包,没有人知道,想是早已不知下落了。

同类推荐
  • 流年杂履

    流年杂履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收入作者发表于报刊的文学评论、书评和影视评论。还有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对家乡、亲朋和学校生活的回忆性文字,以作者的亲历亲见亲受所感见证了家乡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历史发展,表现了作者对亲情、友情、乡情的眷顾和热爱,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并透视出特定历史时代风云的沧桑激变。书中收入的域外观感和国内游记类文字,意在通过对域外风情的介绍见出文化背景的差异,为我们的建设提供参照。国内游记旨在激发爱国情怀和亲近自然,以珍惜爱护我们的旅游资源。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本书收入作家王培静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六十四篇。不少篇幅都是军旅题材,是读者了解军营生活和军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窗口,更是军人英雄情结的真实写照,军人内心世界的独特表白。语言风趣幽默,主题深刻,思想性强。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杨献平所著的《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是一部时光书和个人史。以个人经历乃至生活、命运轨迹为基本线索,贯穿了作者十多年来,在沙漠等异地的生命本真体验和独特思考。《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中既有个人化的生活记述与具体情境下心态的逼真刻绘,又有对自然事物及人生的细致观察和发现。在写作手法及艺术追求上,实验与传统并重,始终不跟风、不师从、不唱和,坚持自己的独特的书写方式,与当下其他散文作品有明显区别。
  • 中国模特启示录

    中国模特启示录

    本书描述了中国模特的产生发展、各种模特大赛及模特选美活动的日渐高涨。这个世界带来了诸多的时尚风潮和美的冲击。千禧之年的到来,使得我们对20世纪的许多往事倍加留恋。也使我们能够以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跨越时空,回眸审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曾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模特现象。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俊美的模特为中国女性在自然、地位和权力,以及对美的认知方面,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种望梅止渴般的参照。同时,也不约而同地宣布了下个世纪的新观念——自强、自信、自然、健康、快乐。
  • 将军与故乡

    将军与故乡

    本书包括将军与故乡、建设者剪影、老区风景线、志士忠魂、神州漫游五组文章,收文40余篇。
热门推荐
  • 烽火芙蓉泪

    烽火芙蓉泪

    民国时期,小镇的孤女赵芙蓉来到了上海,原本可以相依为命的小姐妹,却已经变成了陌生人。她想要独立,却一次次地被逼入险境。“做我的女人,只有我可以保护你……”冷面的男人这样告诉她,却不经她同意撕碎了她的衣服,也撕碎了她的尊严……
  • 七界尊主

    七界尊主

    千年前,风华绝代的天璇女帝,一统仙神两界,睥睨七界。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女帝在渡劫时,意外打乱时空,竟与千年之后的一个少年,有了肌肤之亲,并因此怀胎千年,不敢让世人知晓。千年之后,那个少年已经成人,女帝派仙音和神泪两大侍女下凡,誓要将这个坏她冰清玉洁身子的小贼揪出来。此时,林秋全然不知自己闯了弥天大祸。昨夜他梦中睡了的那个绝妙仙子,一道眼神,就能让亿万子民朝拜的人皇炸裂,吹一口气,便可叫人人敬畏的仙尊灰飞烟灭……
  • 现代健康生活书——现代人生活宜忌全书

    现代健康生活书——现代人生活宜忌全书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活中的宜忌研究较深,撇去那些封建迷信的,还有许多是科学的。本书主要包括服饰穿戴、饮食营养、睡眠住宿、运动保健、美容化妆、日常用品、社交处事、医疗用药以及不同人群的宜忌等。
  • 圣魔幻想记

    圣魔幻想记

    距今约50年前,这个世界上突然出现了被称为“魔法”的不可思议力量,也因此,世界上一口气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魔法师,因为魔法的出现,世界的格局也重新被改变……少年雷昂从小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剑术,成为了一名剑术达人,但是……他却是向双亲隐瞒了自己会使用魔法这件事情。在12岁那年,自己的双亲忽然离奇失踪,只剩下了自己与妹妹相依为命,5年后……雷昂在和妹妹散学的过程之中,救下了一名被神秘势力追杀的绿发少女,第二天,雷昂忽然就和妹妹见到了一名“贵客”。“我很中意你,希望你可以协助我。”在少女的恩威并施之下,少年最后终于是答应了她的请求。最后,少年和妹妹一同入读了高阶魔法师的培育学园——月幽学园。雷昂与妹妹娜娜一起进入了学园之中,成功融入了班级之中,并且与面冷心热的同班同学水镜,学园最强雷沙以及前辈雅妃成为了好朋友,可是后来,他们竟然是不断被卷入了危险的漩涡之中。雷昂与真心信赖的伙伴们,开始与各种的邪恶势力进行着斗智斗勇的战斗……
  • 巅峰至仙

    巅峰至仙

    王轩本是一名没有灵根的凡人,但因救了一名无极谷的长老,对方感激之下让王轩加入了无极谷这个只有三流的小门派,但因为王轩没有灵根,一直遭受同门的冷嘲热讽,但也因为这样,王轩骨子里的不甘和坚毅全面爆发开了,可凡人就是凡人,无论多么努力苛刻,还是无法成功修炼,可因一次意外获得了一把古剑,让王轩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不但修炼成功,还发现古剑有一个神奇的空间,里面不但灵气十分浓郁,而且时间的流逝与外界不同,在里面的时间是外界的十倍。看一个在宗门被人冷嘲热讽的少年如何在修仙界摸爬滚打后成就巅峰。
  • 忘了怎么忘记

    忘了怎么忘记

    多庆幸遇见了他,如画布中的王子一样帅气的郑俊秀,不狂不躁,却又多遗憾在那时遇见了他,“早知道就不要遇见你,会不会有那种不早不晚的爱情?”“对不起”“愿我十年的默念忧伤能换你一生无泪无痕,”她杨琳辰不怕被说是剩女,不怕被说是花瓶,不怕被所有人抛弃……而唯一怕的竟是郑俊秀那声对不起。
  • 佳期误:倾城王妃

    佳期误:倾城王妃

    她是当朝丞相最宠爱的小女儿,恬静淡泊,不问世事。却被许给父亲最大的政敌,当朝皇帝唯一的胞弟,翩翩君子,温润如玉的信王。信王在娶侧妃当天意外见到她,惊为天人,相思泛滥,却不知她是谁;大婚之前,她竟然遭遇亲哥哥的不伦之恋,恐惧逃离的她,甘心嫁入信王府。大婚以后,信王刻意冷落,直到半年后,意外相见,才知道,朝朝暮暮,思念成灾的人,竟然就是她……然而,一朝巨变,父亲不再是父亲,哥哥不再是哥哥,丈夫也不再是丈夫,她又该如何面对?忧伤沉郁的四哥,温润如玉的信王,还有那最终出现的阴鸷冷冽的表兄,究竟谁才是她命中的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麟神探

    天麟神探

    天麟神探无论什么案件,什么样的杀人手法,再精妙了伪装手法,再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再巧妙的密室。只要是犯罪,都无法逃过那双正义的法眼,看我智力过人。人称天麟神探的初中生侦探—陈天麟!
  • 闻心道

    闻心道

    闻,心道;问,心道;问心求道,大道问心;一切只需无愧于心。闻道亦如问道;心之所向,百态人生;红尘滚滚,缘起缘灭;世间风云兮幻以真,天地无穷兮大道行。